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孫臏兵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七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依據史記的記載,孫臏是齊人,為孫武之後世子孫。其真名不詳,因臏腳故,遂被稱為「孫臏」。其生卒年也不可考,約與商鞅、孟軻同時,其著名的事迹為以軍師的身分幫助齊國擊敗魏國,先後贏得兩次重要的會戰:桂陵之戰(353 B.C.)及馬陵之戰(341 B.C.)。因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註:史記孫吳列傳。]
《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而「孫子十三篇」則稱「吳孫子」,以示二者有別。漢書藝文志著錄有「齊孫子」八十九篇,漢書陳湯傳曾引用其中原文:「客倍而主人半,然後敵」,足以證明在西漢時,該書尚在流行。但自東漢以後即全部失傳。此後遂開始引起各種不同的猜測。有人認為孫臏與孫武為一人,也有人認為《孫臏兵法》即「孫子兵法」。簡言之,即否定「齊孫子」之存在。一九七二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兩種不同的殘簡。於是終於解決了此一疑案,確定《孫臏兵法》是確有其書。
銀雀山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由於年代久遠和發掘時的破壞,已經殘缺不全,非常可惜。經過專家整理,共得殘簡三六四枚,約一一、〇〇〇字,將其分為三十篇,又編為上下兩編,每編十五篇。每篇所殘留的字數也有很大的差異,最多的達到七八七字(十陣),最少的只剩一字,例如未編入的「起師」篇只存一個「王」字。由此推測,原書可能不只三十篇,字數也多於一萬餘。
整理出來的竹簡《孫臏兵法》中,上編記載孫臏言論時,常用「孫子曰」,或「威王問」,「田忌問」等為引語,其文體風格與「孫子十三篇」不相類似,可以證明應該屬於《孫臏兵法》,實無疑問。換言之,那也應該就是漢志所謂「齊孫子」的殘存部分。至於下編各篇都無「孫子曰」的引語,整理者最初是根據內容和文體而假定其為孫臏兵法之一部分。此後,即有人提出下編似非孫臏之書的疑問。
大陸文物出版社在一九七五年所出版的《孫臏兵法》分上下二編,共三十篇。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在一九八五年重新編訂「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臏兵法」出版時,將下編全部移出,不再視其為《孫臏兵法》之一部分。原上編十五篇的文字也有不少變動,並增加「五教法」一篇。至於原有的下編則全部移入第二輯「佚書叢殘」中。但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的編輯說明中又指出:「這樣處理也並不排斥其中有一些仍是孫書的可能性」。
因為現有《孫臏兵法》是以殘簡為基礎而編輯成書,其完整性當然很低。各篇體裁也不盡相同,有記敘體、有問答體、有論說體,各篇之間也無邏輯上的關係。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本書,而只是一種雜錄,可以斷言其非出於一人主手,也許是孫臏的門弟子合編而成,這當然只是一種假定。各篇的字數多少不一,有若干篇尚勉強可以看出其主旨之所在,其他的則亂雜無章,又或脫落太多,無法了解。簡言之,這不僅是一本殘書,而且殘缺程度也極為巨大。
為了讓讀者便於了解其內容,現在根據文物出版社的一九七五年版本,將殘簡的篇目和內文概述如下(各篇順序也是由整理者所編定並非根據原文):
(一)擒龐涓。記述孫臏用誘敵之計贏得桂陵之戰的經過,內容所強調者為田忌先敗,後聽孫臏之言始反敗為勝。
(二)「見威王」(簡上原無篇名,篇名為編者所加)。記述孫臏見齊威王時,對於戰爭所發表的概括意見:
夫兵者,非士(恃)恆勢也,此先王之傳道也。戰勝則所以在(存)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樂兵者亡,而利勝者辱。兵非所樂也,而勝非所利也。事備而後動,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積)也,卒寡而兵強者,有義也。失守而無委,戰而無義,天下旡能以固且強者……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戰將欲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此堯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舉兵繩之。、
這一篇在全書中要算是最完整的,可以顯示孫臏也像其乃祖(?)一樣,對戰爭採取慎重態度,同時又認為不可空談仁義而忽視戰爭。這可算是基本觀念。
(三)威王問。這是很長的一篇,分為兩段。前段為孫臏與威王之間的問答,就敵我雙方兵力對比的不同情況,說明不同的戰法。後段為孫臏與田忌之間的問答,其要旨為「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有人認為這是孫臏思想的特點,實不免言之過甚,因為強調攻重於守,本是常事,並非孫臏所首創的觀念。
(四)陳忌問壘。簡文殘缺。現存部分主要說明在未築壘時應如何部署兵力。
(五)篡卒。本篇討論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
孫子曰:兵之勝在於篡卒(選卒),其勇在於制,其巧在於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其富在於亟歸,其強在於休民,其傷在數戰……孫子曰:恆勝有五:得主專制勝,知道勝,得眾勝,左右和勝,量敵計險勝。孫子曰;恆不勝有五;御將不勝,不知道不勝,乖將不勝,不用間不勝,不得眾不勝。
(六)月戰。本篇討論戰爭與日、月、星的關係,不無迷信之嫌,不過在篇首又仍強調「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
(七)八陣。本篇前段說明「王者之將」所應具備的條件:
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見勝而戰,弗見而諍,此王者之將也。
後段則論用「八陣」時,應根據敵情和地形來部署兵力。
(八)地葆。論地形在戰爭中的利用,並牽涉到五行之說。
(九)勢備。本篇以劍、弓弩、舟車、長兵為比喻,說明陣、勢、變、權四種因素在戰爭中的作用。
(十)「兵精」(篇名為編者所加)。以矢、弩、發分別比喻士卒、將領、君主。認為必須三者都合要求,始能戰勝。本篇亦可能為前篇的後段。
(十一)行篡。本篇大致論述如何使軍民在戰爭中為政府儘力,因篇中有「篡賢取良」之語,故篇名「行篡」。
(十二)殺士。內容殘缺,大意為嚴刑峻罰。
(十三)延氣。本篇列舉激氣、利氣、厲氣、斷氣、延氣五事,強調激勵士氣之重要。
(十四)官一。本篇殘缺過甚,很難了解,大致為論述各種陣法。
(十五)「強兵」(篇名為編者所加)。內容頗有疑問,主旨似為強調富國為強兵之本。
下編雖已被疑為非孫臏之書,但由於內容和文體與上編類似,儘管編首已無「孫子曰」的引語,所以仍在此對其中各篇作簡單的介紹:
(十六)十陣。說用十種陣法的特點和應用。
(十七)十間。用問答方式檢討十種不同情況和戰術。
(十八)略甲。簡文殘缺,無法了解內容。
(十九)客主人分。說明兵有客主之分,並強調「勝有道」,道即戰爭法則,「故有道之將必先口」(應為勝字)。
(二十)善者。指出善戰者能掌握主動而使敵陷於被動,即《孫子》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二一)五名五恭。本為兩段,整理者將其合為一篇。前段說明「兵有五名」,後段說明「兵有五恭、五暴」,其內容均為分析敵軍的性質及應敵之道。
(二二)「兵失」(篇題後加)。分析導致失敗的各種因素。
(二三)將義。指出將必備義、仁、德、信、智五種品質,其分類與《孫子》略有不同。
(二四)「將德」(篇題後加)。內容不完整,大致說明將軍所應有的德行。
(二五)將敗。說明足以導致失敗的弱點。應為二十項,但原文缺五項,故僅餘十五項。
(二六)「將失」(篇題後加)。說明足以導致戰敗的各種情況,可分三十二項。
(二七)「雄牝城」(篇題後加)。說明城有雄牝之分。前者不可攻而後者可擊。
(二八)「五度九奪」(篇題後加)。說明作戰時應避免的不利條件(五度),以及應奪取的目標(九奪)。
(二九)「積疏」(篇名後加)。說明六種不同的相對觀念,即積疏、盈虛、徑行、疾徐、眾寡、佚勞。
(三十)奇正。本篇闡明奇正的關係和變化,大致脫胎於《孫子》,但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
一九八五年新增的「五教法」則以訓練問題為主題,可不用論述。
《孫臏兵法》殘簡的發現和整理出版,就考古的觀點來看,的確頗有意義。證明了《孫臏兵法》(齊孫子)的確存在,而且也極可能為先秦時代的遺物。但就學術觀點而言,其價值實頗有限,尤其從戰略思想史的觀點來看更是如此。因為這部由今人所編成的書實在過分殘缺,根本不可能表現完整的思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陳清泰:國企體制改革最終要靠企業制度解決聚焦國企改革一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穩增長需要新思路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副主任楊瑞龍:國有企業改革理論邏輯的再探討聚焦國企改革四
※普京稱俄羅斯實體經濟已停止衰退,2016年GDP僅下降0.2%已接近企穩
TAG:首席戰略官 |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司馬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兵家與兵書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家吳起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的思想體系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背後的戰略哲學思維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兵勢」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軍爭」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謀攻」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火攻」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作戰」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對全世界的影響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九變」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始計篇」深度分析(二)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始計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虛實」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