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兩晉時軍隊主用兵器,通行說法是步騎五兵,即槍、刀、劍、弓矢和盾牌。這與漢末三國大體相同,但也出現一些新的變化。比如由於冶鐵技術和士兵防護能力的發展,晉軍的槍(也被稱作矟),更考慮穿甲能力。

當時的刀比較流行的還是環首刀。該種刀的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柄一般是在鐵芯外包裹木把,纏繞絲繩。這種刀屬於短刀的範疇,既適合劈砍,也可用來擊刺,使用非常靈活,是一種非常適合步兵的兵器。同時也有長柄大刀,如《宋書?武帝本紀》載,劉裕在鎮壓孫恩叛軍作戰時,「會遇賊至,眾數千人,高祖便進與戰。所將人多死,而戰意方厲,手奮長刀,所殺傷甚眾。」所謂長刀,即柄特長而刀身寬的刀,這種刀不是主流,只有少數軍官或勇力非凡的人使用。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劍,由於劍身細窄,實戰中用以劈砍,其強度不如刀,因而不再大範圍裝配到部隊,只是作為將領防身使用或名士裝飾用品。

遠射武器上主要是弩。東晉時期的弩機與漢代的制式弩機相比沒有多大演化。之所以沒有太大改進,不是時人創新程度不夠,而是漢弩機已達到冷兵器時代單兵弩機的技術巔峰。李約瑟博士讚譽漢代的弩機:「中國人很早就使弩臻於高度的完善,他們用青銅製作的弩機,在任何古代文明中,都可以立於冶金和機械實踐的最高成就之林。」兩晉軍隊用弩很普遍,例如《晉書?輿服志》中記載,中朝大駕鹵薄,以神弩二十張夾道,其五張神弩置一將;隴西羌人發生叛亂後,將軍馬隆請募勇士從軍,其中的一條標準是,應募士兵能夠以腰力拉開三十六鈞(1鈞等於30斤,晉代一斤大約220克左右)的弩,或以臂力拉開四鈞。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古弩結構圖

當時單兵用弩主要用於戰陣中的防禦,特別是立營以後的固定防禦,或是步兵陣中的防禦。這與北府軍以步為主的編製特點是相伴相生的。但北府軍時代弩的使用處於一個轉折期。北方少數民族軍隊慣於馬上騎射,遠射武器主要是弓,弓完全靠人力發射,相較依靠弩機發射的單兵弩,力量較小,穩定性和精確度也差,然而弓使用靈活,機動性強,單位時間射擊數量多。在與少數民族對抗中,弓的便利性也漸漸得到北府軍的重視,使用範圍逐漸擴大。這也使得單兵弩的使用漸漸弱化,僅僅到了南北朝後期,主流遠射武器便成為輕便的弓了。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大型弩具方面,北府軍還裝備了萬鈞神弩等大型弩。這類弩多是安裝在戰車或固定機架上,弩力可達到1500斤,弩弓長度可達5米,需要多人合力、依靠絞機才能張弦。大型弩所用弩矢也相當驚人,其尺寸兩晉南北朝沒有確切的數字記錄,但唐時車弩弩矢可供參考。該車弩所用最大的弩矢,矢長90厘米,鏃長21厘米,矢身周長15厘米。其所用小矢的最大射程可達1000米!可以想見,東晉時即使弩矢還沒有這麼誇張,其威力也相當驚人。例如劉裕北伐南燕後與盧循義軍在石頭城對壘,「(盧循)遣十餘艦來拔石頭柵。公(劉裕)命神弩射之,發輒摧陷,循乃止,不復攻柵。」可見其威力足以擊毀木質的樓船。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鎧甲方面,晉軍仍然沿用三國時期的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等甲具。兩當鎧形制最為簡單,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在肩上用革帶前後扣聯而構成,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護前胸和後背。明光鎧形制較為複雜,一種說法,該甲在前後心都安裝了一大片明亮的金屬片,能夠像鏡子一樣反射日光,俗稱「護心鏡」;另一說法,該甲其實是鐵制扎甲,因其在陽光下甲片耀眼而得名。總之這種鎧甲防護力較好,除了護胸和背甲,還有護頸的盆領,更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和保護大腿的膝裙。這種鎧甲在南北朝後期東西魏爭霸時仍在使用,而且能夠配屬使用到低級軍官身上,可知在北府軍時代,這種鎧甲當有廣泛使用。此外,還曾出現過一種據說諸葛亮所制的筒袖鎧和鐵帽,但是這種裝具在劉宋時期已經淪為儀仗之用。這類能夠抵禦二十五石弩的超級硬甲,必然十分笨重,即使北府兵曾經裝備過,估計也不會大規模推廣。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明光鎧持盾武士俑

除了人穿鎧甲,戰馬同樣裝備有馬鎧。三國時代,曹植就曾經自述有「馬鎧一領」。馬鎧有的簡陋,比如只配有防護馬頭、馬胸的;有的完備,由一系列的面簾(護馬頭)、雞頸(護頸)、當胸(護胸)、馬身甲(護軀幹)、搭後(護臀)和豎在馬臀上的「寄生」(遮擋來自後面的流矢)組成。戰馬裝上完備的馬鎧,馬上的騎士再穿上明光鎧之類的重甲,配備弓矢和馬矟,這便是名震一時的「甲騎具裝」。這種重型騎兵在北方少數民族軍隊中較為常見,戰場防護能力強,衝擊步兵戰陣的能力也比較強,宛如一座小型的移動堡壘,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名副其實的騎兵之王。東晉雖然地處南方缺少戰馬,騎兵部隊較少,但由於北方政權重裝騎兵的興盛,以北府軍為代表的東晉軍隊也逐漸裝備馬鎧。比如,東晉霍承嗣墓中便出現了甲騎具裝的壁畫。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甲騎具裝俑

其他裝備方面,馬鐙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劃時代的裝具。西晉之前騎兵沒有馬鐙,只有一種類似馬鐙的幫助上馬的器具,這種器具也具有雙馬鐙的一些基本形態,可以供人上馬時蹬踏助力,但不能用於騎行過程中的踩踏。成熟的雙馬鐙,最早的考古證據見於南京象山東晉墓(約公元322年)出土的陶馬俑。雙馬鐙供騎兵前進時使用,使得騎士能夠藉助腿力保持身體穩定,即使高速衝鋒時也不必再手抓韁身,同時還可以在馬鐙上站力,使騎士得以發揮全身力量進行格鬥。這件裝具的出現,極大提高了騎兵的作戰效能。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北府軍除了步騎之外,還有強大的水軍,這與大型樓船的出現密不可分。西晉時水軍便已有發展,西晉滅吳前,王濬在蜀地大造樓船,木屑順流而下,直到下游還能看到。東晉南渡後,造船和使船的技術更加完善。孫恩盧循叛亂時,晉軍為了對抗叛軍的大型樓船,在劉裕一力推動下,北府軍也大規模建造能容納多達2000人的大型樓船。這種大型船隻多在內河航運,一則體積巨大,防護能力強;二則運輸能力強,不論運送兵力還是輸送後勤補給物資,都是陸地交通效率的數倍。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兵到底用啥武器?

東晉時期還出現了車船。車船使用了輪槳,輪槳與舊式直槳相比有很多優點。一是動力連續。直槳划水時,在槳出水時沒有動力,而輪槳可以連續產生動力。二是協作容易。直槳船要增加動力,必須盡量多地配置人力,但是直槳越多,多人同時划槳,很難做到步調一致,造成人力浪費,而輪槳連續轉動,不存在協同和人力浪費問題,極大提高了動力輸出效率。北府軍北伐後秦時,王鎮惡所率先鋒部隊沿渭河進軍,「鎮惡所乘皆蒙沖小艦,行船者悉在艦內,羌見艦溯渭而進,艦外不見有乘行船人,北土素無舟楫,莫不驚惋,咸謂為神。」不知王鎮惡部所乘蒙沖仍用老式直槳還是輪槳,但從其艦外不見有人的特點來看,或許就是車船。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章師傅微信:Lqbj689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樊城之戰徐晃是用了什麼方法打贏關羽的?
打贏肝臟「堡壘」防衛戰!
裝備我軍戰機打贏內戰後,恩將仇報竟然還說中國武器不好用!
當曹操的頂尖戰力 遇到劉備的蓋世群英 到底誰能把仗打贏?
打贏煤炭去產能攻堅戰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軍竟是東晉權貴為了政斗而建立的私軍?
戰場磨刀石,逼出打贏真功夫
打贏淝水之戰的北府軍竟東晉權貴為政斗建立的私軍?
百里奔襲滅秦兵5萬,稅務官趙奢如何打贏廉頗都不敢打的閼與之戰
怎麼樣才可以打贏跟小三的奪夫之戰?
遼寧艦編隊南海遇上美軍核航母戰鬥群:怎麼才能打贏?
美國南北戰爭的吃貨故事:靠熱麵包和薑餅打贏的彼得斯堡戰役
冷戰時期,美國如何做到「兵不血刃」打贏蘇聯?
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到底有多猛?真的能在野戰中打贏八旗嗎?
哪些裝備可助俄羅斯打贏北極戰?
他打贏「淝水之戰」,恢復東晉皇權,說一句醉話被悶死了!
蔣介石如何用三千佳麗打贏了中原戰爭?
二戰中用土豆打贏的一場海戰
如果曹操打贏了赤壁之戰,滅了劉備和孫權,最後會稱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