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及時發兵,關羽會死嗎?那為什麼沒有出兵?
關羽之死在書中的描述非常詳盡,死時的慘狀也很清楚,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分析這場戰爭就能夠發現,他的死並非是偶然。當時吳魏聯手攻打二爺麾下的蜀軍,開始時還屬於僵持階段,但是到了最後卻因為己方的兵力不足而倉皇撤退,最後在麥城的時候受了埋伏,落得個屍首分離的下場。可是為什麼交戰之時,二爺麾下的兵力不足了呢?作為主公的劉備,又為何不趕緊發兵支援呢?
時間倒回到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當時曹操認為獻帝正在許昌,距離二爺的兵馬非常靠近,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便開始打算遷都一事。沒想到在司馬懿等人知曉這件事後,認為孫權絕對不會面對著氣焰囂張的二爺束手待斃,便以江南為交換條件,請他出兵從背後偷襲二爺。
曹操在接手這個計劃之後,立即安排徐晃等人救援襄樊,並親自上陣打算前去制伏二爺。吳國方面是由呂蒙作為主將的大軍,直逼荊州而去,孫權在率領後援軍隊跟在他們的後面。原本應該幫助二爺反擊的將領守將等人因為與其有嫌隙在先,紛紛主動投降,使得吳軍沒有花費多大力氣就攻入了荊州腹地。
本來徐晃因為兵力不足,很難堅守住襄樊,但是因為魏軍的及時救援,最終成功將二爺的部隊打退。此時二爺也知道了後方發生的變故,立即向南撤退,當時蜀國的水軍還是牢牢掌控著漢水。因為二爺部下軍隊的士兵們,家眷基本都在江陵一帶,在聽說江陵淪陷之後紛紛當起了逃兵,並迅速逃往了麥城。到了十二月份的時候,二爺身邊只剩下了幾十名啟稟,一路往益州方向突圍,不巧正好中了吳軍的埋伏,跟他的兒子關平一起在臨沮被殺。
可是為什麼在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裡,二爺從攻打襄樊,到在麥城突圍時遇害,這段期間之中沒有收到劉備發來的一兵一卒。
原因如下,
首先負責偷襲荊州的吳軍並非是一股,而是三股,第一股是呂蒙等人,他們所負責的任務是奇襲;第二路則是孫權等人,他們主要則是為了截殺二爺;還有第三股就是陸遜率領的軍隊,他們要做的就是將進入巴蜀和荊州的交通要道統統封鎖,控制那些路段的人流來往,在劉封沒有對二爺部隊施以援手的前提下,這是他們唯一可以講消息送到劉備手中的要道,一旦被封鎖的話,不說如果派援軍前來,甚至連將消息送遞出去都很困難。
其次,在時間上也並不允許,當時正值劉備在穩定漢中的各項事宜,而且命令劉封等人守衛上庸,本來已是完全之策,卻萬萬沒想到二爺得勝之後會受到呂蒙的偷襲,也沒有想到孫權會在這個時候與魏國聯手,狠狠的陰了他們一把。面對如此巨大的劣勢,二爺麾下的將士沒有多少反抗的能力,在從襄樊全身而退,到達麥城的時候,手底下就沒有多少人了。要知道他手上的可是蜀軍的兩大主力軍之一,另一支擺在漢中前線呢,若是在這個時候前去荊州增援的話,那麼就必須要經過巴道。要知道他們當時入蜀的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所以他不是不想來增援,而是從時間跨度上來說根本趕不及。
再者雖然兩地相隔不遠,但是因為中間的路途坎坷,信息交通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開始時二爺一方是勝仗不斷,讓劉備一行人興奮不已,而伴隨著他們的狀態平穩向上增長,劉備正式準備向漢中發起攻勢,並趁此良機一舉破關。這正是當初孔明在《隆中對》裡面所描述的政治前景,原本一切都在像計劃里那樣發展著,卻沒能預料到吳國會趁此機會偷襲,導致二爺一方迅速潰敗下來,等到劉備收到消息的時候,夷陵都已經失陷了,四周的援兵根本沒有辦法再重返荊州,雖然劉封手上有少量的軍隊,但是根本起不到多少實質性的作用,只能是於事無補,甚至還可能丟掉上庸,貿然出兵可能會導致情況更加嚴峻,所以他們最後還是選擇閉城不出,代價則是一代武將關羽戰死沙場。
最後就還是要說一說二爺了,他出兵的時機太過倉促,因為先前形勢大好便開始盲目樂觀起來,在對戰事預計不足的情況下,懷帶著僥倖心理應戰,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對戰功非常看重的人物,因此沒有能夠及時的發現吳軍的詭計,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文|江山
※此人遇到一個餵豬的人,立馬下跪,8年後此人成教皇
※燃燈道人敗在他手,姜子牙也懼他三分,此人到底是誰
※宋江之所以落草為寇,全怪一首詩、一個人
※水滸里的「神機軍師」,輕鬆一招就玩了史進
TAG:江山社 |
※如果沒有恐懼,你會做什麼?
※吳玠為什麼沒有岳飛那麼出名?
※如果沒有我,那麼誰又在輪迴?
※為什麼你還沒有對象?
※我有沒有錢,關你什麼事?
※如果沒有鬍子,你能看出這是男人嗎?
※劉備託孤時有沒有想過殺諸葛亮?為何說那番話?
※為什麼我們沒有會飛的車?
※蛇為什麼沒有腳?
※沒有顏,沒有泳裝,你看什麼?
※跑了這麼久,為什麼我還沒有瘦?
※為什麼你沒有存在感?
※如果沒有攝影,你會相信這一刻曾經存在過嗎?
※宇宙居然沒有方向?那為什麼還會有路痴?
※人有沒有命運?如果有的話,怎麼突破?
※關曉彤也沒她會穿!這樣的張雪迎,有沒有撩到你?
※如果沒有這些,所有的成功與失敗又有什麼意義呢?
※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賺到錢?
※曾斗膽給慈禧太后上餿菜,為什麼沒有被發現?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