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就算不被朱棣起兵推翻,遲早百姓也會反他?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德方
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推翻了大元王朝的統治,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盛世,「洪武盛世」。雖然這個盛世在歷史上的名聲不顯,可是在我看來這卻是老百姓生活的最幸福的盛世,不過如果是貪官污吏在這個時代的話,那可不是悲催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了。
洪武大帝是一位比較率性而為的人,早年當平頭老百姓的時候受夠了下鄉官吏的欺負,等當上了皇帝後便規定有下鄉擾民的官吏,民間有德行的老人可率精壯鎖拿進京。不但如此還鼓勵百姓進京告御狀。
當然率性而為的朱元璋有時候乾的事情卻讓人不得不拍手稱快。當時有一位千戶帶領士卒去築城,結果兩個月不發糧餉生生餓死一百多人,朱元璋知道後,便讓一百人拿著長槍和千戶對決,結果當然不用問,套用朱元璋的話來說就是:「他既無仁心愛那小軍,我又如何把仁心愛他?」
可惜朱元璋千不該萬不該在一件事上率性而為,那就是立儲!按說太子朱標絕對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儲君,如果他能活下來那絕對就沒有永樂帝的啥事了,但是好巧不巧的是,朱標病故了,朱允文哭的死去活來,而這一幕恰巧被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腦袋一熱,就立了大孝子「朱允文」為皇太孫,確定了在他百年之後的皇帝人選,帶在身邊,精心培養,然而朱元璋畢竟已經老了,他餘生的時間不足以把朱允文培養成一位合格的帝王。雖然表面上朱允文繼承了朱標的寬厚仁慈,可是朱標內心的堅忍不拔,遇事不慌,條理分明的性格卻沒有在朱允文身上體現出來。
等到了朱元璋死去之後,朱允文繼位稱帝,天下掌握在他的手中之後,朱允文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立志把天下改造成他所希望的樣子。後世人把他的改革稱為「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的措施歸結起來就是以下幾點:
一:重文,仁治。
二:減賦,寬刑,平反。
三:復古,復井田,行周禮。
四:精簡機構,放權。
五:削藩。
這些措施除了恢復井田制這件事來不及實行建文朝就滅亡了,其餘的措施終建文一朝都一直在實行。
不過也多虧建文帝還未來得及實行井田制,如果實行了的話也就不用等朱棣來推翻他了,人民會讓他嘗試一下,什麼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咋一看建文新政里除了第三條不靠譜以外,其餘的幾項措施還真是那麼回事。但是真的是那樣嗎?
首先第一條重文,仁治,仁治的確沒錯,可是這個重文卻有很大的問題,與重文相伴的還有輕武呀!可是那時候容得著明朝輕武嗎?明朝北方的瓦刺、韃靼可還是有著很強大的軍事力量的,而瓦刺更是在幾十年之後俘虜明英宗的存在。就算這些暫且不論,削藩靠的可是軍隊而不是文人。
再下來是第二條減賦,寬刑,平反。寬刑和平反兩項可以說是對洪武帝嚴厲的政治作風的鬆綁,但是減賦卻不一樣了,朱元璋本來就是農民出身,所以他的賦稅訂的是很輕的,唯一有些重的地方就是江浙地區,而建文帝免得就是這一地區。可如果陝西等一些貧困地區和江浙這些富裕地方繳一樣的稅難道就公平嗎?皇帝更應注意的是全局的統籌而不是片面的絕對公平,江浙地區的人多交一點糧食對於他們來說九牛一毛而已,但這些錢糧如果國家匯聚起來卻能幹不少的事,可建文帝經不過江浙地區官員的慫恿,竟然大手一揮給免了!
接下來便是第三條,最不靠譜的一條,復古,復井田,行周禮,這是最最不合時宜的幾個措施了,拿著幾千年前的行為準則做為現在的施政方針。國家不被搞垮才怪!遇到的問題不同,當然不能一味的遵從前人方法了。不過朱允文對這條可是非常認真的,不但把好多官職的名稱都改為周朝的名稱,而且還準備著手開始恢復井田制。這樣的搞下去等於是生生的把奴隸制社會的政治方針放到封建制度上。歸結起來就是瞎搞。
下來是第四條,精簡機構,放權。放權可以說是整個建文新政里最好的一條,畢竟皇帝不是聖人,就連聖人都做不到的萬無一失,沒有過錯。皇帝又怎能做到。不過精簡機構就有點過火了,明朝建國時間不長,朱元璋又對官員管理嚴格,所以整個明朝的官制是很精簡,合理的。如果朱允文只是進行一些微調,倒也無關大雅,可是他卻動作大了點,撤銷縣州幾十個,一批縣的官員也被撤銷。而這些也只是他進行精簡機構裡面的一部分動作。
最後就是建文新政的最重要的措施:削藩。在這件事情上建文帝的失誤簡直讓人目不忍視,主次不分,亂指揮,給前線的將士設「緊箍咒」。按說削藩這件事里建文帝不願意採取某些臣子獻上的一些緩慢的法子也無關大局,畢竟他有整個天下,力量強大,可惜他連連失誤,本來燕王朱棣是藩王里最具有威信的一位,如果他倒下了其他的藩王旦夕可平,然而朱允文卻一巴掌打向了那些勢力弱小,身在中原,掀不起大風浪的王爺們。流放的,自己舉火自焚的,完全不給一點活路,好像準備把洪武帝的兒子們除了他的那一脈,其餘的都不準備留活口一般。這不是逼其他藩王站在燕王一邊嗎?人人自危,豈能不亂。
再者削藩這件事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事情都應該先為此服務,可是朱允文倒好,前方打的熱火朝天,他在後方搞減稅!白銀嘩嘩嘩的往外流時,他就朝著白銀來源處狠狠地一刀斬下去,讓人目瞪口呆。而且前方將士打就打吧,你還非要說個什麼:「務使朕背上殺叔之名」當初逼得其他藩王舉火自焚的狠勁全然不見!當前方的將士都將燕王包圍了,一道聖旨,召回主將,錯失機會,干擾戰局。
坐擁盛世天下,敗於一隅之地!這樣的帝王真的能領導大明嗎?還好,燕王成功了,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大明的幸運。
※歷經四廢五立,她成了史上唯一兩朝皇后
※中國正史上,能否真的出現「韋小寶」?
※洋務運動的設計師,清末一個影響深遠的歷史任務
※歷史上的今天:最偉大的乞丐誕生,羅爾們該慚愧嗎?
※唐玄宗晚年的昏庸,至使三大名將隕落
TAG:歷史派 |
※魏忠賢不死,李自成就不會起兵,明朝就不會敗亡
※朱棣起兵造反,为何建文帝朱允炆屡次错失良机杀了他?
※朱棣為什麼放著藩王不做,卻要起兵謀反?我來告訴你真相
※曾國藩手握雄兵為何不起兵稱帝?兩個關鍵的原因讓他不敢起兵!
※劉伯溫早已預言朱棣會起兵造反,可惜沒有引起朱元璋的重視
※曾國藩手握雄兵為何不起兵稱帝?兩個關鍵的原因令他不敢起兵!
※曹操起兵的幕後金主不是他老爹,也不是袁紹 而是他
※醉酒後睡了皇帝的兩個妃子,被迫起兵造反,沒想到最後竟成功了!
※此人被劉邦封王,卻起兵造反了,只因他懷疑老婆出軌
※假如當年朱標順利繼承皇位,燕王朱棣還會起兵造反嗎?有一種可能
※一上將派人去看蔣介石的祖墳,見風水不如他家,便立刻起兵反蔣
※他一個起兵造反的亂臣賊子,竟然被如此歌頌!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報應:兒子紛紛起兵謀反
※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何不自己起兵爭天下,而去投靠劉備?
※李淵從哪裡起兵的?他真的是因為睡了楊廣的女人才被迫起兵的嗎?
※忠君愛國的李淵父子起兵,最終推翻隋朝,其背景是怎麼一回事?
※他是隋朝重臣卻起兵造反 最終是什麼結局?
※他設下圈套,讓李淵進退兩難,以至李淵起兵反隋
※此人酒後無意睡了兩妃子,醒來害怕被誅九族,起兵造反竟當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