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大腸癌?
2/3的大腸癌都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加以預防。
作者:紀光偉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大腸癌是直腸和結腸癌的統稱,也稱為直結腸癌。2015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資料顯示,在過去10年間,大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有資料顯示,我國大腸癌每年的新發病數平均以3%~4%的速度增長,已經嚴重的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那麼,如何預防大腸癌呢?
1
大腸癌的發病概況
大腸癌男性多見,男女之比約為2:1,以40~70歲最為多見。但近20年來,30歲以下者亦不少見。
大腸癌可以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任何部位,但以直腸、乙狀結腸最為多見,其餘依次見於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
大腸癌由於癥狀隱匿,臨床發現比較困難,誤診時有發生,許多病人發現就是晚期了,有資料顯示,在臨床上,一期只有15%,二期僅為20%~30%,三期佔30%~40%,而四期是20%~25%。
因此,我國發現的大腸癌80%為中晚期腫瘤。
2
大腸癌的六大發病原因
與其他腫瘤一樣,大腸癌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但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大腸癌與以下一些因素有關:
1、結直腸息肉:
隨著纖維結腸鏡的普及,許多很小的結直腸息肉都可以被發現。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結直腸息肉的病人是可以發生癌變的,其中乳頭狀腺瘤最易惡變,其惡變率可達到40%左右。
對於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病人來說,發生癌變的概率就更大了。因此,我們認為,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結直腸息肉的關係密切。
2、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部分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結腸癌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出5~10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結腸癌的原因可能與結腸粘膜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有關。
3、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並髮結腸癌的病例並不少見,但對其因果關係仍有爭論。
結直腸慢性血吸蟲病可並發大腸癌,這類大腸癌發生癌變部位與腸道血吸蟲病一致,多見於乙狀結腸及直腸,發生病變的腸段常有嚴重的血吸蟲蟲卵沉積。
血吸蟲蟲卵引起癌變是一個非特異性的過程,即血吸蟲蟲卵的長期反覆沉積,造成黏膜的損害與修復反覆進行,持續的慢性炎症刺激作用導致黏膜腺體增生,息肉形成,進而發生癌變,或由於黏膜潰瘍邊緣上皮過度增生而癌變,最終導致大腸癌的發生。
4、高脂肪飲食:
據流行學調查資料統計,結腸癌在北美、西歐的大腸癌發病率高於非洲、亞洲和南美洲,這種地理分布與居民的飲食習慣有關係,西方人的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近20年來,我國的飲食結構也開始發生變化,飲食的西化是導致大腸癌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5、遺傳因素:
資料顯示,大約有1/3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有關,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惡變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遺傳性大腸癌。
結直腸癌的遺傳與APC的抑癌基因發生了突變有關,APC的抑癌基因突變的病人,腸道會長許多息肉,息肉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就會演變成為癌。
還有一種非息肉性的家族遺傳性結腸癌,其發病原因是與人類遺傳物質核酸修復基因的失活有關。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中會接觸很多致癌物質,這些致癌物會導致核酸的損傷,但由於人體有強大的修復功能,正常人是可以修復的。但這類病人受到致癌物打擊過後是不能修復的。
有資料顯示,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病人者,患大腸癌的危險性就會比普通人高3~4倍,而且,這類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的關係不大。
6、手術因素:
有文獻報道,闌尾和膽囊切除後,結腸癌的發病率增高。
膽囊切除後,肝臟持續地分泌膽汁並直接進入腸道,造成初級膽酸與腸道厭氧菌接觸增多,初級膽汁酸在腸道中經細菌作用氧化生成的「次級膽酸」,可以增加大腸粘膜對致癌物的通透性和機體對腫瘤的易感性,降低腸道的免疫功能,以及直接干擾DNA的代謝而導致大腸癌的發生。
闌尾是一個免疫器官,闌尾切除後或闌尾的免疫功能降低後,可導致機體抗腫瘤體系平衡的紊亂,有可能誘髮結直腸癌的發生。
但這一過程是緩慢的,往往需要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也不必因噎廢食,對於有病變的膽囊和闌尾,還是應該手術切除,但應該嚴格掌握手術的指征,對於能夠不切的盡量不切。
3
如何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的預防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二是早期發現大腸癌,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預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量的研究證實,吸煙、喝酒、肥胖、缺乏運動和便秘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有資料顯示,每天飲酒45克,大腸癌風險增加至1.41倍,吸煙提高大腸癌風險1.2倍,肥胖者患大腸癌概率是正常體重人的1.45倍。因此戒煙限酒,減肥、控制自己的體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的。
同時,保持良好的大便習慣,避免便秘,做到每天排一次大便,減少大便在體內停留的時間,也可以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
2、飲食預防:
食物中纖維太少,也會提高大腸癌的概率。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40萬人參加的飲食與癌症的大型調查結果顯示,高纖維飲食能有效減低患癌症危險的40%,特別是結腸癌及直腸癌。
隨著中國人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已經增加了大腸癌的發生,吃的食物太細、太精緻,容易產生便秘,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毒素就更容易被腸道吸收,從而引起大腸癌。因此,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是可以預防大腸癌的。
3、增加運動:
現代人的運動減少,腸道的蠕動變慢,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規律運動可以降低24%的大腸癌風險。每天從事3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腸道息肉轉變成大腸癌。
4、注意身體的求救信號:
儘管大腸癌的發生比較隱匿,不容易發現,但也會露出蛛絲馬跡,只要我們重視人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就可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及時治療就可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當人體出現消瘦、腹痛、腹脹、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呈膿血便或血便時,就應該警惕是否得了大腸癌,應該到醫院就診。
當人體出現腹部包塊和腸梗阻的表現時,則是晚期腫瘤的表現了。
5、做好健康體檢:
30歲以後的人提倡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查,檢查手段有簡單而便宜的大便隱血實驗和直腸指診,必要的時候,可以做消化道腫瘤標誌物檢查和纖維結腸鏡檢查。
尤其是直腸指診,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直腸癌,但遺憾的是,一些體檢項目中往往沒有這個項目,就是有這個項目,很多人不願意做。
我國著名的外科專家裘法祖院士在談到直腸指診的意義時說,「外科醫生要做直腸指診,寧願沾污了自己的手,也不要沾污自己的名聲」,充分說明了直腸指診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加強直腸指診的科普宣傳,讓大家充分認識到這項檢查的意義。
4
這類人更應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下列人員更應該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1)45歲以上人群;
(2)有痔瘡和長期便血的人;
(3)直系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史的;
(4)有長期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者;
(5)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6)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的;
(7)長期精神抑鬱,近3個月體重明顯下降的人。
儘管大腸癌難以發現,臨床誤診率很高,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除了遺傳性大腸癌無法預防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腸癌都是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加以預防的。
遺傳性大腸癌的發生畢竟是少數,只要我們提高警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做體檢,同時,注意身體的求救信號,是可以減少或者早期發現大腸癌的。
投稿請發郵件至yangxinyuan@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編輯微信:y64688723
※英國權威指南更新:健康女性也能吃抗癌藥防乳腺癌
※快收藏!國內已上市靶向藥物價格匯總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醫學學術會議還可以這樣開?
※癌性發熱剋星,萘普生再現神奇!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如何預防大腸癌?
※「問醫生」如何預防乙肝?
※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一位醫生這樣說!
※癌症如何預防?
※火星人告訴我們,該如何預防魚病
※大腸癌怎麼預防?且聽中醫說
※如何預防卵巢疾病?想好孕,需警惕什麼?
※美國醫生告訴你什麼才是《無癌的世界》——預防癌症這樣最科學!
※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乳腺小知識!要預防乳腺癌就先了解它吧!
※如何預防癌症?警惕不疼癌變癥狀
※為什麼要精準預防遺傳性腫瘤?幾大數據告訴你
※老人和小孩要如何預防肺炎?
※胃癌如何預防
※世界三大癌症都有哪些?我們要如何預防?
※教你幾招,如何預防癌症!
※如何預防癌症?癌症徵兆要知道
※生活中如何預防胰腺癌?
※5個方法可預防糖尿病!醫生都不一定告訴你
※預防癌症,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