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食物中毒,最令人熟悉的「陌生事」?

食物中毒,最令人熟悉的「陌生事」?

俗語有云,「民以食為天」,正如這句俗語所描述的一樣,無論何時,中國人都把飲食看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不過,「吃」可並非總是伴隨著歡樂和滿足,包括食物中毒在內的各種飲食安全問題一旦中招,後果往往不堪設想。這樣一來,如何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自然成為了大家所關注的話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不妨來一起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特點、發生歷程和預防方法。

我們身邊的「食物中毒」

提到「食物中毒」這個詞,估計不少人的印象可能僅僅停留在前幾天學校食堂中經常出現的菜豆中毒事件(雖然現在這樣的事已經因為禁令而不大可能出現了),抑或是各大媒體所報道的毒蘑菇(毒蕈)中毒致人死亡的新聞。實際上,儘管這些都是食物中毒的典型案例,但這可並不意味著食物中毒只有以上幾種表現形式。根據如今對食物中毒的定義,我們可以把絕大多數食物中毒事件分為以下兩類:

食材本身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此類食物中毒事件中,對潛在有毒食材(此類食材可以通過加工來消除毒性)的不當加工,或是誤把有毒動植物(包括被毒死的動物、殘留有農藥的植物等)作為食材進行加工食用,導致了食物中毒的發生。前者的典型例子有著名的食堂菜豆中毒事件(潛在有毒食材菜豆沒能加工到熟透)、黃花菜未經正確加工引發的光敏反應等,而後者的代表就是在雲南等地非常常見的毒蕈中毒事件。

食源性病原體感染:相較於上面所述的食材本身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此類事件中食物更像是一個「無辜者」,畢竟食材本身並不能導致食物中毒,是它們所攜帶的病原體引發了疾病。例如在2011年歐洲的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EHEC)事件中,EHEC的來源——生食蔬菜並沒有任何毒性,它們在食物中毒中的作用只是作為病原體的載體而已。食源性病原體並不僅僅局限於(儘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細菌,病毒(如諾如病毒)、寄生蟲(如隱孢子蟲)等均可以成為食源性病原體。

食物中毒是怎樣發生的?

食物中毒事件並非是今天的專利,或者可以說,古代人由於並不具有良好的衛生條件,所經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實比現代人要多得多。而在如今,每一次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後,我們都忍不住會反思:這樣的事件究竟是因何而造成的?我們是否能夠事先避免這一事件的發生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歷史上一些著名的食物中毒事件,來具體分析食物中毒事件起因和經過。

在1988年,上海發生了轟動全球的「甲肝風波」——由於上海市民在夏天習慣於食用的毛蚶(一種生活在河流中的貝類)受到污染,近30萬上海市民因此感染甲型肝炎,一時間各大醫院人滿為患,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也使得上海市民在隨後的幾十年間都很少食用毛蚶。而回顧這一場風波,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次極其典型的糞-口傳播食源性病原體的食物中毒事件:含有排泄物的垃圾污染了毛蚶所生長的水域,毛蚶在水中攜帶了甲型肝炎病毒後,被漁船捕撈上岸,流入市場,市民在食用毛蚶時又沒有加熱完全,最終得以感染甲型肝炎。與此機理相同的還有歐洲2011年發生的EHEC事件,蔬菜同樣是在受到攜帶有病原體的排泄物的間接污染後流入市場,消費者們食用蔬菜時又沒能靠加熱來完全殺滅病原體,從而釀成了又一起悲劇。

當然,「糞-口傳播」途徑雖然名字中帶有「糞」字,但並不意味著在其傳播流程之中一定會有人和排泄物的直接接觸。事實上,很多典型的糞-口傳播案例絲毫不涉及這一過程。例如能夠導致致命胎兒畸形的寄生蟲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最常見傳播途徑(經由家中飼養的貓而傳染)之中,雖然貓的糞便是弓形蟲的唯一來源,但該傳播路線實際上是貓在活動中接觸了含弓形蟲卵囊的糞便而使其皮膚帶有弓形蟲,人再接觸了沾染有弓形蟲卵囊的貓的皮膚,再通過進食等途徑將弓形蟲卵囊帶入體內而染病,因此某些文章中認為「只要不直接接觸貓糞便後進食,即可避免感染弓形蟲」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而在食材本身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傳播路線則要簡單得多,絕大多數事件僅僅涉及中毒者直接進食了有毒食材(例如雲南的毒蕈中毒事件)而已。不過,「二次中毒」在近些年來,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的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的成因。所謂「二次中毒」,即指動物在食用有毒物質(例如農藥、有毒動植物)後毒發身亡,其仍存有毒物的屍體再被人類(以及其他動物)食用,進而觸發第二次中毒事件的情況,例如在某些鼠藥中毒事件中,受害者正是因為攝入了因鼠藥中毒而死的動物才中毒的。

怎樣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儘管如今我們已經能夠透徹地分析每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成因和中毒歷程,但不幸的是,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難度,卻絲毫沒有因此而改變。這既是因為某些根植於人們心中的觀念(例如為了美味而不會徹底加熱食物)難以動搖,另一方面也和食物中毒的隨機性、不可預見性等特點密切相關。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些手段依然有助於預防食物中毒:

  • 確保食物的來源可靠,例如具有檢驗檢疫報告、食品生產許可證等;

  • 盡量將食物加熱完全後食用,因為加熱可以幫助殺滅絕大多數病原體;

  • 不要因「美味」而食用野外的食物,例如蘑菇、未知動物等;

  • 一旦懷疑食物中毒發生,應儘快就醫,同時告知醫生髮病前所進食的食物,切勿擅自用藥治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男性也有荷爾蒙周期?
你猜哪個國家最大方?
你們說, 曹操的「 操 」應該讀第幾聲?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榫卯,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排毒」——最熟悉的陌生詞
最熟悉的陌生人……
深愛使人變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陌生人給的食物別亂吃!小心有「毒」!
最怕和你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無聲恐怖漫畫《可怕的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最怕,激情後的陌生!
訓練狗狗不撿食和拒絕陌生人的食物,千萬別忽視了噢
陌生人的哪些事,讓你感觸很深?
老婆是男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很現實!)
你所熟悉的世界,卻是你最陌生的存在
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
最熟悉又陌生的水果品種,不識這些食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美食通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頭像確有其人,你知道他們嗎?
熟悉又陌生的你
老婆是男人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