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她曾是香港紅透半邊天的歌星,把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身為家長的8個覺悟

她曾是香港紅透半邊天的歌星,把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身為家長的8個覺悟






陳美齡

出生於香港的陳美齡,在1970年代是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星。但現在,她最驕傲的是,她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其中的教育秘訣是什麼呢?




一、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教育


二、教育要從懷孕期開始

三、夫妻之間確定好教育方針


四、教育的全部責任在於家長


五、給孩子傾注無限的愛


六、記住,永遠以孩子優先


七、教會孩子不說謊

八、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親子關係




本文來源:《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陳美齡/著,上海三聯書店 2016年9月版。




........................................



一、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教育



教育,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我一直自認是個「教育媽媽」。


為什麼我會變成「教育媽媽」呢?我想這和我的成長背景有很大關係。



我父親生於香港。鴉片戰爭以後,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佔領,戰後又再次為英國統治,直到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我母親則生於中國內地。



生活在那種狀態下的父親,有幾句話經常掛在嘴邊:「錢財、名譽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會被奪走。但是,知識一旦記入腦子,就不會被人奪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寶物。所以在你能學習的時候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



無論生活有多艱苦,父母都拚命工作,把家裡六個孩子都送進了學校讀書。對於教育,我父親始終抱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孩子們身上擁有著美好的未來。但有一個前提——好好接受教育。」



之前我一度辭去偶像工作到加拿大留學,也是因為父親的這句話說服了我。當時實在太忙,連大學都上不了,朋友都交不上。眼見我如此糟糕的生活狀態,父親提出建議,希望我去留學。



我在多倫多大學學習了兩年時間。正是這段時光使我的人生發生了巨變。不光是學習,關於唱歌的意義、自我身份認同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之後,我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稱號。從此,人生又邁入了更廣闊的天地。



「能學習的時候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



父親的這句叮囑有多重要,至今我在感謝的同時,也時常琢磨吟味。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教育。我曾在心裡發過誓,有自己的孩子後,一定要賭上一生,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對自己「教育媽媽」的身份很有自信。也許有人會說,「老是這樣喊『學習、學習』,孩子怪可憐的。」但是在我看來,「教育」並不等同於「學習」。「教育」這個詞,具有非常豐富的意義。因此,我對自己是「教育媽媽」這件事一點都不覺得羞恥。







二、教育要從懷孕期開始



我認為得從懷孕期開始。雖然沒做過什麼特別的胎教,但我懷孕時就想著要好好照顧身體,生個健康的寶寶,這算是育兒的起點吧。接著在懷孕九個月的時候,考慮如何配合家裡的生活模式制訂育兒計劃,與丈夫商量關於教育計劃和目標的問題。



嬰幼兒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從小看老」,據說孩子大腦發育百分之八十的過程,到三歲為止就已完成。到這一階段形成的性格和個性,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孩子今後的人生。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普遍認為,對嬰幼兒期的教育進行投資,得到的收穫最大。



學齡前的孩子要貼身照看,儘可能多待在一起,給他滿滿的母愛。這樣的想法我在懷孕時就有了。之後會帶著孩子回到職場工作,背後也是出於這一考慮。
如果嬰幼兒期的教育順利的話,等孩子上學後,撫育起來就輕鬆多了。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



我在育兒方面一個比較大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們處於最好的環境中,身邊圍繞著優秀的老師和朋友,接受著許多刺激,從而能夠自發地學習。為此,自認把能做的都做到位了。結果我們家三個兒子全都實現夢想,考上了斯坦福大學。







三、夫妻之間確定好教育方針



想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夫妻之間達成一致。



關於孩子的教育方針,夫妻間必須達成一致。懷孕以後,夫妻倆馬上進行商討比較好。



在我們家,丈夫對我表態,「即使我們之間有各種意見,關於教育方面,最後還是由你決定吧。」雖然他經常說「是因為我不及你那麼關心教育啦」,但現在回過頭想想,他總能在關鍵時刻提出非常棒的意見。從結果上來看,似乎大部分也是採納了丈夫提出的。



修完斯坦福大學的博士課程,我回到日本一邊寫博士論文,一邊慢慢恢復工作。那年是一九九二年,正要決定我家大兒子讀哪所小學。我一直有在關注東京都內某家著名的私立小學。這所學校可以自動升學晉級至大學,只要能入學,作為家長也就安枕無憂了。當時從「前輩」媽媽那裡,獲取了不少關於考試的建議等。



但是某日,丈夫參加完這所小學的說明會回來,突然對我說:「孩子他媽,我們還是放棄考試吧。」原來在說明會上,老師說了一段話:「由於應徵者人數眾多,請確保面試那天孩子絕對不能感冒。那是影響一輩子的日子,作為家長的責任,請把健康的孩子帶過來哦。」



丈夫很是憤慨,「孩子感冒不是常事嘛。說這種話,證明他們不會為孩子考慮。那種地方不去也罷。」聽他說完我才頓悟,想把孩子送進名校,也許只是父母的虛榮心作祟罷了。我為追隨「世界名牌」而隨波逐流的自己感到羞愧難當。



另外還有一家中意的國際學校,我覺得把孩子送進這裡上學也挺好。可是呢,那所國際學校在當時沒有得到文科省認證。也就是說,孩子即便在那兒畢業,也無法保證是否能進入日本國內的大學。即便如此,我們夫婦倆還是一起去了說明會。



「面試當天,如果孩子感冒的話,請立刻通知我們,學校會另行安排面試日期。」




校方想看到孩子最佳的狀態,所以請一定不要勉強自己的孩子。」這次,從老師那裡聽到了這樣的話。那一瞬間,我和丈夫互看一眼,同時點了點頭,決定「就選這裡了」。我們都覺得,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事情的學校比較好。



孩子進入學校之後,我囑咐丈夫,希望他盡量參加所有的學校活動。而且,我有什麼困難、迷惑,一定會和丈夫商量著解決。



在育兒、孩子教育上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夫妻間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大兒子提出想去美國念高中的時候也好,決定選擇斯坦福大學的時候也好,丈夫都給予了我和孩子們恰當的忠告。讓孩子進什麼樣的學校讀書,這是件可以左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情。為此,必須預見未來,做出明智的選擇。



有的朋友會說:「我家那位才不會這麼幫忙呢」,但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沒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父親。即便兩人意見不合,花些時間,慢慢地多交流溝通,這很重要。教育方針和升學相關的問題,夫妻之間要經常商討、達成共識,這是最最基本的。



好比諺語「孟母三遷」,為了改善孩子的教育環境,有時候必須得有不得不搬家的覺悟。需要做重要決斷的時候,夫妻倆最終都要商量好,這是最為重要的。





四、教育的全部責任在於家長



人格形成這麼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給學校就不管了。



我始終確信「教育的全部責任在於家長」。學校和老師只是重要的夥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責任都應該由家長承擔。



小學、初中教的是讀寫、算術,高中、大學教的是在社會上必需的專業知識。但是,老師的生活方式和對事物的看法,並不一定全部正確。其中,也有一些不希望孩子學習的部分。



這是我去參加二兒子的小學參觀日發生的事。某位老師以「人類都是卑鄙的」為題,讓學生們講一講平時在家,覺得家裡人或自己卑鄙的一些事例。



當下我非常吃驚,但還是決定靜觀其變。輪到我家二兒子,他說道:「我覺得人類並不卑鄙。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我會和他好好交談,幫助他改正。」而老師聽完之後竟說:「你好像沒有完全理解這個主題的意思。不管怎樣你也努力做發表了,大家拍手鼓勵吧。」聽他的意思,似乎認定我兒子說的觀點是錯的。其他學生們演講的內容,也凈是在拚命挑別人的錯一樣。



事後,我去找了那位老師,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我並不認為人類都是卑鄙的……」他解釋道:「不不,我認為明白自己卑鄙的小孩,更能原諒他人。所以說,讓孩子記住自己也是卑鄙之人比較好。」反正那位老師就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絲毫不肯讓步。我回家後,重新和二兒子談了一談:「沒這回事哦。你也好媽媽也好,都不卑鄙。」「我就說是吧。」二兒子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有些老師的觀點確實會像這樣有失偏頗。在國際學校里,有歧視亞洲人的老師,也有隻認規章制度、以自己的權威使學生服從的老師。而避免孩子受這些觀點影響,就是家長的責任了。



曾經有一年,有位無論如何也和我家孩子合不來的老師做了班主任。那時候,我安慰孩子:「儘可能多看到老師好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如果實在對這位老師喜歡不起來,也就這一年嘛。」並且,為了不讓孩子成績因為老師的好惡有所下滑,我也更加謹慎地參與孩子的學校生活。



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在這樣一個狹小的世界裡,被拿來和其他孩子比較,通過學業成績和體育表現來評測價值。真是殘酷的環境啊。有的孩子能夠順利融入學校生活,樂在其中;有的孩子卻在學校被徹底「擊垮」。家長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這樣的風險。無論孩子被放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有責任讓他們相信自我並拓展自己的潛力。



對孩子教育承擔責任的,絕對不是學校和老師。「孩子教育的全部責任,由家長承擔。」首先,必須得有這個覺悟。



五、給孩子傾注無限的愛



被愛,才會信任他人。



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愛,才會信任他人。相信別人,也就會相信自己。



為此,特別是在嬰幼兒期,我給兒子們幾乎傾注了所有的愛。



處於嬰幼兒期的小孩,總是由固定的人來照顧、疼愛的話,會讓他們信任別人。肚子餓了就會有吃的,哭了就會有人安慰,累了就會有人來抱。如此循環,孩子就能夠安心成長。而這個人選,媽媽、爸爸都行。就算是託兒所老師或者奶奶也可以。



而相反地,據說孩子如果在這段時期沒有被重視,沒有接收到足夠的愛意,溝通交流能力就會變差,容易不信任他人。



關於如何表達愛意,我一直以來最重視肌膚之親。我家三個兒子,都是母乳餵養到一歲零八個月為止。還是小嬰兒的時候,經常抱抱、背背,使他們感受母親的體溫和氣味,讓他們安心。直到孩子自己提出來想獨自睡覺,我都保持著和他們同睡一張床的習慣。



同時,我也有意識地表達出更純粹、直接的母愛。



孩子小的時候,我會做這樣的動作。緊緊抱著,說一句「下親親雨(kiss rain)咯」,從額頭一路親到腳底。孩子就算不怎麼喜歡,也會咯哧咯哧開心地笑起來。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我一定會把孩子們叫到一起,緊緊擁抱他們,「serotonin,serotonin,serotonin」地唱著我自己改換了歌詞的歌曲,對他們說「快給媽媽幸福吧」。沒錯,serotonin就是幸福的荷爾蒙(譯註:即血清素。提高血清素含量能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帶給人更多快樂)。和最喜歡的人待在一起,頭腦中會分泌出這一物質,是一種可以讓人開心的激素。



我覺得,我的兒子們從小就開始明白自己是「媽媽幸福的源泉」。



「只要寶貝在我身邊,媽媽就是最幸福的哦。」我從不害羞把這句話說出口。



當然了,像「好喜歡好喜歡」、「I love you」這樣的話每天也都掛在嘴邊。通電話的時候,最後我一定會和兒子們說「I love you」,而他們肯定會回一句「I love you too」。



由於我們家夫妻倆都要工作,因此得通力配合,努力不讓兒子們覺得寂寞。像我的情況,工作時間又長又不規律,能和兒子們在一起的時間很有限。所以能節約的時候,我就儘可能多騰出哪怕一點點空閑。工作之外的時間,全都和兒子們一同度過。



買東西的話,花時間出門去超市購物太浪費,我就利用可以把物品送到家裡的消費合作社服務。買衣服的話,等孩子們入睡後通過網購購買。就算是去美容院,也只是剪個頭髮的程度,連吹頭都不弄了。



有了孩子之後,基本上就沒再和朋友悠閑地喝過下午茶,或和丈夫出去過過二人世界。說得極端一些,連好好上個廁所、泡個澡、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樣的空閑都沒有。我如饑似渴地渴望和兒子們待在一起。



能與孩子們一同度過的時間,只是人生一瞬而已。等他們開始去上幼兒園、上學,一天之中只有幾小時能待在一起。等變成初中生、高中生,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少。正因為此,我才認為在身體和大腦急速成長的嬰幼兒期,儘可能多分一些時間給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想要傾注充分的愛,並不光是長時間待在一起就OK了。如果只有一點點時間,那就提高時間的「濃度」吧。



比如說,因為工作原因,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只有一小時甚至短短半小時,也別擔心!這段時間裡好好開心地和孩子做些肌膚之親,玩一玩,聊一聊。如果能讓孩子從心底感受到「和媽媽在一起最開心!」那麼時間或長或短根本不是問題。



孩子們都很敏感,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和他們交往,作為父母的這份愛意一定能充分傳遞到孩子那裡。



現在,我的大兒子會說「我小的時候,完全不覺得寂寞哦」;二兒子會說「我知道媽媽爸爸為我們努力付出了許多」;三兒子也跟我說「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否被愛著」。



雖然那時候忘我地工作、育兒,身體真的有些吃不消;但另一方面,與孩子們接觸交流,對我來說也是消解壓力的最佳方式。而且,父母的努力,這份無私的愛,我始終確信一定能讓孩子們感受到。



有人說,被愛意環繞成長起來的人,在主動愛人時也不會有絲毫猶豫。我覺得這不僅限於愛「人」。對被愛著長大的人來說,藍藍天空、清新空氣、太陽、彩虹、星星,還有自己生活的街道也好社會也好,都能在其中感受愛。在自己周圍能體會到愛的人,就是幸福多多的人。



人生中多些感動,寂寞的時間也就少了。



人類的強大不單單是力量上。心中存有多少愛意,這個人就能變多堅強。之後就可以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踏踏實實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不害羞地直接表達愛意很重要,愛的表現方式越誇張越好。



讓孩子「在愛中成長」,這在任何時代都是真理。








六、記住,永遠以孩子優先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行動,你會更輕鬆。




不叱責,嘗試適當表揚(Instead of scolding,try appreciating)。




抓住孩子做錯事不放,只會助長他們的惡習。




絕對禁止體罰




以說服代替體罰。在我家把這叫做「說教」。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絕對不能進行體罰。因為它是最差勁的教育方法。



經常遭受體罰的孩子,會有錯誤的觀點,認為力氣大的人才是偉大的。然後在自己碰到不如願的情況下,也會靠武力解決。



體罰的手段,可能在父母比孩子力氣大的時期是有效的吧。但是,等到孩子比你力氣大的時候,立場瞬間逆轉。



因此,絕對不能給孩子植入「力強者控制弱者」的錯誤觀念。



當我的孩子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我會一直和他們談話,直到他們接受、認可為止。在我家,把這稱為「說教」。




七、教會孩子不說謊



我家的基本規則,首先就是「不說謊」。



只要說了一次謊,為了掩蓋這個謊言就得不斷地繼續說謊,這樣下去只會導致親子之間、兄弟之間產生嫌隙。因此,我堅持教導孩子「無論做了什麼事,絕對不能說謊」,直到嘴巴都講得發酸。



第一次發現大兒子說謊,是在他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因為之前看他為了漢字測驗一直在複習,所以很在意他有沒有考好。當我問他「考試成績下來了嗎」,兒子回答我「還沒」。後來,偶然我在整理大兒子背包的時候,在書包最底下找到了考卷,紙都已經皺巴巴的了,上面寫著七十分。



當我拿著卷子問「為什麼要對媽媽說『還沒』呢」的時候,大兒子解釋道,「因為我考得不好……」這句話讓我的心像被突然戳了一下。



原來大兒子一直覺得我希望他考出好成績,而且認為考得不好很難為情……他大概是想只要不讓我知道考得不好,我就會認定他是個好孩子。



但是實際上,無論兒子考了幾分,我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不會失望,也不會生氣。但這樣的心情並沒有傳達到大兒子那裡。



於是我給大兒子一個擁抱,同時問他:「為什麼你不相信媽媽對你的愛呢?」



大兒子一開始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接著,我開始了我的「說教」:「媽媽真的很愛你,你知道嗎?」



「無論你是怎樣的小孩,媽媽都最喜歡了,你完全沒有必要隱藏自己。要相信媽媽的愛。為了隱藏一個謊言,就得撒第二個謊。這樣下去,媽媽和你的心會越來越遠……」我和大兒子聊了很長時間。過程中,抱一抱,哭一哭,還中場休息一下吃點東西、上個洗手間什麼的,整整談了八個小時!



最後,我對孩子說:「把至今為止向媽媽撒過的謊,全部寫出來吧。」於是大兒子動起筆,一樁一樁寫了下來,寫的字可愛極了。「有一次忘記交作業了」,「便當盒落在學校里了」等等,都是些很小的事情,兩個人邊笑邊讀。



從此以後,大兒子再也不對我隱瞞任何事了。我覺得他一定是理解了,媽媽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改變。也許也是覺得,如果再讓我給他說八個小時,就太不好意思了吧。



同樣的事情也曾經發生在二兒子和小兒子身上,他們都各自體驗過我那「冗長」的說教。雖然過程總是充滿笑與淚,但每次都能感覺母子之間的感情變深厚了,互相都有所成長。



如果能好好地和孩子交流,讓他們從心底接受,那麼這次教導就會一直留在孩子的記憶里,再不會忘卻。



體罰或者口頭訓斥,也許孩子會暫時向你道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孩子沒有從心底接受你教育的證明。



不管花多少時間,和孩子好好交談,他肯定會明白的。我始終相信這一點,花足時間並且仔細徹底地與孩子交談。我堅信,這才是真正的母愛、真正的教育。



八、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親子關係



對父母毫無敬意、感謝的孩子,是不會受任何人信賴的。



無論和孩子有多要好,我都從不指望親子關係真的像朋友一樣。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希望孩子對父母懷有敬意。因此,我認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樣子,展示出認真生活的姿態,送給孩子一個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當然了,父母並不總是正確的。但希望孩子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始終都在努力做到最好,保護家人;萬一有什麼突發事件,父母都是值得依靠的,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我,給我中肯的意見」。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每天都端正自己的姿態過日子。



即便無法成為讓孩子崇拜的家長,也至少能讓孩子信任、依賴。所以每天我都很努力。



也許正因如此,我們家可以算是對於孩子對父母的態度、禮儀比較嚴苛的家庭吧。



以說話方式為例,「討厭!」「吵死了!」如此失禮的話,別說是父母了,只要是比自己年長的人,絕對不可以說。這是我家的規矩。在我們家,傷人的話也是嚴厲禁止的。



有一次,在機場碰到了這樣一件事。在我前面站著一對母女,十幾歲的小女孩突然對自己的媽媽說:「去死吧。吵死了老太婆。」那位母親一言不發,而我卻驚訝得啞口無言。



然後,我想都沒想就對這小女孩說:「對媽媽怎麼能說這樣的話!」雖然母女倆一臉詫異地看著我,但我實在是忍不住。那天晚上,我和兒子們說到這件事,「如果你們對媽媽說出這種話,媽媽立刻咬舌自盡。」「不經大腦思考,會傷人的話絕對不能說。」並且再次教導他們,對父母毫無敬意和感謝的孩子,是不會受任何人信賴的。



最近,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一個誤解,認為父母和自己是對等關係。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真到關鍵時刻,做不到好好管教孩子。對這種「朋友式的親子關係」,我始終是存有疑問的。特別是當孩子對自己態度惡劣的時候,父母雖然表面裝作無所謂,實際上真的會很心痛。



在美國,孩子可以直接喊父母的名字,容易讓人覺得這樣的親子關係既坦率又平等。但實際上,父母仍然是擁有嚴肅權威的一方。



英語語法中也有一種表現這類上下關係的用法。「我媽媽在做〇〇。」如果主語是自己的媽媽,那麼一定得說「我媽媽」怎麼怎麼樣。要是說「她」怎麼怎麼樣,不僅語法上被認為是錯誤的,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失禮、不可思議的說法。對象是父親、祖父母也是同理。



世界上任何國家理所當然都是以父母為尊、為重的。對生養自己的父母不知感恩,態度傲慢的孩子,會被認為是個廢人。



親子關係融洽本身沒什麼問題,但一定不能讓孩子產生誤會。希望家長們要好好教導孩子對長輩有禮貌,常懷感謝之情。







選自《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作者:(英)陳美齡


上海三聯書店


2016年09月出版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她把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身為家長的8個覺悟,你具備嗎?
溥儀和袁世凱吃飯都有癖好,一個讓兒子害怕,一個讓日本天皇臉紅
一個叫貝克漢姆的女兒奴,看他家的三個兒子都成了擺!設!
最牛家庭:3個兒子全進斯坦福!這位媽媽簡直逆天!
她與山口百惠齊名,隱退後帶著孩子讀博,還一手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
她有八個孩子,四個兒子是皇帝,兩個女兒是皇后
嫁給二婚老公,帶著一個八歲女兒,生了個兒子卻像個多餘的
一個姑爺半個兒,趙四聽說劉能要把家產給自己兒子,頓時樂開了花
剛出世的兒子,因一個小毛病,三天後竟與我陰陽兩隔
每次遇到張柏芝都帶著兩個兒子,而遇到謝霆鋒,旁邊總是這個女人
嫦娥姐姐的兩個兒子幼年被噴丑,長大後帥過鹿晗看完我瞬間閉嘴了
崇禎自縊後,四個兒子去了哪裡?三個失蹤,一個被康熙滅門
《海賊王》直到現在竟只死了三個人?白鬍子艾斯還有大媽的兒子!
乾隆最中意的兒子永琪英年早逝,而永琪的六個兒子其中五個都夭折
農村夫妻為求有個兒子,十二年生十個孩子,竟然個個是女兒
這位搶走黃軒的韓國女星,8年前跟張根碩養了個混血兒子!
這個皇帝,一天殺死三個兒子,卻有幸熬得五世天子同堂
梁武帝餓死前的哀鳴:養了八個兒子,沒一個指得上
兒子52天了,說說我的男寶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