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浙江寧海人,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書畫大師、教育家。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朝露》、《映日》、《新放》、《露氣》都是潘天壽為筆下荷花題材作品的取名。他在六十年代畫荷之作特別多。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紅荷圖


潘天壽故居位於杭城一名為「荷花池頭」的小巷巷口。據說,這條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巷子,曾經真有一個種滿荷花的大池,因著了幾次大火,池子也就無跡可尋了。不知潘天壽居住於此時,是否曾有開門荷花即入眼的艷福。就算沒有,故居附近的西湖總是不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意景緻。也因此,他一生無數次為荷花傳神寫照。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1961年作 紅荷


款識:採蓮採蓮鶯脰湖,花光日色紅模糊。乍醒倦眼未全蘇,葉樣羅裙花樣臉。推篷閑梳洗,低首唱吳趨。寶超同志屬。六十年辛丑,壽者。


此幅雅靜而非雅緻小巧,在構圖上,墨葉為輔,而花為朱。這樣的特別營造顯然將荷葉視為 「不見」的物化載體,而荷瓣則是與花光相映成趣。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晴晨


題識:晴晨。谷牧同志鑒可,一九六五年凌霄開候大頤壽者。


此幅《晴晨》是潘天壽1965年畫贈「九藤書屋」主人谷牧的佳作。此幅「晴晨之荷」筆墨無多,但用筆剛直霸悍,明艷的紅荷與疏朗的莖、葉、野草相映成趣,一派欣欣向榮之感。無古代文人畫荒疏野逸的「出世」情懷,而另有一番雅緻、沉靜而又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鬱郁勃勃的生活氣息。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1962年作 映日


款識水色花光一片,飛入鴛鴦不見。曉泉同志鑒可,六二年初秋,大頤壽者。


此幅《映日》中,畫家將一朵盛開的荷花置於左上方邊緣部分,雖然占的位置不大,但墨色濃重,線條強勁,與畫幅右下方水墨淋漓的碩大荷葉形成構圖上的平衡。與之相對應的,右下角一小塊赭黃的地面與紅荷也構成斜對角線的構圖,產生向畫外展開的張力。

在寬大的畫幅上僅畫了一葉碩大的墨荷一朵盛開的荷花作主體,產生向畫外展開的張力。在陽光的照耀下,每一瓣花瓣都染成紅色,與黃色的花蕊相互映襯,鮮艷奪目,惹人喜愛。陽光灑在水中,還折射出幾點絢爛的光斑水影,奇幻無窮。縱觀全圖,一種空曠、自由的感覺油然而生,使人為之一震。紅花似火,墨荷如雲,相互映襯,構成燦爛壯麗的畫面,使讀者頓感氣盛、力足,不禁怦然心動,血脈沸騰,驚嘆於那朵出水芙蓉所特有的含蓄的美與世無爭或者是別一種更高的境界。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1965年作 紅荷


題識:日色花光一片,飛入鴛鴦不見。慧生同志屬畫即正,一九六五年鼠姑開候,壽者。



西子湖中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



映日荷花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們夢境中所見到的竟是前世的記憶?
為防出事,專家帶槍進入康熙墓,墓中所見一幕卻讓專家後悔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