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搓板路」上向馬蘭出發:一個核導彈實驗者的回憶!(二)
按:本文作者為老一輩核實驗工作者王樹棠老人,由王樹棠老人之子「豆豆他爸」朋友提供。為供本公號特稿。特此致謝!
(續前期)
作者黃樹棠老人當時在馬蘭基地照片
二、艱苦奮戰迎熱核
經過短時間的安頓、休整和準備,上級下達了執行代號為「72任務」的命令。3月下旬的一個早晨,我們裝好儀器設備,登上蘇制嘎斯-63中型卡車(這種車帶前後加力,適合做戈壁灘上的運輸工具),向實驗場區進發。當時只有簡易的公路,我們叫做「搓板路」,那是在戈壁灘上,由於汽車碾壓自然形成的高、低相間類似洗衣搓板的道路。汽車過的越多,高低起伏越大,走起來顛簸的就越厲害,腸胃跟著跳動,肚子都是疼的。新發給我的皮大衣,坐一天車下來,後背被卡車的大廂板磨了一個大洞。我們頂著狂風,耐著饑寒,在顛簸中前進。中午時分,看到了幾棵樹,還有土房子,這個地方叫甘草泉,進入場區之前這是唯一有淡水的地方,我們在這裡吃午飯。
飯後,繼續向戈壁的腹地前進。新裝備的戈壁灘上三件寶:「水壺、墨鏡、大皮襖」派上了用場。戈壁灘上乾燥、缺水,水壺是生存的需要;墨鏡一是可以遮擋風沙,保護眼睛,二是由於戈壁灘上沒有植被覆蓋,對光的反射很強(與雪地類似),墨鏡可以防止強光刺傷眼睛;戈壁灘溫差大,早晚很冷,大皮襖用來禦寒。
過了東大山哨所,就真正進入試驗場區範圍了。汽車繼續在茫茫的戈壁灘上賓士,遠處不時可以看到旋轉上升的龍捲風,捲起沙土,像出水的蛟龍搖晃著身體扶搖直上。啊!前面遠處好像發現了水,白白的一片,像是還在流動,令人歡欣鼓舞。等走到跟前一看,什麼都沒有,看到的還是連綿不斷的戈壁沙灘,原來這就是戈壁灘上的「海市蜃樓」。
從馬蘭出發,沿路荒無人煙。我們走了300多公里,傍晚到了試驗場。這裡北有海拔2000米的魯克山,南有海拔5000米的阿爾金山,南北兩山組成兩道高大的自然屏障。東部為丘陵,南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正中部是一條南北寬60公里、東西長100多公里的原始戈壁。孔雀河下游從這裡穿過流入羅布泊,樓蘭古國遺址就在羅布泊西面。這裡周圍300多公里內不僅沒有村落,也沒有可供開採價值的礦藏,有的只是連綿起伏的沙丘和寸草不生的礫石。羅布泊和孔雀河可以提供豐富的水源(當時羅布泊還有水),真是一個搞核試驗的天然風水寶地!
高空的世界西風大體上是從東向西吹的,西面是上風方向,東面是下風方向。為了不對有人居住的地方造成核污染,選擇爆炸中心位於羅布泊的西北面,這裡往東距離最近有人居住的地方——敦煌約420公里,西面距離最近有人居住的地方約200公里。空中爆炸中心的投影點在地面爆炸中心西面約6公里處。爆炸中心的上風方向(西面),布置各種觀測工號和效應物,在距空爆場約1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頭砌成的房子和地下工事,這就是720主控站和指揮所。往西60公里以外的孔雀河邊,有很大一塊平坦的地方,叫做開屏(取意孔雀開屏),這就是場區的201機場。
在720主控站東北面約兩公里處,有一塊低洼、平坦的地方,用木頭和席子臨時搭起了一個牌樓,上寫「躍進庄」三個大字,裡面一頂頂帳篷連成一片,這就是我們防護部的營地。路旁和帳篷的門前,用砂石築起梯形截面、約60公分高的矮牆,牆的斜面上有用貝殼拼起來毛主席語錄和周總理指示:周到細緻、準確及時。這裡若干年前曾經是海洋,所以有很多貝殼。
場區的氣候非常惡劣:晚上冷的要死,中午熱的要命,真是「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常年刮著大風,8級以上是常事,最大可到12級。我遇到的一次是預報最大陣風11級,我們不僅把帳篷緊緊固定在地樁上,還要拴在旁邊的卡車上,即使如此,大風過後還會被吹的歪歪斜斜。我們住的帳篷內沒有床,打地舖,人挨人的擠在一起,呼啦呼啦風吹帳篷的聲音是我們睡覺的催眠曲,一覺醒來,被子上、臉上已經覆蓋了一層土。
水,是非常珍貴的。如果到幾百公里以外用汽車拉淡水供應數千甚至上萬人生活用水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就地取材去拉孔雀河的水。孔雀河流量不大,水中含鹼、鹽量高,又苦、又咸、又澀,煮出來的稀飯也帶有苦、鹹味,做米飯饅頭好一些。吃了這種水做的飯還有個副作用,就是拉肚子,慢慢適應不拉了,就改成經常要放屁,熏的棉褲都是臭的。為了節約用水,早上洗臉用過的水不能倒掉,還要用來一天的洗手、晚上洗腳。早上如果起床動作慢了,水囊的水用完了,就只能把洗臉和刷牙都免了,用毛巾乾擦一下就去吃飯。洗澡簡直是一種奢侈,兩個半月,我只洗過一次澡,那是一輛防化洗消車在整個場區巡迴供大家洗澡用。平時只能隨便擦擦了事。購買生活日用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軍人服務社的流動售貨車一個月才來一次。頭髮長了,找自己人理一下,當然顧不上什麼「型」了。
在伙食方面,為保證參試人員的營養,在場區是按四類灶的標準(在部隊是較高的,僅次於空勤和艦艇部隊的標準)。但新鮮蔬菜根本談不上,因為幾百公里內無人煙,最近的縣城也有三、四百公里,新疆的縣城人口很少,氣候條件也不適於蔬菜生長,還要長途運輸,供應場區這麼多人吃新鮮蔬菜幾乎是不可能的。能吃到的就是土豆、蘿蔔和少量的白菜以及鹹菜;魚、肉主要是罐頭。也許是因為道路太顛簸,新鮮雞蛋運到場區剩不下幾個完整的,只能吃雞蛋粉,味道較差,形同嚼蠟;同樣原因,我們用的碗都是木頭的。
在一個簡易的蓆棚里(飯堂兼禮堂),基地「1號首長」接見了我們,(為了保密,司令員張蘊鈺代號『1號首長』,我們習慣叫他『張1號』;其餘兩位副司令員也姓張,我們則習慣叫他們為『張3號』和『張4號』。)在分別詢問了我們每個人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之後,向我們介紹了基地的情況,明確了今後的任務。他說:我們不僅搞原子彈試驗,還要搞氫彈試驗、搞導彈核武器試驗、搞地下核試驗、水下核試驗。等台灣解放了,我帶你們到台灣以東去搞試驗,那裡是搞水下核試驗的好地方。最後他要求我們:要立志紮根戈壁灘,為祖國的核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核武器主要有四大殺傷因素:即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及放射性沾染,不同爆炸方式(地面爆炸和空中爆炸)主要殺傷方式不同。我們防護部直屬基地司令部,主要負責放射性沾染的監測和核防護保證。除部機關外,下設5個研究室,我所在的「核輻射偵查研究室」主要負責放射性沾染的監測,及時報告出沾染區輻射場分布情況。
當時我們的偵測手段主要有徒步偵查、車輛偵查、有線遙測、無線遙測和航空測量。徒步和車輛偵查由防化營實施。我所在的小組主要從事無線電遙測和自動記錄儀測量。我在這次任務(72任務)中,具體負責無線遙測儀的調試、布點和操作,自動記錄儀布點和回收,還有由我提出的改進測量方法的三個新項目,都要由我來完成。由於在條件艱苦和資源匱乏的條件下,還能有所創新,為改進測試方法做出了貢獻,基地司令員曾親自看過我的演示,部里也計劃為我開現場會,(後來由於『政治形勢』,沒有開成)算是我為核試驗做出過一點成績吧!
(待續)
歡迎關注 徽章與榮譽公號(badge_honor)
投稿信箱 wfmzy@163.com
更多文章,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願「蘑菇雲」永遠不再升起:一個核導彈實驗者的回憶!(九,完)
※轉入「42」任務:一個核導彈實驗者的回憶!(七)
※冰下城市:一座美國在冰下秘密修建的核導彈基地,因全球變暖而浮出水面
※莫斯科亮出一大把牌:不要逼俄羅斯支起核導彈發射架
※中國第一次火箭發射為何失敗?揭秘當年核導彈圖紙被盜真實內幕
※太猛,俄羅斯火箭幾十個發動機,如果是戰略核導彈那還了得?
※中國首顆核導彈發射:基地司令坐核導彈旁被抬走
※車臣總統:俄羅斯不怕威脅,核導彈一出全世界都要下跪
※百密一疏:一根扳手引爆美軍核導彈,地下發射井瞬間變身巨型彈坑
※四年唯一一次發射核導彈居然打偏沖向美,始作俑者竟隱瞞了半年!
※中國被曝試驗東風41核導彈列車:戰略核反擊能力再一次躍升!
※中國一夜冒出數百枚核導彈:美被搞懵
※日媒:美軍曾在沖繩誤發核導彈 與廣島原子彈相當
※印度從哪兒來的底氣?連推新型核導彈叫板中國和巴鐵
※公路撞見東風41導彈載車 洲際核導彈難道已發射?
※攜24枚核導彈挺進周邊海域:一艘就可覆蓋一個中等國家
※解甲歸田:卸載核導彈的俄羅斯戰略導彈核潛艇
※美軍戰略轟炸機用轉輪帶導彈:一次帶八枚戰略巡航核導彈
※俄核導彈列車將重出江湖,稱能跑到哪打到哪,被稱為「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