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走機密文件罪不容誅!張靈甫殺妻並非一時衝動
>
抗日名將張靈甫「殺妻案」是當年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因這一惡性事件,張靈甫被扣上了冷血無情的大帽子,連他的擁躉都為此齒冷寒心。但此事的內幕,果真那麼簡單嗎?
請看關於此事目前流行的一段文字記錄:
張靈甫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吳海蘭,是他1934年在四川廣元駐防時,經人介紹認識的。吳海蘭人年輕漂亮,又知書達理,張靈甫十分喜愛。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便結了婚。
吳海蘭性情溫柔賢淑,對張靈甫的照顧體貼無微不至,還能陪他外出交際,同事們都誇他娶了一位好太太。
張靈甫當時在胡宗南的第一軍當團長,部隊長年在外「追剿」紅軍,東奔西走,漂泊不定。為了行動方便,上峰規定軍官家屬一律安置在西安。
一天,一位同事兼同鄉的團長從西安探親回營,張靈甫向他打聽妻子吳海蘭的情況。那位團長見他那焦急的樣子,就故意跟他開玩笑,打趣地說:「啊呀,老兄,說出來你可不要生氣呀。你的太太嘛,一次我看見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西裝革履,兩個人可親熱呢!你要是不放心,快去西安看看吧!」
張靈甫生來個性內向,脾氣暴躁。他一聽此言,頓時火冒三丈,心想,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哪能戴上「綠帽子」,讓人家在背後指指戳戳!他決定馬上請假回西安找吳海蘭「算賬」。
久別勝新婚,吳海蘭見丈夫回家,熱情相待,噓寒問暖,極盡為妻之道。張靈甫卻一臉冷摸,越看越覺得妻子是虛情假意。他心生一計,對吳海蘭說:「父母上了年紀,一直沒見過你,我想帶你回家看看他們。」吳海蘭不知是計,就隨丈夫回到了鄉下老家。見過父母后,張靈甫對吳海蘭說:「你看農村裡的韭菜多新鮮,我很久沒吃韭菜包餃子了,你到菜地去割點韭菜,給我包一頓餃子嘗嘗。」
對張靈甫一向唯命是從的吳海蘭,哪裡想到丈夫會對自己下毒手!她拿起鐮刀、菜籃,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屋後的菜園地。屋外寒風凜冽,吳海蘭揉了揉凍得通紅的臉龐,一邊朝手上哈氣邊朝跟在她後面的張靈甫拋了個媚眼,蹲下去準備割韭菜。張靈甫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似笑非笑,突然眼露凶光,從腰間拔出早已準備好的小手槍,對著昊海蘭的後腦勺猛然扣動了扳機。「啪」的一聲槍響,花容玉貌的吳海蘭頓時血流滿地,香消玉殞。她一直到死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這樣成了屈死的冤魂?張靈甫槍殺妻子後,連屍體也不收拾掩埋,便返回了部隊。
這是一段連基本邏輯都不存在,無法自圓其說的荒謬文字。僅僅聽同事的一句玩笑話,就動了殺妻之心?回家後,妻子對他噓寒問暖,還要給他包餃子,張靈甫連事情的原委都不問,就沖其後腦開槍?殺人後,屍體都不掩埋,就像沒事人似的返回部隊?……您信嗎?就算是瘋子,都不會這麼做!此案的背後,會不會別有隱情?
據張靈甫遺孀(後來再娶)、逾八十高齡的王玉齡女士憶述,張靈甫的老部下劉光宇曾與她談及此事,道出此事原委:張靈甫殺妻非為姦情,而是吳海蘭涉嫌取走張的隨身軍事文件,使其惶恐不安。張靈甫向吳海蘭要迴文件,並追問她的動機,吳海蘭不僅不還文件,還惡語傷人,態度極其惡劣。張靈甫內心大驚,自己的這位枕邊人難道是敵人的卧底、間諜?在自己外出期間,她到底接觸了什麼人?是不是被發展成「某組織成員」?
不怪張靈甫疑心,因為這份失竊文件的內容涉及軍事機密,關係千百人的性命,吳海蘭為何專拿這份文件,又為何拒不交還,且強詞抵賴?這僅僅是一句「誤會」所能解釋得了的嗎?
這麼一想,張靈甫不免倒吸一口涼氣,他心細如髮,並非魯莽之人,此事冒似家事實乃公事,但又無法對外解釋,無法公之於眾,且事態緊急,所謂「當斷不斷其後必亂」,他被迫果斷出手,殺妻滅口!
我們固然不能說,王玉齡的解釋是唯一的答案,但目前的流行版本實在是破綻百出,處處漏洞,而為何這種類似花邊新聞、小道消息的說法卻能大行其道,任其流傳,而無人站出來予以糾正,這才是「張靈甫殺妻」案值得玩味的玄妙之處。
【相關閱讀】名不副實的張靈甫:好色之徒 抗戰時未打過硬仗
張靈甫與王玉玲夫婦資料圖
一、傲居五大主力之首的「常勝軍」
解放戰爭之初,蔣介石雖有四百餘萬軍隊,但支撐其軍魂的是黃埔嫡系部隊里的五大主力:新1軍、新6軍、第5軍、第18軍(整編11師)、第74軍(整編74師)。
這五大主力最終灰飛煙滅,化為蔣介石一統江山的「金陵春夢」。其中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殲滅了新1軍、新6軍;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殲滅了兩個半:整編74師、第5軍,以及派華野參謀長陳士榘帶5個縱隊(軍)與劉伯承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合力吃掉18軍;劉伯承則指揮中原野戰軍殲滅了半個18軍。
粟裕與華東野戰軍不僅殲滅的五大主力占多數,而且1947年5月便首開先河,孟良崮戰役中全殲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令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大感意外,毛澤東為此還興奮地吃掉了一大碗紅燒肉。
74軍(後更名為整編74師)號稱御林軍,是抗戰以來國內戰場幾乎唯一無敗績的中國鐵軍,它的編製序號雖然是74,但實際上當之無愧堪為「天下第一軍」,其餘四大主力難以與之抗衡。蔣介石曾不無自豪地說:
「自先總理手創黃埔以來,革命軍隊迭經內外戰爭,成就了許多能征善戰的英雄之師,這其中新1軍、新6軍、第5軍、第18軍、第74軍作風頑強功勛卓著,最為國人欽佩,而74軍又是其中最突出之代表。74軍不愧是國軍的模範,軍人的表率。」(注釋)
美軍顧問團也對74軍青眼有加,認為「中國國軍只有74軍能打」。但這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最終竟被華東野戰軍一鍋端,幾乎是上至師長下至馬夫一個也沒有跑掉,堪稱粟裕軍事指揮生涯的一大奇蹟,令千古兵家蕩氣迴腸。
蔣介石傾全國之力及美援供給的整編74師的武器裝備,絕非華東野戰軍所能相提並論,試以整編74師與華東野戰軍主力4縱和6縱裝備比較:
整編74師裝備計有12門105毫米榴彈炮、36門75毫米山炮、108門105毫米迫擊炮、108門81毫米迫擊炮、108門37毫米戰防炮、486門60毫米迫擊炮、255具火焰噴射器、324具M1「巴祖卡」火箭筒、324挺7.62毫米勃郎寧M1917水冷式重機槍、1080挺7.62毫米1918A2輕機槍、2400支9毫米美製M1湯姆森衝鋒槍和加拿大斯太令卡賓槍、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槍,軍官配9毫米勃郎寧M1911A1手槍。無線電報話機配備到連,共有機動車約300輛、騾馬1000匹。
華中野戰軍第1師、第6師加起來僅有各種槍13991支(其中衝鋒槍92支)、各種火炮46門(其中山炮12門),無任何坦克汽車。
這一對比雖是1946年的數據,隨後依靠各種繳獲華東野戰軍的裝備已非最初的「小米加步槍」,但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時,依然不曾改善多少,與整編74師有不小的距離。
二、74軍抗日戰績的主要創造者是軍長王耀武
74軍裝備了得,它的指揮者也非等閑之輩。
74軍從1937年9月組建到1946年3月更番號為整編74師,共經歷了四任軍長(師長),均為風雲一時的人物。他們分別是首任軍長、黃埔一期生俞濟時,二任軍長、黃埔三期生王耀武,三任軍長施中誠,四任軍長(師長)、黃埔四期生張靈甫。
四任軍長中,以74軍創建者之一、該軍抗日戰績的主要締造者王耀武與74軍終結者張靈甫兩人的名頭最響,而這兩人最終灰頭土臉退出歷史舞台,都與中共常勝將軍粟裕有關。
讓74軍登於榮譽巔峰的是抗日名將王耀武。
他於1904年出生於山東泰安,比最後一任軍長(師長)張靈甫尚小一歲。1924年11月,他借來路費前往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以其精明強幹、睿智冷靜逐漸成為蔣介石倚為干城的愛將和黃埔系出類拔萃的骨幹,是黃埔學生中第一個出任方面軍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
王耀武的成就與官階都超過諸多黃埔一、二期學兄,國民黨軍中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即同為山東人的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這三個黃埔一期生,都不如王耀武這個黃埔三期的同鄉小弟。
王耀武還贏得了對手的讚譽,被中共名將粟裕稱為「蔣軍中指揮較有才幹者」。粟裕處於蔣介石的重點進攻之地,一生打敗、擊斃與俘獲的黃埔嫡系將領眾多,能讓他頷首稱讚的僅有兩人,一個是王耀武,另一位則是非黃埔軍校出身的黃埔系骨幹——「老虎仔」薛岳。
王耀武能在國民黨軍中出將入相首屈一指,基於兩項超常本領。
一是擅長人際關係。進入黃埔軍校前,他當過上海店鋪小夥計,即小說中常見的「店小二」,可謂長袖善舞,很會來事。他與何應欽、劉峙等黃埔老師和長官的關係都不錯,很快便升任為連長。
經過北伐、中原大戰,1930年9月王耀武已順利地當上了團長,軍銜為上校,與黃埔一期的杜聿明出任團長的時間相差無幾。也就是說,他雖然投身黃埔較晚,未能幸運地考入機遇更多的一期,但官銜卻迎頭趕上了一期的許多師兄們,為後來的出將入相打下了基礎。
王耀武還有一個能耐是很會打仗。
1933年6月,王耀武率部「圍剿」江西蘇區的紅軍,對陣的是黃埔四期的林彪和他的紅一軍團——江西紅軍的第一主力。當林彪包圍宜黃時,王耀武獻計固守待援成功,受到蔣介石的當面接見,升任為補充1旅旅長,軍銜為少將,開始獨當一面的軍旅生涯。
隨後,他率部「圍剿」方誌敏與黃埔一期師兄劉疇西的紅十軍團,在皖南譚家橋再獲大捷,紅軍名將、紅19師長尋淮洲殉職。方誌敏、劉疇西隨後在懷玉山被捕,殉職於南昌。
時為紅十軍團參謀長的粟裕,率領800人左右的殘部突出重圍,這800餘人後來成為新四軍、華東野戰軍的來源之一。
這是粟裕與王耀武第一次交手,但他尚無戰役指揮權,劉疇西又過於自負,在如何使用主攻部隊上,拒絕了粟裕提出的以19師(前身為紅7軍團)負責主攻的建議,最終遭致慘敗。
譚家橋戰鬥是粟裕唯一承認的敗仗。多年後他重返譚家橋,對陪同的人說:「我一生基本上打的都是勝仗,就是在這裡打了敗仗(注釋)!」
不久,補充第一旅被國民黨軍政部擴編為51師,王耀武也因功晉陞為師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耀武的軍事才幹得到更為充分的展現。
這年8月,日軍30餘萬人大舉進攻上海,蔣介石調集75個師和9個旅共75餘萬人迎戰,即空前慘烈的「八·一三」淞滬戰役。
王耀武的51師也是奉調參戰的主力部隊之一,任務是堅守吳淞口附近以羅店為中心的陣地,阻止日軍從海上登陸,打破其從川沙登陸經羅店直趨嘉定,切斷京滬線的企圖。
淞滬戰役打了整整三個月,雖然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失利撤退而告終,但王耀武在戰役中表現不俗。
他率領所部多次擊退日軍的海陸空協同進攻,期間還運用夜戰戰法主動出擊,先後擊斃日軍聯隊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隊長莫森,受到總部的通報表揚,上海《申報》、《大公報》等大報都報道了51師的戰績,王耀武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
戰後的9月1日,51師與俞濟時的58師在浙江正式合編為74軍,軍長為原58師師長俞濟時,王耀武也成為74軍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1937年12月,74軍又奉命參加南京保衛戰。王耀武率51師負責淳化鎮、牛首山一帶的防禦,拚死血戰,多次擊退日軍進攻。但這一戰役因日軍過於強大,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又指揮失誤等原因,僅進行6天便告結束,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王耀武率51師負責殿後,經奮勇力戰,雖損傷過半,但最終安然撤至長江南岸的浦口整補。
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隨74軍參加江西的萬家嶺會戰,斃傷日軍4000人,74軍一戰成名。戰後,王耀武被蔣介石擢升為74軍副軍長(仍兼51師師長),一年後又升為軍長,成為最早擔任軍長的黃埔三期學生之一。
隨後,王耀武的抗日戰績精彩不斷,74軍也成為全國對日作戰唯一沒有敗績的軍隊。
1939年9月,王耀武率74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他運用反包圍的戰術,成功收復高安城。
1941年春,王耀武率74軍參加了江西上高會戰,與其他中國部隊一道殲滅日軍數千人。為此,74軍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被蔣介石授予飛虎旗。戰後,74軍作為首批五個軍之一換裝蘇式裝備,開始成為五大主力之一。
1942年到1943年,王耀武率74軍先後參加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屢戰皆勝,鮮有敗績。
1944年1月,深受蔣介石賞識的王耀武被升任為24集團軍司令,由施中誠接任74軍軍長(下轄周志道的51師、李琰的57師、蔡仁傑的58師)。但74軍依然歸王耀武節制,與73、79、100軍一道隸屬24集團軍。
1944年12月,蔣介石又破格提升王耀武為第四方面軍總司令,仍然節制、指揮74軍。
第四方面軍是當時的四個方面軍之一,直屬陸軍總司令部。王耀武的官銜已遠遠超過許多黃埔一、二期學生,升任較快的黃埔一期生關麟征也僅為第一方面軍副總司令,許多黃埔學兄成為他的部下。
1945年5月,晉陞中將不久的王耀武指揮施中誠的74軍、胡璉的18軍等主力共約30萬人,一舉殲滅日寇2萬餘人,創造了湘西雪峰山大捷,成為他一生最為輝煌的時期。
※竊走機密文件罪不容誅!張靈甫殺妻並非一時衝動?
※驚動政府的五大靈異事件,機密文件已被燒毀
※太致命了!這個手機密碼一定要設置 你竟然不知道
※治療痛風的機密配方,一般人不告訴他!
※穿越時空的飛機,蘇聯機密文件曾有記錄
※巨頭之爭:優步被訴竊取谷歌機密,未來無人車市場孰者稱雄?
※這裡有一份機密文件,你確定不看?
※卡達斷交危機不簡單 機密文件揭密幕後原因
※慈禧睡覺時,身邊的宮女再困也不敢睡,因為她們要記錄一高級機密
※皇帝親密戰友,泄露宮闈機密被狠揍,事前遇到靈異事件
※光有開機密碼不夠,手機卡這個碼一定要設!否則後果很嚴重
※光有開機密碼不夠,手機卡這個碼一定要設!否則…
※未解之謎 | 穿越時空的飛機,蘇聯機密文件曾有過記錄
※時間機器?還是反重力裝置?這件足以改變戰爭的武器,是納粹的絕對機密!
※印度年底偷偷測試機密武器,俄羅斯一看大事不好揮刀斷其命根!
※文在寅狗急跳牆再曝政府機密文件,朴槿惠迎來決定命運的關鍵審判
※林彪的貼身保鏢,深夜聽葉群母子機密,卻懵懂不知
※龐統投靠最弱的劉備?其實竟有不可告人的機密
※印度大國夢再次破滅!偷偷測試機密武器,卻被俄羅斯揮刀斷「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