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橫截面里的南京

歷史橫截面里的南京

>

[導讀]前不久,和家人去南京旅遊,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南京之行。而對歷史的認識,是對世界認識的重要方面,如果生活中浸滿了失調的歷史,那誰又能擔保不出「後人而復哀後人」之嘆呢,畢竟,這關係到我們走向未來的定力。


歷史橫截面里的南京


文·胡一峰

歷史橫截面里的南京

侯興國攝


■桂下漫筆


前不久,和家人去南京旅遊,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南京之行。去的時機稍有些晚又或稍有些早,春花已謝、夏花未開,不過,六朝古都的風韻並不因花開花謝而寂滅,清幽的雞鳴寺,秀美的玄武湖,寺邊、湖畔草色斑駁的古城牆,展示著城市深厚的文化地層。


如果把南京城切一個橫截面,比起古來世事流轉,更清晰地還是近代中國的印跡。當我走進總統府,層累交疊的三重歷史直奔到眼前。這個遊客攢動的空間,先是大清帝國兩江總督衙門,又是太平天國最高統帥洪秀全的天王府,還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偌大的院子里,一會兒是西式的建築,遍覽民國大佬手跡舊物;一會兒是古香古色的中式陳設,儼然清代封疆大吏的儒雅大堂;再轉過一個彎,卻又見「予一人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眾諸侯自西自東自南自北」這樣令人絕倒的打油聯,還有西洋教義與廣東口音夾雜的天王「綸音」。其實,又何止總統府,遊走在南京城裡,偶遇的一個地名、一塊石刻,均可見此三段歷史之遺存。或曰,時間得到了空間呈現,南京,成了近代歷史的三岔口。

最有意思的是,今日同時陳於人眼前的三段歷史,在自然時間上相承續,在政治立場上卻為「敵國」。曾國藩是洪秀全口中的「妖」,洪秀全是曾國藩心中的「匪」,而在這裡短暫駐留的孫中山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手創的黨至少口頭上也一直自詡為太平天國的傳人。1930年代,國民黨中央黨部專門發過文件,重申「洪楊事件為狹義之民族革命,自應加以承認」,把「粵賊」等蔑稱列為新聞報道以及修訂地方志書的「禁用詞」;錢穆的《國史大綱》還因用了「洪楊之亂」的提法而差點引發一場禁書風波。但有趣的是,以孫中山的學生和門徒自命的蔣介石,又親自從《曾文正公全集》中輯錄出《曾國藩剿捻實錄》,作為培訓黨國高級將領的教材。


於是,「時空穿梭」之外,又添「統合失調」之感。歷史時光的流逝,好比一個手藝高超的大餅師傅,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悲壯弘闊的往事、悲天憫人情懷,都被他千揉萬搓,成了一張千層餅。除非我們抱定實用主義的態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囫圇吞棗吃將下去,否則,但凡揭開每一層看個究竟,就會發現「真」「假」這兩個看似鐵面無私的概念遠不夠用,相反,執著於真假甚或僅以真假判善惡的念頭,反而會加劇歷史認識的混亂,真把歷史當作烙燒餅般翻過來掉過去。


去過美齡宮和雨花台後,我對此的感觸愈發強烈了。美齡宮建於上個世紀30年代初,據說司徒雷登曾譽之為「遠東第一別墅」。當時,新生的國民政府收拾江山方罷,正進入它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期,留洋歸國的建築英才匯聚南京,設計修築了這座融合中西的官邸。在外觀上,美齡宮採取傳統大屋頂的樣式,主體建築是一座三層重檐山式宮殿式建築,頂覆綠色琉璃瓦,房檐的琉璃瓦上雕著1000多隻鳳凰。近觀,整座建築掩映於林木百花之中,與周遭景緻融為一體,遠遠卻又窺見穿透林葉而出的屋角飛檐,令人頓生探幽覽勝之興。即便以今日水準觀之,這也是一份值得擊掌讚歎的建築樣本,尤其是在奇奇怪怪的建築屢屢出現在神州大地上的今天,更令人深思。


這座美麗的建築雖以「美齡」為名,實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林森等黨國要人都曾在此居住,並非如坊間傳說的「蔣公的禮物」。而且,蔣氏夫婦真正入住,也已是建成十幾年後的事了。但即便如此,當我們來到這座三層建築時,所能感到的仍是蔣宋這對昔日主人的痕迹,屋內陳列的史料圖片,又刻畫了伉儷情深、溫馨模範之感,再想到前段時間被網友熱傳的航拍「項鏈圖」,更為這座大屋及其主人增添了幾分玫瑰色的浪漫。


游罷美齡宮,又到雨花台。那天空氣不錯,此地綠化又好,天藍草碧,繁花盛開,時值傍晚,遊人已不多,十分愜意。正好聽到廣播自動播放的景點介紹。對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歷史稍有了解的人,當能想見廣播里蔣介石的形象,無須我贅述。歷史可以輕鬆地當畫片翻看,要算細賬卻是不易,號稱孫中山學生和門徒的人,卻對被老師視為民族叛徒的曾國藩敬佩不已、手不釋卷,美齡宮裡英姿勃發的儒雅將軍,卻在雨花台用革命青年的血,蓋上了自己猙獰的手印。

古人有「學如積薪、後來居上」的名言。其實,歷史敘述又何嘗不是如此,越是晚出的說法不但越在表層,而且經常把前說拍死在話語的沙灘之上。這也是我所說的「統合失調」的重要原因之一。史學家顧頡剛曾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中提出,近代史學史上一個頗具顛覆意義的命題: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大意是說,歷史越往古,被附會疊加的東西越多,一層一層刷油漆,最後成了今天人們所聽到看到的歷史。相較於古史,近代中國的變化又要劇烈得多,尤其是權力結構以及由此決定的思想話語結構,縱用「光怪陸離」四字形容,也不為過。物理意義上的南京當然是磚石土木壘成的,但當我們把南京從文化上剖開一個截面,其面貌則大體如顧頡剛所言:迥異甚至互相衝突的歷史時間,在權力作用下互相擠壓、扭曲。


想到這些,多少讓人有些哀傷。又或許,這種哀傷是多餘的,因為在很多遊客的眼中,這一切不過是前人留給後人消費的一個景點罷了,景點背後的東西,根本不值得後人發無謂之愁。不過,正如有史學家所說的,人不僅生活在一個各種「事實」的世界裡,同時也生活在一個各種「思想」的世界裡;因此,如果為一個社會所接受的理論改變,那麼人們生活於其中的那個世界的性質也就隨之而改變。也就是說,他和世界的關係也就變了。而對歷史的認識,是對世界認識的重要方面,如果生活中浸滿了失調的歷史,那誰又能擔保不出「後人而復哀後人」之嘆呢,畢竟,這關係到我們走向未來的定力。


點擊下載: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技網官方微信(zgkjwwx)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家在砍伐的樹根截面繪畫,彷佛可以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魔幻鏡面
從樹根的截面,通往另一個世界
她在樹根截面上繪畫,意外創作出另一個世界的鏡面
如何理解截面最大法向拉應力和截面主拉應力的區別?
她在人類砍下來的樹根截面上繪畫,好像一面鏡子啊
26種物體被剖開的截面照,讓你看看真實的內部世界
美軍推出一款什麼詭異飛機?中俄防空完全無法攔截面臨空前挑戰
在模型視圖中定義修訂雲設置&在模型視圖中繪製木材截面
F-22猛禽戰鬥機的雷達反射截面有多大?僅相當於一個鋼珠!
DDG1000作戰不懼水雷 反射截面相當於小漁船
備好紙巾擦口水,看看那些食物的橫截面,絕對讓你肚子咕咕叫
黑洞吞噬宇宙扭曲時間截面 人類掉入不會死
專家實驗表明殲-20隱身性遠超T-50 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與F-22相當
T-50機身的橫截面為橢圓形,主要由鈦鋁合金建造,13%為複合材料
這個多肉的截面是個「馬蹄」,太有趣了
有意思的實踐:將這些物品切開,你最喜歡那種物體的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