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兒童的灰色童年:沒有玩具,沒有父母陪伴,更看不到未來
美國攝影師雷尼諾恩(C.E. Le Munyon),1902年赴香港開設照相館,1906年又到北京從事攝影事業。
雷尼諾恩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拍攝了大量的照片,現在看來,這些影像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直觀展示了清末的社會生活場景。他在攝影上表現出強烈的悲憫情懷,雖然身處帝都,但他的拍攝對象主要還是底層民眾,而不是達官貴人。這其中,雷尼諾恩拍攝的兒童作品,極具視覺衝擊力。
光腚孩子。站在高處,在思考未來嗎?
兩個小孩望著河面,給我們留下高深莫測的背影。
兩個小孩在耍木棍,大概是以棍為劍。那時候的孩子沒什麼玩具,只能耍耍棍子、膠泥,夏天去捉知了、摸魚之類的。
這倆小孩,起碼穿得暖。
大孩子帶著弟弟妹妹玩。家裡孩子多,爹媽又要為生計忙碌,沒空照顧孩子,於是大孩子就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這也是大孩子帶著弟弟妹妹玩。
一大一小。
家裡經濟拮据,讀不起私塾,只能等長大了,有把子力氣了,然後去種田、幫工。
結伴玩耍。
耕地的爺孫倆。等到10歲左右,有了點力氣,就開始承擔家庭的勞作,為自己掙口糧了。
一個人也玩得出神。
悲慘的孩子,跟母親流浪街頭,吃口飽飯都很難。他們的童年就和這照片的底色一樣,是灰暗的。
駕驢車拉貨的少年,似乎是學著做買賣的。
在「嚴父」的時代,這位父親能抱著孩子這麼玩兒,也是少見,那時候可沒有親子互動的觀念。從衣著看,不是貧困之家。
富家子弟,其裝束與上面那些孩子形成鮮明對比。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從家庭經濟狀況開始的,起跑線上他就領先了。
這些兒童大多來自勞苦大眾之家,他們衣著比較簡單樸素,甚至有的非常破舊。他們正處於接受啟蒙教育的年齡,但因為家庭貧困,父母拿不出足夠的錢來供他們讀書。家族裡若有「義塾」,可以免費讀幾年書,掃掃盲。
中國歷史上,官方沒有承擔起教育兒童的義務,雖有官學,因為規模小,將大部分孩子排斥在外。所以,孩子們不得不去讀私塾。但是,上私塾的費用又不是每個家庭都出得起的,尤其是在農村。
清朝末年,中國開始了近代化的教育改革。1903年,清政府頒布《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開啟學前教育法制化、規範化的先河,催生了第一批學前教育機構。蒙養院相當於今天的幼兒園,專收3-7歲的兒童,設在各省府廳縣以及大市鎮的育嬰堂和敬節堂內。
在這一政策的鼓勵下,各地出現了一批官辦或民辦的幼兒園,但它們主要設立在城鎮,對廣大的農村孩子而言,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
雷尼諾恩拍攝這些照片時,《章程》已開始執行多年,但孩子們顯然沒有享受到這個利好,仍然在街頭晃蕩。他們的未來,只不過重複過父母那一輩的生活。
每當翻看這些照片,特別想知道這些孩子們長大後的命運如何?他們躲過清末、民國的戰亂了嗎?他們能豐衣足食嗎?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細節。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晚清新娘影像:140多年前的美麗與哀愁
※不「色」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印度這些少女被拐賣,她們沒有自己的人生,看不到未來
※不抽煙的女人沒有過去,不噴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
※沒有激情,看完你就來勁了,沒有不想練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喵做不到的
※在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不要為那年的青春哭泣,最好的自己你還沒有遇到
※如果你找不到女朋友,看看哪一點是你沒有做到的?
※沒有不孝媳婦,只有不懂事的兒子!
※可以沒有男朋友,不能沒有它!
※孩子的繪畫,因角度不同,爸爸看到了笑臉,奶奶和媽媽卻沒有看到
※母狗剛找來食物,卻親眼見證孩子的死亡,最一張沒有人看了不哭!
※朋友買的好看的盆栽,沒有兩天就掛了,真的是不會養么?
※沒有顏,沒有泳裝,你看什麼?
※對二哈來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人沒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做的
※小狗被收養了但它的哥哥卻沒有,最後讓人意想不到!
※獨眼無鼻貓?長了象鼻的小母豬?講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的
※沒有哄不好的女朋友,只有說不好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