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水滸第一個寫的好漢是王進,第一個梁山好漢是史進,二人的性格名字都有寓意,前文已敘述過(鏈接見文末)。而第一個山賊又是誰?這人的出現又有何什麼寓意?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強人出沒


且說王進教得史進半年武藝,自去老種經略相公處討出身。史大郎既沒老小,亦且壯年,每日只是打熬氣力。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里在庄後射弓走馬,好不快活。

而在史家莊旁有一座少華山,山裡聚著一夥強人,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啰,百十匹好馬。為頭的是神機軍師朱武,另兩個喚作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朱武,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是,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


施公這裡埋下朱武精通陣法伏筆,直至上得梁山都未曾展現,待受得朝廷招安後方顯能耐。





陳達逞能

華陰縣裡處三千貫錢召人捉三位好漢,朱武擔心朝廷征討無糧應付,和陳達、楊春商議要去縣裡搶糧。陳達認為華陰縣人民豐富,錢糧廣有。不聽朱武、楊春相勸執意要打華陰縣。要去華陰縣,必經史家莊,兩個大蟲相遇已是必然之事,也合天罡地煞相聚之事。


二虎相爭,必有一失。戰了多時史進耍個破綻擒獲陳達,小嘍啰嚇得都走了。


施公安排陳達、史進相鬥,一來顯得史進本領,二則引出朱武用計。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苦肉計


陳達執意下山打那史家莊,朱武、楊春在寨里捉摸不定,。等到嘍啰回報陳達被擒,楊春欲盡數去和史進拼了。朱武認為陳達武藝還在楊春之上,尚且輸了,他如何抵得過?使出一出苦肉計來。


史進得知朱武、楊春下山,出庄就看到朱武、楊春兩個步行到前,雙雙跪下,擎著淚水:「我等三人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發願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今陳達冒犯虎威已被擒捉。無計可施,只得來請死,希望您能把我們一起送官去。我們死在史英雄手裡死而無怨!」


朱武號稱神機軍師,全書截止梁山受招安無尺寸之功,所有「軍師」全部混跡於這段話中了。先表自己三人被逼落草,求同死希望一起送官。不待史進說話翻手又緊跟一句死在史進手裡無憾。真是把史進的性子拿捏的恰到好處,可見情商之高,換做現在肯定是跑生意的一把好手。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地煞第一


史進年方二十,正是血氣方剛之時,本是吃軟不吃硬的,如今恰中了朱武下懷。尋思道:「他們如此義氣,我若拿他們解官反而惹天下英雄笑話。」便招呼朱武、楊春入院,朱武、楊春進得廳前再次跪下教史進綁了自己,史進叫起不肯起,叫道:「你們既然如此義氣,我捉了你兩也不是好漢,我把陳達放了。」朱武:「休得連累史英雄,應該把我們送官。」······


雖說這是條苦肉計,其實朱武截止到「史進放陳達」也是真情流露。救得陳達就成,但他還嫌不夠,繼續忽悠史進。體現了他的權術之處,既無愧神機之名,也是能位列地煞第一的原因,他和天罡第一的宋江一樣善於權術,不過沒有宋江的胸懷罷了。






結好史進


當日史進便留三人在莊上置酒,朱武三人回山後常令人與史進往來送禮,史進也是出於義氣禮尚往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此民賊勾當豈能不被知?中秋之夜四人在史進庄內喝酒,縣尉帶著三四百人把莊院團團圍住要捉朱武三人。這時朱武又來了:「哥哥(史進年方二十,最小),你是乾淨的人,休為我等連累了,綁了出去請賞。」史進當然不會如此,帶著眾人一起殺出重圍聚首少華山。


朱武結好史進也是別有用心,一則謝放陳達之恩,二則交史進為友,三則引以為援。被圍之際又反詐史進,完全把史進玩於鼓掌啊!






拉攏史進


史進上得少華山住了幾日便尋思一時間救了他三人,如今莊院燒了,粗重什物都沒了便對朱武等人說:「我師父王進在關西鎮守邊庭,如今我去投他。」朱武勸道:「哥哥別啊,多住一會。如果你不想做山大王呢等過陣子我們給哥哥再建個莊院。」史進謝過好意執意要去討個邊關出身。朱武再次激道:「哥哥便於此做個寨主,只怕寨小,不堪歇馬。」史進斷然拒絕:「我是清白好漢,如果肯玷污父母遺體,不要再說上山的事了。」主意已定,住了幾日便投關西去了,朱武三人灑淚送別。結果史進去關西沒找到師傅四處轉悠了一圈便回來一起做了山大王。


看史進言語似乎有點後悔為了朱武三人燒了莊院,但事已至此,莊院也是自己燒的,只能認了。朱武三人本領低微,史進當家可以抵禦朝廷征討,留史進也是自然。不過朱武那句「等清凈了再給哥哥建個莊院去山下做個良民」便體現出他權詐之處了;但「灑淚」一詞也體現和史進義氣在此。不得不再次感慨朱武又是和宋江一道的人物。



前文說過,水滸開篇第一位好漢是王進,其人不墜父志,忠孝之士。第一位梁山好漢便是史進,史進被王進教的坦蕩豁達、忠勇孝義。史進初識王進,曉得不能玷污父母身體,要報效國家。但第二個卻結實了權術如宋江的朱武,權術詐術之下被逼無奈還是走上了落草為寇這條路,史進志向的輾轉也是梁山單八人的縮影。其實史進從他沒有把朱武解官開始就該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結局。






出工不出力


朱武改變了史進的一生,迎回史進後安然無事幾年。直至上得梁山後也只是在征討芒碭山樊瑞時揮了幾下旗象徵行的建了點功。朱武就這麼出工不出力一直到梁山招安。期間唯一一次提議,也是建議宋江通過宿太尉協助招安。所以,朱武他的方向很明顯-混日子,朱武不似史進等人糊塗,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簡單的跟著宋大哥走。這不,招安後的朱武就開始鋒芒畢露了。



一軍之師


梁山受招安後為朝廷西征東討,只要兵分兩路,朱武便是盧俊義的軍師。一路指揮抵禦,料敵制勝,幾次次斗陣破陣擒敵,功勞甚大。比起吳用的那些野路子計謀,朱武給人感覺更像個專業的軍師。當然,聰明的朱武也有了很好的歸宿,平方臘後封為武奕郎都統領。施耐庵也偏愛此人,不僅讓他匯聚了宋江、吳用的特點,臨末還讓他跟著公孫瓚學道。



朱武其人


朱武此人權詐如宋江,謀略勝吳用,卻堪為地煞,在山上更是不獻一計。如果只看前八十回還以為這又是個醬油人物,誰知招安後搖身一變功比吳用。與其說是逆襲,其實是潛伏罷了,他只是在等一個機會才會用自己的智慧。比起他的斗陣破敵,朱武的為人之道,生計、工作態度更該讓讀者沉思。

他是梁山軍師,卻不獻一計,招安後算無遺策比吳用還厲害,為何?






朱武其人不見於《宋江三十六人贊》和《大宋宣和遺事》,當是施耐庵單獨創造出的人物。而施耐庵編織了朱武這麼個集宋江、吳用、公孫勝於一身的複雜人物,究竟意欲何為?還是潛藏著其他陰謀?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系三餘讀書於今日頭條首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餘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不是許褚、更不是張飛,他單挑差點殺了馬超,你卻不知道他名字
他是梁山第一條好漢,被稱為整個梁山的魂,卻只是個少年。
他是梁山第一人,卻與妓女糾纏不清,死的糊裡糊塗
他倆是曹操的關羽、張飛,為曹操打下大半個江山,卻都不得善終
他是太史慈的手下敗將,卻被吹成百步穿楊,可虐呂布、關羽
您可能感興趣

毛爺爺最欣賞的軍師不是諸葛亮,更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智可張良比,才將范蠡欺」,他是梁山泊上獨一無二的軍師
他的能力不比吳用低,本來應該是第三位軍師,最後卻沒什麼大名堂
大軍師司馬懿竟是「妻管嚴」,為何對妻子又怕又恨?
如果他不死,就沒有曹丕曹植之爭,軍師聯盟司馬懿也無用材之地
比諸葛亮還厲害的軍師,一人成就李世民,一人留下不朽神話
這種人很厲害,不是軍師不懂兵法,卻能獨自一人輕鬆滅掉一個王朝
諸葛亮是劉備欽點的軍師,對關羽也很好,為何關羽卻一直對他不滿
智可張良比,神機軍師朱武為何一直被吳用壓制?
劉伯溫:不只是軍師,還是講故事的高手
此人若不死,赤壁之戰曹操不會敗,大軍師司馬懿只能幹飯了
同樣是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遭朱元璋毒害,為何他卻毫髮無損?
大軍師司馬懿,真正高明的權謀在這裡,諸葛亮望之不及也
這種人很厲害,不是軍師不懂兵法,獨自一人輕鬆滅掉一個王朝!
毛主席稱:「給我三個軍師我也不換」!此人不是粟裕,而是他!
原為劉備軍師痛恨曹操,終生沒有為曹操設任何計策
《軍師聯盟》中司馬懿的死對頭,倘若此人不死,司馬懿不可能篡權
蔣介石雖然在軍師上面不敵毛澤東,但做的這件事情功不可沒
他是吳佩孚的軍師,吳對他言聽計從,沒想到最後竟然成了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