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說到薄膜電子材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石墨烯。作為硅基材料的「繼任者」,它有著諸多出色的特性。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卻將目光瞄向了石墨烯「身份卑微」的親戚——煤炭。研究人員們已經首次打造出了基於薄膜煤材料的電子器件,而這種豐富而廉價的材料,可用於電子設備、太陽能面板、以及電池等領域。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科學家們已經創建出了基於煤塊的納米薄膜材料版本,且有望挑戰石墨烯和硅材料。


根據組合物、年代、壓縮等「參數」,煤炭大致被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型。比如褐煤(lignite)屬於天然壓縮泥炭形成的軟棕色可燃沉積岩,此外還有次煙煤(sub-bituminous)、煙煤(bituminous)、無煙煤(壓縮碳含量很高、雜質比其它幾種更少)。

在本例中,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們分析了所有四種類型煤炭的化學、電子、光學等薄膜性質,最後確定無煙煤是最合適的實驗品。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MIT研究團隊三人組(左至右),Jeffrey Grossman、Brent Keller、Nicola Ferralis。


儘管煤炭早已是人們最常使用的豐富物質之一,但它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被用於燃燒,有關它的電光學性質卻很少被人研究。


為了製備研究用的材料,他們想出了一種方法將無煙煤粉碎成末,經溶液中懸浮,然後均勻鋪開在薄膜基板上。

這點類似於電子行業在製造石墨和硅材料時的準備工作。但不同的是,製備後的煤材料無需達到99%以上的純度。因為它在粉末形式下即可直接使用,而無需進一步精鍊。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薄膜煤可承受的溫度,遠遠超過了電子設備通常所使用的材料。


Grossman教授表示,比之硅和石墨,新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成本低,低到令人難以置信。而且它的製備過程也相當簡單,因而能夠以非常低的成本來生產。


儘管硅和石墨烯也「相對豐富」,但它們對於純化的要求太高,成本遠高於薄膜煤材料。後者的導電與電阻路徑很容易調諧,其本質上非常健壯、天然具備很高的熱穩定性。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納米快報》(Nano Letters)期刊上。

[編譯自:Gizmag, 來源:MI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COM 的精彩文章:

新加坡公共無人駕駛「艙」年底前就引入 可容納24名乘客
研究稱有猴類曾於2100萬年前漂洋過海 從南美橫渡到了北美
英國官員意外泄露一份北約軍事文檔
蘋果、谷歌、微軟等公司對新加密法案「深表擔憂」
MH370更多殘骸得到確認
您可能感興趣

受飛蛾眼睛啟發 科研人員研發出能減少手機屏幕眩光的薄膜
研究人員開發出全新納米薄膜技術,深紫外LED有望低價
日本東麗開發出高功能·有機無機混合塗層薄膜
煤老闆的春天:科學家用煤炭造出薄膜電子組件
俄科學家採用新方法製備薄膜:促進非易失性阻變式存儲器的研發!
美科學家開發新型超級合金薄膜,有望應用於下一代MEMS
MOSFET工藝新突破:基於柔性塑料薄膜的高性能晶體管面世
布朗大學Angew製備均相高光電轉化率理想光學帶隙的X1-X混合組分的鈣鈦礦型薄膜材料太陽能電池
熱電薄膜材料的設計及其器件集成
屏幕「眩光」問題或得緩解,科學家研究出類似飛蛾眼睛結構的薄膜
MEMS材料誰為王? 獨立合金薄膜將取代硅
ITO導電薄膜無色且透光率高,為戰機理想隱身座艙鍍膜
SABIC推出耐溫型聚醚醯亞胺薄膜
等離子發生器能噴塗高質量薄膜
中國高鐵重要材料「黃金薄膜」研發成功,美日壟斷徹底滅亡
拓墣分析丨半導體製程微縮持續演進,薄膜設備將面臨新挑戰
高效冷卻電子器件!石墨烯薄膜冷卻技術接近中試階段
電化學氣體感測器的新型固態電解質—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薄膜
這都不來學?刮板式薄膜蒸發器的內部結構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