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志願軍與敵激戰)


第四次戰役剛剛開始,志願軍在西線便陷入危局,而改變這一局勢的希望之一,就是在東線實施反擊。從東線的戰場態勢來看,砥平里及橫城之敵已處於突出部,具備了從側面進行反擊的條件,此時,志願軍主力向東線集結的情況也已被敵人發覺,彭德懷和鄧華通過電報商量後,決定立即在東線發起反擊。


問題是以志願軍現有兵力,無法同時攻殲兩處之敵。砥平里和橫城,究竟先打哪一處,需要做出決斷。

砥平里駐紮的是美法軍,且已構築工事。先打的話,固然可以對敵軍西線集團起到震撼作用,但美法軍戰鬥力較強,如果志願軍不能在一兩個晝夜內解決戰鬥,周圍敵軍會陸續來援,殲滅戰就會變成消耗戰,對志願軍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橫城則不同,橫城以北敵軍雖多,但多系韓軍,戰鬥力弱,又處於運動之中,有利於迅速圍殲。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


(這名美軍可能來自美國南方,他的帳篷上掛著一面南北戰爭中南方邦聯的旗幟)

彭德懷拍板先打橫城。二月十一日晚,志願軍鄧華集團和朝軍金雄集團共七個軍,對橫城附近之敵發起戰役反擊。經過一夜激戰,位於橫城西北的韓軍第七師傾刻崩潰。韓軍的崩潰,又使得橫城的美二師一部側翼暴露,從而連帶受到損失,尤其是火炮的損失非常嚴重。


橫城反擊得手後,為進一步擴大戰果,迫使李奇微在西線停止進攻,彭德懷又命令鄧華向砥平里之敵發起攻擊。


根據原先得到的情報,美法軍只有四個營的兵力固守砥平里,鄧華集團一萬八千多人將砥平里重重包圍,當時認為攻下來是比較有把握的,但是十三日上半夜卻未能攻得進去。後來才知道砥平里有美軍一個團和法軍一個營,加上炮兵營、坦克中隊等,計有六千餘人。


十四日深夜,鄧華再次指揮部隊向砥平里發起大規模進攻。志願軍缺乏強大的炮兵群協同,只能單純以野戰方式向敵軍據點式防禦工事進攻,雖然付出了極大傷亡代價,但打到第二天白天仍無法結束戰鬥。


十五日下午,至太陽偏西的時候,戰鬥進入關鍵時刻,鄧華準備投入預備隊進行突擊。然而由於負責打援的友軍未能打退敵人,美軍一個團的援兵湧入了砥平里,原先的志願軍攻擊部隊腹背受敵,陷入生還者記憶中「無比凄慘」的大混戰之中。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志願軍某部向敵人發起反衝鋒)


砥平里附近有一座被兩條鐵路隧道所穿過的山,所以西方也將砥平里戰鬥命名為雙隧道之戰。美軍團長弗里曼上校稱此戰為「朝鮮戰場上我所經歷的最艱苦戰鬥」,當大混戰爆發時,美軍士兵全都投入了肉搏,連頭上扎著紅帶子的法國士兵也端著刺刀加入了近戰行列。


大批志願軍傷員從前線撤下來,這些傷員告訴包紮所的醫護人員:「前面打亂套了。」見戰況已極為被動,鄧華被迫下令停止進攻。自十六日開始,部隊先後撤出戰鬥,並由進攻轉入防禦。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彭大將軍》)


實體書《彭大將軍》已出版上市。

美軍上校稱這是他在朝鮮經歷的最艱苦戰鬥,志願軍也同樣傷亡慘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千里路雲和月 的精彩文章:

他是《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國軍要起義,他為何不敢馬上接受?
國軍在解放戰爭中為什麼老是輸,有人說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志願軍連數量都失去了優勢,彭德懷致電毛主席:戰局可能轉入被動
哪位中共名將擁有對手如此高的評價:國軍高級將領沒有能超過他的
志願軍在入朝之初仗打得那麼漂亮,為什麼後來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您可能感興趣

志願軍歸國戰俘的辛酸經歷,誰為他們埋單?
看這位將軍講述戰鬥中親身炸坦克的經歷,新鮮又有趣、驚險又刺激
志願軍能否殲滅美軍一個精銳團,這些兵可都經歷過二戰!
揭秘越戰女兵退役後的悲慘命運,都是因為戰場上經歷的這些事!
美軍女兵真厲害,不僅經歷實戰考驗還有排爆本領!
這才是真實的朝鮮女人們:朝鮮美女經歷著你難以想像的生活!
古代女犯在獄中會經歷什麼樣的痛苦,為何寧願自殺也不願接受囚禁
悟空經歷的最痛苦的三場戰鬥,沒有後盾是很可怕的
這隻狗因為之前的經歷,令它冒著生命危險最後一次做媽媽!
如果經歷的是痛苦,那是因為你正在積澱
青春。如同一場盛大而華麗的戲,我們有著不同的假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演繹著不同的經歷,卻有著相同的悲哀
倫敦襲擊者居然曾經是同學眼中的乖學生?然而他背後的經歷,多的是他們不知道的事
他是國軍有名特務,戰鬥經歷很牛,關鍵時刻很天真
火影忍者:梅花香自苦寒來,那些因為悲慘經歷而變強的忍者
她是全軍影視界第一位女將軍,一生經歷坎坷卻又傳奇!
這位女子的經歷,真是讓人表示痛心啊
越南戰爭結束,男人為何不願娶上過戰場的女兵?她們經歷了什麼?
三行字就能概括這令人揪心的經歷?回歸的戰俘受到當地駐軍的冷漠
輪椅上的奮鬥!他的經歷因太勵志而令人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