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保存至今的九龍壁有幾處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館長
■清乾隆 豆青釉浮雕雲龍紋天球瓶 高53厘米 觀復博物館藏
■清康熙 礬紅魚龍變化紋筆筒 高13.5厘米 觀復博物館藏
■清乾隆 青花胭脂彩 雲龍紋雙耳扁瓶 高29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伴隨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見證了歷朝歷代的更迭。進入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龍紋在明朝龍紋的基礎上顯得更加成熟,跟我們今天對龍的認知非常接近。
乾隆時期的龍比康熙時期多了一分規矩
清軍入關以後,一開始出現的龍形態比較模糊,經常出現一身三現、一身五現、一身七現乃至一身九現的龍。「一身三現」就是龍在雲紋中有三 段身子可以看清楚,其餘的都被雲紋遮蓋,這都是清早期龍的一種簡單畫法。這種畫法可以體現當時的人,包括統治者的心態,這種心態在一定 程度上還是游移不定的。但是到了康熙時期,這種游移現象就消失了。
清朝前期即康雍乾三朝的龍紋有一點兒變化,但在整體上顯得比較強勢。到了清朝中後期,就跟明朝一樣,國家開始衰弱,龍紋也慢慢衰弱。總體上講,清代的龍紋是經過了歷朝歷代的演變最後定型的龍紋,它非常成熟。
這是(右)一個清乾隆時期的宮廷瓷器,上面有兩條龍紋,正背各一條,兩條龍相互呼應,手法顯得非常成熟。這是刻工的,而不是畫的。在瓷器上刻比畫要難很多,因為它是立體的,摸著有很強的凸凹感。從龍身子的布局來看,龍頭、龍腳、眼睛、龍爪及其力度,還有龍身上的肌肉都表現得恰到好處。乾隆時期的龍已經非常豐滿,並且跟康熙時期的龍比起來多了一分規矩,而康熙的龍野性還很強。
龍的姿態體現了社會的發展狀態
我們從這樣一件瓷器就可以知道 ,龍作為皇家文化的象徵,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在這個時期已經變成了一個規範之舉。龍可以上天入地,不懼怕自然界的任何風險,這件雲龍瓶上紋飾大都是雲紋,雲紋中間雜火焰紋,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騰雲駕霧的龍,以及一條在火中穿行的龍的氣勢。過去有一個畫片叫「教子升天」,就是一條大龍教小龍怎樣去繼承它的威嚴。皇帝也面臨繼承的問題,比如康雍乾祖孫三代,他們怎樣治理國家,怎麼在朝代的更迭中轉換 ,這些在古代都是有規制的,而且也是有期望的。
這是(左下)一個典型的清康熙時期的筆筒,用礬紅畫著兩條紅龍,分為正、反兩面。兩個姿態相若的立龍從水裡直接升起來,龍身子是擰動的,充滿了彈性,並極富殺傷力,這就是一個民族在上升時期的具體體現。龍這個話題我們從漢代講到了清代,實際上是借龍這樣一個物象來講我們的歷史 。歷史永遠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有起有伏。
觀復學堂
1
故宮的「正大光明」
匾額是由誰題寫的?
馬未都評:我們經常看有關清代的電視劇,皇帝辦公的時候後面都有一個匾額,這個匾額非常大,懸掛在正中央,寫著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塊匾在清代宮廷中非常重要,黑地金字,懸掛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後面有很多故事。首先,這塊匾是清軍入關以後順治皇帝書寫的,繼任者康熙皇帝下令把它刻石拓片,所以它是黑地子,並懸掛於乾清宮之上,要求所有的皇帝(包括他自己和後來的皇帝) 做事一定要正大光明。另外,在清朝的宮廷里,皇帝比較重視接班人問題。以前宮廷中採用公開建儲制度,哪個皇子來做接班人是明確的。在這 種情況下競爭激烈,鬥爭殘酷,所以從雍正以後就開始實行秘密建儲制度,即把指定的接班人由皇帝親自寫在紙上,裝在一個匣子里擱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皇帝去世以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取下這個盒子,讓所有的人看到誰是接班人。這套秘密建儲制度使後來清朝的接班人問題變得簡單易行,不再像過去那麼慘烈。傳說雍正有篡位嫌疑,一說是「傳位於四子」,一說是「傳位十四子」。在歷史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清朝的公文都是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改一種文字是沒有用的。
2
雍和宮是誰為雍正修建的?
馬未都評:北京除故宮以外還有一些皇家建築非常有名,比如雍和宮。雍和宮是雍正的父親康熙皇帝為他修造的。雍和宮原來是和碩雍親王府,雍正登基以後自己在雍正三年改為雍和宮,到了乾隆九年才改為喇嘛廟。我們知道清朝的皇帝都篤信佛教,尤其信喇嘛教。雍和宮的建制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宮廷建制,它融合了漢藏文化,尤其是後面大殿里的佛造像宏偉巨大,令人震撼。雍和宮今天還是北京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大部分第一次來北京的人都願意去故宮和頤和園。實際上雍和宮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是塊寶地,因為這裡出了兩位皇帝,一個是雍正,一個是乾隆, 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當時還叫雍親王府。
康雍乾三朝龍紋的變化跟這三朝政治的變化幾乎是吻合的。康熙處在清朝初期,當時江山還沒有徹底平定,政治不是那麼安定,所以龍紋所體現出來的態勢都非常兇猛,龍身子擰動的次數非常多,爪子鋒利,目光兇狠,反映了當時滿族人的一種心態,一定要靠自己兇猛的力量來制服中原 。康熙後期的龍相對就比前期的龍柔和了很多,但還是具有很大的殺傷力。雍正的勵精圖治在中國歷史上,尤其在清代歷史上非常有名,清朝進入了一個跨過百年的盛世,這在中國封建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雍正皇帝表現了他的政治天賦,他對朝廷的治理高於他的父親,也高於他的兒子,所以雍正時期的龍相對來說還是保留了清朝初期那種兇猛的力量。但是到了乾隆時期,歌舞昇平,這時的龍已經不是能夠出征打仗的龍了,而是安於在家裡享樂的龍了。
3
為何故宮的九龍壁反而小?
馬未都評:中國建築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築叫影壁。在大的皇家建築、私人建築甚至是農家小院里,一進門都有一個影壁。影壁是幹什麼用的呢?有一種說法,說影壁首先是「隱」,就是隱藏起來,「壁」就是迴避。過去院子經常是門大敞四開的,路人走過的時候一眼就看進去了,要是有一個影壁擋著就看不進去。影壁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最常見的是一字形,還有八字形的。最有名的影壁就是九龍壁。
尺寸最大的九龍壁在今天山西大同市,大同的九龍壁高8米,有三層樓高,厚兩米多,長45米,非常壯觀。它建於明初洪武年間,是國寶級的建築。第二大的就是北海公園的九龍壁,長25米,差不多是大同九龍壁長的一半,高6.9米,也有兩層樓高了。最小的反而是故宮裡的,這是因為故宮裡本身建築的原因,不能把影壁造得過大。故宮九龍壁長只有20米,高只有3.5米,是用琉璃一塊一塊拼裝起來的,龍的顏色有紫色、藍色、黃色還有白色,每條龍的形態都不一樣。我記得故宮的九龍壁上 ,白龍身上有一塊瓦由於當年施工的問題日久天長破損了,後來用一塊楠木修復後刷上白漆,不注意看也看不出來。九龍壁作為一個皇家的建築 ,很大程度上是在宣傳皇家的龍文化。
(整理:陳福香 據《醉文明》 收藏馬未都肆)
※康熙在這墓上寫幾字,成大清皇帝唯一沒有被盜之墓,至今保存完好
※中華三大龍脈,至今保存完好,無人敢盜
※清朝皇陵全被盜光無一倖存, 相比明朝: 至今都保存完好無損
※青山關是至今長城沿線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門
※前蘇聯也有太空梭,而且有三架,現保存兩架
※百年前水果蛋糕保存至今沒有腐爛,背後的奧秘竟然是
※一個不起眼的爛泥灘下,竟然埋葬著一位皇帝,至今陵墓仍保存完整
※中國一神秘山脈上,有3座帝王陵,至今保存完整,難道只是巧合?
※中國境內僅存的三大龍脈,是何原因至今無人敢盜保存完好
※中國境內僅存的三大龍脈,是何原因至今無人敢盜保存完好?
※中華三大龍脈至今保存完好,無人敢盜,是什麼原因?
※歷史上從未腐朽的屍體,保存至今,為世人驚嘆
※越南有一條小道,這裡戰爭殘骸滿地,幾十年仍然保存完好
※歷史上真有神獸嗎?大明曾有記載,畫像已保存至今,民眾看了偷笑
※一座被水淹沒幾十年的古教堂,現因乾旱重現於世,各處都保存完好
※除了漢族,中國還有一個延續至今五千年的民族,古老習俗仍舊保存
※在太平洋到上發現殘骸,戰爭的畫面仍然保存至今
※秦始皇陵為何能保存至今?據說有6大機關保護,最後一種已被證實
※清朝有一把保存了300年的「神器」白虹刀,如今這把刀「藏身」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