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國:彼·此
2016中國羅平·新風景攝影展作品
潘世國 | 攝影並文
當下作為城鄉文明新風尚的「文化牆」建設熱潮澎湃,牆體綿延,色彩斑斕,已成為中國特有的普遍景觀。文化是帶有魔力的東西,它可讓城市充滿內涵,可使鄉村風情萬種。文化建設彷彿也不是難事,只要造很多的牆,便可使城市文化起來,可使鄉村美麗起來。
我拍攝的不僅僅是文化牆本身,還有牆的身邊,它們互為對峙,彷彿在爭誰是文化誰不是文化,其實不分彼此,都是文化。
相關評論
從「牆壁文化」看時代變遷
第一次看到潘世國的《彼·此》,是2015年11月,在麗水攝影節油泵廠的一個展區。這一屆麗水攝影節參展作品有五千多張,《彼·此》是讓我眼前一亮並停下腳步細細欣賞過的一組作品。
《彼·此》的拍攝對象是司空見慣的文化牆。正如作者所說,這是中國特有的普遍景觀。看似普通的圍牆和幾幅極其鄉土的圖畫,有什麼價值,值得攝影師花費大量精力去拍攝呢?
其實,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國建築史,我們就會發現,「牆壁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中國自古就有在牆壁上題詩題畫的傳統。古人早已意識到,牆壁並不僅僅是隔離和圍護,它還是理想生活的寄託,是文化傳播和宣傳教化的重要載體。牆壁上的詩畫,是一個時代的道德倫理、風俗文化、地域特色、氏族圖騰以及人們對生活的願望與追求的反映,是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的折射。
在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古代中國,「牆壁文化」經久不衰的裝飾,大多是二十四孝、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漁樵耕讀等題材。
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天人合一、因果報應這些傳統思想和觀念,通過壁畫等「牆壁文化」,以藝術審美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教育、影響著中國人對社會、對人生的認知。
隨著時代的變遷,反映儒家文化的壁畫已經逐漸從現代建築的牆壁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當代價值取向的題材。如《彼·此》中展現的,寓意廉潔奉公的「蓮花」、倡導環保的「綠水青山」。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一幅展現農業豐收的壁畫——既有當代特色,又和傳統的「漁樵耕讀」一脈相承。
不管內容怎麼變,「牆壁文化」的教化功能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對藝術家而言,「牆壁文化」不是一個死板的現象。它是一面鏡子,不同時代的人通過它反觀自己,後世也可以通過它窺見過去。這是「牆壁文化」的價值所在。
當然,《彼·此》這組作品並沒有單純停留在「牆壁文化」本身,而是繼續深挖,把「牆壁文化」和當下人們的態度結合到了一起。牆上和牆下,一個屬於當代文化的社會圖景正在被不斷地呈現出來,從不同的側面和層次,勾勒出一個新的文化現象在一個相對完整的時空階段的狀態。
《彼·此》里的每一幅壁畫都搭配有一堆非常不協調的視覺元素,營造出強烈的反差和矛盾衝突。拆了一半的廢牆與殘存的梅花、報廢的攪拌機和優美的江南水鄉、骯髒的垃圾桶和豐收喜慶的新農村圖景,等等,構成了一幅幅視覺的悖論,表達出作者批判的立場。
許多攝影師在著手專題的創作時,常面臨找不到選題的困惑。從理論上講,專題攝影的選題是沒有限定的,與大多數人的現實、心理相關的題材,都可以作為拍攝對象。但司空見慣的現象如何拍得有內涵有深度?這需要洞察力。而洞察力是攝影機技巧之外的能力,來自於文化的積澱和閱歷的累積。而《彼·此》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倪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