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懷慶:一名跨文化跨學科的智者
歡迎走進「王菡訪客室」,今天為您請到的嘉賓是冒懷慶博士。他是一名跨文化跨學科的智者,國外教書多年的經歷和多個博士學位在他看來,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景。
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仍然不辭勞苦地奔波各地講課分享,並享受和妻子攜手在不同地方的旅行。
人物簡介:
冒懷慶教授,祖籍江蘇如皋,出生於重慶,幼年時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後,前往美國求學。在密西根大學考獲數學碩士與化學博士學位。
王菡:昨天在陪同父母登山之時,從最初「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動力,慢慢變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體會,到下山時「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嘆,想到人生其實如同登山,不同階段看到的風景各有不同。一路上從結朋喚友到孤身一人,心境也大有不同。不知道冒老師對此有何見解?
冒老師:
收到你的提問時,我與太太小琳姐,正巧在浙江海寧憑弔陳國老的春暉堂,與參觀附近王國維的故居。
問起年歲的差異,40後與80後不同或相似的尋求。
談談與我祖父冒鶴亭(廣生)同時期的晚清詩人王國維吧。
他在《人間詞話》有講人生的三個階段,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註:來自晏殊」,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註:柳永」,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註:辛棄疾」,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詩人才子王國維舉例於宋朝三大詩人的詩詞,來比喻人生的三個階段:先要「登高遠眺,注目前景」,再提升到「定目標而追理想,投其身而終不悔」,但要進入第三層意境,能回頭欣賞那「燈火闌珊處」的美景卻實並不容易。
很多人都可以從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超越它卻有其難度。可能需要經歷滄桑的人生,回頭再看來者,才會了解一二。
唐朝某高憎有三層意境的形容: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而以基督教的教導,聖經中也有三位詩人,摩西,所羅門,以至約伯。他們的「意境」同樣用的都是「塵土」,因為「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我們改變不了。在任何「意境」下,我們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但卻不能改變大自然的「山水」,神的創造。我更能接受神的偉大與我們的渺小,這「塵土」最終是要住在神永遠的殿堂。「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6」
我認為所謂境界,常常與年歲並不成正比,但於個性,文化和修養有關。旅途中美好的時辰相遇,或相錯,是神的安排,世人叫緣份。
(圖片拍攝源自王菡與友)
王菡,資深媒體人
自2010年起,創辦王菡工作室,並籌辦自媒體《菡見》。集人物採訪、寫作、主持、策劃、培訓為一體的雜家,喜閱,樂行。奔走在成為溫暖人心的訪談主持的路上。深信每天都是最好的帶領!
微博丨@媒體人王菡
微信丨菡見(hanjianshare)
菡見,一個媒體人眼中的世界。
※跨文化交際:留學第一關
※跨文化的遊戲產業合作 《超級瑪利奧》入駐美妝系列
※王建中名曲上海奏響:中國民樂與西洋鋼琴的跨文化融合
※中國留學生陷「跨文化尷尬」,如何培養成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
※跨文化版《哈姆雷特》亮相倫敦 中國「小生」古英語演繹經典
※西方老婆和亞洲老公的超美跨文化婚照,愛情無分國界
※從巴黎出發:路易威登基金會開館三年與中、俄、非連線的跨文化藝術版圖
※從跨文化視角看非語言交際
※藝術+創想圖繪津門地標 「為愛上色」打造跨文化交流盛宴
※20世紀上半葉的大眾傳媒對蘇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構
※跨文化使海歸就業更具優勢
※2017中國項目管理大會暨中國特色與跨文化項目管理國際論壇邀請函
※“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招生简章
※留學必讀,該如何克服跨文化適應這一難題?
※空間並置使跨文化分享成為可能
※IT GIRL進階之路,從上傳你的「跨文化LOOK」開始!
※語言不通!華女嫁澳男,婚後用翻譯軟體,還能做生意!愛情真的可以「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