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送葯增加毒性?活這麼久,估計各種葯怎麼吃你都不會!
不少患者存在誤解,認為只要醫生「對症下藥」,按正確的時間、劑量服用,就可以了。如果服藥後久不見療效或者是出現不良反應,那肯定是藥物的原因,或者是醫生沒有用對葯。其實,服藥用的水也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送服藥物水的品種大有講究
用白開水送服藥物是個常識,但仍有很多人為了圖方便,「就地取材」,管你是礦泉水、茶水、牛奶、豆漿、果汁,或是含酒精的飲料,能送下藥物就可以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輕則使藥效減弱,重則使毒性增加。
礦泉水和白開水:礦泉水和白開水成分上是大不相同的。礦泉水裡含有開水所沒有的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和金屬離子,如果藥物與礦泉水搭配服用的話,礦泉水裡的某些金屬元素就易與藥物中的成分起反應,有時反而會使藥效降低。例如可使四環素類藥物、抗結核藥物異煙肼的抗菌作用減弱,甚至使強心苷類藥物毒性增加等。
茶水: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質,容易和藥品中的蛋白質、生物鹼、金屬離子等發生作用。
牛奶豆漿:牛奶、豆漿中也含有鈣,也不宜送服四環素類、喹諾酮類、強心苷類葯等。
酸性的果汁汽水:酸性的果汁汽水會降低鹼性藥物的藥效。
含酒精的飲料:含酒精的飲料因為乙醇在體內經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代謝為乙醛,某些葯如甲硝唑可干擾乙醇的代謝,使血中的乙醛濃度增高,出現「雙硫侖樣反應」,表現為面部潮紅、頭痛、眩暈、腹痛、胃痛、噁心、嘔吐、氣促、嗜睡、血壓降低、幻覺等癥狀,所以甲硝唑、替哨唑,頭孢曲松、頭孢哌酮等不得用含酒精的飲料送服,並且服藥前後幾天也應避免飲酒或服藥含酒精的飲料。
服藥的正確選擇是白開水或純凈水,或者是按照藥品說明書中提到的其他液體送服。
水的量也需要把握好
要根據服用藥物的性質和劑型特點來調整飲水量。一般服藥時飲水量應以足夠將藥物咽下為宜。大部分片劑150-200ml水即可,膠囊至少300毫升水,中藥沖劑(西藥中的散劑不在此列)用150毫升,但有些情況下需要多喝水,有些情況下要少喝水甚至不能喝水。總體來講,人在服用藥物時,每日的飲水量應多一些,目的是防止藥物性腎損傷。
服後宜多飲水的藥物>>>
平喘葯:服用茶鹼或茶鹼控釋片、氨茶鹼、膽茶鹼、二羥基茶鹼等平喘葯時,因其提高腎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而易致脫水,出現口乾、多尿或心悸等癥狀;同時,哮喘患者往往伴有血容量較低。故應注意適量補充液體,多喝白開水。
利膽葯:利膽葯能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出,機械性沖洗膽道,有助於膽道內泥沙樣結石和術後少量殘留結石的排出。但利膽葯中苯丙醇、羥甲香豆素、去氫膽酸、熊去氧膽酸等服後可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因此,服用時應盡量多喝水,以免脫水。
蛋白酶抑制劑:在艾滋病聯合治療(雞尾酒療法)中,蛋白酶抑制劑中的雷托那韋、茚地那韋、奈非那韋、安普那韋、洛匹那韋等,多數可形成尿道結石和腎結石,故在治療期間應確保足夠的飲水以預防結石的生成,一般每日須飲水2000ml以上。
雙膦酸鹽:雙膦酸鹽對食管有刺激性,須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其中阿侖膦酸鈉、帕屈膦酸鈉、氯屈膦酸鈉在用於治療高鈣血症時,可致水、電解質紊亂,故應注意補充液體,使每日的尿量達2000ml以上。同時,患者服藥後不宜立即平卧,應保持上身直立30分鐘。
抗痛風葯:應用排尿酸葯苯溴馬隆、丙磺舒、別嘌醇的過程中,應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時,應鹼化尿液,使尿液pH保持在6.0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泄過程中在泌尿道沉積,形成結石。
抗尿結石葯:服用中成藥排石湯、排石沖劑或優克龍(日本消石素)後,都應多飲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ml,以沖洗尿道並稀釋尿液,降低尿液中鹽類的濃度,減少尿鹽沉澱的機會。
電解質:口服補液鹽(ORS)粉、補液鹽2號粉,每袋均需加500~1000ml涼開水,溶解後服下。
磺胺葯:磺胺葯主要經腎排泄,在尿液中濃度高,易形成結晶性沉澱而產生尿路刺激和阻塞,出現結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閉現象。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和復方磺胺甲惡唑後應大量飲水,以尿液沖走結晶;也可加服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促使結晶溶解從而減少對其對尿道的傷害。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對腎臟的毒性大,多數在腎臟經腎小球濾過,尿液中濃度高,濃度越高對腎小管的損害越大,宜多喝水稀釋並加快藥物的排泄。
氟喹諾酮類藥物:主要經腎排泄,服用後多飲水,可防止藥物造成腎損傷。氟喹諾酮類藥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血尿,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多飲水,稀釋尿液,每日進水量應在1200ml以上。
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服藥期間應多飲水,防止阿昔洛韋在腎小管沉澱,導致腎功能損害。
柳氮磺吡啶:常用於炎症性腸病,服藥期間應多飲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結晶尿的發生,必要時服鹼化尿液的藥物。
一些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例如四環素類藥物等,不論劑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
環磷醯胺:本品的代謝產物對泌尿系統有刺激性,為了預防腎和膀胱毒性,用藥後宜大量飲水,必要時靜脈補液。
膠囊劑:因膠囊是由膠質製成的,遇水會變軟變黏,服用後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損傷甚至潰瘍,所以送服膠囊時要多喝水,以保證藥物確實被送達胃部,因此飲水量應不少於300毫升。
其他:還有一些情況是根據病情來定的,如腹瀉時服用口服補液鹽、發燒時服用退燒藥需要多喝一些水,則是因為腹瀉需要補充體內水分,退燒出汗會喪失水分的原因。
限制飲水的藥物>>>
某些治療胃病的藥物:苦味健胃藥加水易沖淡,也不要多喝水,服後不要漱口;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果膠鉍、麥滋林等,服藥後在胃中形成保護膜發揮作用,故服藥後1小時內盡量不要喝水,避免保護層被水衝掉;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藥,如鋁碳酸鎂片(達喜),不要多飲水,防止被破壞其形成的保護膜。
止咳藥:如止咳糖漿、甘草合劑等,通過黏附在發炎的咽喉部而發揮作用,應少喝水,尤其不應喝熱水,避免將藥物衝掉。
預防心絞痛發作的藥物: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等應舌下含服,由舌下靜脈吸收,不可咽下,不需要用水送服,應含服5分鐘左右,含後30分鐘內不宜吃東西喝水,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抗利尿葯:如去氨加壓素,服藥期間應限制飲水,否則可能引起水瀦留或低鈉血症及其併發症。
水的溫度也很重要
有些人喜歡用50—6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服藥。殊不知,部分藥品遇熱後會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進而影響療效。
不宜用熱開水送服的藥物>>>
助消化類: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類。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遇熱後會凝固變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70攝氏度以上即失效」。
維生素類:例如其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性質不穩定,遇熱後易被破壞,而失去藥效。
止咳糖漿類:急支糖漿、復方甘草合劑、蜜煉川貝枇杷膏等,是將止咳消炎成分溶於糖漿或浸膏中配製而成的一類藥物。患者服用後,糖漿或浸膏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便於快速控制咳嗽,緩解癥狀。如果用熱水沖服,更易降低糖漿的黏稠度,影響保護膜的療效。
活疫苗:如小兒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滅活,不能起到免疫機體、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含活性菌類藥物: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桿菌,整腸生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媽咪愛含有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含有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此外,酵母片、麗珠腸樂、貝飛達、思連康等藥物均含有用於防病治病的活性菌,該類藥物遇熱會引起活性菌死亡,因此不能用熱水送服。
膠囊劑:宜用冷開水或溫開水服。因為膠囊外殼是由食用明膠製成的,明膠成分遇水後會慢慢吸收變軟溶化,而遇到熱水,則加快溶化的速度,甚至膠囊尚未咽下就已經溶化了,粘在喉嚨口的現象常有發生,若有些葯需要在胃腸道溶化吸收的,就會影響藥效的發揮,還會引發不良反應。如標準桃金娘油腸溶膠囊,宜在餐前用較多的涼開水送服。
某些抗菌葯:如β-內醯胺類,由於β-內醯胺環遇熱容易開環,降低藥效,因此沖泡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時也不宜用很燙的開水。
其他需要冷藏的口服藥物:如脾氨肽口服凍乾粉等,也不宜用熱開水。
清熱類中成藥:中醫認為,對燥熱之證,如發燒、上火等,應採用清熱之劑治療,此時不宜用熱水送服。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葯的效力。
指導專家:湖南省兒童醫院藥學部 馮堅
冬蟲夏草是食品?藥品?保健品?都不是!長期服用還有風險!
※天然礦泉水PK純凈水,哪種更健康?你可能想錯了!
※你知道礦泉水不能用來給寶寶沖奶粉嗎?還有這些水也不能!
※他們設計這個能屈能伸的水杯,讓人們不再亂丟礦泉水瓶!
※喝礦泉水會中毒?注意,那不是水的問題,而是……
※水都喝不起,這是真的,看看下面這些礦泉水就知道了
※只需要一瓶礦泉水,就能讓你遠離心臟病和中風,怎麼做到呢?
※車裡放的礦泉水千萬不能喝!這是真的嗎?
※再渴也不能喝放在車裡的礦泉水!真相竟然是……
※你真的看錯了,這真不是礦泉水,而是奶茶!
※伊能靜說小孩子不能喝礦泉水,這是矯情嗎?
※外出遊玩山泉水再甜也不能亂喝,你看螳螂都拉出這麼多蟲了!
※我真的好窮,連瓶礦泉水都喝不起!
※還花錢請師傅疏通下水道?只要一個礦泉水瓶,就能幫你輕鬆搞定
※一塊錢的礦泉水這麼用,就能美白保濕,這4個方法不學就虧大了!
※你一個賣礦泉水的,讓超模穿那麼涼快合適嗎
※喝剩的礦泉水瓶不要隨便扔,直接吃掉美味又環保
※像安迪一樣喝貴族水!礦泉水得這麼喝!
※秋高氣爽該給多肉喝水了,自來水好還是礦泉水好?
※在汶萊,石油甚至比礦泉水還要便宜,這裡生老病死都不用自己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