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為什麼「提前」退位?一波三折!

乾隆為什麼「提前」退位?一波三折!

乾隆為什麼「提前」退位?一波三折!


?乾隆平定準噶爾


作者:我方團隊覃仕勇

有一則非常流行的段子,說,有記者問老農:「如果你有一百畝地,你可以捐出來嗎?」老農毫不猶豫地答:「可以!」又問:「如果你有一百萬,你願意捐出嗎?」老農斬釘截鐵地說:「我願意!」「好,我再問你,如果你有一頭牛,你願意捐出來嗎?」老農搖了搖頭,說:「哦,那可不行!」記者疑惑了,說:「你一百畝地、一百萬都願意捐,為什麼卻捨不得一頭牛呢?」老農特真誠地答:「因為我真的有一頭牛。」


這個段子告訴我們,凡是屬於奢想的東西,我們都會特別慷慨。


這種心理,恐怕皇帝也不例外。


話說,乾隆皇帝剛剛即位那會兒,曾焚香禱告、對天起誓,稱:「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這話是啥意思呢?


乾隆皇帝的爺爺康熙帝統治國家六十一年,開創了封建帝王在位時間最長記錄。


乾隆皇帝新君即位,為了表達自己對爺爺治國的敬仰和嚮往,偷偷發了這麼一條誓言:如果我得到上天眷愛,長命百歲,我最多也只做六十年皇帝,絕不會超越爺爺的六十一年的紀錄!乾隆為什麼「提前」退位?一波三折!


?英使馬戛爾尼拜謁乾隆


在乾隆看來,他這個願望是奢望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愛新覺羅家族裡似乎缺乏長壽基因:清太祖努爾哈赤享年不過67歲、清太宗皇太極51歲離世、清世祖順治皇帝23歲殞命、清世宗雍正57歲暴死。乾隆皇帝的人生偶像清聖祖康熙是清初幾代帝王中最長壽的,也不過才69歲!


康熙皇帝能坐帝位六十一年,那是他起步早,8歲就登上了大寶。


相比之下,乾隆即位這年,已經老大不小了——25歲。乾隆要穩坐帝位60年,那年齡得在85歲以上了,您說,這是不是奢想呢?


不過,老天似乎是同意了乾隆皇帝的禱求,或者是有意考驗他的誠信,乾隆自當上了皇帝後,一路順順噹噹、沒病沒災,一晃眼五十多年過去了,六十年的期限就要到了。

按說,從前的奢想已經實現,應該滿足而開心才對,可乾隆卻懊悔無窮,叫苦不迭。


想想看,文章開頭段子里的老農,他是沒有一百萬,真有了一百萬,要他捐出來,只怕比登天還難。


皇位那可是富有四海的象徵啊,權利和地位這東西一旦沾上就上癮!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還是有好幾個太上皇的,唐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宗孝宗等等,但退位都是迫不得已啊。


乾隆想不退位,又擔心違背了誓言會遭到天譴,為了這個,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當然,硬著頭皮和老天對著乾的事兒乾隆也不是沒有想,可在乾隆四十三年他又幹了一件事,就是這件事,讓死愛面子的他幾乎沒有迴旋的空間了。


因為,乾隆元年乾隆焚香禱告、對天起誓在這個時候算得上是陳谷爛芝麻的事兒了,也就是乾隆本人自己牢記在心、耿耿於懷,別人未見得都記得住。記住的人也不敢說啊!


所以說,只要乾隆裝作自己已經忘記了這件事,既不會、也不可能有人會對他說三道四的。


壞就壞在乾隆四十三年那年,乾隆到瀋陽祭祖,有一個名叫金從善的秀才上了一個請願書,請求他立太子、立皇后。


金從善理直氣壯地質問乾隆:「大清不宜立太子,豈以不正之運自待耶?」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大清如果不立太子,那就是不把自己當成合法政府對待了」。


乾隆快七十歲的人了,怒火攻心!當場就咆哮了,誰說我不立太子?我在五年前就立了太子了!告訴你,我並不貪戀皇位,我在元年就發誓,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動退位,傳位太子。


乾隆殺了金從善,又詔告天下,稱:「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閑。」


乾隆為什麼「提前」退位?一波三折!


這麼一來,乾隆痛快是痛快了,卻也把這事搞得人盡皆知了。


但話又說回來,乾隆四十三年,離乾隆六十年不還有十七年時間嗎,還早著呢。


可是,自己還真長命!轉眼間,乾隆六十年說來就來了。


乾隆寢食難安,吃不好,睡不好,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他留戀權杖,但又害怕遭到天譴,害怕天下民眾指責他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


他無數次想下定決心踐行諾言、按時傳位,但他終究不願意放棄這至高無上的權利。


在乾隆五十九年,乾隆拿定了主意:讓誓言、民眾的議論統統見鬼,狠下心把皇帝做到底,不到閉眼前一刻絕不退位。


可是,上天彷彿是要給他警告——乾隆六十年的正月初一就發生了日食。乾隆被嚇得老臉發綠。


那天,他在給皇子皇孫發紅包時故意漏掉了十五子永琰,意味深長地對永琰說了句:「你要銀子有什麼用?」——你就當皇帝了,還要銀子幹什麼?


這就算是給上天的答覆:乾隆六十年,按時傳位。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圓明園勤政殿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發黃的上諭,正式宣布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


隨後宣布以明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


不過,乾隆補充說,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明年改元後全國統一使用嘉慶新曆,但宮廷中還是用乾隆年號。


稱「朕」、稱「敕旨」、使用乾隆年號還都是些虛的東西,乾隆卻明確提到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凡遇軍國大事和用人事宜,朕決不會置之不問,仍要親自處理。」


也就是說,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還是得由太上皇來處理,由太上皇說了算。


乾隆還說,他退位後還要繼續住在養心殿,不能搬,搬了會失眠。


養心殿在軍機處北面,是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處理國家重大事務、皇帝日常起居之所,是整個清朝的政治中樞。您說您連養心殿都不肯搬出,算哪門子退位?


顒琰算是看透了老爺子的心思,趕緊出來說自己還年輕,不急;而且要學的知識還很多,要接就接受太子的地位,決不接受明年改元歸政的安排,父親大人,還是勞煩您把皇帝當到底,如果您執意要歸政,那也得等到了一百歲再說。


這,絕不是顒琰真心話。


這一年,顒琰已經三十六歲了,等乾隆一百歲,他也該五十歲出頭了。


但,此情此景,他不出來表個態說不過去。群臣也就一擁而上,紛紛上書拍馬屁,要乾隆繼續主政、君臨天下,什麼事都等到了一百歲再說。


活一百歲,也真甭說,乾隆還是有相當信心的。


事實上,到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乾隆還寫了一首詩,稱「一身親七代,百歲待旬年」,對活一百歲充滿了期待。


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那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寬厚地笑了笑,說天子無戲言的,絕不容許「焚香告天之語轉為不誠」的事情發生,至於顒琰說年紀太輕、知識不夠,那自己退位後「仍當躬親指教」,只要新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國家政事,那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完了,這麼一弄,顒琰充其量只能是一名每天都要就是每天要接受太上皇「訓諭」的「實習皇帝」了。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八十六歲的乾隆履行了自己的許諾,當著文武百官和暹羅、安南、朝鮮等屬國使臣的面,莊重而嚴肅地頒布了《傳位詔書》。


有一件事,中國史料雖然沒有記載,但現場的朝鮮使者卻詳細地記下了,收錄到了《朝鮮李朝實錄》,說,頒布了《傳位詔書》後,接下來,該把象徵帝王的玉璽授給顒琰了,但乾隆心如刀割,捨不得,推說國家大事不是還得我來辦了嗎?就放在我這兒得了。他這一說,立刻把所有人都急壞了,不交玉璽,哪還說什麼「傳位」?大臣的據理力爭,要麼停止「歸政大典」,要麼交出玉璽。僵持了大半日,乾隆最終悻悻交出了伴隨自己六十年的玉璽。


玉璽雖然交出,這之後,乾隆還是該幹嘛就幹嘛,沒有半點退休的樣子,每天堅持上朝,和顒琰一起都接受百官朝拜,讓顒琰坐在自己身旁做實習生,看自己發號施令,看自己行使國家權力。


這樣的訓政日子過了三年又三天,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咽氣去世,嘉慶這才開始親政。

您可能感興趣

霸氣!洪秀柱退位前提統一三大條件!
乾隆退位,拿走一樣東西,坑慘了嘉慶,讓百官尷尬不已
乾隆為何在執政六十年提前禪位?乾隆退位之謎
袁世凱退位前,效仿清帝提了六點要求
乾隆退位時,順手拿走一樣東西,急壞了嘉慶,文武百官哭笑不得
乾隆剛退位,嘉慶為何一刻都容不下和珅?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袁世凱效忠清廷一輩子,為何最後逼迫清帝退位沒有一絲憐憫之心?
被稱為南宋第一明君的皇帝,為什麼會主動退位呢?
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跟太后提了一個人,第二天清帝宣布退位了
溥儀退位後,對孫中山做了什麼評價,令輿論一片嘩然?
溥儀退位後,那麼多的宮女都去哪呢了?
這幾位皇帝退位後,竟人間蒸發!
大清滅亡,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這國庫裡面的錢財去哪裡了?
陳喬恩堪稱台灣第一「性感女神」志玲姐姐已退位!
菩提祖師一生唯一污點,被如來佛祖利用,阿彌陀佛被逼退位!
袁世凱怎樣勸清帝退位的?溥儀回憶:一個胖老頭跪地上哭
末代皇帝三次登基,六份即位退位詔書都寫的啥?
袁世凱如何勸清帝退位的?溥儀回憶:一個胖老頭跪地上哭鼻子
今天,華為逆襲,強逼美國霸主退位,一舉拿下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