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師長,棗宜戰役孤軍突圍53人殉國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師長,棗宜戰役孤軍突圍53人殉國

他是一師之長,今天小編想強調一下這個身份,抗戰時期的國軍部隊一個師一般有11000餘人。這一萬餘人是師長能隨叫隨到的。甚至讓這裡的任何一個人去睹槍眼,他們也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要知道,那是戰爭時期,在戰場上,拒絕接受命令去死,那後退一步也是會死在戰場監察人員的槍口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指揮著萬餘士兵的將軍,他親自帶53人衛隊與日寇撕殺,最終全部殉國。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師長,棗宜戰役孤軍突圍53人殉國他就是鍾毅將軍!

記住英雄,傳承歷史。抗日英雄故事之鐘毅


1940年5月,在湖北抗日戰場上進行的棗宜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幾次重大的軍事戰役之一。我抗日愛國官兵在這次戰役中,浴血奮戰,頑強阻擊日本侵略軍,給進犯的日軍以重大殺傷,粉碎了日軍掃蕩消滅我湖北野戰大軍,屏障其佔領下的武漢,打開進攻鄂西之路,迫使中國抗日政府投降的企圖。同時,我方在作戰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湧現出了許多不畏強敵,誓與日本侵略軍血戰到底,為國捐軀的愛國烈士,國民黨第八十四軍第一三七師師長鍾毅將軍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這次戰鬥中瘋狂的日軍在飛機、大炮及裝甲車的掩護下,向我陣地發起集團衝鋒。鍾毅指揮173師將士浴血奮戰,打得敵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5日,日軍聯合兵種的精銳部隊突破第173師左鄰部隊的防線,企圖迂迴包抄我主力。為粉碎敵人的陰謀,軍部指示第173師擔任後衛,牽制日軍,掩護主力撤至唐縣鎮一線,向棗陽集中。危急關頭,鍾毅堅決執行命令,率部擾襲敵人交通,艱苦作戰,屢挫敵鋒,但在激烈的戰鬥中,無線電通訊失靈,鍾毅與上級失去聯繫。他判斷敵主力必直襲棗陽,遂兵分兩路,向呂堰驛以北集結,他自率左翼縱隊及師直屬部隊進入棗陽以北的太平鎮與蒼台之間。8日,與日軍主力相遇,被敵包圍,鍾毅親自布置部隊衝鋒突圍,邊打邊退。鍾毅率部到達唐河蒼台附近時,又遭日軍騎兵追襲。雙方短兵相接,殺成一團,隊伍失去控制。9日,鍾毅余部被日軍騎兵包圍在蒼台鎮丁灣村一片蘆葦盪中。鍾毅組織參謀、衛隊突圍,交戰兩小時許僅剩下30多人。後終因寡眾懸殊,鍾毅及官兵53人全部殉國。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師長,棗宜戰役孤軍突圍53人殉國鍾毅,字天任,一九○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於廣西扶南縣(今扶綏縣)長沙村。

其父鍾蓂曾是清末秀才,後在南寧設館教書,家道小康。鍾毅自幼隨父讀書,他天資聰明,勤奮好學,熟讀四書五經和左氏春秋,詩詞書法造詣很深,年紀很輕就能下筆成文,縱談天下大事,尤受鍾老先生和村里長者的喜愛。


一九一四年,鍾毅考入扶南縣縣立吉陽小學。他在學校刻苦努力,尊師敬長,豪爽仗義,加上他成績優異,算術、音樂、體育等科目常常名列前茅,深得校方讚許和同學們的擁戴。他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敬慕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每年暑假回鄉,他都教村裡的年輕人唱歌、練體操,他最愛唱的就是流芳千古的岳飛的《滿江紅》。


一九一七年夏,鍾毅從吉陽小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當時廣西文化教育事業很落後,執政者對教育事業不甚重視,致使學校教學質量不高。一九一八年暑假,鍾毅感到自己學校比廣州、上海各校落後,毅然離開南寧赴廣州,想考取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學,無奈學歷限制很嚴,被拒之門外。正巧遇其父老友,乃介紹鍾毅暫入廣東造紙廠作名小職員,待補習功課後再考大學。


不久,李根源先生主持的韶關講武堂招生,鍾毅在廣州目睹國事之蜩螗,外人之專橫,百姓之困苦,毅然決定投筆從戎,棄文習武,報考講武堂。經過考試,他被錄取。從此,踏上了軍旅生涯。


一九一○年,鍾毅從韶關講武堂畢業,當時正值軍閥爭奪地盤,派系分爭排擠嚴重,鍾毅未受重用,自己返回扶南縣長沙家鄉。他回鄉後仍繼續鑽研各種軍事著作,在其書房外,自撰對聯一幅:矢志請中原,聞雞起舞;雄心造時勢,匹馬縱橫。

他還在書房內自提詩一首:男兒仗劍出鄉關,不斬樓蘭誓不還,太息中原長板蕩,要將只手挽河山。


一九二四年,李宗仁、黃紹起兵反對舊桂系軍閥,鍾毅在韶關講武堂畢業生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上尉連長。在反對陸榮廷等人的戰鬥中,他作戰勇敢,身先士卒,指揮有方,不久,以戰功晉陞為少校營長。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伐開始,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北上抗戰,鍾毅率部隊作戰勇猛,在德安馬迥嶺中建立戰功,被提升為第七軍第三團上校團長。


一九二七年七月,軍閥孫傳芳率數萬大軍渡江反撲,鍾毅率其部隊在何應欽、李宗仁指揮下,在龍潭一帶與敵血戰,激戰數日,全殲該敵。從此,軍閥孫傳芳勢力一蹶不振。


一九二九年,鍾毅被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軍事。他深知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野心,認真了解日本的軍事裝備情況,研究日本軍隊的戰略戰術,以利未來對日作戰之需要。

一九三一年,鍾毅在第四集團軍總部任上校參議,併兼廣西大學軍訓大隊長。


一九三四年,他考入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學習。在陸軍大學學習期間,他刻苦學習各種軍事學術理論,研究現代作戰的戰略戰術,力求精深,從不自滿。


鍾毅從陸軍大學畢業後不久,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全面進攻,全國軍民在國共兩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奮起抗戰,鍾毅怒火滿腔,請纓上陣殺敵,以雪國恥。


正好這時廣西抗日軍隊擴編,成立第三十一軍,鍾毅被任命為第三十一軍第一三八師第四一四旅少將旅長,率軍北上抗日。

鍾將軍奉令移師北上,擔任津浦路南段的守備任務,固守明光、鳳陽一線陣地。


他是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師長,棗宜戰役孤軍突圍53人殉國一九三八年初,日軍佔領南京之後,企圖打通津浦路,調重兵進攻第三十一軍陣地。


敵人在優勢炮火、飛機等重火器的掩護下瘋狂衝鋒,鍾將軍指揮第四一四旅抗日官兵固守主陣地,沉著應戰,憑藉高昂的士氣和愛國熱情以窳敗的武器裝備,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一九三八年夏,武漢保衛戰開始,鍾將軍奉命轉進鄂東,擔任阻擊日軍的作戰任務,鍾將軍率領全體官兵,日夜趕修工事,儲備彈藥。在激戰中,他常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沉著地應付戰鬥中出現的各種複雜的形勢。由於他指揮有方及全體官兵的拚死作戰,阻滯了日軍的推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作戰任務。鍾將軍以戰功晉陞為第一七三師中將師長。


武漢會戰以後,第一七三師奉令退守鄂北襄樊地區,受第五戰區節制,保衛第五戰區司令部駐地老河口。


一九三九年夏,日軍為確保武漢的安全,發動掃蕩鄂北的戰役,派出重兵在飛機、大炮的支援下,沿隨縣、棗陽向前推進。第一七三師奉命固守唐縣鎮、尚書店一線既設陣地,與進犯日軍發生激戰。鍾將軍身先士卒,親到前線指揮,官兵見師長這樣奮勇,勇氣倍增,寧死不退,屢挫敵鋒,迫使敵軍退回武漢。戰役結束,鍾毅因戰功榮獲軍事委員會頒發的陸、海、空甲等獎狀。爾後,第一七三師奉令開到樊城東面張家灣地區整補。


十二月,我奉令開展冬季攻勢,出擊進攻日軍據點,鍾毅將軍指揮第一七三師英勇作戰,接連掃除日軍在安陸、鍾祥的據點,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軍隊堅持抗戰到底的斗一九四○年五月,日軍為報第一次隨棗戰役慘敗之仇,消滅鄂北我第五戰區野戰主力,集中了五個師團的重兵,並加之以大量空軍、炮兵、裝甲車,向我發起突然進攻。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指揮下,奮起抵抗,第二次隨棗會戰的序幕揭開了。


第八十四軍的三個師,當時隸屬於黃滇翔將軍的第十一集團牟奉令擔任守備襄花線上的隨縣、棗陽一線陣地。


五月二日起,激烈的戰鬥開始了,瘋狂的日軍在飛機、大炮及裝甲車的掩護下,向我陣地發起集團衝鋒。我將士沉著應戰,痛殲日軍,鍾毅將軍指揮一七三師將士浴血奮戰,打得敵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由於我火力太弱,將士傷亡殆盡。五月五日,日軍聯合兵種的精銳部隊突破第一七三師左鄰部隊的防線,企圖迂迴包抄我主力。為粉碎敵人的陰謀,軍部指示第一七三師擔任後衛,牽制日軍,掩護主力撤至唐縣鎮一線,向棗陽集中。


在危急關頭,鍾將軍堅決執行命令,率部擾襲敵人交通,艱苦作戰,屢挫敵鋒,但在激烈的戰鬥中,軍、師及長官部的無線電通訊失靈,鍾師長與上級失去聯繫。


他判斷敵主力必直襲棗陽,遂兵分兩路,向呂堰驛以北集結。


他自率左翼縱隊及師直屬部隊進入棗陽以北的太平鎮與蒼台之間。不料,正與日軍主力相遇,被敵包圍,鍾毅親自布置部隊衝鋒突圍,邊打邊退,我傷亡慘重。


五月八日,鍾師長率部到達河南省邊境之蒼台附近時,又遭日軍騎兵追襲。雙方短兵相接,殺成一團,隊伍失去控制。五月九日,鍾師長身邊只剩下一個衛士排。他寧死不屈,率領衛士與日軍廝殺了兩個時辰,彈盡糧絕,官兵傷亡殆盡。鍾將軍右胸負了重傷,血染前襟。他頑強地支撐著,下令士兵迅速分散突圍,然後把筆記本、作戰資料等機要物品埋在陣地的蘆葦根下,從容地舉起左輪手槍,扣動了扳機,自戕殉國。


自抗戰以來,鍾將軍歷經多次戰事,在與日軍激戰中,他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官兵見師長這樣奮勇,勇氣倍增,寧死不退,屢挫敵鋒。隨棗之役,迫使敵軍於兩日間回退三百餘里,取得空前勝利。戰役結束,鍾毅因戰功榮獲國民黨政府頒發陸、海、空四蔚蕁寶鼎勳章(屬國軍最高獎),頒獎令於1940年5月8日發表,次日將軍已在蒼台鎮殉國,已無法領受這一份國家酬謝給他的恩榮。


鍾毅將軍的死,大義凜然,死得其所。鍾將軍不僅是為抗戰救國而轟轟烈烈地死,更是為了發揚民族正氣而死,他的死,是中華民族的永生。


鍾毅將軍的忠,充分體現了一個封建社會儒家學者固有的民族氣概和道德人格。「士可殺,不可辱!」將軍飽讀詩書,深知文人士大夫在危難當頭當以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的古訓。據其三弟鍾協後來回憶,無論是北伐還是抗日戰爭各次征戰中,鍾毅都經常帶備一幅關公畫像;又據戲劇大師田漢夫人安娥的當年文章記述:「抗戰以來,鍾毅便刻了一個「三生有幸」的圖章佩戴。鍾毅常對人說,假設他遇敵不能脫身時便自殺。而1940年5月9日,這句話應驗,成為現實。」據史料記載,當時在孤立無援、彈盡糧絕的危急時刻,他吩咐身邊士兵說:「吾等身為軍人,當此危急存亡、間不容髮之際,正宜奮命抵抗,萬不得已,當留一彈自戕,勿為敵俘,遺羞華冑。」將軍說到做到,不辱國命,舉槍自戕,盡忠殉國,成仁取義,流芳千古。


烈士殺敵殉國的消息傳開,舉國悲痛。全國軍民決心更加團結抗戰,奮勇殺敵,為烈士報仇,誓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鍾毅烈土的靈摳運至重慶時,白崇禧將軍及各級要員都到北碚弔祭,爾後把靈樞運回廣西,安葬在桂林郊外。


鍾毅烈士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每天一位英雄。


昨天回顧胡一新烈士:他是燕京大學畢業生,為了抗戰先跟馮玉祥後隨賀龍揚刀催馬殺日偽


明天預告:聞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