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現在看二戰,當時德國已經佔領了幾乎整個歐洲,卻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敗,原因似乎很簡單,就是德國的實力不足以同時東西兩線同時對抗蘇聯和美英,既要面對在蘇聯代價慘重的消耗戰,也要面臨美英重型轟炸機對德國戰爭潛力的摧毀。不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應該是德國即便佔領了整個歐洲,尤其是富庶的西歐,德國一直試圖將這些國家的經濟整合進自己的經濟體系中,使整個歐洲的經濟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服務,不過很可惜,德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失敗,事實上,這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0世紀40年代的歐洲早就開始奉行開放型經濟,進口其他地區的原材料,生產出產品之後再銷售到其他國家賺取高額利潤,諸如丹麥,進口來自加大大的飼料,然後將生產的豬肉和雞肉出口到英國等國家,而戰爭開始後,由於皇家海軍的海上封鎖,德國佔領下的歐洲根本得不到原來的那些原材料和資源,德國也無法為這些國家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在戰爭演唱的情況下,這些國家不僅不會為德國經濟提供幫助,反而因為要養活大量的人口而耗費更多的資源。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相對之下,得益於制海權,美英尤其是美國,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的進口任何所需的原材料,加上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可以生產出大量的軍事裝備,在整個大戰中,美國一共生產了30萬架軍用飛機,其中有大約3萬架是四引擎的重型轟炸機,相比之下,1942年義大利全年的飛機生產數量還不及美國一周的生產量。在充分的物質保證之下,美國不僅可以承受初期的損失,諸如太平洋艦隊被日本海軍重創,還可以迅速重建,生產出更好的艦船,不斷加強自己的實力,相比之下,儘管在珍珠港取得了重大成功,日本海軍在中途島之前也一直保持進攻態勢,但其實力卻在不斷下降,大量的艦船被擊沉或者受損,而日本的造船工業卻無力及時為其提供補充,更不要說增強實力了。


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認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確實到來,美國都將不再擁有規模上的優勢,中國軍工企業正在研發和生產大量先進的潛艇和戰鬥機等裝備,相比之下,美軍卻由於缺錢而無法得到大規模的裝備更新,美國在軍事領域上的優勢正在消失,逐漸被崛起的中國超越,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


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事實上,能夠顯示一個國家實力的並不是其軍事力量,而是其強大經濟實力,當然,這種經濟實力不應該是沙特和俄羅斯這樣的能源出口型經濟,這種經濟雖然可以在能源價格高漲的時候積累巨額財富,但其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太大,一旦能源價格下跌,其經濟必將陷入不可逃脫的衰退之中。中美經濟則要安全和健康的多,戰爭比拼的終究還是經濟實力,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軍事力量,對於中美這樣的大國尤其如此,不過,一旦中美爆發衝突,中美誰的經濟實力會更強大一些呢?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對海上航線的控制,也就是制海權,儘可能的維持自己的經濟正常運轉,那麼,中國是否有能力在與美國爆發大規模衝突的時候保持自己的商業航線正常運行呢?不論是經過太平洋到南美和澳大利亞,還是經過印度洋到非洲和歐洲,這還沒有算上沿途國家的政治態度。恐怕這也是中國目前努力發展「一帶一路」計劃的主要因素。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後的德國是窮是富?他們有何能力在戰後迅速恢復經濟
俄羅斯經濟實力還不如韓國,卻能吊打韓國,實力堪比美國,為什麼
經濟一直衰退,美國的實力到底如何?是否還具有對付中國的能力?
二戰後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列國是如何恢復經濟的?
南宋被滅國,為什麼不能把雄厚的經濟實力轉化為強大的軍事實力?
美國:不允許中國用經濟實力擺平一切
這個鄰國挑釁中國,經濟危如累卵,認錯後中國出手相救
二戰參戰國GDP對比,德國戰後經濟崩潰,美國卻不降反急增
突然炮轟中國,經濟戰一觸即發!
美國國務卿:絕不允許中國用經濟實力擺平一切 看中國亮劍!
因為「薩德」韓國經濟損失慘重,遠超他們的預期!
剛剛,韓國又炮擊中國漁船,對韓國打一場經濟戰刻不容緩
此國經濟依靠中國,但他並不領情屢次挑釁中國,如今經濟面臨崩盤
俄羅斯經濟實力還不如韓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
中國經濟實力究竟能支撐幾個航母戰鬥群?
美國經濟霸權遭「威脅」,中國經濟將「取而代之」
美國絕不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坐視不理,已打算用軍事制約中國
美國決定世界是否會爆發戰爭,但中國決定世界的經濟增長!
二戰前的德國,經濟竟如此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