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陳忠實:一部作品成就的非凡作家
作者 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4歲。當天各大小媒體都有及時而深入的報道。在出版《白鹿原》之前,陳忠實不算著名,自1992年出版《白鹿原》之後,50歲的陳忠實開始名聲鵲起,幾乎聲冠文壇。因一部作品贏得如此高的聲譽,在文學史上並不多見,陳忠實幾乎是一個特例。不用討論其他原因,根本緣由還是在於《白鹿原》實在是一部當代中國文學極其難得的精品,當然也是公認經典作品。
陳忠實
現在人們看到的《白鹿原》如此聲名卓著,但陳忠實還是有不少作品,說他大器晚成,名副其實。自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來,陳忠實發表中篇小說9部,短篇小說80餘篇,報告文學散文以及創作漫談50餘篇。其中9部(篇)作品獲全國及各大刊物獎。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有文論集《創作感受談》。另有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卷),比較全的作品集有《陳忠實文集》(5卷),散文集《告別白鴿》等。這些作品大都平實平常,傳播與研究都不太充分。顯然是《白鹿原》的光芒蓋住了他的其他作品。所以,討論陳忠實,也只有討論《白鹿原》。
《白鹿原》最早連載於《當代》雜誌1992年第6期和1993年《當代》第1期,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白鹿原》講述渭河平原在20世紀上半頁變遷的歷史風雲。白鹿兩家為爭奪白鹿原的土地支配權明爭暗鬥,峰迴路轉。兩個家族的矛盾爭鬥又引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衝突,整部作品故事飽滿,張力十足,內隱的衝突與悲劇使得小說雄渾奇崛。《白鹿原》的評論者和讀者幾乎眾口一詞把它看成是民族的史詩。作者在卷首也引述巴爾扎克的一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中國當代文學很久以來沒有出現氣勢恢宏而有大氣象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他文化上的思考,卻又富有現實感地回應了當時的思想焦慮。通過不同形式的爭論和討論,《白鹿原》迅速獲得了評論界高度重視,而在圖書市場,這部作品的銷量也節節攀升。
小說開篇起筆不凡,白嘉軒接連死去一個、二個、三個、直至六個新娘子。如此美妙的洞房花燭夜,卻伴隨著死亡氣息。一方面是傳統宗法制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必須完成白嘉軒的傳宗接代的儀式;另一方面,小說以悲喜的形式開頭,實則是死亡的陰影籠罩住小說的開篇,小說的展開就要以最大可能驅除死亡的陰影。由新娘接二連三的死亡引發賣地再娶一房的痛苦抉擇,白家幾乎置身於絕境,走出絕境構成了小說敘事的內在推動力。故而小說的故事情節顯得極為抓人,幾乎是驚心動魄,峰迴路轉。陳忠實把傳統現實主義的敘事筆法做得極為道地,並且推向極致。
小說確實是以史詩式的結構支撐20世紀劇烈的社會變革,動蕩不寧的劇烈的社會矛盾:革命、日本人的侵略、民族衝突、階級矛盾,20世紀上半頁的歷史大變動,構成了小說展開的背景,在白鹿兩家幾代人關土的爭奪的傳統故事,現在轉向了具有現代性意味的政治選擇。白嘉軒與鹿子霖的矛盾是土地爭奪的矛盾,是宗族的統治權的矛盾,也是傳統道理理想的矛盾。但在他們的下一代白孝文和鹿兆鵬的對立關係,則引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的政治衝突。小說的矛盾展開是以正反、善惡、高下、黑白、是非的二元對立分明的形式展開的,故整體上小說敘述是現實主義的傳統筆法,但陳忠實做得明晰、稜角分明。當然,這樣的二元關係是有反向和多次轉換的形式的。白嘉軒這個鄉村道義和德性的化身,他的長子白孝文卻一度落到吸食鴉片,討飯乞食的地步,後來為了一個飯碗加入國民黨;鹿子霖這個奸詐之人他的兒子鹿兆鵬卻背叛階級,深明大義,從小就同情勞苦大眾。他們後來的命運也多次變換,雖然沒有明確最後的結局,但卻是有可能再次被顛倒。
《白鹿原》
《白鹿原》試圖在歷史文化和階級鬥爭的大背景上來揭示人性,或者說它力圖從人性的多面性和豐富性的層面上折射出中國民族的文化蘊涵。很顯然,小說最為引人注目之處,還是它試圖把傳統文化提升到正面積極的意義上來認識。80年代是反思傳統,崇尚西方價值的時代。「尋根小說」卻很有些背道而馳,提出文化尋根,儘管它直接緣由是受到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但它也是有現實的深厚依據。《白鹿原》的核心意象「白鹿」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雖然有些空靈或含混,但還是較為明確地指向了傳統的儒家文化。《白鹿原》對中國傳統文化持肯定的態度,它反映了90年代初中國文化的自我建構需要,雖然也存在著明顯的理想化傾向。90年代初期以後,中國社會普遍有回歸傳統的傾向,80年代對傳統的反思性批判幾乎一夜之間轉向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本來就有文化底蘊的陝西作家,無意中以他們的遲鈍和執著獲得了新的歷史機遇。柯雲路、路遙、賈平凹、鄭義等等,都是打上文化印記的作家,他們在這方面都倚仗著地域文化的優勢。陳忠實則來得更為「笨拙」,因而也更為深遠,他不加保留地肯定傳統文化,從中尋求涵蓋近現代中國歷史的價值觀念。白嘉軒、朱先生都是在這樣的根基上塑造的正面形象,他們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倫理和精神人格的代表,是民族文化的脊樑。在陳忠實的敘事構想中,革命以其暴力機制對歷史的改變都是表面的,只有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的立根之本。基於90年代初中國社會現實及其意識形態重構的需要,陳忠實的文化理想性訴求獲得了廣泛的贊同。當然,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孫紹振先生撰文《什麼是藝術的文化價值——關於〈白鹿原〉的個案考察》(載《福建論壇》,1999年第3期),批評《白鹿原》的文化價值觀照脫離了藝術性,認為其文化意義並不能代表其藝術價值;恰恰是文化觀念的概念化傾向,嚴重削弱了人物的豐富性格。但是大多數評論還是認為,《白鹿原》的文化觀念是有積極的認識意義,對於90年代中國文化的重構來說,都顯得具有寓言的意義。
小說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成功地塑造了一組人物形象,不管正面反面,不管肯定否定,小說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刻畫鮮明而飽滿,準確而精當。小說的主要人物白嘉軒六娶六喪,他在生存的逆境中抗爭,不向命運低頭,挫折把他磨鍊得堅韌硬氣。種植鴉片使他重整旗鼓,再次娶妻生子使他成為堂堂正正的接脈人,白鹿兩家進入鼎立的較量時期,陳忠實對中原地帶的風土人情有著十分精湛的了解,並且諳熟中國農村的宗法制度,因而他表現農民爭奪統治權的鬥爭,顯得精當老道。白嘉軒出賣天字型大小水地,能屈能伸,工於心計,頗有遠見卓識。顯然,白嘉軒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物,經過一番「勞其筋骨」之後,他迅速成為一個傑出的鄉紳。品行端正,剛直忠良,公正無私,明察秋毫,他始終秉持傳統德行,仁義禮智信,是他奉守的祖訓,也是他的人生信條。他身上凝聚著幾乎全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相比較而言,鹿子霖則多少有些奸詐狹隘。他熱衷於權術,玩弄陰謀,甚至與侄媳婦通姦。當然作者並沒有把這個人寫得簡單化,而是相當準確地把握住這個人物的內心邪惡,惡所具有的性格張力,投射到他的各種戲劇性行為中,使得鹿子霖這個形象散發著慾望的氣息,同時也有效地表現這個人的多面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人似乎更貼近中國農民的那種精明和狡猾天性。其他的人物,如鹿兆鵬、鹿兆海、白孝文、田小娥、黑娃、朱先生、冷醫生等,甚至所佔篇幅不大的人物,也寫得有生動有趣。
當然,這部作品最為觸動人們思考之處在於,它對傳統文化的重新發掘,試圖以來思考20世紀中國社會劇烈變動的必要性,這種思考或許提示人們20世紀中國歷史未必沒有多重選擇。但是,小說以其現實主義的筆法,還是戰勝了其觀念性的設想,傳統文化在20世紀劇烈變革的時代已經沒有實際的作用,它無法真正引導中國社會走出現代。因為,傳統文化本身陷入困境,也難以為繼。這就把20世紀中國社會進入現代的困難和複雜性的問題提出來,讓人們去思考、爭論、回應。
總之,一部作品能夠提出這麼多、這麼深刻和尖銳的問題,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是幸福的、驕傲的。
謹以此文幻悼念陳忠實先生。願他安息。天堂會有圖書館,他還可以在那裡寫作。
2016年4月30日晨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未名湖畔,聆聽「百年新詩」
熊培云:中日之間為何未能和解?
李少君:西部文學裡的邊塞詩
吳克敬:《西遊記》是留給我們的文學遺產
※趙孟頫書法成就最高是楷書,代表作就是這幅楷書作品,你怎麼看?
※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廷闓書法方面的成就及作品
※李鴻章成功秘訣:借曾國藩的光,成就自己的事業
※甄子丹劉德華首次合作,沒有浮誇的武打場面,成就王晶的翻身之作
※她被稱作民國美人魚,朝氣美麗,因一成就被宋美齡認作乾女兒
※周星馳幾十部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電影是哪一部?
※和宋丹丹、王姬是同學,他八年成就四部經典作品,狄仁傑無法超越
※一個真實的故事:善良成就你的未來
※一根竹,一片篾,在山區老匠人手裡成就一件精緻的作品
※薄情寡義的劉皇叔為了成就事業,讓自己夫人成為政治犧牲品
※實拍戒指的製作過程,步驟繁瑣,看到成品很有成就感
※南懷瑾老師:真正悟道的成就是三身的成就
※這部武俠片李連杰已拍好定妝照,最終卻是梁家輝成就一代經典
※「金剛狼」和《斷背山》男主的「第一次」,成就了這部懸疑佳作
※一部武俠巨作 成就了這麼多明星
※心慈手軟成就張作霖:如果都趕盡殺絕,也許就沒有後來的張作霖了
※封神演義,因另一股勢力的崛起,成就了李靖一家四口肉身成聖
※成長其實就是一種成就
※毀作品還是成就經典?好萊塢將翻拍真人版《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