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曾在戰場上打的板垣無地自容,戰死沙場後舉國縞素

他曾在戰場上打的板垣無地自容,戰死沙場後舉國縞素

有一位民族英雄,曾經在戰場上打得板垣征四郎無地自容,數次有自盡的念頭。他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他的軍隊贏得了「台兒庄大捷」、「鄂北大捷」、「襄東大捷」。他在日軍中立下赫赫威名,在其戰死之後受到日軍最高規格的葬禮。他的犧牲,可謂中國抗戰之最大損失,蔣介石曾親自下令無論如何搶回他的遺體,在重慶厚葬。在將軍的棺槨運回重慶厚葬的途中,十萬人為他送葬,哭聲震天,終夜不止。


這位將軍便是梅花上將,張自忠。

他曾在戰場上打的板垣無地自容,戰死沙場後舉國縞素


北平淪陷


七七事變之後,全國上下一片抗日之聲,但是在京津這片燕趙之地上,卻氤氳著黑壓壓的烏雲,最高決策者的戰和不定葬送了這個有著近800年首都歷史的北平。盧溝橋槍響之後,蔣介石電令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堅決抵抗來犯日寇。


但平津的最高領導者宋哲元卻有著自己的盤算,雖然在名義上歸南京國民政府管轄,但宋哲元擔心蔣介石借抗戰之名將勢力滲透到平津地區。因此宋哲元盡量與日軍談和,不願輕起戰端。他天真的想要以自己的妥協來換和平。保障自己的軍隊與地盤不受損失,可是這樣的行為卻正好落入了日本人的圈套。

日本人談和的真正目的不在於停戰,而在於贏得時間調兵備戰。7月9日,11日,19日,雙方曾三次達成協議,但這三紙協約說穿了就是三張紙,根本沒有任何的說服力。


在電視劇《長沙保衛戰》中,其中有一軍統對日本人做了特別精闢評價,「日本人信不過,與日本簽訂的停戰協約,哪次不是墨跡未乾便又要干戈相向。」這樣的總結自是精闢,也是無數次吃虧後得到的教訓。


日軍通過談判贏得了時間,並撕毀協議向平津地區發起進攻。宋哲元這才意識到中了日本人的拖延之計。而此時,趙登禹,佟麟閣二位將軍已經在戰鬥中犧牲了。宋哲元感到局勢惡化,便命令張自忠留守北平,自己退到了後方。


但張自忠上台後,依舊對日軍遷就,日方變本加厲。不久,北平危急。8月6日,張自忠已經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隨即辭去所有職務,9日,北平淪陷,日軍下令通緝張自忠。9月3日,張自忠逃離北平。


軍前效力,盡忠報國

張自忠狼狽不堪的逃離北京城,為了躲避日本人的緝捕,多次得喬裝打扮。走投無路的他甚至打扮成一身重孝的樣子,落魄之態,不勝凄涼。


但是,天不絕自忠,吃盡了苦頭之後,張自忠逃出生天,來到了山東韓復榘的地盤上。蔣介石知道張自忠的動向,電令韓復榘扣押張自忠並交付南京軍事法庭追究其丟掉平津的責任。在見到蔣介石之後,張自忠懇請蔣介石允許他「軍前效力」以立功贖罪,蔣介石出於對局勢的判斷,表示出猶豫神情,舉棋不定。


此時,國民政府的一大部分人為張自忠求情,其中包括國民黨中最有聲望的將軍李宗仁,還有張自忠的大哥,把平津交付於張自忠的原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經過眾人再三勸慰,蔣介石最終同意了張自忠的提議,復任三十八師師長。後劃歸李宗仁第五戰區。

他曾在戰場上打的板垣無地自容,戰死沙場後舉國縞素


(第五戰區軍官,後排右二為張自忠)


血戰台兒庄,兄弟泯恩仇而赴國難


回到部隊的張自忠,懷著國讎家恨,積極準備與日寇一戰。1938年初,徐州會戰爆發。張自忠作為李宗仁的部下參加了此次會戰。3月初,日軍第五師團與第十師團分兩路發起進攻,並準備會師台兒庄,之後攻取徐州。


本次會戰中,臨沂在台兒庄北面,地位非常重要,一旦臨沂被敵軍攻克,那麼台兒庄將無險可守。負責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三軍團,實際兵力只有5個團,而他所要面對的敵人,則是號稱鋼軍的板垣師團。師團長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征四郎。

面對如此局勢,龐炳勛深感獨木難支,數次發電,要求兵力支援。但此時的第五戰區卻在兵力上捉襟見肘,只有張自忠的軍隊可以馳援。張自忠與龐炳勛曾經在軍閥混戰時期產生過嫌隙,但卻並沒有因為個人的恩怨而拖延部隊的行軍速度。反而以最快的速度行進至臨沂,並建議龐炳勛不要消極防守而要主動出擊。經過幾天幾夜的白刃戰,終於打退了日軍。


23日,日軍捲土重來,再次進攻臨沂,張自忠與龐炳勛再次聯合阻敵,使日軍佔領臨沂的計劃破碎。張自忠部兩次血戰臨沂,將日軍夾攻台兒庄鐵鉗的一個鉗頭掰去,為台兒庄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痛殲板垣師團兩個聯隊,坂垣征四郎數次羞得要自殺。這場勝利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的自信心。


隨後在武漢會戰中,張將軍更是越戰越勇,日寇10萬之眾兵分兩路大舉進犯鄂北的隨縣、棗陽地區。張自忠一面命正面部隊死守,一面火速派2個師迂迴到敵後方,兩面夾擊包抄日軍。他還親自率2個團渡過襄河向敵猛攻,粉碎了日軍圍殲第33集團軍的企圖。隨後第五戰區左右兵團全線反攻,一舉收復棗陽、桐柏等地區。戰役中擊斃日軍3位聯隊長,殲敵1萬3千餘人,史稱「鄂北大捷」。


不久,張將軍再次阻敵南下。日軍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駐守長壽店地區的第33集團軍所屬第132師等部陣地進攻,雙方激戰7天7夜,132師陣地多次被突破。張自忠決定用奇兵打敵神經中樞的戰法挫敗敵人。他調第132師的第359團另配1個營,令其於夜間繞道偷襲日軍設在鍾祥縣的總指揮部。


臨出發前,他鼓勵將士們說:「國家養兵就是為了打仗,打仗就會有傷亡。人總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轉眼就過去了。但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為國家為民族而死就重於泰山,否則輕如鴻毛。」在張自忠的激勵下,奇襲部隊當晚潛行30里路,拿下了敵人的指揮部。在正面的日軍驚聞指揮部被攻克,便倉促撤退。張自忠指揮部隊趁勢猛烈反攻,打得日軍狂退60里,大獲全勝。此役稱「襄東大捷」。


將星隕落,舉國縞素


1940年4月5日,張自忠的大哥宋哲元因病於四川綿陽去世。張自忠悲痛欲絕,從前方戰場趕去四川綿陽弔唁,並與二十九軍眾元老為宋哲元寫下輓聯:感知己,報祖國,此身尚在,絕不苟富貴惜生命而存;率全軍,哭我公,雖死猶生,敢繼執干戈為社稷之志。此後,張自忠對日作戰更是勇猛,


1940年5月16日清晨,張自忠奉命進至宜城與日軍展開激戰。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張自忠力不能支。隨後,日軍得知張自忠將軍的身份,集中萬餘人全力展開圍攻夾擊,張自忠部傷亡殆盡,本人數次中彈,自知不治,彌留之際對部下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得起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隨即拔劍自戕,壯烈殉國,時年51歲。


日軍給予張自忠將軍最高規格的葬禮。當天夜裡,最高統帥部下令奪回張自忠將軍的遺體。國軍付出了二百名軍士犧牲的代價,奪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體。5月21日,李致遠將軍、徐惟烈顧問奉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之命,率領手槍隊護送張自忠靈柩前往重慶。


在張自忠的靈柩到宜昌的時候,王陸一做了這樣的記載:


張自忠將軍忠櫬之過宜昌也,軍中未即公布而民間已有所聞,不期集於東山寺者逾十萬人。入夜,萬火熒熒,銜哀野祭,山頭路角,終夜聞悲嘆聲。幾多老母夜起手制麵食,曰:我為張將軍作北方飯也。凌晨移櫬上船,由東山寺直至江邊,千家萬戶爭於街頭設祭。花香酒果,低頭虔拜,望行列且近,手燃爆竹,目注靈輿,若有無窮之哀思,欲盡情傾訴者,祭桌上盛陳珍貴品物者,其意恨不盡獻所有於此民族英雄也。


沿途人山人海,悲壯懇切之情,使送靈者垂淚而過,莫能仰視。其時警報嗚嗚,敵機已凌空,而送者無一人退祭,無一人去也。前導軍樂激楚,覆棺之國旗愈顯光麗,十萬人綴隊以行,發於自然之情而不能已,莊嚴沉毅,初無指揮而整肅無比,視敵機盤旋而蔑如也。靈櫬上船,素旐徐展,岸上人猶是心送將軍欲溯江俱遠耳。


張自忠元帥壯烈殉國,也印證了他生前所說過的話:「我等應即下一決心,趁未死之先,決為國家、民族盡最大努力,不死不已!如此就是死後遇於冥途,亦必歡欣鼓舞,毫無愧怍。」張自忠作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軍官,他的事迹與精神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尊重。28日,張自忠的靈柩運送到重慶,蔣介石親自撰寫祭文發表告全軍將士書,以此來激勵全國軍民抗日的決心。

他曾在戰場上打的板垣無地自容,戰死沙場後舉國縞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伍佰藝書畫 的精彩文章:

「死亡百慕大」背後竟然藏有十三大驚人秘密
29光緒西狩途中密傳「衣帶詔」 殺慈禧勤王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是開國上將粟裕宿敵,最後戰死沙場,蔣介石不住嘆息
他所向無敵稱上帝之鞭,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戰死沙場的皇帝
他是抗戰勇士,被冤枉成漢奸,最後選擇戰死沙場
他是開國少將,兩次「戰死沙場」,離休仍為部隊貢獻,一生戎馬
伊拉克狙擊手戰死沙場,人們想起中國歷史上的那位狙擊王
「不滅倭寇誓不還」他是繼張自忠後,第二個戰死沙場的集團軍司令
梁山泊唯一一位戰死沙場,卻不令人傷心的「好漢」
「紙牌屋」中國版,三國時期,戰神關羽戰死沙場?還是死於謀殺?
明朝最後的英雄:屢立戰功,卻被關入大牢,後被啟用,戰死沙場
中國史上唯一戰死沙場的皇帝
瑞典曾經窮困弱小,在他的帶領下短短几年稱霸北歐,但他身處壯年卻戰死沙場
死的最窩囊的四大戰神 一位沒有戰死沙場 卻舉石獅子累死了
麝鼠不畏強敵大戰山貓,最終戰死沙場!
孫傳庭是和袁崇煥一樣的人物,他戰死沙場,對崇禎的打擊大不大
隋朝名將:張須陀,這個最後戰死沙場且不被人知的大將
歷史上為國盡忠,戰死沙場卻被奸臣陷害的「三大家將」及結局
姓秦未必奸:此人是戰死沙場的抗金將領,奈何卻是奸臣秦檜的後人
此人曾害人性命,後入伙梁山,脫胎換骨,戰死沙場
是誰奠定了曹操崛起的基礎,為了救曹操自己卻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