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蚊子的戰役中,這項新技術強大得讓人擔心
2016 年 3 月 11 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一份轉基因蚊子釋放試驗的徵求意見稿。試驗目的是用一種轉基因蚊子消除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同類,從而切斷寨卡病毒(Zika)的傳播。FDA 組織美國相關主管部門,仔細審議了這項試驗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結論是:它不太可能對包括人類在內的非目標物種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因此,FDA 發布了這一初步的 FONSI 決定(Finding Of No Significant Impact,意為「未發現顯著影響」)。在 30 天內收集公眾意見,然後決定試驗是否進行。
在轉基因技術如此敏感的今天,為什麼 FDA 要批准這一項試驗呢?讓我們從人類與蚊子的鬥爭說起。
1. 人蚊大戰,人類已疲憊不堪
蚊子是世界上無處不在的物種。許多蚊子攜帶了病毒或者寄生蟲,當它們叮咬人類時,病毒或寄生蟲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體,比如瘧疾,就是蚊子傳播的典型疾病,每年因瘧疾死亡的人多達數十萬。殺滅蚊子,切斷傳播途徑是解決這些疾病傳播的核心手段。
但是,蚊子的變異能力非常強。任何對付它們的手段,很快就會產生抗性。在人蚊大戰中,人類不得不使用高毒的農藥,比如DDT(學名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DT 為解決瘧疾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為此不得不禁止使用它。這使得 DDT 甚至成了「曾經認為很好的科學發現,最後危害人類」的典型例子。但是,在瘧疾嚴重的地區,比如非洲,DDT 之外的手段對付蚊子都力不從心。於是,在「因瘧疾而死人」和「DDT 危害環境」的兩害相權之下,非洲很多地方不得不繼續使用高毒的DDT。
在世界其他地方,雖然瘧疾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蚊子傳播的其他疾病,比如登革熱 、寨卡病毒、黃熱病等等,依然讓世界各國的衛生部門頭痛不已。
2. 埃及伊蚊促使轉基因蚊子的研發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蚊子的一種,是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罪魁禍首。2009 年和 2010 年,美國一些地區爆發了登革熱疫情。雖然我們很清楚控制了埃及伊蚊,就能控制這一疾病的傳播,但實際做起來還是力不從心。在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之後,蚊子還是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美國衛生官員們不得不考慮其他的方案。於是一家公司開發的轉基因蚊子,被選中了。
轉基因操作的目標並不是直接清除登革熱病毒,而是首先殺死埃及伊蚊,這樣它們所傳播的任何病毒也都會被消除。所以,雖然起初選擇這一方案的目標是消除登革熱,後來發現寨卡病毒也能很好地控制。
據估計,五分之四的人感染寨卡病毒沒有任何癥狀,如有癥狀,最常見的是發熱、皮疹、關節痛和結膜炎(紅眼睛)。麻煩的是,寨卡病毒迄今尚未有疫苗對付,如果懷孕婦女感染了,它將會傳遞給胎兒。本來美國沒有寨卡病毒,近年來隨著國際交往而被帶入美國本土,該病毒曾在佛羅里達出現。
3. 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殺滅埃及伊蚊
美國 FDA 此次批准試驗的轉基因埃及伊蚊,其體內會產生一種毒素。在實驗室里,這種毒素被四環素所抑制,所以它對蚊子沒有影響。一旦把轉基因蚊釋放到環境中,脫離了四環素的抑制,毒素就被激活了。事實上,這些毒素並非立即殺死蚊子,而是作用於其下一代。當釋放的轉基因雄蚊與自然環境中的雌蚊交配,產生的後代體內就會含有這種毒素。在蚊子幼蟲發育早期,毒素有活性,會殺死它們自身。也就是說,這種技術是讓交配的蚊子們逐漸失去繁殖能力,從而達到滅蚊效果。
這種轉基因蚊已在巴西、巴拿馬和加勒比海的開曼群島進行試驗過,達到了預期效果,所以研究者打算申請在美國本土進行釋放試驗。正好美國佛羅里達爆發了埃及伊蚊傳播的寨卡疫情。
在公眾對轉基因技術充滿顧慮的今天,這樣的一個打算勢必面臨著許多爭議。比如,用基因技術產生的這些毒素,蚊子也可能進化出抗性或者解毒機制,從而讓這種手段失效。到那時,蚊子的繁殖又會重新回到自然繁殖的狀態。此外,當地已有居民反對,用大眾媒體喜歡的說法是「不做小白鼠」。徵求意見期滿之後,FDA 最終能否批准這項試驗,也還未然可知。
4. 基因驅動技術,強大得讓人擔心
其實,釋放改造過的蚊子去對付蚊子,半個世紀前就開始了。彼時,釋放的是絕育的雄蚊,讓它們跟自然界的雄蚊子競爭,一旦絕育的雄蚊與雌蚊交配,其就無法產生後代。顯而易見,這一方案的核心,在於有多少絕育蚊子進入自然環境。這種方法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取決於絕育雄蚊與野生雄蚊的力量對比。
實際上,我們的目標並不是消滅蚊子,而是消滅蚊子所帶的病毒或者寄生蟲。在自然界,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會攜帶病毒和寄生蟲,對於這些蚊子來說,它們應該是有某種抗體來對抗病毒和寄生蟲。如果把這些抗體基因轉移到那些傳播病毒的蚊子體內,這些轉基因蚊子就不再「助紂為虐」,能夠與人類和平共處。人類也就不再處心積慮地對消滅它們。
不過,按照孟德爾遺傳規律,某一特定基因隨著逐漸傳代,會逐漸被「稀釋」。幾代之後,那些含有抗體基因的蚊子也就不剩下什麼了。
基因驅動(Gene Drive)則是要打破孟德爾遺傳規律。它的目標,是使所需要的目標基因在繁殖中得到優勢傳播——只要是與含有目標基因(比如經過基因改造能產生抗體的基因)的蚊子交配,產生的後代都含有這一基因。這一設想最早出現在 1940 年代,不過當時一直只是設想而已。直到 10 年前,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奧斯汀·伯特(Austin Burt)提出:依靠基因驅動的DNA剪切技術改變物種的基因,從而控制疾病的傳播。不過,如何去剪以及如何改變,也還沒有實際方案。以至於到了 2014 年,科學家們討論基因驅動技術的潛在風險時,人們也還把它當作一個「假想的問題」。
出人意料的是,討論之聲猶在,2015 年,美國就有兩個研究組成功地研製出了基因驅動改造的物種,分別是蚊子和果蠅。技術的突破在於,最新的基因組編輯技術 CRISPR/Cas9。對於採用有性繁殖方式繁衍後代的物種,這一技術都可以改變它們的任何基因,然後讓它們在野生群體中傳播下去。
在孟德爾遺傳方式下,以蚊子為例,能產生抗體的基因改造蚊子,與不能產生抗體的野生蚊子交配,產生的子代是雜合子——也就是等位基因中一個能產生抗體,另一個不能。而經過基因驅動改造的蚊子,那段不能產生抗體的等位基因會被自動切掉,然後按照另一條DNA鏈上的基因序列進行修復。於是,得到的子代蚊子就成了能產生抗體的純合子蚊子。因此,當它再與其他蚊子交配,不管對方能不能產生抗體,下一代都是能產生抗體的純合子蚊子。這就意味著,只要釋放一些有基因驅動改造、具有特定抗病毒基因的蚊子,經過若干代之後,這一蚊子就基本上都是帶有抗體基因的「新物種」了。這種蚊子也就不再是傳播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實際上,基因驅動技術的應用遠不僅於此。除了用於改造蚊子消除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蚊蟲傳播的疾病,它還可以用於根除入侵物種。因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美國每年遭受的損失高達 420 億美元,許多原生物種因入侵物種的生長能力太過旺盛而走向滅絕。
此外,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會讓目標物種產生抗性。一旦抗性產生,相應的農藥和除草劑就失去了功效。如果對沒有產生抗性的相應物種進行基因改造,再把它們釋放到自然界中,也就可能消除這些物種的抗性。
基因驅動的研究剛剛開始。這一武器的威力實在強大——動輒就改變整個物種。除了研究它的應用,它是否會產生人類期望之外的後果?人類是否能夠控制好它?……這都是擺在科學家們面前的課題,需要全面、深入地去考察研究。
客官,這篇文章有意思嗎?
好玩!下載App接著看 (????) ?
再逛逛吧 ˊ_>ˋ
三個極簡規則,看懂動物,也看懂人類
※媽媽們與蚊子的戰爭,對抗蚊子的奇刀妙槍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一場蚊子和寶寶的戰鬥
※對付這種外來蚊子,已經需要全民參與,甚至動用科技的力量
※北極圈最恐怖的「蚊子」其中個頭大的有成人腦袋那麼大!
※超創新吸蚊棒,蚊子的新對手
※人類與蚊子鬥爭的血淚史
※可惡的蚊子與獃頭的驚險之旅
※最大的蚊子居然有臉這麼大你信嗎 碩大怪物之謎即將解開
※世界上動物之最,最大的蚊子和人臉一樣大
※中國捕獲「最大的蚊子」有多大?
※蚊子喜歡叮咬什麼血型的人?誰是蚊子的「美味大餐」?這5類人最危險
※誰是蚊子美味大餐?蚊子喜歡什麼血型的人?這5類人最危險
※人蚊大戰!看看上個世紀的人是如何對付蚊子的!
※它是蚊子中的另類,專門獵殺其他蚊子的幼蟲
※利用納米技術製造的形如蚊子的微型導彈可以起到神奇的戰鬥效能
※震驚!那麼大的蚊子會把人吃掉么
※乙腦傳播與蚊子有關,夏季了大家要小心
※美批准用轉基因蚊子對抗寨卡 民眾擔憂或對人體有害
※真正的以毒攻毒,工廠專門製造蚊子,就是要滅絕我們超討厭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