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強兩大家族:哈布斯堡和卡佩家族
在歐洲漫長的中世紀中,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進展相比於近代幾乎是乏善可陳,除了沉悶的宗教和激烈的戰爭,人們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太顯著的文明痕迹。因此一部中世紀的歐洲歷史就是一部歐洲貴族的家族通婚史。在家族婚姻的分分合合中,不僅奠定了今天歐洲國家的雛形,而且還為後來的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埋下了伏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歐洲眾多貴族家族中,兩個最著名的大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和卡佩家族。敬請收聽(微信公眾號「古哥古點」有音頻!)。
貴族家族文化
歐洲在中世紀一直延續著典型的貴族封建制度,甚至直到近代二戰之前,貴族文化仍然是社會主流的一種價值認同。什麼樣的制度是貴族制度?最簡單而又最準確的一種說法就是婚姻封閉。貴族的擇偶對象只能是貴族。然而由於婚姻往往具有法定的財富所有權的轉移能力,所以在歐洲的歷史上,婚姻絕不代表愛情,而是軍事手段外另一種特殊的博弈工具。婚姻和繁育決定了一個家族的興衰,這就是大家戲稱的「下面的政治」,也讓貴族制度之上又疊加了家族文化。歐洲的名門望族眾多,比如北歐的奧爾登堡家族、來自薩克森的韋廷家族、來自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等。這些望族中,名氣最大的,勢力最強的又非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源自法國的卡佩家族莫屬。至於它們兩個究竟誰是歐洲第一,一直以來都有爭論。按照人丁和實力而言,卡佩家族應該佔先;但是按照頭銜的位階來論,哈布斯堡略勝一籌。
卡佩家族
卡佩家族(Carpet)是到目前為止歐洲範圍內人丁最為興旺的大家族。該家族的起源和主要實力來自法國,其分支遍布整個歐洲,甚至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曾有該家族的成員當過皇帝!先後總共統治了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直到現在西班牙和盧森堡的王室還是卡佩家族成員。此外,該家族的存在歷史非常久遠,從公元888年就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一直延續至今。
卡佩家族的源頭要從近代歐洲著名的三國時代說起。公元800年,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因為統一大半個歐洲的豐功偉績接受教皇授予的「羅馬皇帝」頭銜,建立查理曼帝國。這一成就只有1000年後的拿破崙幾乎再次做到。但是由於當時歐洲還沒有形成長子繼承製度,所以再大的帝國最後也會被作為遺產分割繼承。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國正式三分,成為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這三國就是後來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雛形。
三國分立後,東法蘭克有位荷斯巴耶伯爵,人稱「強者羅貝爾」回到西法蘭克王國,得到當時的西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的高度肯定,並在866年授予他成為紐斯特里亞的領主,也就是今天巴黎附近。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大羅徹底改變了歐洲的走勢。他剛當上領主的同年,北方的維京海盜就入侵法國沿海,和中國明朝遇到的倭寇一樣,所不同的是這些海盜不倭。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強者羅貝爾不是蓋的,主動領軍,保家衛國,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戰死了。其子厄德繼承大羅的「巴黎公爵」頭銜,懷著國讎家恨,眾志成城,一舉擊退維京海盜。厄德的名望高漲,而同時原先加洛林王室的勢力趨向沒落。此消彼長之間,厄德代表的崛起的卡佩家族和老舊的加洛林王族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政治對決。
圖:強者羅貝爾
公元888年,厄德挾著超高人氣登上國王寶座,成為卡佩家族的政治先行者。896年,厄德死後,加洛林家族的查理三世接替他登基。這個查理國王,行為愚蠢,被人們稱為傻瓜查理。就是在他的綏靖政策下,北歐的諾曼人在法國塞納河下游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並被封為諾曼公爵,這就是今天的諾曼底。由於傻瓜查理太過低能,所以不少反對派就擁護厄德的弟弟小羅貝爾稱王。天無二日,雙方當然不能共存,932年雙方在蘇瓦松大戰一場,查理戰敗,但兩人都掛在當場,於是大羅的女婿魯道夫被推為法王。13年後,女婿魯道夫死去且剛好無後,於是大羅的兒子雨果被貴族一致選為法王。
圖:羅貝爾接受加冕
這個雨果可不是《悲慘世界》的作者,但是這個雨果同樣偉大,被後人稱為「偉大的雨果」。「偉大」這個謚號可不是隨便加的,其政治手腕相當高明。雖然被選為國王,大雨果一看當時加洛林家族還是百足不僵,於是就學起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奉路易四世為國王,自己幕後控制。956年大雨果去世,他的兒子小雨果繼續當政,掌控一切。如同曹丕一樣,當看到時機成熟,小雨果便決定正式搶班奪權。連接管的戲碼都幾乎一樣,一番群臣苦勸加推辭表演後,終於在987年小雨果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這在歷史上標誌著法蘭西王國的開始和卡佩王朝的正式起點。由於小雨果喜愛穿斗篷,所以他的外號就是斗篷(Cape)。而斗篷太祖建立的新王朝,就叫Capetain,其家族叫做卡佩家族。
圖:現在的法蘭西島 巴黎大區
卡佩家族起初管轄的區域非常小,只有約1000平方公里,包括從巴黎延伸到奧爾良之間的一個狹長區域,被稱為巴黎島,即傳統法蘭西公爵的領地。由於土地狹小,故此法王的政治影響力很低。法國王室以及後來西班牙王室中常出現的一個名字是「腓力X世」,這個腓力其實就是菲利普(Philippe)。普利普是一個希臘地區的名字,在西歐基本沒有,例如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馬其頓國王就叫菲利普。它的出現完全是因為法王當時地位實在太低,找不到願意聯姻的名門望族,最後只好找到偏遠的基輔羅斯公國的一個小邦公主。這個安妮公主深受希臘文化影響,故此給自己的孩子取名腓力,這才有了後來法國王室里經常出現的這個名字。
圖:法王腓力二世
此後卡佩王朝開始了武力擴張和基因擴張的雙重發展之路。最有作為的當屬腓力二世,他沒收了安茹家族的曼恩伯國、安茹伯國和屠棱伯國領地,并吞了布列塔尼伯國。1213年,在著名的布汶會戰中擊敗了英德聯軍,收復除加來以外所有諾曼底公國領地,幾乎統一了盧瓦爾河以北的整個法蘭西。
圖:布汶會戰
腓力二世的孫子路易九世是個西方的聖人,被稱為「世界上從未見過的完美怪物」。自他之後,法國國王最喜歡用路易來作為名字,特別是在波旁王朝時期(從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八),以路易為繼承者名字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這之後,卡佩家族不斷開枝散葉。12世紀,年輕的家族成員亨利成為騎士後四處闖蕩,投奔到當時西班牙地區的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麾下。(卡斯蒂利亞國和另一國家阿拉貢合并後,演變成西班牙。)阿方索六世一高興,招亨利招為駙馬,並且將剛剛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的伊比利亞西北部(今天葡萄牙北部地區)作為嫁妝封給了亨利,稱其為葡萄牙伯爵(PortugalConde),其封地被稱為Portugal。
圖:路易九世
1109年,阿方索死後,亨利藉機脫離卡斯蒂利亞,葡萄牙後來成為獨立王國。1807年,葡萄牙王室在拿破崙入侵後,逃跑到巴西。拿破崙失敗後,若昂六世把兒子巴西親王佩德羅留在了巴西,自己返回葡萄牙,而巴西親王后來在巴西獨立稱帝。
1701年至1704年通過王位繼承戰爭,卡佩家族獲得了西班牙的王位。之後又利用波蘭王位戰爭,奪取了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爾馬控制權。除了上述地區之外,卡佩家族還曾經掌控過波蘭王國、匈牙利王國和盧森堡公國等地區,可以說,論家族成員總數和近代影響力,卡佩家族的確雄冠全歐。
哈布斯堡家族
卡佩家族雖然家大業大,但是哈布斯堡家族也不遑多讓。卡佩家族以歐洲大陸強國法國為基礎,哈布斯堡家族則以歐洲另一個大國德國為基礎。當然後來,尤其到近代,哈布斯堡家族相對卡佩家族有所落後的原因也是如此,因為卡佩的法國是一個完整的法國,而哈布斯堡的德國則只是南部德語區,而且從未統一。不過在鼎盛時期,哈布斯堡的家族一時無雙,因為他們長期以來一直是皇帝稱號的保有著。雖然羅馬人的皇帝桂冠並不像中國的傳國玉璽有那麼強大的權威象徵,但是畢竟這證明了某種高貴的身份,特別是宗教層面的意義。而這點在中世紀還是非常重要的。
圖:魯道夫一世
卡佩起源自強者羅貝爾,而哈布斯堡則同樣起源於一位更強的人物魯道夫一世。這個話題同樣要從剛才講的三國時代說起,歐洲三分後,土地雖然可以分割,但是查理曼大帝有一項榮譽就是皇帝稱號卻不可分割。所以這個稱號就在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之間來回交換。到公元962年,羅馬教皇若望十二世為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皇帝,自此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其屬性從法蘭西屬性變為德意志屬性。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兼有阿爾卑斯山南北兩側,故此它還有義大利屬性。早期的帝國皇帝多更欣賞文明程度較高的義大利,很多就定居在義大利,所以不太在意北部的帝國領土。因此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地區,不但沒有統一,反而逐漸細分成越來越多的碎塊。大些的領主和主教中,選出了7位作為常委會委員,史稱選帝侯,由他們來決定皇位的繼承人。
圖:選帝侯
到1257年,霍亨斯道芬王朝的所有的皇位繼承人都死去了,打破了微妙的平衡。大家都不願實力強大的候選者當選,所以新選擇的兩位皇帝都不是德意志地區的領主。這二位一個選完就離開了,一個壓根沒來。沒有人實際當皇帝長達20多年,史稱「大空位」,這就造成政治、經濟全面的混亂,引起教皇的恐慌。他於1273年下令,如果貴族們不能消除分歧及時推出一個新的國王,那麼他就直接任命。
當時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是波西米亞的國王奧托卡二世,他的領地國力強盛。另一位競爭者魯道夫年紀偏大,領地雖然也不小,但無法和奧托卡相比。魯道夫手腕高明,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薩克森公爵和上巴伐利亞公爵,獲取支持,同時以放棄帝國在教皇所掌管的教皇國的領土要求贏得了教宗的承認。加上大家都感覺這麼一個中等實力的老頭不會有什麼威脅,所以1273年,魯道夫一世加冕為皇帝。
圖:波西米亞在捷克的位置
可是所有的人都低估了這個55歲的老人。哈布斯堡家族本來起源自瑞士的一個名叫哈布斯堡的城堡,意為「財富之堡」,是一個普通的小貴族。年輕的魯道夫通過在羅馬的應酬和運作,討好當時的皇帝,獲取了大量領地賞賜,之後又通過從父母那裡繼承,從妻子那裡合法轉移以及通過武力強佔得到了一系列的領地,成為一名中等實力的貴族。此時的他早已是身經百戰,政治經驗超人的豪傑。當上了皇帝後,魯道夫明白自己只是一個政治平衡下的傀儡,除了自己的領地,他指揮不了任何人。要想成為強者,只有藉助皇帝的頭銜繼續擴大自己的直轄領地。所以他擴張目標自然就鎖定在皇位競爭時就已經是對手的波西米亞國王奧托卡。1276年至1278年,通過兩次戰爭勝利,魯道夫成功的控制了波西米亞,並在之後幾年陸續打敗了其他敵對者,擴張了帝國的領土。他之所以能順利取勝,是因為它作為皇帝代表「公權」,但是公權得到的土地還不是他自己家族的。所以之後他又通過分封,把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立長子阿爾伯萊希特為奧地利公國及其領地的唯一國君。這就完成了皇室中央權力和實力基礎的構建,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開始。
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讓其他貴族都感到吃驚,所以他們在魯道夫死後,沒有再把帝位授予該家族成員,甚至想剝奪了該家族選帝侯的權力。到了阿爾布雷希特五世統領哈布斯堡家族時,爆發了大規模宗教起義,當時的皇帝西吉斯蒙德有病亂投醫,請求阿爾布雷希特出兵幫助平叛。阿爾布雷希特當然不失時機的提出要求,要娶西吉斯蒙德的女兒為妻,並在西吉斯蒙德登天后擁有匈牙利。終於在1438年,哈布斯堡家族重奪帝位,並進一步佔有了匈牙利。這就是後來奧匈帝國的基礎。擁有了強大領地的哈布斯堡家族再也不是吳下阿蒙,超群的實力讓他們從此之後開始世襲皇帝帝位。
此後哈布斯堡家族主要的擴張武器就是婚姻和生育,他們大量迎娶別國的公主等待著絕嗣後可以繼承別人的領地,同時盡量把女兒嫁給自己家族的領主們,肥水不流外人田。長期的近親結果造成哈布斯堡家族成員都有顯著的遺傳特徵:就是下唇部分前突明顯,醫學上稱為哈布斯堡下巴,俗稱地包天。
到了家族鼎盛時期的1519年,查理五世當選皇帝,隨後繼承了西班牙王位,開創了家族西班牙分支。當時的查理五世通過婚姻和集成的領土包括:
1 從父親美男腓力那裡繼承的整個尼德蘭外加夏洛萊伯國,即勃艮第遺產;
2 從母親胡安娜那裡繼承到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包含納瓦拉)和美洲領地,即大西洋領地;
3 從外祖父費迪南二世那裡繼承到的阿拉貢、撒丁、西西里和那不勒斯諸王國,即阿拉貢領地;
4 從祖父馬克西米連那裡繼承到的南阿爾薩斯到士瓦本南部的前奧地利、提羅爾、緊鄰義大利和克羅埃西亞的內奧地利以及多瑙河邊的上下奧地利、即奧地利領地;
5 新征服的米蘭;
6 弟弟費迪南通過和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公主安娜聯姻獲得的整個波西米亞和小部分匈牙利。
此時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範圍已經涵蓋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西班牙、法國北部、義大利,幾乎半個歐洲以及全球大部分的殖民地都在其掌控中,所以查理五世才會稱自己的國家為「日不落帝國」。不過查理五世並沒有將這麼大一份遺產全部傳給繼任者,而是分割開後分別給了自己的兒子和弟弟,這讓西班牙和德國失去了成為一個國家的機會,雖然這個機會並不大。
圖:瑪利亞特蕾莎
此後哈布斯堡家族開始走下坡路,他們陸續失去了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控制權。其男丁越來越稀少。到1740年家族的最後一名男性成員卡爾六世去世,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脈正式停止。不過卡爾六世修改了繼承法,讓自己的女兒瑪利亞·特蕾莎可以繼承王位。特蕾莎的老公是洛林公爵繼承人,是一個非常好的男人。當時法國人得知他要迎娶奧地利女大公,敲詐他必須放棄洛林領地。他簽字的筆猶豫了三次,最後還是堅定選擇了特蕾莎。此後,他都把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代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因此這之後的家族時代被稱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直到一戰後,最後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皇帝卡爾一世放棄皇位,奧匈帝國最後解體。
從斗篷王朝到財寶之城,兩大家族的興衰史有趣而耐人追尋。哈布斯堡王朝有一句座右銘是:「讓其他人發動戰爭,而你們,快樂的奧地利人,就去結婚吧!」以此讚美家族成員內部結合的行為。這當然是完全錯誤的。科學家已經證明,亂倫和近親結婚是導歐洲皇室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到了最後一位家族直系繼承人卡爾二世時,他已經是疾病滿身。說話困難,經常流口水,身體經常抽搐。這難道就是貴族想要的?不過如果把奧地利人,放大到全體人民,這就是無比正確的。恰如60年代反越戰時期美國人民的共同呼喚:Makelove, Not war!
更多精彩節目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古哥古點
創業不易,耳娛心憩之餘如有您偶或中意的「古哥古點」節目期次,請幫我們隨手點贊、轉發。書不盡言!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
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
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和豐臣秀吉的檢地狩刀
別了,我的中學地理!第一個到達美洲大陸的居然不是哥倫布!
費米悖論把人類鎖在地球孤島上
沙皇才是哈日鼻祖!可惜在日本遇刺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