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避暑?
現如今的科技,那是飛速發展,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夏天熱了用空調、冬天冷了用空調、屋裡除甲醛能用空調、空氣加濕,還可以用空調。這家電的發展是不是日新月異,能有的功能那是全都有。
想想,古代人沒有電,沒有這些生活常用電器,他們該怎麼生活?例如在夏天,他們怎麼避暑乘涼?怎麼躲避這室外的高溫?怎麼才能在如此熱的夏季不中暑還要給自己降溫?如果讓你穿越,你能受得了古代的酷暑不?如果讓你穿越前選擇一款家電,你是不是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帶上空調?
究竟古人是如何避暑納涼的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講,究竟古代人如何乘涼避暑。您是不是很好奇?您是不是很想知道?那您一定不能錯過今天的文章。
避暑冰塊
低碳環保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
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當然,這種奢侈豪華的「電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一般來說,官府在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來時,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者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其製冷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環境。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時,官民都會大量用冰:「取一桶冰,鑿孔置於地,涼風滿屋。」
看看這上面的圖片是不是眼熟?那就是《甄嬛傳》里古代夏季用來納涼的裝置,冰塊上面放置了一個可以旋轉的扇形道具,是不是讓你更形象的了解到古代的人們如何在夏季避暑降溫?
避暑「涼屋」
設計精巧這種豪華的避暑設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環保意識和親近自然的綠色理念。
唐朝的宮廷就建有專門用於夏天避暑的涼殿,在涼殿中央安裝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原理,用扇輪轉搖,產生的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
後來發展到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目的。到了宋代,除了皇宮之內,高官顯貴們也紛紛建立起私家避暑「涼屋」,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在享受清涼的同時,更能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至明朝,這種避暑建築從宮廷走向民間。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就曾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的「涼屋」在巧妙利用地理優勢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避暑食品
清涼爽口早在南北朝時,民間就有自製「湯餅」避暑的習俗。至宋代,秋季養生小常識避暑食品更加品種繁多,諸如瓜、李、荷葉、綠豆湯、鱔羹、銀苗菜、新蓮等,而其中以西瓜最受歡迎,宋代詩人方回《秋熟》詩中就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描述。
綠豆湯
明清兩朝,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避暑。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干用。」
涼茶
清朝北京地區還有人選擇蘇葉、藿葉、甘草等中草藥避暑,也是一大特點。而蘇州人過三伏天則喜歡喝涼茶、涼湯,吃涼粉等清熱爽口的食物。
心靜自涼?
古人懂得「涼由心生」的道理,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種超然脫俗的避暑氛圍,以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詩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王維為了消暑,抱著古琴走進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忘返,給後人留下了百讀不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夜熱依然年熱同,開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這首楊萬里的《夏夜追涼》更是寫出了怡然自樂的夏日避暑納涼之景,讀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孟嘗君如何說服羋月的弟弟魏冉共施「奸」計?
為什麼中國最後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而並不是其他?
歷史上回報最低的刺殺行動,至死方休
英國與太平天國的小船為什麼說翻就翻?
中國若能把握這兩次絕佳的機會,近代史屈辱將不復存在
※古代人是怎麼避暑的?
※古代沒有空調,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如何避暑消夏
※心靜自然涼?看古代詩人如何避暑
※古人是怎麼避暑的?來看一下古代的避暑神器!
※穿越回北宋,古代開封人是如何避暑的?
※夏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
※沒有空調的古人,如何避暑?
※古代皇帝怎麼避暑,現代有錢人也羨慕
※聰明的古代人民是怎麼避暑的?
※古人是怎麼避暑的?來看一下古人的避暑飲料!
※古人們都是怎麼避暑的?
※古代人面對高溫,有何避暑美食?
※沒有風扇空調,古人是如何避暑?
※你還酷暑難耐嗎?看看古人是怎麼避暑的!
※夏季天熱該如何避暑呢?
※青年說古代避暑
※看看古代皇帝是如何避暑的,現代的富豪也要羨慕死
※空調房?還是熱成狗?且看古人如何玩轉盛夏,避暑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