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精彩內容

清時,它是王府;建國後,它是鄧小平、陳毅、賀龍、楊尚昆等人經常造訪的四川飯店;過去的20年,它是北京城內來賓級別無人可與之比擬的「中國會」。如今,這些都真的成為了「曾經」。


去年夏天,劉丹一直在為一件事忙碌——作為一家設計諮詢公司老闆的她,需要為某投資公司尋找新的辦公地。


這看上去並不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可供她挑選的地點有很多,其中還包括釣魚台。「釣魚台很有權力感,大門戒備森嚴,警衛就在你身邊,讓你覺得自己特別被重視……」她皺著眉,說,「但是我更喜歡流動的工作氛圍,釣魚台原有的現代化辦公設備已非常齊全,只需短暫裝修即可入駐辦公。」


顯然,她有更宏偉的目標,「如果只是創造又一個標準的國貿三期式高檔西化辦公場所,我不會接這個活兒。」她說,「我要找的是那種很中國的地方,我想告訴外國人我們中國人有你值得羨慕的工作方式,不是所有中國略有成就的人就全是土豪,全是傻帽兒。」

為了這個「很中國的地方」,劉丹看了「好多好多地方」,直到一個意料之外的選項突然出現——一位朋友向她推薦了霱(yù)公府,只不過在當時,這裡還有另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北京中國會(以下簡稱「中國會」)。


「酷」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在中國會存在的20年中,它一直都是西絨線胡同的一處神秘所在(CFP圖)

位於西絨線胡同51號的霱公府是一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曾是康熙皇帝第二十四子誠恪親王后裔溥霱的府邸。


在公府旁經營著一家刀削麵館的吳老闆對此並不知曉。


近二十年來,公府一直被私人會所中國會佔用,往來的都是「神秘的」嘉賓會員,外人一律被擋在門外。吳老闆有次夏天晚上遛彎,好奇地往大門裡多瞟了幾眼,保安馬上質問他看什麼,「你是會員嗎?不是不讓進,吃飯也不行。」


但劉丹對這裡卻一點也不陌生。


她小時候就住在距離西絨線胡同步行4分鐘的新文化街。上世紀90年代初,公府附近開了北京第一家西式快餐廳,義利快餐,劉丹的初戀請她在那裡吃了兩人關係中的重要一餐。劉丹只記得那時的公府門口立著好多電線杆子,上面掛著很多電線。

2000年,霱公府已經變成了中國會,彼時23歲的劉丹作為當年中國最年輕的時尚雜誌主編,借著看香港設計師張天愛時裝秀的機會,第一次走進這座古老的建築。為了配合當日時裝秀具有中國符號的主題,劉丹特地穿了一件設計師朋友為她量身定做的紅色無袖無領旗袍,外套一件牛仔服。這樣混搭的裝束與當時的中國會非常相配。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很黑」——這是劉丹進到院子里的第一感覺。「庭院的燈光是專門為晚上開的那種。我現在看裡面掛的紅燈籠覺得特別惡俗。但那個時候,那個晚上,那一整圈紅燈籠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一位曾去過中國會的外國訪客也在旅行點評網站「貓途鷹」上感嘆:「到了晚上,這裡的燈光簡直有魔法!」大部分中國會的照片中都有燈籠出現。但區別於傳統的大紅燈籠,中國會的燈籠會發出一種暖而不刺目的橙光,與暗色的木質結構相互映襯,使現場升騰一種高貴神秘的氣韻。


昏黃的燈光中,往來模特身著現代服裝穿梭於古宅中的木棟間,這一切在當時的劉丹看來,相當「驚艷」。「其實那個時候就有酷這個概念,它(中國會時期的公府)有一些有點酷的東西,很難用語言說清楚,就是一種古建築的力量。」劉丹說。


某種意義上,劉丹這一次想尋找的也是這種「酷」的感覺,因為,「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十多年前在德國參加某展覽開幕式的一次「遭遇」令劉丹至今難忘。當時發布會現場有一位德國記者提議中國人不得入場觀展,因為「他們都是來抄襲的」,展廳門口的圖標是:一個相機和一個類似中國人的東方面孔,上面畫著一個紅叉。


「當時我很惱火,就站起來說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西方也向中國清代的設計、明代的桌椅、宋代的瓷器借鑒了很多,怎麼換成中國人就叫抄襲?」


這次展覽後,已從媒體轉回老本行設計的劉丹發現,很多傳統中國精緻的生活細節已經被慢慢遺忘、丟棄。為了喚起當代人對傳統的重視,2006年,她和德國藝術家聯手辦了一個名為「中國人這樣生活」的展覽,此後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為背景,他們連續6年持續圍繞當代中國人生活中新舊結合的主題辦展。


這一次,當霱公府作為候選地中唯一一座古建突然出現時,劉丹不禁感嘆道:「這種機會(使用古建)真的太少太難得了。」


「人脈王」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中國會的創始人——香港商人鄧永鏘


我們在京城俱樂部和長安俱樂部的感覺跟這兒(中國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候對那些俱樂部還有點蔑視,覺得就是有錢人,」劉丹說,「但中國會的會員還是有文化的,鄧永鏘被封爵,他對藝術、技術是有敬畏之心的,他很努力地把東西做到極點。」


劉丹說起的這位鄧永鏘,正是中國會的創始人。


香港商人鄧永鏘常被港媒稱作「人脈王」。他不僅成立了香港、北京、新加坡中國會、創辦著名時裝品牌上海灘,還和歐美政壇、商界、時尚圈的名人保持密切聯繫。包括撒切爾夫人,已故的黛安娜王妃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據說都是他的朋友。


1982年,中英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開始,鄧小平提出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一國兩制。時年28歲的鄧永鏘剛從英國劍橋大學取得法學碩士後回到香港,像很多在香港、英國的人一樣,他對中國大陸充滿好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到底什麼樣?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1983年至1984年,鄧永鏘(後排中)在北京大學教書時與其學生們的合影


機會很快來了,中國內地的大學開始陸續招聘外籍教師,擔任現代專業課的教師。去年,鄧永鏘在接受BBC採訪時還回憶起1983年到1984年在北京大學任教一年的經歷——在北大最初是教授西方哲學,作為第一位在北大任教的香港人,他當時的月薪約400元人民幣,住在北大的專家樓里,這在當時算是很高的待遇。


但不久的大環境變故,讓鄧永鏘只好改教英語。班上共有14名學生,都是中國文革後首批公費派往英國留學的博士生,而這批博士研究生學成之後,有的進入了中央政府領導人的智囊班子。


借著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的大勢,鄧永鏘長期往來於內地、香港、英國,逐步開啟商人生涯。1995年,鄧永鏘與北京首旅集團合作正式創辦北京天府俱樂部之北京中國會。


在1996年發表於《南華早報》上的一篇名為《中國會綜合征》的文章中,作者Fionnuala McHugh女士寫道,中國會的裝修耗資八百萬美金,用時九個月。


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古建所所長崔建航曾在一本專為工程裝修作的書《會所》中看到拍中國會室內的案例。今年春節後,崔所長在考察霱公府時終於有機會一睹真容。「在燕趙衛戰國廳室里,那裡的壁紙壁布很精美,都是手工繪製的,中間的一個鳥呀,魚呀,是咱們傳統的蘇綉作品,非常漂亮!」


劉丹也提到了壁紙:「這些壁紙都是先貼一層在牆上,請工匠現場繪製壁畫。現在,基本在全北京都見不到了。」這些中國符號情結也被她認為是中國會區別於其他會所的文化標誌。


除了大手筆的裝修費用,McHugh女士還在《中國會綜合征》中透露了很多關於「貴」的信息:在上世紀90年代的北京,中國會的入會價就高達約15萬人民幣,每年還要加1萬元人民幣年費。而中國會提供的,則是為會員的一切社交需求服務。


被問及入會價格是否過高時,鄧永鏘答曰:「還不夠貴!」據悉,在中國會成立之初,會員名額限定在500人,且入會不是交錢填表那麼簡單,會員採取推薦制,如果沒有人脈,土豪們連廟門都找不到。


盛宴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中國會餐廳內景,據悉, 整個中國會的裝修耗資800萬美元(fotoe圖)


1996年9月21日凌晨,當北京城中大部分人還在夢鄉中時,一支68人的「聯合國」天團浩浩蕩蕩擠入位於長安街南側的西絨線胡同。地道的倫敦腔、誇張的加州美音、德語、粵語等閑聊聲順著人群中的酒氣和各色香水味飄進狹窄的胡同。


天還沒有亮,霱公府府邸門前的兩盞大紅燈籠將「北京中國會」五個金字照得耀眼。


他們的凌晨出動是為了趕在晚上400位香港客人之前搶先一睹中國會的真容。


據花名冊顯示,當時的人群中有出演《刺殺肯尼迪》的當紅好萊塢巨星凱文·科斯特納、在諾蘭版《蝙蝠俠》系列中扮演管家的英國老戲骨邁克爾·凱恩爵士、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孫子國會議員丘吉爾,以及約克公爵夫人等各界名人。


當晚7點半,北京中國會正式開張。


「當時的北京完全找不到任何類似的盛宴!」在20年後被問及當時的感受,Fionnuala McHugh女士依然難掩激動,「北京中國會簡直就是鄧永鏘的生動寫照——一個多彩的中國,這對西方人來說太新鮮了。」


400多位來自香港、歐洲、美國的會員貴賓的注視下,霱公府打開大門。見過世面的歐洲王室政要、好萊塢明星們臉上的表情與趕來湊熱鬧的店小二們出奇地一致——張著大嘴,難以置信。裝修一新的公府,宛如一座宮殿,赫然在眼前。


「您在等待的最重要的中國客人是誰?」記者問一身寬鬆白衣的鄧永鏘。


「我沒有在等,」鄧永鏘答道,「我就是他。」


現場響起不斷的掌聲。


據McHugh稱,現場無一大陸人出席,唯一受邀的影星鞏俐因故缺席。


開幕式結尾,鄧永鏘「飽含深情地」鼓勵在座香港嘉賓積極修復北京城裡的老建築,北京將會提供那種「能吸引你們更多人回來的生活」。而在McHugh女士看來,比起這些,鄧永鏘此舉更大的意義是:向當時中國兩百多萬個百萬富翁們傳授花錢的藝術。


「中國會的一切都是古董,只有人是新的」,這是在中國會會員中流傳的名句。中國會作為京城四大會所之一叱吒江湖二十年,沒有哪家會所能在來賓級別上與之比擬: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2001年張國榮也曾在此小住;在達沃斯全球青年領袖晚宴中,李開復在此和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名青年探討中國高考;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在此用餐時,還觀看了「變臉」表演……若算上前身四川飯店時期,中國會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名人堂。


「貓廳」


「我要做中國時尚界的鄧小平」——2008年,在談到要新創建一個以中國元素為主的時裝品牌時,鄧永鏘如此描述著自己的野心,而當年他為中國會選定的霱公府也與鄧小平有著不解之緣。


在中國會之前,霱公府更為人所知的名稱是:四川飯店。劉丹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去四川飯店吃「京城最貴酸辣粉兒」的事,「那時候一般的酸辣粉一碗才幾毛錢,就四川飯店的貴,要幾塊,但就是好吃!」


住在霱公府東側賢孝里胡同的田大爺也很懷念四川飯店,「一個熘肉片,熘肝尖還兩毛錢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四川飯店經常賣些自己包的湯圓呀,白菜豆腐呀,都是老百姓能買的。」


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北京的川菜與領導人口味》披露了四川飯店創建的緣由——1958年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一位川籍老帥吃飯時隨口說了一句:「今天沒有川菜,真不過癮。」陳毅和朱德等人也紛紛表示想念家鄉菜。周恩來總理聽到後馬上建議:「是否在北京辦個四川飯店?」於是當即叫來京開會的四川省委書記閻紅彥籌備,後又要求北京市市長彭真物色個地方。東選西選,最終選中了西絨線胡同的霱公府。當時,中央監察部正在霱公府里辦公,待監察部搬家之後,飯店正式掛匾,店名也由周恩來總理一錘定音:「就叫四川飯店吧!」店名由郭沫若題寫。


飯店的廚師、侍者全都來自四川本地,個個「政治可靠、業務優良」。據現存於北京檔案館的一份1959年的《市服務局關於設立四川飯店請示》介紹,四川飯店的主副食原料全由四川專供,文件批註中還寫著四川名鳥、魚和名花草也一併運送至京,且一律要活的。


此後,鄧小平、陳毅、賀龍、楊尚昆等人便成了四川飯店的常客,在這裡吃飯、打牌、聊天。文革時,紅衛兵把這家飯店稱為「大走資派串聯的裴多菲俱樂部」,老闆娘朱慧受審查時,寧可受罪也不「亂咬」。1973年3月10日,在周總理和眾多老革命的關懷下,四川飯店重新開業。鄧小平第一次出山,朱慧就到住地看望他。鄧小平迎出來,說:「朱慧同志,讓你受委屈了,因為我,你受牽連了。」


《懷念小平同志》是田紀雲於2004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他回憶起與鄧小平初次單獨接觸就是1984年在四川飯店組織會餐,出席會餐的除了鄧,還有王震、楊尚昆、段君毅和北京市市長等人。田紀雲忘了邀請萬里。午餐當日,鄧小平在鄧楠和毛毛的攙扶下來到飯店,大家爭相與他握手、合影,當他端起酒杯與大家乾杯時,突然發問:「怎麼萬里沒有來?」田紀雲馬上回答:「呀,是我忘了通知他。」鄧小平說:「吃川菜不能沒有萬里。」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2005年9月,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造訪中國會(REUTERS圖)


王聖奎師傅是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大師,他也有過一次同鄧小平與四川飯店的交集。「有次鄧小平在四川飯店宴請某位外國領導人,但沒想到菜麻辣得不行。老人家沒吃好,他還自嘲說,在京多年,口味變了。」當時王師傅在大會堂接到緊急任務,馬上做了一份沒那麼辣的川菜送上應急。


當年鄧小平最喜歡在四川飯店的宋廳吃飯,廳內掛有一幅黑貓白貓圖。據說,鄧小平也曾在此談到過姓「資」姓「社」問題,「黑貓白貓,抓著耗子就是好貓」的名言也與這個廳室結下不解之緣,因此,日後的中國會也保留了這個廳室,並命名為「貓廳」。


「只是,當中國會邀請曾為四川飯店「補漏」的王聖奎師傅去指點工作時,卻遭到了王師傅的婉拒,因為,在王師傅看來,中國會的菜譜過於「花哨」和「紙醉金迷」,不得烹飪文化要領。」


52號文件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欠薪」——去年,開削麵館的吳老闆從來店裡吃飯的中國會保安口中聽到了這樣的字眼。「他說會所已經兩個月沒給保安公司錢了,他也拿不到工資。」吳老闆說。


與此同時,他還有一個發現,來中國會的好車越來越少了,「好車也就是奧迪A6。」


自2013年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後,大量曾紅極一時的高級私人會所集體陷入寒冬。中國會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普通人的身影——中國會在客戶增加服務費的前提下也接受非會員的預定,非會員辦理168元/人的臨時會籍後即可進來用餐。


堂哥考上研究生辦局、閨蜜婚禮、大伯壽宴、請客戶、探訪偶像張國榮待過的地方——在大眾點評網上,有150多條關於中國會的評價,據多位食客點評,魚香肉絲、回鍋肉、西紅柿雞蛋這類家常菜都是68元。但飲品卻價格不菲,一位外國遊客在「貓途鷹」抱怨一瓶礦泉水竟要9英鎊(約合人民幣85元)。而對新人們來說,用5000到8000元就可在有400多年歷史的公府里住一晚,這個價格也在可接受範圍內,畢竟整個會所只有8間客房,物以稀為貴。


真正壓倒中國會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則名為「52號」的文件。


去年10月,霱公府的大門上出現了一張中國會官方發布的中英文通知:「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廳字【2014】52號文件精神,及北京市文物局通知要求,北京天府俱樂部有限公司之北京中國會於2015年10月7日起停止經營。」


通知中提到的52號文件是《關於嚴禁在歷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規定稱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侵佔群眾利益,助長不正之風,應嚴禁以自建、租賃、合資、合作等形式設立私人會所。對現已設立的私人會所依法依規整治。


規定所稱的歷史建築,包括各級各類國有文物保護單位,而霱公府在1989年就被列為北京市西城區文保單位。


今年年初,北京政協委員孔繁峙在北京市兩會中也提出了「14處王府亟待騰退保護」的提案。走訪多個王府後,孔委員發現不少古建已結構變形,腐蝕嚴重,不管從文物保護還是建築安全形度,王府騰退修復問題都迫在眉睫。


中國會的經營困境、文保政策的步步緊逼,這些都變成了劉丹得以選擇霱公府的機會。終於,在第一次走進霱公府15年後,劉丹再一次與其結緣,這一次,這座古老的公府將在她的手下完成又一次的變身。


當劉丹如火如荼地開展修繕工作時,中國會已陸續把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只留下固定在建築上的部分裝潢,控制電路、排風的機電設備和掛在大門口的匾額。


今年3月末,吳老闆常看到搬家公司的卡車停在中國會門口,看著工人們把幾十個桌椅一一抬上車拉走,他才意識到這位「一向很安靜」的鄰居要搬走了。


「咋不把門口的大匾也拉走?」吳老闆指著公府門前那款刻著「北京中國會」的黑色匾額擺了擺手,「人都不在了,掛在那裡怪佔地兒的,這不浪費資源嗎?」至於保安的工資,「最後關門前是都補上了。」吳老闆說。


2016年4月12日,一名美國的中國會會員在Twitter上曬出了中國會官方發布的關門通知郵件。如今再次撥打郵件中提供的電話,會有一位中國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你:「我們現在都停業了,已經沒有工作人員了,我就是接電話的。」


堵死的小角花


儘管去年十月才對外公布停業,但劉丹在7月就已經可以自由進出中國會為日後的修繕、改建做準備了。

探秘京城四大會所:中國會裡的「紙醉金迷」



在中國會、四川飯店之前,霱公府還先後用於民國銀行家周作民的寓所,中國人民共和國監察部等,文革期間又被用於紅衛兵臨時指揮部。每輪房客都在原宅基礎上或加或減,卻鮮有人對文物本身進行修繕。


再次走進這座曾經令自己感到震撼的建築,她發現過去保存完整的四合院,部分結構已被破壞,加建的小樓、堆放的雜物……堂堂皇室庭院已部分成為了大雜院兒。


其實早在2011年,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碩士生何曉龍用一年時間考察西城區現存清代王府建築現狀,就將霱公府的保存完好程度評為「一般」。


「改成中國會它就經歷了現代化改造,佔地面積也發生了不小變化,很多房屋也改作他用,按正常南北西房有不同形式大小功能,若使用者改變建築功能會涉及對建築結構的改造,凡是涉及會所,飯店,對文物改造產生的後果都相當嚴重。」何曉龍說。


再次改造霱公府,劉丹最先做的是在眾多裝修建築公司中篩選出具備古建修繕資質的專業隊伍,組織古建修繕設計。一位做文物修繕的老師傅再次走進霱公府時激動落淚,老人說上一次修復時他也來過,但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老師傅看到某塊牆磚上的一個小角花被水泥堵死、封成了一個平面,非常心疼,因為「這封上去簡單,把它再摳出來可就難了」。


但劉丹面臨的現實是,目前的裝修建築行業內,像這樣能進行古建修繕的老師傅已經屈指可數了。此次修繕在檢查廊亭時,一位文保專家發現公府走廊上的彩繪圖案被畫錯了,這種圖樣適用於更高一級別的王府,作為公府使用這種圖樣是越級行為。劉丹只好讓自己好不容易找來的畫師重畫,但是,重畫後的效果還不如多年前畫錯圖樣的人筆工好。


麻煩還不止這些。就在劉丹接受採訪前一天,公府內的所有污水管全部堵塞,整個院子臭得一塌糊塗。「我們剛發現這三十年來都沒人修過污水井,都是哪兒堵通哪兒!」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並不難理解,「中國會是經營場所,沒有辦法修繕,因為關門就做不了生意。」


「古建裡面很多廳全是柱子,連個幻燈片都放不了,照明呀,網路等都是很嚴重的問題,(公府)要有很多部分向社會開放,我們現在也在摸索。」在和西城區教委等部門的多次溝通後,劉丹的項目團隊初步計劃未來的公府古建部分會用於國學教育和「書香」閱讀等公益活動。


那位稱讚過霱公府內壁紙的崔所長很認可商業企業介入文物修繕,「其實在國外企業參與進來很普遍,有的地方1美元就可以認領一個古堡,認領後你是搞餐飲、酒店、文化都可以。但是,使用者要負責修繕古建,奉行國家《文物法》。」


彷彿一塊幕布,霱公府中來往著極具時代特徵的各色人等,王爺、銀行家、革命家、資本精英穿梭登台,吃著飯、聊著天,來了,走了。如今的霱公府大門緊閉,從遠處望去,只見幾株槐樹枝從府院內伸出,白色的槐花掛滿枝頭。(文中劉丹為化名)


看天下347期封面故事

您可能感興趣

探秘京城頂級私密雪茄會所
新作|琚賓:東西——深圳中國杯帆船會所餐廳
北京女王會所曝光 探巷子里的高端私密會所
谷歌地圖成墨西哥人抗議新武器 國會大樓慘變「老鼠會所」
揭秘:國內私人會所白富美的夜生活
「渝」躍龍門,威爾仕重慶大坪大融城會所盛大開幕!
輝煌20年一夜拆除! 北京頂級私人會所「中國會」掰了
勝利正式進軍中國高級會所及娛樂市場:把夜店帶到中國
覓絲京城-會所優選
阜陽小伙創業 在潁東開辦了一家大型健身會所
美國勞倫斯拍賣走進亞洲——新加坡私人會所高端拍賣會
中國孔子基金會所策划出品的紀錄片《中華文廟》開機
這座城市是安徽最早的省會所在之地,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支手槍
北京最神秘的頂級會所,前天被連夜拆除…
浪漫的殿堂,來自大阪南港藝海格蕾絲婚禮會所
銀灣又上電視,省台DV現場報道銀灣「會所變診所」
滬上獨具東方韻味會所震撼開放,於繁華深處覓一席精神居所!
人紅是非多?網傳吳京慶祝《戰狼2》去會所,網友:不相信!
新中式 · 遊園驚夢 · 建發售樓處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