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鐵騎VS匈奴鐵騎同樣是所向披靡的騎兵,戰場上誰更厲害?

蒙古鐵騎VS匈奴鐵騎同樣是所向披靡的騎兵,戰場上誰更厲害?

蒙古鐵騎VS匈奴鐵騎同樣是所向披靡的騎兵,戰場上誰更厲害?我們先來看匈奴的戰馬:從匈奴貴族墳墓的發掘中,我們可以看到 ;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因此,蒙古馬作為草原戰馬更較其他馬種佔有優勢。這些優良的戰馬再配上先進的御馬工具——馬籠頭和便於乘騎的馬鞍,大大增強了匈奴軍隊的戰鬥能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種「盡為甲騎」, 表明戰馬是匈奴軍事的重要組成元素。「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充分顯示了匈奴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再看蒙古軍隊的戰馬:他們的戰馬也起源於蒙古馬。其特點是,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蒙古馬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而且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有人曾說「蒙古馬是最接近駱駝的馬」。


雖然兩種馬有同樣的名字,這也是歷史學家考證,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同一種類的。但在戰馬上是乎誰也沒站到便宜,所以戰馬在這場對決中,對兩支軍隊都是平等的。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計篇》) 說到軍隊,就必須談到裝備兵器,對於處在冷兵器時代的兩支軍隊來說,鐵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刀、劍、矛、斧的製造材料上來說,他們沒多大差距。而遠程進攻武器可以說拉大了兩支鐵騎之間的差距。


根據考古學家對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刀劍多以鐵製成,還有少量的銅刀。刀大多安裝有木柄,分直背弧刃、弧背直刃、直背直刃等幾種形制,刀鞘帶有裝飾物。匈奴短劍多發現於鄂爾多斯地區,具有較明顯的鄂爾多斯式短劍的風格,雙刃,柄末端常裝飾有動物紋飾,有的為鈴首或環首。長劍一般長1米左右,雙刃,有的有柄,有的無柄,多鏽蝕嚴重,難見其原來面目。匈奴墓葬中出土的斧、矛和戈應是對中原兵器的引進和借鑒。這些匈奴短兵器在遼闊的帝國疆域內表現出較強的一致性,具有鮮明的匈奴族特點,與其他民族的兵器有較明顯的區別。匈奴的弓多木質,其長可達1.3米。 匈奴箭鏃形制多樣,有銅、鐵和骨三種質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發信號用的匈奴鳴鏑。


綜觀匈奴的兵器,可以看出具有鮮明匈奴特色的為弓矢和長劍,刀子和短劍多是在繼承鄂爾多斯式青銅器遺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另外,對中原優良兵器的吸收和引進無疑大大提高了匈奴兵器的殺傷能力。




蒙古鐵騎VS匈奴鐵騎同樣是所向披靡的騎兵,戰場上誰更厲害?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短斧;此外游牧民族還有著特有的武器裝備,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它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


這裡我們必須說下的是他們的弓箭,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在當時,正式因為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才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值得一提的還有蒙古軍隊當時已經擁有某些遠程的攻城火器。通過與中原的征戰,蒙古軍隊不但掌握了這些火器(火 葯和火箭)的防禦功用,而且還把此類裝備用於對高大城防的攻擊。火 葯和火箭類武器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驚人的,另外,對從未見過它們的敵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火 葯類武器尚未造成城牆被完全破壞的局面,守軍就會失去戰鬥的意志開始棄城逃亡。


就兵器而言,刀劍可能分不出高下,但用遠程攻擊武器來比較,蒙古軍隊比匈奴軍隊要佔優勢。在需要近身搏鬥的冷兵器時代,士兵裝備的堅實與否會極大地影響著軍隊整體的戰鬥力。最後我們在來看下兩支軍隊士兵的護甲,護甲作為冷兵器時代士兵的保命裝備,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鐵騎VS匈奴鐵騎同樣是所向披靡的騎兵,戰場上誰更厲害? 匈奴人深諳此道,非常重視士兵的保護,他們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龐大的匈奴騎兵。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利用匈奴青銅甲片復原了一件匈奴鎧甲,尺寸約為65×50㎝,分前後兩片,由眾多的圓形青銅甲片組合而成。甲片之間原應用皮條連繫,但皮條已腐朽,因此只剩下甲片。 蒙古騎兵的裝甲多為皮革製成,輕便堅韌,雖然遠不及歐洲重裝甲騎兵身上的鎖子甲,但負擔輕,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此外,不會象鐵制鎧甲那樣在嚴寒酷暑時節成為難以忍受的酷刑。


當然贏得戰爭最終勝利的因素還有許多,但單從這方面來看,蒙古軍隊要佔點優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導說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另一個「孔明」,救了司馬懿一命,曹操、袁紹都請不動他
歷史解讀——孔子的身世之謎
老子出關之謎——老子騎青牛出關所去何處
老子說人們如果不賣弄聰明才智,就會有和平安靜的生活
為啥?古代當官的被稱之為「衣冠禽獸」?和珅穿的又是哪種?
您可能感興趣

被買主嫌棄當奴隸都不夠資格的將領,一戰阻擋蒙古鐵騎西徵兵鋒
蒙古鐵騎驍勇善戰所向披靡,靠的是成吉思汗兩道軍令,太直接暴力
馬超的西涼鐵騎和曹操的虎豹騎,哪個更厲害?
史上三大勵志猛將:一位從奴隸到將軍,打殘蒙古鐵騎,蒙古汗稱臣
蒙古鐵騎為什麼能所向披靡
重甲騎兵的典範,蒙古鐵騎如何成為「上帝之鞭」?
蒙古鐵騎征服歐亞,為什麼非洲人沒有騎著斑馬去打仗呢?
好殘酷的場面:在俄羅斯鐵騎下的車臣戰爭
蒙古鐵騎失敗最慘烈的四次戰鬥,他們是如何遭遇失敗的?
突厥鐵騎曾兵臨長安城下,竟險些滅掉唐朝?
戰場上的「幽靈騎士」!二戰最強坦克獵手,帝國機械鐵騎中堅力量!
能在平原上唯一打敗蒙古鐵騎的竟然是這個荒淫無道的正德皇帝
要蒙古鐵騎交保護費的神秘組織,下場很凄慘!
蒙古鐵騎強大的秘密,難怪殺得敵人膽寒!
她是古代奇女子,被迫遠嫁塞外,最後卻靠一己之力拖垮強大的匈奴鐵騎
印度古代軍隊用大象打戰嗎?大秦鐵騎對戰勝率居然是如此!
從奴隸到將軍,他令蒙古鐵騎喪膽,戰功不亞戚繼光
蒙古鐵騎為何能無敵天下?
史上最貪玩的皇帝,一生不務正業,卻是個天生奇才,吊打蒙古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