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在民間,高力士形象不好:


「力士脫靴」的典故里,高力士是造成李白遭貶謫的罪魁禍首,活脫脫一個「擅權專橫」的小人;前有取悅唐玄宗,推薦壽王妃楊玉環;後又保住唐玄宗的性命,又力勸賜死楊玉環…高力士總被定義成奸佞猥瑣、諂言媚上、恃寵弄權、小丑一般的弄臣。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千古賢宦第一人


歷史君揭秘,史書對高力士的評價:是有「千古賢宦第一人」之稱的好公公!高力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昨晚,《你好!歷史君》「野史大求真」環節,「高力士」凌振赫對「唐玄宗」張維威說:「有句話不值當講不當講」,「玄宗」立刻回應:「那就不要講了」,阻止「高力士」發言,原來,歷史上「高力士」曾多次勸諫唐玄宗,而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遭遇悲慘的貴公子

高力士的曾祖馮盎曾經擔任高州總督,被封為耿國公,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的父親馮君衡就比較差勁了,不過做了個小小的潘州刺史,還是依靠祖上的軍功世襲來的。後來牽連到一樁謀反案裡面,馮家被抄,高力士(當時還叫馮元一)也差點沒命,因年幼而被閹成了太監,當時他剛剛十歲。


入宮之後,馮元一的命運好了一點,武則天喜歡他長相清秀、聰明伶俐,因此讓人專門教育他。馮元一便在武則天左右服侍,但或因仍不習慣下人的身分,犯了小錯,被武則天趕出了宮。幸虧另一個太監高延福把他收為養子,從此改叫高力士。高延福是武三思的人,高力士經常在武三思家來往,武則天見了,又把他招進宮。


經過一番挫折的高力士變得更加乖巧謹慎,也更會說話,更懂得察言觀色,他的謀略也就在宮廷之中培養而成了。


雖是太監,但高力士卻是個勇猛過人的人,完全沒有因喪失了男性性徵而變得懦弱。他不但弓馬嫻熟,在三軍陣前也毫不膽怯,這或許正是玄宗後來屢次封他為將軍的原因之一吧!


真實版的「韋小寶」

高力士與唐玄宗李隆基的關係,頗似《鹿鼎記》中的韋小寶與康熙。不過高力士比韋小寶更有政治眼光。當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高力士即看好他的政治前途,而李隆基也很欣賞高力士的能力,把他當成心腹。高力士便一心巴結李隆基。


當時韋皇后弄權,李隆基發動政變,殺掉韋皇后,高力士立下了功勞。政變之後,睿宗複位,李隆基成了太子,高力士也跟著陞官,做了朝散大夫、內給事,掌管宮內百事,這可不止是一個太監的職責了。


其後三年,高力士又幫助李隆基發動政變,殺死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事件之後,高力士又升了官。不但如此,高力士還很受玄宗信任,玄宗直接稱呼他將軍,而且一些不太重要的奏表,都讓高力士處理。


與韋小寶不同的是,高力士並非不學無術,而且他真是個太監,皇帝不用擔心他有什麼不軌。高力士的地位相當於《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只要巴結好唐玄宗一人,便可以逍遙自在。實際上高力士也很像唐玄宗的家人,而且是個掌握實權的家人。各個公主,甚至太子對他都恭敬有加。據說太子曾呼其為「二兄」,公主、駙馬輩的人物則以「爺」、「翁」來稱呼他。


而作為太監的高力士也娶了一個呂姓女子做老婆,他岳母去世的時候,王公大臣紛紛來祭奠,葬禮場面異常龐大,可見高力士的影響力。

不走政治路線,改打感情牌


雖然政治觸覺很敏感,但在玄宗面前,他卻打起了感情牌。這一手,與他的身分十分契合。作為太監,高力士再有才華,也不可能出任宰相,而且天下也少見永遠得到信任和寵幸的宰相。打感情牌,反可更長久地得到皇帝的欣賞和信任。高力士情感投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楊貴妃。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公元737年,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死,後宮數千宮女,沒有一個能使玄宗滿意。除了是個睿智的皇帝外,唐玄宗還是個很有才華的音樂人,能自己作曲,他最欣賞的女人也是多才多藝。高力士為了討唐玄宗的歡心,便向唐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楊玉環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甚得唐玄宗的傾心。高力士對楊貴妃也是百般討好。不過等到安史之亂時,高力士在馬嵬坡毅然勸唐玄宗賜死楊貴妃。這不但是他政治覺悟高,善於權變,也說明楊貴妃一直是他奉承玄宗的工具。

感情牌打好之後,高力士以家奴的身分處理政治問題,即使面對錯綜複雜的政治問題,也顯得遊刃有餘,而唐玄宗也樂於聽取高力士的意見。當時掌握大權的大臣邊將們,比如李林甫、韋堅、楊國忠、安祿山、高仙芝等人,也都懂得與高力士維持和諧關係。對唐玄宗來說,一些事情自己不露頭,讓高力士去做,更靈活得多。


天寶十一年,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哥天寶十一年,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哥舒翰、安思順三個矛盾甚深的人一起來到京師。為了調和矛盾,唐玄宗特意命高力士代為設宴,想使三人和解。雖然未達目的,但由於高力士的出面,哥舒翰對安祿山的怒罵未作回擊,才使矛盾沒有進一步激化。


李白戲弄高力士真相


高力士在民間的形象很不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和大詩人李白有關係。人們幾乎都認定,因為高力士的擅權專橫,毀壞了李白的大好政治前途。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李白生性洒脫,喜歡擊劍,替人打抱不平,他的理想應是做一個遊俠。即使在取得唐玄宗欣賞之前,他也從未顯露出做個政治家的抱負。從他的詩歌來看,他欣賞的人是旅遊文學家謝靈運。對於政治家,他經常提到的是謝安,但看重的不是對方的政治手段,而是他瀟洒的行事風格。


李白這樣的人,本來很難得到皇帝的賞識。幸虧唐玄宗愛好譜曲,而李白恰是個天才詩人。因此李白沒有經過考試,通過朋友關係見到玄宗,馬上便混到翰林院了。


李白戲弄高力士的故事也確有其事。根據《新唐書·李白列傳》記載:李白在侍奉玄宗的時候喝多了,趁著醉意,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子,因此得罪了高力士。高力士記恨在心,便在楊貴妃面前挑撥,說李白的詩「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中所用的典故,是在諷刺楊貴妃,因此李白一直難以得到重用。


不過,就實際情形分析,李白並沒做好參與政事的準備。最起碼,一個政治家如何能夠整日喝酒?而且後來李白也是自己請求歸隱。然李白雖是浪漫之人,但也有政治抱負,絕非只圖做個御用填詞的作家。而對於玄宗來說,李白最好的位子就是為他填詞。李白在感到絕望的情況下,以此來獲得解脫。高力士也許很嫉恨李白,但李白的政治前途卻未必是因為前者而斷送,李白自己應擔負最大的責任。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皇帝不急,太監也不急


高力士雖「權傾內外」,但並未達到把持朝政的地步。他干預朝政的途徑,基本上是以煽風點火、推波助瀾的方式來進行的。在唐代,政事基本上由宰相把持。唐玄宗沉湎酒色、陶醉於往昔的文治武功之時,朝政多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唐代迫切的問題是邊鎮力量過於強大。對於這個情況,唐玄宗不著急,高力士自然也是。


不過,高力士倒是向玄宗反映過幾次。據說唐玄宗曾問高力士,讓李林甫當宰相是否合適。高力士勸告玄宗莫把權力給別人。不過當他看到玄宗不高興,馬上認錯道歉。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玄宗初期,宰相宋環就對邊鎮力量強大充滿憂慮。安史之亂以前,高力士也曾對玄宗提出過。不過大概看到玄宗都不擔心,高力士也沒放到心上。對於一個太監來說,能做到高力士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高力士對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因為他的一切都由玄宗而來。他被流放到湖南以後,終於被赦免,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一聽說兩位皇帝都死了,馬上精神崩潰,也死在路上,享年七十三歲。他的陵墓,緊挨著玄宗的陵墓。


高力士先後歷武則天、玄宗、肅宗、代宗等四朝皇帝,親歷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轉折過程,算得上是一段傳奇。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每周四晚9:20山東衛視《你好!歷史君》趣解歷史、還原歷史。


千古誤讀:高力士不是奸臣,是勇武的「千古賢宦第一人」!


山東衛視全媒體合作:


QQ:1915868687電話:0531-85851271


鼓勵小編,請點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衛視 的精彩文章:

被證實:安祿山和楊貴妃有私情!
真實的趙飛燕貌不如人,如何當上皇后?!
三則小故事講清楚中國皇帝做到最高境界,是什麼樣子?
您可能感興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老話已被誤讀兩千年
被誤讀千年的歷史,毀了大秦王朝的趙高,原來不是太監!
曹操死後葬高陵,高陵在哪裡?千百年來,一直被人誤讀
由於「戲說」的廣泛影響,他是被誤讀千年的忠臣良將
清代宮廷:被誤讀的珍妃,不僅僅是惹了慈禧太后,而是因為犯了大忌諱才被處死!
晉惠帝司馬衷真的是個「白痴皇帝」嗎?被世人誤讀的司馬衷
被誤讀的隋唐英雄!
被世人誤讀幾千年的劉邦,真實的他竟然是這樣的!
古籍新解:我們是否誤讀了瑪雅古抄本數百年?
他被誤讀了六百年:新解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原因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糾結,被誤讀了三百多年!
被誤讀千年的5句著名古詩詞,你知道嗎?
被誤讀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馬衷
41年的帝王豈能沒兩把刷子?劉禪和諸葛亮,被誤讀千年!
盤點被誤讀的隋唐英雄:大唐軍神蘇烈為何被一黑到底
劉禪劉阿斗四十一年的帝王豈能沒什麼真本事?劉禪與諸葛亮被我們誤讀千年!詩詞之聲《談古論今》欄目特別推送
它,是最被誤讀的一首詩經!
劉伯承六店舊居,我黨第一次武裝起義策劃地,有人為何曾如此誤讀?
41年的帝王豈能沒兩把刷子,劉禪和諸葛亮,被誤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