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終拋棄原則選擇美國 中國VS歐美貿易戰硝煙瀰漫
隨著距離WTO成員國表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日期臨近,歐盟各國也從遮遮掩掩猶豫不決到表態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消息稱,歐洲議會全體會議12日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此,北京方面表示,投票並無約束力,中國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來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決議表示,歐盟很多企業和工會組織擔心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後,將有更多中國商品進入歐盟市場,從而威脅歐盟企業生存,影響歐盟就業。
歐洲最終沒能堅持住獨立性原則,選擇了和美國站在了一邊。那麼,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鋼鐵是我國與歐洲間糾紛的焦點。在歐盟看來,我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廉價鋼鐵流向全球市場,讓發達國家,甚至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鋼鐵業受到擠壓。在過去兩年里,中國製造的鋼鐵比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生產的鋼鐵加起來還多。
但歐洲採取反對態度,實際上是在給自己「挖坑」。
和許多國家一樣,我國認為歐洲是全球政治和世界經濟中的重要行為體,是多極化中的一極。如果在這個小問題上都要考慮美國的意見,只會讓人懷疑歐洲的獨立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歐洲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可以通過中歐合作得到更多經濟利益,同時獲得中國更多的尊重,會有更多中國人赴歐洲旅遊,更多企業對歐洲投資,中國政府也會更多考慮其正常合理訴求。
而北京方面對此表示,投票並無約束力,中國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來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此前表示,希望歐盟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切實履行對中國入世的有關承諾,不要繼續對中國採取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
來自荷蘭自由黨的歐洲議會議員瑪麗切?沙克(Marietje Schaake)在歐洲議會昨日投票後警告,中國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來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禍不單行,5月11日,美國政府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指控我國繼續對從美國進口的家禽製品(如雞肉)徵收過高的反傾銷稅。這是奧巴馬政府第12次在WTO向中國發起挑戰。
中國2015年已經首次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可見一斑。
國際貿易整體來說是有益的,畢竟,消費者能夠購買更為廉價的國外製造的商品。商品價格也許並不是極為關鍵的問題,但是對於一些美國國內製造生產該類商品的公民來說,來自我國產品的競爭卻成為了負擔,這也是怨恨不斷加深的原因。
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任何一輪大範圍經濟衰退周期,各國之間貿易衝突通常趨向於白熱化,最終一發不可收拾。新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新一輪繁榮,得益於新科技革命、美國貨幣寬鬆、中國入世等眾多因素。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對於世界經濟是翻天覆地的一件大事,這標誌著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正式被納入全球產業協作框架中,龐大規模廉價勞動力、最具發展潛力的消費市場、成為全球跨國企業和資本青睞的價值窪地,中國也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規模第二大經濟體,積累起龐大的外匯儲備。
美好的時刻往往短暫,如今,國人口紅利已釋放完畢,配合上外部市場需求疲軟、政府投資乏力,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遭到越來越多瓶頸。這迫切需要經濟再平衡,通過重新內需推動經濟結構順利調整,進而降低出口依賴症,並且,也需要中國降低關稅壁壘,取消出口退稅補貼,否則,與西方貿易爭端將更加激烈,後果難以預料。
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之爭,貫穿整個世界經濟發展史。無論英國、德國還是美國,在歷史上都奉行過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事實證明,這種以鄰為壑的利己政策,不僅導致國內壟斷盛行,提高社會生產生活成本,而且激化國家之間矛盾,讓民族主義思潮愈演愈烈。
美國曾經盛行的托拉斯主義,歸根結底,也是貿易保護促成的結果。從建國伊始,美國也奉行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關稅構成當時聯邦政府最重要的稅收來源。高額的關稅壁壘,雖然對當時美國北方製造業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卻嚴重侵犯了南方農業者利益,這與解放黑奴一道,構成南北戰爭的關鍵因素。美國也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認為,貿易保護主義促成美國經濟的崛起。此種觀點有待商榷。其實,美國經濟的興起,很大程度源於當時歐洲人口、技術和資本源源不斷湧入。1873、1882、1892、1903、1907、1910年,這些年份歐洲經濟均處於衰退周期,經濟年份較差時期,讓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口,攜帶儲蓄和資本湧向美國,探尋新的生活天地。新增人口自然產生對住房、消費品、食物的需求,這直接推動製造業的興起,並開啟快速城市化進程。從這一點看,美國經濟崛起騰飛,並非純粹保護主義之功。是複雜因素共同促進的結果。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權威幾乎一邊倒的認為,十九世紀後期關稅壁壘,秉承貿易保護主義的原則,是激化歐洲各國矛盾、點燃民族主義仇恨的重要導火索。無論美國還是德國均應為此負責。
當時,德國遵循李斯特國家保護主義理念,樹起關稅壁壘的同時,對外進行大規模傾銷,這種違反公平貿易原則的手段,給予其他國家奉行保護主義的借口,國家之間貿易爭端、民族衝突逐步升級,最終,配合上海外殖民地的爭奪導致一戰的爆發。
殘酷的歷史向人們表明,秉承自由公平的貿易原則,是維繫各國和平相處的基本前提。任何一方違反原則,必然招致另一方的指責乃至報復,在極端情況下,不乏爆發戰爭的危險。目前,我國與美歐之間激烈的貿易爭端,已經釋放出危險的信號,這需要各方之間「退讓」,才能重新達成合作共贏。否則,隨著貿易衝突愈演愈烈,將加劇各國經濟蕭條,並很可能促發大規模失業潮的發生。
※美國曾強硬拒絕讓中國參與國際合作:中國天宮竟成美國唯一選擇?
※英國:歐洲多國排隊等待加盟中國亞投行
※美媒:中國有理由擔心英國脫歐 喪失進入歐洲通道
※美媒:歐洲人認為中國已取代美國成全球超級大國
※中國駐美使館:美國不應成為南海的「危險礁石」
※美軍「夢幻戰艦」遏制中國 將會重蹈二戰德國覆轍!
※中韓明星美貌大PK,是中國出美女還是韓國產美人?
※「美麗中國,美麗韓國」圖片展開幕式在韓國濟州舉行
※中國大量軍火出口南美:外媒稱美在南海鬧事 中國就去美國後院
※歐美阻撓中國獲市場經濟地位 憂貿易競爭難敵中國
※美媒稱美海軍雖最強大 但美國仍依賴中國船隻
※美媒:中國商旅花銷超美國 美酒店提供筷子迎合中國人
※美軍大肆增兵亞太威懾中國,中國會與美國翻臉嗎?
※美國欲結盟印度遏制中國
※美媒:中國新型導彈將終結美國航母稱霸時代
※歐盟報告:中國是歐盟「危險產品」的第一大來源國
※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希望中國海軍進一步參與國際合作
※中國戰艦穿越德國運河 風景美如畫
※營養標籤:中國VS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