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願意暫時歸順曹操,卻寧死不降孫權
劉、關、張失散後,關羽被包圍在土山,曹操愛惜關羽的人才,希望收為己用,派張遼勸降。關羽為了保護兩位嫂嫂的性命,也為了和劉備重新團聚共謀大事,答應放棄抵抗,提出了三個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是只降漢帝,不降曹操。劉、關。張桃園結義的目標就是恢復漢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所作所為表明實為漢賊。許田圍獵,關羽就要殺曹操,怎麼可能投降曹操呢?關羽還提出,在曹營期間,如果發現劉備蹤跡,不管千里萬里,馬上就要去找。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目的是為了留此有用之身,與劉備做一番大事業。
大意失荊州後,在投降與死亡之間,關羽毅然選擇了死亡。關羽為什麼可以暫時歸順曹操,卻寧死不肯投降孫權?其中體現了中國文化中方與圓的智慧。
方是做事情的原則性。圓是做事情的靈活性。
三國中的不少英雄人物都很有原則性。諸葛亮最初在曹操的地盤上生活,那麼多能人都歸順曹操,但諸葛亮一直很淡定。在他的心目中,曹操是擾亂漢室的賊,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不能為了個人的私利為這樣的人服務。荊州的劉表雖然成不了大氣候,但也畢竟是一方諸侯。諸葛亮隱居的地方離荊州很近,他卻也沒有去投奔。諸葛亮要投奔的是胸懷救國救民大志的領導,劉表顯然不合格。直到劉備出現,諸葛亮才眼睛一亮。「良禽擇木而棲」,但不是什麼木都能棲。莊子說,鳳非梧桐不棲,非練食不飲。堅持不輕易出山的卧龍其實也是高貴的鳳。
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下江南,東吳文臣大多嚇破了膽,紛紛勸說孫權投降。魯肅是最堅定的主戰派,他對孫權說:「我們這些人投降曹操,以後還能做到州郡一級的領導,主公您如果投降,還有可能做老大嗎?」魯肅的話打動了孫權。後來孫權接見諸葛亮,與劉備結盟,一系列事情背後,也都是魯肅在推動。在東吳幾代謀臣中,魯肅的特點就是大事不糊塗。大事不糊塗就是方。
做事情講原則是常道。有時候常道行不通,就要尋求變通。變通就是靈活性。劉備起初家底很小,為了擁有立足之地,一會兒依靠公孫瓚,一會兒依靠陶謙。實在沒有辦法了,為了活命,劉備還得與曹操、呂布、袁紹之類稱兄道弟,所謂「勉從虎穴暫棲身」。
曹操是一個軍紀嚴明的領導者,他的馬踩了莊稼,按照軍紀應該處死。這個時候不執行軍紀會影響制度德爾權威性,執行又會群龍無首。面對兩難處境,曹操提出割發代首。傳統社會,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毀棄。割發也是很嚴重的處罰,也體現了領導者的以身作則。此後,曹操一直能夠令行禁止。
曹操征討張綉時,路上缺水,將士口渴。可是放眼四望,根本沒有水源。這時候曹操用馬鞭虛指前方。說,前方有梅林。將士們聽到,嘴裡都有了口水,於是口渴稍微好了一點。望梅止渴也是特殊情況下的靈機一動。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他的原則性。馬謖可謂青年才俊。當初,南征孟獲,就是靠了馬謖攻心為上的戰略,諸葛亮才七擒孟獲,最終穩定了南方。馬謖失街亭使蜀國精心準備的北伐大計成為毀於一旦。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頂住各方面的壓力,處死了馬謖。
同樣是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面對違背軍紀放走曹操的關羽並沒有執行軍法。儘管,在接受任務之前,關羽還立下軍令狀,保證要取曹操的人頭。這是為什麼?
斬馬謖時,蜀國已經立國,諸葛亮不再是搖搖羽毛扇的軍師,而是統帥幾十萬大軍的統帥。其時,諸葛亮手下,既有劉備的原班人馬,也有益州新加入的勢力,還有魏延之類不大聽話的將軍,如果不嚴肅軍紀,恐怕難以服眾。所以,諸葛亮雖然愛惜馬謖的才華,但還是執行了軍紀,並且上書後主,自貶三級。而赤壁大戰時,統帥是劉備。要劉備斬關羽,不是諸葛亮這個軍師能夠做得了主的。關羽的德能和功績也不是馬謖能夠相比的。
諸葛亮派關羽去把守華容道,就是有心要放了曹操。如果當時曹操就死了,北方軍閥重新混戰。東吳沒有了後顧之憂,就會一口吃掉劉備。此外,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重量級的武將,在那樣一個重武輕文的年代,諸葛亮要領導他是很難的。諸葛亮利用關羽講義氣的性格特點,有意讓關羽放走曹操,就抓住了關羽的小辮子。
所以,關羽有生之年,對於諸葛亮還是比較服帖的。收服馬超後,諸葛亮要到成都與馬超比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稱讚關羽絕倫超群,馬超、張飛之類遠遠不能相比。關羽看到書信,就取消了比武的念頭。諸葛亮這樣的安撫辦法,純屬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有點對張飛、馬超不敬,但也是為了荊州安危的大局著想。
古人云:「唯聖人能權」。權就是權謀,權變,做事情的隨機應變。孫權可謂名如其人。孫權字仲謀,聯繫起來就是「權謀」。他這一輩子,從打仗,到用人,再到治理國家,用了不少權謀。19歲從哥哥手中接管家族基業,開始長達52年的政治生涯,一路上靠著權謀在夾縫裡求生存。為了 對劉備,孫權以妹妹為誘餌施展美人計。攻擊關羽時,孫權為了刺探虛實,不惜自降級別,主動提出與關羽聯姻。
當孫權知道東吳與劉備將有大戰時,提前與曹操拉關係,極盡阿諛,寫信稱臣,稱說天命。大臣們都覺得自己的君王有些太沒「面子」,但為了東吳大業,孫權還得講道理、做工作,安撫大臣們。最終,孫權奪取了荊州。
難怪,曹操一直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哲學家的人品和作品
董卓曹操司馬懿,亂世之中,誰是第一權臣
《三國》中最擅長激將法的智謀大師,五虎將一半功勞靠他激出來
三國英雄中,那些很牛的父親和兒子
康熙稱讚他「清官第一」,踏入官場即與兒子分家
※揭秘劉備為何不歸順曹操,諸葛亮為何選擇劉備,真相是這樣
※張獻忠死前為何下令部下歸順南明?當反賊可以,漢奸絕不能當
※崔琰是如何歸順到曹操麾下的?
※同為呂布部下猛將,張遼歸順曹操,高順為何被曹操殺掉?
※為你詳解三國猛將龐德為何降曹 而不隨馬超歸順劉備!
※關羽被曹操所俘而不歸順,僅僅只是因為桃園三結義嗎?
※老子的智慧:教你如何讓人們歸順於你,遠離危險,避免禍害的策略
※他是曹操最害怕的人,17歲便才識驚人,不願歸順曹操而被殺害
※毛主席為何不許此人歸順?只因此人當年對西征紅軍太殘忍,他是誰
※此人歸順,李世民力排眾議不殺他,結果玄武門之變救了李世民一命
※單雄信為什麼不肯歸順李唐 李世民為什麼堅持斬殺單雄信?
※清史探秘:鄭成功父親歸順清朝後,康熙帝為何要處死他?
※為何水滸中歸順梁山的將領那麼容易就都就範投降了?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為何易幟歸順蔣介石的緣由?
※何為三寸不爛之舌?他動動嘴皮子,英布就背叛項羽歸順劉邦
※此國曾主動要求歸順中國,被乾隆無情拒絕,如今靠女人吃飯發家
※此人曾割據幽州稱霸一方,後歸順大唐,聽信讒言起兵反唐而被誅殺
※原部長意外遇救命恩人養子,從此忠心歸順
※新來的囚犯囂張不聽管教,監獄長兒子一出手就讓他忠心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