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保健食品「套號」誤導消費 需監管科普雙管齊下

保健食品「套號」誤導消費 需監管科普雙管齊下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每一個保健食品都有唯一的批准文號。然而,在保健食品流通市場上,存在著套用保健食品批號的現象,這種現象違反了相關法律,擾亂了市場秩序,妨礙了國家對於保健食品的監管,誤導了消費者的健康選擇。

套號多發於監管缺失的流通渠道


紅桃K是一個在消費者心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國家食葯監總局資料庫顯示,該品牌旗下註冊有7個保健食品。記者在湖北紅桃開紅瑞科技有限公司的招商手冊上看到,除了養血活力片以外,有多個以紅桃K為品牌,套用其他保健食品批號的產品。比如,維萊牌維萊鈣片(批文持有人:江西維萊營健高科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20130227),被聲稱為紅桃K維萊鈣片;哈貝高牌改善睡眠膠囊(批文持有人:江西維萊營健高科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20100727),被聲稱為紅桃K改善睡眠膠囊。同樣,哈貝高牌增強免疫力膠囊(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20100729)在宣傳冊上被說成紅桃K增強免疫力膠囊雖然這些保健食品都進行了註冊,但是,它們根本就不是紅桃K註冊的產品。湖北紅桃開紅瑞科技有限公司的行為顯然是在借紅桃K品牌誤導消費者。

這本招商手冊是記者在某個針對健康產品會銷群體的展會上得到的宣傳資料。而在同一展會上,這樣套號的企業不止湖北紅桃開紅瑞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有些從事會議營銷的經銷商為了能夠聲稱其產品具有健康功能,不僅把其他的保健食品批號盜為己有,甚至公然把一些普通食品乃至非食用物質冠以保健食品的身份,並隨意套用他人的批號進行宣傳銷售。與此同時,相對於監管傳統流通渠道,監管部門對於會展、網路、會議等場所的執法力度比較薄弱,也缺乏有效的打擊辦法。隨著行業的成長,時下保健食品套號現象已經大幅減少,但是在這些灰色地帶,保健食品套號現象依然存在,並且產生破壞力。


常見五類套號手法


藍帽子是保健食品標識。按照現行的《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保健食品註冊是指國家食葯監總局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條件和要求,對申請註冊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以及標籤說明書內容等進行系統評價和審查,並決定是否准予其註冊的審批過程;包括對產品註冊申請、變更申請和技術轉讓產品註冊申請的審批。這些註冊內容一旦被套用,必將會對行業產生危害。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保健食品套號有幾種方式:


無中生有 把一個未經註冊的產品,隨便編造一個功能和批號冒充保健食品,而這個批號和功能根本不存在。這樣隨意作假得來批號的產品,除了欺騙消費者,沒有任何價值。

一號多用 把一頂藍帽子戴在多個產品的頭上。保健食品批號是真的,但是這些產品除了對應批號的那一個產品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這樣的手段很容易矇騙消費者。


直接盜取 把他人的藍帽子未經轉讓手續直接拿來,做出品牌相同的假冒產品,通過非法渠道直接擾亂市場。


以食稱健 把普通食品甚至是非食用物質,與一個配方成分相近的保健食品關聯,說成是保健食品。用被模仿的保健食品的批號和功能描述,銷售該普通食品。


內容作假 套用其他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但卻對批文中的產品品牌、註冊人、功能,甚至配方等內容進行修改,達到欺騙消費者、逃避監管的目的。


無論這些套號手段如何翻新變化,這些套號產品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聲稱保健食品,二是沒有經過註冊程序。這些產品就是貨真價實的假冒產品,而且,由於沒有經過註冊,這些產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根本沒有保障。

套用保健食品批號是違法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與普通食品不同,保健食品主要用於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食用、飲用有規定用量。


保健食品具有最高等級的食品安全要求。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國家對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對於保健食品實施審批註冊管理制度,是保健食品安全的保證。


毫無疑問,未經註冊聲稱保健功能、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是違法行為。


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籤、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生產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標籤、說明書的內容負責。第七十三條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第七十六條規定: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

保健食品註冊是一項科學嚴謹、程序完整的評價工作。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依法註冊的保健食品,註冊時應當提交保健食品的研發報告、產品配方、生產工藝、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評價、標籤、說明書等材料及樣品,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經組織技術審評,對符合安全和功能聲稱要求的,准予註冊;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註冊並書面說明理由。對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作出准予註冊決定的,應當及時將該原料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我國目前保健食品註冊工作執行的是《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今年7月1日起將實施《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每一種產品在申請批准文號的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大量的產品試驗,而直接套號則免除一切,這些沒有經過任何試驗和檢測的產品,不僅質量難以保證,功能更難達到要求。


監管存在瑕疵,消費存在盲區


保健食品套號這一不法現象的存在,除了違法者不正當的逐利形態之外,還有監管存在疏漏和消費認知缺失的深層原因。

從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實施開始,保健食品的概念已經存在了20年,這期間法規不斷完善,註冊審批制度也幾經調整,但是監管手段一直滯後於健康消費的不斷升級。目前,我國批准的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已經超過了16000個,但是功能的局限、審批的繁瑣、費用的昂貴、聲稱的限制等監管中存在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保健食品市場。企業在訴求最大化效益的市場規則,職能部門在尋求嚴格有效的監管手段。在監管部門適應保健食品市場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個別的混亂現象,為不法行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與此同時,與健康需求形成巨大反差的現象是,保健食品科普仍是盲區。很多消費者不知道什麼是保健食品,不知道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和藥品的區別,不知道保健食品註冊審批的內涵。面對保健食品,消費者存在著不會吃、不敢吃的現象,這些盲區自然就成了違法者遊走的空間。當一個戴著藍帽子的產品擺在消費者面前,而消費者不知其意義,不會辨其真偽的時候,就只能任聽不法者的忽悠了。


用科普的力量打通認知渠道


按照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國家食葯監總局制定的《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註冊,是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註冊申請人申請,依照法定程序、條件和要求,對申請註冊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質量可控性等相關申請材料進行系統評價和審評,並決定是否准予其註冊的審批過程。保健食品備案,是指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依照法定程序、條件和要求,將表明產品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質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存檔、公開、備查的過程。這部規章對保健食品提出了更加科學嚴格的管理規定,與此同時,國家食葯監總局關於保健食品監管的各項具體政策也在不斷出台。法規的升級無疑會促進保健食品行業的規範。


業內人士認為,要減少保健食品套號等不法行為,需要多措並舉,一是監管法規完善和力度的加強,二是行業特別是一些大企業要團結起來,主動抵制違法行為。抵制的方式除了加強自律之外,還要積极參与到對消費者的科普中來,用規矩的產品、規範的營銷,把保健食品的產品知識和消費知識傳遞給消費者,用科普的力量打通公眾認知渠道,以共治的行動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張大超:加大處罰力度 凈化保健食品市場


套用保健食品批號是明確的違法行為。從保健食品誕生之日起就存在,監管部門一直在嚴厲打擊,經過監管部門的整治和行業誠信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從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這樣的行為已大幅減少。於是,企業的違法空間越來越小,從而被擠壓進會展、會銷等灰色地帶進行產品的虛假宣傳。這種行為的危害性非常大,套用保健食品批號行為不僅損害了被套號的保健食品企業信譽,更損害了行業信譽,並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套用批號的保健食品是無法進入正規渠道銷售的,大多是採取網路銷售、會銷、直銷等非正規渠道。比如,一種名叫太太靜心口服液的無批文產品目前也在非正規渠道出現,名稱相近使消費者容易上當。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相關知識的匱乏,給了很多不法商家可乘之機。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後,可以通過國家食葯監總局網站核對保健食品相關信息。


造成一些不法企業套用其他保健食品的註冊批號生產違規產品,究其原因還是監管力度不夠大。為杜絕這種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提高處罰金額等成為主要手段,違法成本變得更高,違法者就會望而卻步。


食葯監管部門應從保健食品生產、銷售每個環節入手,加大監管力度,防止違規產品充斥市場。應採取摸底排查、公開曝光等方式,對保健食品零售店及車站、學校、賓館周邊等區域的保健食品經營業戶進行產品質量及其來源、購銷台帳、是否非法宣傳等方面進行檢查。發現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標籤說明書內容不規範等問題,應責令改正,對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凈化保健食品市場。

延伸閱讀:

大量保健品靠忽悠賺取暴利 還有極草要警惕


部分效果明顯保健品系非法添加有害成分


保健品忽悠成暴利行業是社會的悲哀


保健品炒作亂象根在執法不嚴


保健品豈能淪為暴利品


暴利之下忽悠盛行保健品亟待打拐

您可能感興趣

高考臨近各種抗疲勞保健品熱銷是誤導消費 食葯監未通過任何批准
麻辣財經:防誤導出狠招!保險銷售須錄音錄像
剩飯菜里有血管擴張劑?專家:斷章取義誤導消費者
旅遊平台機票、火車票搭售其他服務是否對消費者構成誤導?
銀行、保險、證券,紛紛開啟「雙錄」,防範銷售誤導,這招真管用?
六旬老人被太平洋保險誤導投保 維權兩年無果
哪些肝病治療誤區會嚴重誤導你?
有哪些誤導性護膚理念?
三明治+酸奶致癌屬誤導
用藥企的日化品別被「療效」誤導
用價錢衡量藝術家 會誤導別人
英雄印記集齊可免費兌換鎧 誤導了小學生
新華時評:不能放任「偽養生」誤導消費者
澳大利亞UGG棉靴銷售商誤導消費者被處罰
寶寶胖或瘦能證明營養不良嗎?體重假象易誤導
被誤導的七大健康謊言
韋德自認遭公牛管理層誤導 買斷合同已不可避免
誤導人的電影經典套路
繼續撕:高通控訴蘋果及其他公司試圖誤導監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