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摒棄「學生思維」,科學步入職場的 8 個 Tips

摒棄「學生思維」,科學步入職場的 8 個 Tips

「小魔王解毒」——摒棄「學生思維」科學步入互聯網職場


知友 覃超


(知乎日報註:文中部分中文為編者從原文英文所譯,難免有不準確之處,介意者請在底部點擊「查看知乎原文」閱讀)

之前看到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典型的「學生思維」有哪些?


覺得還挺有意思。因為自己 2010 年也是從學生身份加入 Facebook 公司,然後經過了 4 年的洗禮,有一些自己和同事們的總結。特地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特別是我最近 2 年開始帶人以後,有幾點注意好了之後的確可以幫忙很多剛畢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和職業發展。


(想起當年我畢業的時候,2010 年,剛踏入工作的時候犯了不少的錯誤;現在想想,自己的確很菜,還走了不少彎路)所以這裡我回想總結了下,大概這幾點要好好注意。(因為是在美國學校畢業和加入矽谷公司,所以有個別幾點是針對北美;但是大部分觀點還比較通用,行業是:互聯網 + 計算機。)

1


主動攬活和思考


如果說大學的時候,有老師給你布置任務而且還有最後期限之類的東西。在工作上似乎開始也有領導給你分配一些任務;如果用協作工具的話,一些任務還有最後期限,貌似和上學的時候一樣。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工作上領導喜歡的是你能夠 proactive(預先主動地,這個詞不好翻譯) 能夠自主地去把負責的事情做好。你要能自己去規劃一些事情,有好的想法的話(並且是能夠落地的)可以及時和他們去反饋。


一般的領導只在你入職最開始的時候,像老師那樣來給你布置作業,甚至還有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但是最後希望的都是你能夠成長起來,獨擋一面。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開始入職的時候,你就好像 LOL 里的英雄出生一樣,你要做的是帶線補刀,打小怪,就好像完成一個個任務一樣;但是你在心中要有一本明確的認知:打小怪補刀賺線只是一個過程(過渡階段),並不是全部;其目的是為了給你漲經驗漲錢漲等級,然後你的目標是要發育成一個能線上打崩對手能 gank 能團戰而且和整個團隊互補能夠配合的英雄!你不是打怪機器,也不是補刀能手,這些只是一個過程,所以你眼睛不能只看著自己今天完成了幾個任務(新人的任務一般都是很小粒度的 bug 或者是小功能),而是心想自己通過完成這些任務可以成長多少,自己開始出去 gank 或者團戰還欠缺什麼?如何來補全?


2


擴大你的圈子


不要只呆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這個我做得不太好,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之前競賽、程序比別人寫得快那麼一點,於是就可以不在乎圈子和關係。於是漸漸地只和自己熟悉一些中國朋友(圈子不夠國際化)吃飯和玩。到了最後我才意識到,當一個工程師做到了上面的級別,你代碼能力的重要程度指數型下降而你的軟實力(除了編程能力之外的軟實力) 則越來越重要。這時你的圈子和人脈(即使在公司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所以,我建議你逼自己走入主流的圈子。

比如:「team lunch」(團建午餐)這種東西,不管他們是什麼牛鬼蛇神,吃什麼難吃的東西,你都是要去的,是強制的。國內的話,如果你是工程師的話,就要主動和其他部門或者公司其他職能部門多溝通和合作,不要只是簡單地埋頭寫代碼。


3


行業趨勢分析

摒棄「學生思維」,科學步入職場的 8 個 Tips


看未來和趨勢,而不是眼前。


這點我覺得是學生事情剛踏入工作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根本原因是學生時代一般都沒錢也沒太多眼界,所以開始掙錢了之後,覺得隨便一些收入很容易滿足,從而穩定下來。我看到很多新畢業生在挑公司或者挑工作的時候,看得不是未來(趨勢),而只看眼前。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我加入 Facebook 的時候,旁邊同學問我說為什麼不去 Google 或者 Apple,那時他們的 Android 和 iPhone,還有搜索和 Mac 業務如日中天,去一個社交網站幹嘛?(當時 Facebook 可沒有 Instagram,Whatsapp 和 Oculus VR)甚至還有人有了 Facebook 的 offer 和微軟的 offer 或者 Google 的 offer,最後選擇去了 Google 的。也有人只看工資和現金,對股票和期權不去研究甚至擺出一副不在乎的態度的。甚至還有人說 Google 食堂的菜更多,說 Google 因為有游泳池或者免費的洗衣機,真讓人哭笑不得。


創業路上有一句話叫做順勢而為。看清以後發展的趨勢非常重要,而且你在這個公司或者這個領域要在起步之前(看清楚,是之前)就趕緊跳上去;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借勢公司的成長(而不是在公司已經飛得很高的時候上去)。這些道理說出來大家好像都很明白,但是在親自選擇的時候很難不犯錯誤,因為人們總是不願意思考以後的不確定性而趨向於選擇當下的安逸。不然這裡問幾個問題?你是選擇 BAT 還是創業公司? 是選擇 互聯網金融的領域還是 O2O 領域?VR/AR 是走向爆發還是扯淡?


(對的,您要思考!同學)


4


分清工作的優先順序


Prioritize your tasks:(分清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


具體說來就是:學習上的課程是有限的,作業也有有限的,而且還有相對明確的最後期限和最後一個期末考試;考試完結後,幾乎學業清空一段時間。


但是在工作上你會發現你沒有一個類似暑假或者寒假的東西,另外最可怕的是你的活是干不完的——對的,是無窮無盡的。特別你是在一個上升期的互聯網公司的話,給你任務的速度很多時候是超過你的處理速度的。所以這個時候,你在接到一個被分配的任務或者一個 email 要求你幹什麼的時候,你不是要馬上可以做,而是要強迫自己停頓下,分清現在這個任務的優先順序,然後分配好開始時間,之後再開始做。


這點尤其重要!


特別當看到一個簡單或者日常的任務被分配下來的時候,不要因為任務簡單就馬上跳上去干,不然這樣極可能被簡單重複勞動把自己的時間全部佔光,最後沒來得及乾重要的事情,或者沒有精力去思考更加長遠更有影響力的事情。所以,重申一次,去做影響力和緊急程度最高的事情(這種事情一般來說不是很愉悅,甚至是比較棘手或者說是無從下手的事情),而把簡單重複的活盡量後排(或者委託出去)。


這時你才會發現你的忙碌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偽工作(pseudo work)。


我常常看到一些畢業不久的人每天都很忙,但卻沒有抓住重點,只是為了忙碌而忙碌,或者用更加貼切的話描述是:「為了感動自己而忙碌」。很多時候這樣的忙碌,最後都是一個屁。之前在 Facebook 里,對於這樣的同事有一個稱號叫做「pseudo worker」,領導的職責是直接給他們透徹的反饋,讓他們認清自己工作的影響力最大化的地方到底在哪兒,同時告誡他們要忍住低影響力的簡單任務的誘惑。


對的,那些垃圾任務有著一種誘惑;誘惑著沒有定力的人一直去做,一直去做,感覺自己特別有成就感,特別「忙碌和充實」。


所以要小心! 在國內創業路上也有很多這樣的創始人(或者聯合創始人),他們自己的方向可能沒怎麼想清楚,或者路線制定有錯,卻一天到晚在朋友圈曬自己和同事們的加班,覺得這樣的「忙碌」很充實。


其實這是一種很可怕而且對團隊極不負責的做法。一般在工作時長驚人但又沒有獨角獸估值的公司里,我總覺得加班是一種羞恥,是團隊領導不會分優先順序或者戰略不明確的表現;如果創始人還一直在那裡秀加班來感動自己的話,我的建議是「儘早離開這樣的公司」。同時我還敢打賭,90% 這樣的公司在加班(和日常工作時間裡)的效率非常低。


5


工作不是你的全部

摒棄「學生思維」,科學步入職場的 8 個 Tips



這點我不太想展開,就羅列幾點:


a. 家庭很重要,美國人特別注重工作和生活間的平衡,在工作台上經常是家庭合照;


b.可能對於沒滿 30 歲的人沒有感覺。但是當你邁過 30 歲這個坎,你會更加註重小孩和家庭的重要性。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這是老美們經常說的話。所以那時你應該把重心轉到家庭和下一代身上,讓他們成為你生命的延續(雖然這很俗,但是是事實。我們都是 DNA 的奴隸。)


c.你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不停加班熬夜的時候想想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


工作上的很多事情(比如一些小的功能、小的 bug)其實對於公司影響沒你想像的那麼大,而你的身體才是你自己最為寶貴的東西。所以多健身多鍛煉作息正常別抽煙。你如果去矽谷逛一圈,最好再工作個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那邊煙民很少(很多煙民是印度和中國人,還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人),而公司高管經常性的行為是早起健身和周末陪家人,然後還把各種曬幸福的照片往 Facebook 上發,給人一種齊樂洋洋的感覺。這是一種更加級別的炫耀,是超越了曬車曬房曬奢侈品的更加級別的一種炫耀。


6


停下來思考職業規劃


工作起來之後經常會覺得節奏很快,壓力很大,使得整個大腦感覺像是被填滿了,還有感覺在很長連續的時間裡一直馬不停蹄地去應付各種各樣的事情。


Zuck 在一起 Q&A 的時候,被問及你是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他回答比較長,但是他核心說的一點就是 "Don"t do thing reactively, but proactively.「(不要反應式地做事情,而是要主動的) 不要機械式地做被分配的活,而是自己主動規劃自己的任務和要後續鍛煉和進步的方向。


所以,Bill Gates 和 Zuck 都會選一年中的一周停下來進行深度思考(Gates 的思考周),所以你的思考周在哪兒?即使你沒他們那麼牛,來幾個思考日總歸可以的吧?


:D(您又尷尬地笑)


7


學會感謝別人


越到後來,越感到旁邊牛人的豐富,越能夠了解到自己的能力和眼界的局限性,所以學會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過更加重要的(或者經常被學生忽略的)是在平時的工作中多承認和感謝別人的幫助(在 Facebook 里叫 acknowledge others" credits first)。


比如在產品發布或者在做樣品或者任何演講之前,都應該感謝這次產品或者項目的幫助者;先把他們都感謝一番,最後再說自己或者團隊做的事情。只有時時刻刻去感謝別人貢獻的人,才能不斷吸引好的團隊凝聚在你的周圍,也只有這樣你才能變成一個合格的領導者(leader)。


8


管住你的虛榮心和嘴

您可能感興趣

共燃「科學復興」之火:G-Summit全球科學創新峰會
波士頓科學宣布收購Cosman Medical
科學狂人慾建立首個太空國家Asgardia
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G-summit全球科學創新峰會
直播:G-summit全球科學創新峰會
Is Data Science Science?數據科學能否作為一門學科?
科學巨星們的大腦live show
Top Journal一周論文導讀 | 生命科學 生命醫學(3篇華人成果)
工程師亂彈┃「Dantong-styke」與「科學家」
Magic Mouse設計不科學?一個掌托就搞定
如果我的世界Minecraft是科學的
中國唯一科學家團隊的重要成果入選NatureMedicine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公眾號誠招實習生
諾獎得主ThomasC.Südhof任先聲葯業高級科學顧問
Hello World第8集:日本宅男科學家正在創造未來
Nat Medicine:突破!科學家發現抵禦癌症的新靶點
Sciencetainment——科學娛樂,玩出新高度!
科學家:星系Trappist-1的3個行星可能有外星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