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帝師絕唱
走進成都武侯祠,亭台樓閣,碑刻題記,蒼松翠柏,碧草青竹。建築群分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恢弘肅穆。
劉備的惠陵與諸葛亮的祠堂合為一體,正所謂「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的《詠懷古迹》)。這段千古傳送的風雲際會,演繹出「三顧茅廬」、「如魚得水」、「三國鼎立」、「鞠躬盡瘁」等或激情澎湃、或驚天動地、或悲壯扼腕的歷史樂章,至今餘音裊裊。
平庸仁厚的劉備、劉禪父子幸運地遇到了經天緯地的諸葛亮,而孔明先生也同樣幸運地受到蜀漢先主、後主的垂青。
從流落鄉野、務農為生的落魄士人,到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的丞相、帝王師,諸葛亮的人生際遇讓人艷羨,他的豐功偉業令人崇拜,他的自由洒脫使人敬重,他那獨特的、古代知識分子高貴不羈的傲骨在一千八百年後是否還能流傳呢?
第一章 一曲葬歌隱藏的玄機
《三國志·諸葛亮傳》里介紹說,諸葛亮青年時代在隆中耕讀時「好為梁甫吟」,這個細節讓讀史的人非常詫異,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怎麼如此鍾情於民間的葬歌呢?
步出齊東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中陰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之者?相國齊晏子。
這首收入在《諸葛亮集》和《樂府詩集》的歌詞,憑弔的是春秋時齊國三位壯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陷入了相國晏嬰布下的圈套,在齊景公面前為了爭功(兩個象徵榮譽的桃子)而相互傾軋,最後因愧疚竟紛紛自殺而亡。
從地緣文化分析,這首詞發端於齊魯,一定也流傳於諸葛亮的出生地——「琅邪陽都」(《三國志·諸葛亮傳》)——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諸葛亮從小在齊魯生活了十幾年,直到擔任太山(泰山)郡丞的父親去世,加之母親早逝,才跟隨叔父諸葛玄離開家鄉,流落到荊州南陽郡管轄的隆中。
齊魯也是孔子的故鄉,他的儒家學說在西漢武帝之後,逐漸取代了漢初的黃老哲學,在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獲得了獨尊地位。儒家思想對諸葛亮青少年時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這首詞用儒生的觀念去解讀,似乎不合乎禮法。以「禮」治理天下的儒家思想倡導忠君愛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就是說,三個壯士得不到官方意識形態的同情。而詞的主題顯然又是緬懷、憐惜他們的悲慘命運的。
可見,喜愛《梁甫吟》的諸葛亮一定超越了主流意識形態本身,甚至是反潮流的。
不過,從地緣政治方面考量,歌詞的內涵似乎與主題產生了矛盾。
葬歌的落腳點是晏子,他是春秋時代齊國後期的宰相,輔佐齊國三代國君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晏嬰輔政時期,管仲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的風光早已隨風逝去,齊國國力衰弱、執政者荒淫無度,據《晏子春秋》記載,國君曾因嫌棄晏嬰妻子相貌醜陋,特意為他送來宮中美女,並勸他休妻。
此時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正是東漢最黑暗的時期,軍閥割據,諸侯並起,他本人裹挾在百姓之中,因為中原地區頻仍的戰事而流離失所,「苟全性命於亂世」(《三國志·諸葛亮傳》),其衰敗的慘象讓諸葛亮想起了春秋齊國後期面臨的蕭條,用葬歌更能抒發他內心悲天憫人的憤懣之情。
不過,晏子並沒有隨波逐流,他保持著士人的高潔本色,勸誡君主從善如流,悉心治理國家,協調、緩解各種內部矛盾,以勇氣和膽識維護著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和尊嚴,「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二桃殺三士」是晏子為防止權臣作亂而採取的策略。一個瘦弱矮小的文人,在三個勇武過人的猛士面前,四兩撥千斤,用大智慧化解了國家的憂患。
也就是說,詞中提到的「陰謀」的始作俑者並不是奸臣、小人,相反,是個彪炳史冊的大政治家、品德高尚的君子。
我認為,這首詩詞令人震撼的地方恰巧就是將緬懷逝者、讚頌「元兇」、思考人生等多個側面同時呈現出來,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卻是和盤托出人的命運真相。(待續)
歡迎同時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趙剛Andrew
※郭嘉和諸葛亮真的是師兄弟!
※《軍師聯盟》諸葛亮的扮演者不是陸毅,胡歌見了得叫老師
※諸葛亮是怎麼借東風的 諸葛亮的奇門遁甲
※王者榮耀諸葛亮怎麼玩?最強法師諸葛亮全攻略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為什麼能夠在魏蜀吳位極人臣?
※王者榮耀貂蟬:最強位移法師?諸葛亮表示不服!
※諸葛亮的師傅到底是誰?
※諸葛亮拜師與修道的故事
※諸葛亮的老婆很醜?揭秘諸葛亮的婚姻之謎
※敢給諸葛亮出謀劃策的人:諸葛亮的七大智囊
※諸葛亮,龐統,徐庶的師傅為什麼不出山?
※王者榮耀諸葛亮怎麼玩 諸葛亮打法技巧
※三國郭嘉和諸葛亮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
※白帝城託孤是劉備騙諸葛亮的?
※諸葛亮為什麼拒絕曹操的三顧茅廬呢?
※司馬懿與諸葛亮誰更厲害?除去文學作品光環的諸葛亮還有什麼?
※劉備防諸葛亮,就像諸葛亮防魏延
※諸葛亮的家族、姓氏之謎
※王者榮耀諸葛亮配上狄仁傑最搞笑,網友吐槽說摘下面具的蘭陵王就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