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秘密,很多中醫世家保守了幾百年,有的因此徹底失傳
杏花島作者郭煒,中醫學博士,山東中醫藥大學講師,執業中醫師。
「傳葯不傳量,只算傳一半」。很多中醫世家,恪守祖訓,對藥物和劑量嚴格保密,絕不傳外姓,甚至女兒都不傳。因循守舊,導致了很多絕活的失傳,因為只要有某一代人出了問題(沒興趣學醫、悟性不夠、沒有後代等)就會導致傳承中斷。不能不說,這是很大的遺憾。
眾所周知,藥物是組成方劑的基本單元,藥物的用量則是方劑配伍的靈魂,也是方劑療效的關鍵所在。先賢以實踐經驗創製了許多療效卓越的方劑,藥物之間需遵循一定的用量比例,方可見效;若改變藥物用量比例,方劑療效和主治亦發生改變。那麼,改變處方中藥物用量比例,對處方功效真的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中醫方劑中有諸多方劑藥物雖組成相同,僅因藥物劑量不同,則方劑名稱、配伍關係、功效主治就截然不同。由此可見,藥物用量比例的重要性,即所謂「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藥物的用量上」。這其中的奧秘難以言表,令人倍感中醫之奧妙無窮。
下面就以黃連和吳茱萸兩味藥物為例,說說不同用量比例的情況下,處方功效、主治證會發生怎麼的變化。
先來看處方中黃連用量大於吳茱萸的情況,如左金丸,見於《丹溪心法·卷一》,由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組成,兩者用量之比為6:1。功效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主治肝火犯胃,嘈雜吞酸,嘔吐脅痛,筋疝痞結,霍亂轉筋。如果改變黃連與吳茱萸的用量比例,使兩味藥物的用量相等,那方劑的名稱、功效、主治證又會怎樣呢?如《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之茱萸丸,方由黃連、吳茱萸各二兩組成。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太平聖惠方》言其主治「水瀉不止」。《普濟方》雲其主治「赤白痢,腹臍痛,日夜無度,膿血相雜,里急及腸風下血」。如果繼續改變用量,使黃連的用量小於吳茱萸,又是什麼情況呢?如反左金丸,它是源於《丹溪心法》中的左金丸,是後世受左金丸的組方思路啟發而創製的方劑。反左金丸將原方左金丸中黃連與吳茱萸配伍比改為1:6,故反左金丸的功效與主治亦發生較大的變化。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偏於胃火甚者;反左金丸主治肝寒犯胃,偏於胃寒甚者。
綜上所述,以上諸方雖均由黃連、吳茱萸二葯組成,但隨著兩味藥物用量比例的變化,方劑的名稱、功效、主治證亦發生了較大變化。這就意味著在臨床應用中藥治療疾病時,需要根據病證的寒熱屬性,調整藥物間的用量比例。處方擬定好之後,不可隨意更改藥物用量比例,以防影響處方的臨床療效,甚至加重患者病情,延誤疾病的治療。
微信搜索公眾號「杏花島」,遇見更有趣的中醫。
別忘了蜂蜜也是中藥!對付這些病,它的「戰鬥力」爆表
如果這2件事搞錯了,中藥不但不起效,還可能起反作用
「菊花殘,滿腚傷」,清代太醫們眼裡的痔瘡
韭菜不僅能做餃子餡,還能巧治手掌脫皮
傷口上「撒鹽」是酷刑,那「撒糖」會怎麼樣?
※這種秘密很多中醫世家保守幾百年,有的因此徹底失傳
※被巴黎世家超火的編織袋下了降頭,真是有一種丑叫看多了想擁有!
※中醫世家的這一規矩:不準家人跟孩子碰它,你還在碰嗎?
※大內侍衛世家告密,清朝時期有關侍衛的幾個秘密,每一個都讓人想不到
※御醫世家祖傳多年的治療秘方!原來這些病都不是事兒!
※巴黎世家一鞋難求 還是忍不住多看兩眼!
※巴黎世家這個手鏈我是看不明白的
※在一个书香世家成长是怎样一种体验?
※巴黎世家出了一款「宜家包」,這件事為什麼能吵這麼久?
※出身顯赫的藝術世家,卻沒有一個單位願意接受,高額解約今成這樣
※中醫世家的驚人發現:豬蹄和它一起吃,比吃人蔘還要補,可很多人卻都不知道!
※出身刑警世家,中戲畢業卻因為形象差沒戲拍,依靠「大保健」成著名諧星,這個暑期檔紅了的他終於霸屏了!
※他們是歷代名將世家,家家都是傳奇,哪個家族最讓你膜拜?
※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悲劇的名將世家了
※看書日簽 | 這是命中注定要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家
※老人剛去世家屬就把他的老狗扔掉了,在原地等一年想
※中醫世家為何家規不許碰冷飲?這規矩頗有些不近人情
※此人是春秋著名神箭手,只射出一箭就滅掉了一個貴族世家的造反
※世界第一大貴族世家在中國山東,他們家的富字沒有頭,子孫傳已至八十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