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你平常思考真的用腦子了嗎?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從小我們都被如此教育,以至於這條準則近乎於常識。
然而,一旦脫離教育體系,無人指導,需要靠自己去甄別信息、學習知識的時候,這種常識卻成為了思維底層最大的盲區。
一、大腦運行的基礎原則
來看一道小題:傑克正看著安妮,而安妮整看著喬治。傑克已婚,喬治未婚。請問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著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無法確定
你的答案是哪個?
研究發現,人們在這道題目上的錯誤率高達80%。很多人選擇了C,正確答案應該是A。要回答本題,需要對所有可能性進行分析排除。這種析取推理是系統性且速度較慢的處理方式。
有趣的是,當被告知需要用這種方法去解題時,絕大部分人都可以答對,但是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都不會自動進行分析處理。心理學家Susan Fiske和Shelley Taylor將這種思考方式稱之為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
大衛.赫爾在《科學與選擇:生物進化與科學哲學論文集》寫到:
人類大腦所遵循的準則是:能不用,則不用,該用腦時也不用。
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儘可能地避免思考。
比如,對於一個老司機,駕駛中的動作幾乎不需要思考,開車的同時還能聊天、聽音樂、思考工作。
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問題,看上去是在思考,實際是在做記憶檢索。我們會優先在記憶中尋找解決方法,很多時候這樣做很有效,比起思考來說更省力。事實上,人們利用記憶解決問題的次數比你預期的要多。
研究發現,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選手之間的差距,其實並不是他們思考能力的差異或能否走出一次妙棋,而是他們熟悉的棋局多寡。
根據以上,大腦總是避免思考的。我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大腦運行遵循最小行動、最經濟的原則。
那麼,這樣的一個大腦,記憶工作的方式是什麼呢?
二、經濟的大腦如何記憶
大腦記憶的簡化模型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當前正在意識、思考的區域,比如你正在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信息以及你正在思考的內容,都在你的工作記憶中。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顧名思義。我問你,你的初吻給了誰?你頭腦中立馬出現的那個人(搞不好是條哈士奇),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從長期記憶提取到工作記憶的過程。在我問這個問題之前,這個信息沒有在你的工作記憶中,它在你的長期記憶里。
我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只能同時容納7±2個有意義的信息組塊(chunk)。例如,你可以嘗試用5秒記憶這一串字母,然後遮住嘗試複述:
XCN,NPH,DFB,ICI,AMC,AAXA
大部分人能記住7個左右的字母。換一組試試:
X,CNN,PHD,FBI,CIA,NCAA,X
相信這一句你能記得更多,因為出現了CNN、FBI等有意義的組塊。
那麼,我們的記憶模型如此工作,對於學習有哪些有價值的啟發呢?
三、事實性知識先於技能
根據工作記憶的原理,我們很容易發現,事實性知識是多麼的重要。
以上述的字母表為例,如果你的事實性知識中沒有CNN、FBI、CIA這樣的概念,你無法對信息進行組塊(chunking)。
一些研究者認為「四年級掉隊」現象的原因在此。該現象指的是社會經濟背景較差的學生,在學前班到四年級之前閱讀能力均表現正常,但在四年級後突然無法跟上同齡人,之後幾年愈加嚴重。
因為四年級前的閱讀指導重在發音,而四年級之後則轉向理解。這時,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反而具有了極大的優勢。相比其他孩子,他們的家庭條件讓他們有更廣的視野和知識面,根據工作記憶的原理,他們在學習新事物時,能更好地識別有意義的組塊,學習記憶的能力當然更強。
事實性知識使得信息組塊成為可能,換一句話說,事實性知識實際上擴大了我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比起技能來說,事實性知識作為知識增長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根據大腦記憶的簡化模型,信息必須先進入工作記憶才有機會進入長期記憶。你的記憶不是你想要記住或你嘗試記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大腦總是避免思考,而學習是要對抗這個趨勢。
「必要難度」理論指出:記憶的存儲與提取呈負相關。存入記憶容易,提取出來會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麼,提取會更牢。這也證明了,只有在工作記憶中進行深度加工過的知識,才能有效存儲在長期記憶。
學習後若出現「認知力竭」的狀態,能說明:至少你是在學習區學習,知識有在工作記憶進行過深度加工。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知識進行深度加工時,會耗費你的所有心智資源。出現認知力竭,恰好證明你動用了所有的工作記憶資源,這是有效學習的典型標誌。否則,你的學習僅僅是停留在舒適區。
以此來看,我們生活有不少人的看書只是消遣娛樂,當然這無可厚非,但冠以學習名義,就名不符實。如果明白認知力竭這個道理,並且能恰當運用,即便是看電影、打德州都是在學習。
那麼,除了認知力竭,衡量學習有效性還有沒有其他標準呢?
五、學習是原有經驗的遷移
學習科學中,遷移的定義是,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遷移到新情境的能力。Tesla的CEO馬斯克將物理學的思考原理,用于思考商業問題,就是一種遷移能力。查理芒格一直推崇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將各個學科的理論框架混合應用處理投資問題,是一種遷移能力。
不少文章曾提到新手與專家的差距,取決於刻意練習的程度。此話正確,但我不敢苟同,因為缺少條件的限制。研究表明,當一個科目在單一而非複合情景中傳授時,情境間的遷移就相當困難,知識尤其容易受情境制約。
對於自學者來說,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如果長期在單一情景中進行刻意練習,該情景下的知識技能當然會極其熟練,但其遷移能力被極大的限制。
例如,一個理論實戰知識極其豐富的營銷人,如從未在泡妞時有意識地使用營銷理論,他恐怕很難將泡妞和營銷理解為同一件事。同理,如果他的營銷理論,沒有在戀愛、求職、工作等情景中進行,他也很難將這些事情用一個視角看待。
那麼,如何促進大範圍的學習遷移呢?有三種方法:
1、解決具體案例,然後收集其他相似的案例,目的是為了抽象出能幫助我們進行彈性遷移的一般性原理,這可以理解為歸納法。
2、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然後加入到「如果——怎麼辦」類問題解決中來,或者問自己:"如果改變問題的這一部分,怎麼辦?」。
3、嘗試思考不僅能解決單一問題,而且能解決整個相關類群問題的方法。例如,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公司,不如思考如何同時做好十家公司。
總之,要使知識產生大範圍遷移,必須在更高的抽象層面上表徵問題。
六、學習如何學習
查理芒格在近期最新的問答中談如何減少錯誤:
我和巴菲特做了兩件事(去減少錯誤)。
第一,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我的日程安排並不滿,我們坐下來不停地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像學者而不是生意人。我的系統總是坐下來靜靜的思考幾個小時。我不介意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巴菲特也是如此。
那麼,當我們停下來思考的時候,思考必然會出現錯誤。這時,又得靜下來,思考自己如何思考,這是為了避免生活中出錯的二階操作。學習如何學習亦是如此,學習的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性,如果學習本身方法不對,再怎麼勤奮都是浪費。
我很喜歡李笑來的理念,學習學習再學習,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第三個學習是動詞。連起來的意思是,學習如何學習,然後再去學習。
——END——
木木博客(ID:mumuseo)
這是一個什麼都談談的營銷運營公眾號,新鮮、有趣、有料。產品運營、新媒體經驗、市場營銷、廣告文案,都談談。
※你真的會思考嗎?
※忙了一輩子,什麼才是真的屬於你的?(值得思考)
※喵,這樣思考喵生真的好嗎?
※寶媽請思考,如果你的口頭禪是「沒錢」,將會養出怎樣的孩子?
※愛思考,又不沉迷電子遊戲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
※你用雙手思考了嗎?
※一個孩子的思考,道出了多少媽媽們的心聲?關於減肥的反思?
※說話?嘭!思考?嘭!
※糗圖榜:妹子這功夫了得啊,旁邊的狗好像在思考什麼了?
※孩子太聽話!如何引導他自主思考?
※哈士奇经常思考狗生,沉思的样子像极了一个人!
※漫畫家的思考:窮孩子與富孩子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對「小朋友」畫廊的冷思考:我們的購畫錢,到底去了哪?
※3個關於愛情的思考,你真的有好好想過這些嗎?
※一見情感戀愛幫你,挽回女朋友前你該思考的問題
※哈士奇經常思考狗生,沉思的樣子像極了一個人!
※當你打胎時,有沒有思考過肚子里的寶寶經歷了什麼?
※很多女生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他是否真的愛我?
※朋友給孩子投保後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值得每個家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