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一植,片刻永恆
本文刊載於《生活周刊》1627期,轉載請聯繫,並註明「來自生活周刊,微信號lifeweekly1925」。
古羅馬、龍舌蘭與《發現之旅》
17世紀,當人類第一次為另一片大陸的珍奇而醉心,生物學家、探險家們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讓片刻凝結成永恆:「蛾子和花,不一定是同一時間發現的;發現花的時候不一定是這個形態,但他們根據自己藝術上的認識、修養,把比例組合到一幅畫里來表現生物之間的關係,表達了不同時空的組合。」
這本托尼·賴斯的《發現之旅》連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讓鄭超為博物學深深著迷,再加之他在義大利學習古典城市設計時「Analytic」畫法的影響,讓他曾經在同一幅畫中,把建城時期的古廟遺迹、中世紀時的城堡陵墓和大眾蜂擁而成的有機肌理、文藝復興時期的港口商貿帶來的軸式城市發展以深淺色區塊,創造性地層疊,加上各時期的典型物件展現出來,一張紙上,千年歷史。
「在物理、化學、生物學這些細分科學產生以前,博物和藝術是不分開的,人們觀察這個世界就是從一種藝術和發現的角度,而不像現在的很多科學所運用的實證法、數理證明。」開始想要用一種方式傳遞自己的「博物觀」之後,鄭超選擇了植物為載體。
鄭超挺喜歡龍舌蘭,它特別又不嬌貴,異域色彩總是叫人產生好奇。比起小時候把《十萬個為什麼》里的岩石、植物從頭描到尾,現在他的手繪已是遠超臨摹的創作。畫中,有傳粉細節、植株構造等典型的「學理」式再現,卻也「驚現」人形、麻布等看似毫不搭界的事物,其實都大有來頭。「畫了真正墨西哥男生在種植園裡的穿著、工具,怎樣把葉子一片片砍下來的情形;畫了碼頭繩索、蓑衣,意喻早期龍舌蘭纖維的功用。」更別說龍舌蘭酒「杯沿撒鹽」背後那個著名的愛情故事了,他也將女主角——那個墨西哥女孩瑪格麗特的輪廓畫了進去。每個符號幾乎都是一則百科詞條,構建了與龍舌蘭有關的一切。
每天照料這些物件與植物,回憶和成長,都在自己的腦海中。永遠是那些串聯了記憶的物件,用感性和邏輯連結起每一個時時刻刻。
儲存記憶的生境場
來到鄭超「小而美」的家,一盆盆高密度組合起來的景觀令人看不太出來在這片空間實則暗藏了150多種植物。例如一盆集結了蘭花、蕨類、石斛、積水鳳梨,甚至還有蝌蚪、豬籠草的「作品」,需要五六年慢慢補齊、穩定。早前家中還有一個高2.6米、寬0.8米的「水陸生境場」,榕樹、大型蕨類向上生長,蠑螈、銀龍魚浮游沉底。
「單獨去養它也可以,但放到一起,你是在創造一個能共同生活的生態系統。」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明顯能看到哪些對溫度的反應明顯,哪些又彼此需要什麼。就像某一盆中的玉龍觀,對比之下發現,起初像玫瑰一樣縮起來,會在冷天全部展開;再比如在一「群」龍舌蘭中加入瓦片,是因為要在種這麼多東西的矮盆中把土兜起來、撐開。
然而,撇開花藝層面上把各種植物按習性組建系統,鄭超做「排列組合」的另一個標準令我感到的是溫暖:「它們之間要相互有關係,構成了回憶的片段。花藝是短暫的藝術,追求的是短暫的美,我希望它們除了美以外,能共同並長期地存在下去,好好的。」
鄭超指給我看,某一盆龍舌蘭有新加坡的品種和其他地方弄來的芽;某一盆的蕨類是來自西雙版納、日本,想在家裡復刻熱帶濕潤的附生環境;某一盆中的瓦片又是如何令他回憶起那15天的法國古建修復工作營。身為城市設計師,他會在全國各地的「拆遷現場」轉悠並「淘寶」。
「這就變成了植物日記、博物日記。在很多地方旅行的時候,照了很多相片,寫了很多文章,但以後不會再拿出來看。然而通過每天照料這些物件與植物,回憶和成長,都在你自己的腦海中。」時間是一個什麼樣的維度?縱向?橫向?或許它更像一個截面,一道兩點直線之間憑空拔起,無限延展的弧線,它帶著點狀的記憶,和城市的,和生活的,持續著不曾停下。因此,在鄭超的「花草」人生中,又看見了他那「博物」的思維穿插其間:永遠是那些串聯了記憶的物件,用感性和邏輯連結起每一個時時刻刻。
生活周刊×鄭超
Q:作為城市設計師,會不會在工作中帶入你對植物的喜愛?
A:開始分享我的愛好之後漸漸有做農場、自然教育的人找我做設計。比如一個在松江的農場,在黃浦江源頭有一片生態林,我考察之後發現,不管是自然死亡的,還是雷電、蟲害、人為砍鋸的倒木實際上是一片林子穩定的重要因素。它們倒下的同時孕育了很多微生物、昆蟲、蕨類植物、苔蘚、真菌,甚至小的哺乳動物在上面生長。一棵樹就成為了一個森林。我想把這個過程做成一個藝術裝置。這是我心中最好的自然教育,不光是科普植物的門綱目。自然的花、葉本來就美,不需要我們去判定。但它和城市、我們生活的空間結合的時候產生的美,來源於自然恰當、舒服地融入,而不是強硬的造景。
Q:你很看重這種生物、物件之間的聯繫,是一以貫之的思維方式?
A:我一直在嘗試用博物的思想,但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收集癖。「博物」的「博」就是看過很多東西,但實際上心裡有一桿秤,回過頭來找這些東西有什麼聯繫,跟生活、跟你,才是博物更進一層次的內容。這種實踐可以是植物、動物、小物件、書畫、陶瓷……我看過一些好的案例,是把不同地方的有關係的東西淘到一起去,在收藏鏈里,能夠把他的故事講全。其實原始的時候人們就是這樣認識世界的。
※一磚一瓦總關鄉,一檀一椽皆是情
※唯美句子:日子是一瓦一磚,生命是一梁一柱
※歐陽明夏:一磚一瓦搭建不一樣的「像素城市」
※這種房屋,居然不需要用一磚一瓦和一根釘子
※群豐古村落:一磚一瓦一座樓
※中山詹園一磚一瓦、一門一窗都凝聚著歷史的痕迹
※蘇州胥門,這裡的一磚一瓦盡顯歷史的痕迹
※解读︱一瓦一世界?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
※此人死後,老百姓一人扔一瓦片在他屍體上,形成一座瓦墳,咋回事
※打動你的中式小細節-庭院中的一花一草 一磚一瓦 都美極了
※鄉村小伙不用一磚一瓦修別墅,村裡人看到都驚掉了下巴
※日本人建房子實拍圖片 竟然不用一磚一瓦
※日本普通老百姓的房屋,純木頭打造,沒有鋼筋水泥,沒有一磚一瓦
※一檐、一瓦、一字、一畫……越南會安關帝廟歲月的承載
※常年地震的日本,如何做到不用一磚一瓦也能抗震?
※一手一瓦辛酸的建造,城市的背後農民工是最可敬的
※四合院 · 一磚一瓦皆中國
※從梁思成到市委書記他都敢懟,榮獲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他常年在鄉間體會工匠手中的一磚一瓦
※印度居民蓋房不費一磚一瓦,這麼好的點子國內怎麼沒人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