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姓氏文化: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

姓氏文化: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

姓氏文化: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



姓氏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符號,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徽章。中國人看來,姓氏是祖先所賜,是一個人尊嚴的表現,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先和自己。尋根溯源,很多姓氏 的根都可以上溯到黃帝與炎帝,因此中國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母體,中原地區又是海內外華人的主要祖根地,這些賦予了河南豐富的根文化資源。華人祖根在河南,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動於河南;中華大姓,大都發源於河南;中華民族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出自河南。可以說,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在河南。

姓氏文化的概念:


姓氏文化,是指與姓氏有關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其內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變、家族播遷、名人事迹與遺迹、家譜、宗祠、世系、家訓、郡望、堂號、堂聯、字輩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報本反始、尋根問祖等族姓與民族文化認同理念。


姓氏文化的開端:


從人祖太昊伏羲氏 「正姓氏,別婚姻」算起,姓氏發展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大約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為中心的黃淮區域,被尊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統一了九大部落,奉「龍」為華夏圖騰。但當時部落男女往往「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愛,不知其禮」,因此,伏羲開始實踐「制嫁娶,正姓氏」。他首先自定為「風」姓。接著,又為當時尚存的母系家族定姓,如:姒、姜、姚、姬等。他為百姓定氏時使用了靈活、簡便的辦法。有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為氏 的,如石、邱、高、沙、江、洪、谷等;有以馴養的動物為氏的,如牛氏、馬氏等;有以常見的植物為氏的,如楊、葉、柳、花等,有以方位為氏的,如左氏、南氏等;有以天象為氏 的,如雷氏、陰氏等;還有的以生活用品為氏的,如柴氏等。

姓氏產生條件:


河南歷史悠久,產生的姓氏必多,人口密集,得姓 受氏者必眾;建都頻繁,得姓的機會必廣:一、河南有眾多的 人文始祖遺迹。同為三皇的伏羲、炎帝也在河南留有遺迹,伏羲居於陳地,死後葬 於陳地,今河南淮陽有太昊陵,即伏羲墓。二、河南有豐富的古城古國資源。夏、商、周三代是中國 姓氏形成的重要時期, 而這三代的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三、河南有眾多的姓氏郡望地。四、河南是眾多歷史名人的祖籍地及生活地。名人是家族的驕傲,他們出生、生活的地 方無疑是後人祭祀、緬懷的聖地。五、河南是歷史上移民的重要集散地。中國歷史上三次最大規模的移民運動中,即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後的北人南遷,移民的主體大都來自河南。另外,河南還是客家人、閩台人、粵港人的祖根地。


姓氏文化的發展:


迄今歷史上使用過的姓氏共有兩萬多個, 其發展演變可分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姓的產生。中華姓氏產生於伏羲、女媧時代的母系社會。 周代「同姓不婚」制度就淵源於此。

第二階段是氏的出現及其演變。氏大約出現於從炎、黃二帝時期開始的父系氏族社會,社會 組織以男性為中心,標誌著貴賤和等級的差別。舜時的「賜姓命氏」,是大規模賜姓命氏的淵源。


第三階段是中華姓氏普及和定型。 周初實行周朝貴族內部的層層分封制,中華姓氏 在這一時期得到普及和定型。


第四階段姓氏混一。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制度的崩潰,等級制度被破壞,姓氏合二為一,標 志著現代意義姓氏的產生。


在有來源可考的4820個姓氏中, 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在漢族的 前120大姓中,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如:李、張、陳、黃、周、蔣、葉、嚴、牛等;部分源頭在河南的姓氏有45個,如王、劉、趙、徐、孫、朱、白、洪等;兩項合計,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概言之,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


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是中華姓氏的搖籃。

中原姓氏文化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


姓氏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主張「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元氣團結」是「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宗族內部,強調「相愛相敬」、「平則同安樂、患難則共扶持」; 在鄰里關係上,強調「傍金傍銀,不若傍個好鄉鄰」、 「患難扶持」、 「寧我容人,毋使人容我」。 研究姓氏文化,發掘其中的和諧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弘揚姓氏文化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弘揚姓氏文化,姓氏尋根,有助中原崛起,尋根認祖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認同。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國人的 觀念中,特別重視鄉土之情,依戀本源,講究重生報本、尊祖敬宗。而當代世界各地華人華裔紛 紛回歸祖國故土尋根祭祖,正是中華文化、民族血緣強大凝聚力的生動體現。中原崛起離不開現 代的科學技術,也離不開傳統的文明和文化基礎。要加大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促進中原崛起。

尋根問祖、追根溯源,不僅僅要追姓氏根,還要追文化的根,港 澳台地區、全球華人,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正是這些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脈,才形成了共同的民族,這是民族強盛、國家統一的根本。 弘揚姓氏文化對於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增強民 族凝聚力,乃至促進


祖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推動全世界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都產生積極的作用。

您可能感興趣

淺析「中華許氏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或「中華氏族文化」中之「共享性」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雪域之光——藏族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民族特質和風采的民族文化
老北京人的春節習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天之驕子——蒙古族
中華民族文化脊樑-中醫
老手藝: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情感的傳承者!
南懷瑾先生: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瀾滄笙歌——拉祜族
美文心語: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瑰寶:粽子的歷史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
魏德東:尊重佛教文化是促進民族團結的根本之道
中國香道文化|沉香文化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傳統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烏蘇里漁歌——赫哲族
中華民族的脊樑,向民族英雄致敬!國民革命軍抗日圖
中華民族八大傳統智慧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鹿鳴興安嶺——鄂溫克族
民族之魂:景頗族的刀文化三——景頗族文化中的「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