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博物館讓文物生動起來

博物館讓文物生動起來

「最近有什麼好展覽嗎?」越來越多次地被問這個問題。作為跑口記者,每每聽到這樣的問題,心裡總是泛起一絲喜悅。如今,到博物館看展覽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不過,也有不少人吐槽在博物館裡遇到的各種不爽。同時,不少為博物館事業付出艱辛的博物館人也在訴說面對各種不理解時的鬱悶、誤解甚至是遭受的委屈。

博物館讓文物生動起來


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參觀「鳳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攝


5月18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在這個博物館界的「大日子」里,不由得讓人思考這些問題——博物館如何拉近公眾,讓他們真正走進博物館,進而愛上博物館?究竟怎麼做才是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鮮活的解讀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雖然近幾年博物館的教育職能被越來越多地關注到,但不可否認的是,展陳方式陳舊呆板、講解說明晦澀無趣的情況仍屢見不鮮。博物館面無表情的表達,讓教育對象,尤其是孩子們敬而遠之,畏而遠之,甚至厭而遠之。


幸而,更多的博物館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並積極摸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法。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萬全文認為:「博物館的教育,不同於應試教育,而是一種素質教育。培養社會大眾對博物館的感情,不僅能提升國力,增加文化認同,還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化情操。」正是在這種思路的引導下,湖北省博物館創辦了「禮樂學堂」,針對不同人群設計課程,已研發出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高校、盲校、成人等不同人群的分類課程,充分滿足了社教所需,採用PPT教學、動漫演示、觸摸文物、角色扮演、體驗互動等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階段性地實現了因材施教宣揚禮樂文化的初衷。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則發掘本館的文化資源,著力打造與古蜀金沙王國相關的教育活動。比如,他們的講解員自編自導自演的兒童舞台劇《金沙王國之太陽神鳥金箔》,生動再現了古蜀神秘的祭祀活動。該館開放部副主任何莉麗說,配合重要的臨時展覽設計寓教於樂的活動,也是金沙社教部門的重要工作。比如配合特展「霸——迷失千年的古國」組織開展了「玩『霸』古國」系列活動,「考古大富翁」「我是小小考古學家」「木器的新衣」「銘文刻一刻」「原始瓷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了大量觀眾。


5月10日,陝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成立,全省的國有博物館、民辦博物館、行業博物館以及大、中、小學校成為聯盟單位。作為全國首個「博物館教育聯盟」,他們將定期研究制定教學計劃、教育活動等,共享相關資料,同時還將推進構建有效課堂、開發趣味課程、編寫博物館教育聯盟案例等方面的工作。或許陝西這種集團作戰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博物館與公眾之間「你面無表情,我敬而遠之」的尷尬局面。


互動式的設計將觀者帶入文明的歷史

事實上,博物館被吐槽最多的莫過於展覽本身。


走進展廳,展品中規中矩地「獨居」或「群居」在玻璃展櫃中,旁邊是一張文字極「精鍊」的說明牌,寫著展品的名稱、年代、發現地點等基本信息。不過百字的簡短說明,還包含一些不認識的專業術語,「就不能多寫點內容么?」觀眾總是這麼問。


記者曾就這個問題和博物館界人士討論過。「這種只有簡單說明的方式,是國際通行的慣例。」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忽略了中國觀眾與西方觀眾在參觀習慣上的差異。在西方,文物是作為藝術品展出的,觀眾通常是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去欣賞;而中國觀眾更想了解的是文物所蘊含的知識,更想聽到文物背後的故事。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差異,面對同樣只有簡單說明的文物,西方觀眾可以駐足反覆觀賞,猶如看畫;而中國觀眾經常是不經意地看一眼、讀一讀標籤便離開了,參觀之後除了「到此一游」,沒有更多收穫。無怪乎觀眾反映:「展覽是越來越多了,但博物館還是離我們十分遙遠。」


目前,絕大多數博物館還依賴人工講解,但普遍存在講解詞千篇一律,語氣如同背書,多問一句講解員就不懂。這種高高在上、缺乏人性化的表現,導致的後果就是與觀者溝通上出現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鳳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就打破了這種僵局,該展的說明牌,不僅有幾百字的說明,而且每個文物名稱後都有一個破折號,註明這件文物的用途。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破折號,體現的卻是展覽設計者為觀眾著想的誠意。

2015年底,首博推出「讀城——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展」。這個展覽沒有什麼明星文物,也沒用多媒體裝置提供的沉浸式參觀方式,但其最大亮點在於邀請了中小學生參與展覽的策劃設計,使得展覽的受眾群體不僅包括成年觀眾,就連總抱怨博物館無聊的00後也逛得津津有味。「讀城展」是首博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展覽。工作人員選擇讓青少年參與展覽設計,既避免作出一個成年人臆想的青少年喜歡而孩子們看不懂的展覽,又不會用力過度設計出幼稚低齡而青少年不屑於看的展覽。


時尚現代的傳播手段助推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當下的年輕人對新媒體青睞有加,要吸引他們,博物館在傳播上就必須採取更時尚的表達方式。


近年來,看展覽掃二維碼聽講解已成為不少大博物館的常態,設立網上虛擬博物館,開辦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國家博物館是較早開通官方微博的博物館。國博的小編在每天發送館藏文物圖片的同時,還把原本枯燥的文物編輯得靈動可愛,頗受歡迎。一位博友在網上留言:「如果博物館的說明都像國博小編這樣行文有趣生動,我願意天天去博物館。」

研發文化創意產品,讓觀眾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也已成為當前博物館著力進行的一項工作。然而,博物館文創產品「缺乏創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大多數產品在種類上無外乎文具、服飾、箱包、工藝品,在設計上無外乎文物原樣縮放或是紋飾再現,而利用文物蘊含的文化元素,真正體現創意者卻寥寥無幾。


這兩年故宮文創產品頗受好評,引發關注的都是一些精巧的設計。


2014年9月,故宮博物院推出了「朝珠耳機」,將耳機的功能性與「朝珠」這一文化載體相結合所產生的文化創意,立即引發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故宮文創產品的關注,進而引發對故宮文化的興趣。此外,故宮博物院自主研發製作的一系列App,如《胤禛美人圖》《韓熙載夜宴圖》等,也成為其文創產品中的佼佼者,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600歲的紫禁城都將時尚元素和現代傳播手段用得恰到好處,其他博物館還在等什麼?文博愛好者們都等著用最新穎的文創設計刷爆朋友圈呢。


(光明日報北京5月17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野生動物園開啟小動物歡樂節:看小動物頑童們亮本領
深圳野生動物園過端午節,萌萌動物品嘗「特製粽」
插畫 野生動物系列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請你停止動物表演好嗎?
和動物戲水,你敢嗎 野生動物園動物戲水節開幕
讓生活生動起來
野生動物們的「盛裝」
生動入微的唐寅人物畫
鹿科動物中最小的草食性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山羌
野生動物當寵物,合法嗎?
動物園野生動物被賣給狩獵場,英國富豪老闆被起訴
去動物園,解密未知的野生動物的習性
大青山野生動物園生態環境改善 珍稀動物種群有了自己的生態鏈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動物的天堂,也是植物的海洋
支援青海律師曬捕獵野生動物惹爭議 回應:動物是在動物園拍的
看似生動的動物雕塑,原材料卻是生活中經常丟掉的物品
後生動物的祖先——腔腸動物門
英國博物館舉辦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展
野生動物攝影與動物互動的畫面好萌好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