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鳥朝鳳》里的嗩吶,為什麼沒落了?

《百鳥朝鳳》里的嗩吶,為什麼沒落了?

鄉土文化被商業大潮侵蝕,民族音樂不及西洋音樂,文藝電影不敵商業電影,電影《百鳥朝鳳》上映以來,與現實形成了巧妙的對照與互文。


種種爭論聲中,嗩吶這一民族樂器也重歸大眾視野。就像影片顯示的,從1980年代初極被推崇,到1990年代中期幾乎無人問津,嗩吶是怎麼沒落的?


嗩吶演奏家劉英被作曲家朱踐耳譽為「中國現代嗩吶第一人」,他也是《百鳥朝鳳》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之一。

對《百鳥朝鳳》上映的始末,以及方勵的下跪,劉英身為業內人士,既感動,又痛心,「對傳統文化,我們這一代人是有感情的,但年輕人很多不知道。現在充斥在我們周圍的都是外來文化,娛樂和快餐文化當道,我們還有沒有自己的東西?」


什麼是《百鳥朝鳳》?


嗩吶獨奏《百鳥朝鳳》是中國民族器樂十大名曲之一。它以熱鬧歡快的曲調,描摹了百鳥和鳴之聲,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發揮了嗩吶擅模仿的特長。


1953年,北京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上,來自山東的任同祥以一曲《百鳥朝鳳》驚艷業界。

同年,任同祥代表中國赴羅馬尼亞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民間器樂比賽中以精湛技藝上演《百鳥朝鳳》,獲得銀獎。據說,在場觀眾與評委都忘了「不準鼓掌」的規定,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任同祥很快便從山東民間鼓樂班的樂手,晉陞為上海歌劇院演奏員,兼上海音樂學院嗩吶教師,結束了二十餘年鼓樂班的流浪生活。


劉英7歲學嗩吶。1978年,他從安徽考入上音附中,便是跟著任同祥求學。


劉英說,《百鳥朝鳳》原是流行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原名「十樣景」。


除了鳥鳴,此曲原來還模仿過豬、馬、羊、雞、鴨等家畜的鳴叫,更接地氣,農民也更聽得懂。因為雞鴨的叫聲不登大雅之堂,曲子里漸漸刪掉了家畜,引入了更多的鳥鳴。熟悉此曲的人,可聽出布谷鳥、畫眉、鸚鵡、燕子、知了的叫聲。

嗩吶在中國派別眾多,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各有派別,《百鳥朝鳳》同樣有很多個版本,而任同祥編曲的這版,是國內公認最好、傳播率最高的一個。


身為任同祥的學生,劉英也是當代演奏《百鳥朝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2013年,他在台灣竹塹國樂節演了一曲《百鳥朝鳳》,成就了一個標杆式的經典版本,後來者競相模仿。


《百鳥朝鳳》是嗩吶曲目里,技巧最全面的一首。隨著時代發展,它本身也在不斷自我豐富。有一次到國外演出,劉英學會了企鵝的叫法,也把它加了進去。


但在電影《百鳥朝鳳》里,這首從一開始便被層層鋪墊的「神曲」,並沒有讓多少人感到驚艷。嗩吶高超的技巧和水準,在片中亦沒有得到應有的呈現。


上海民族樂團青年嗩吶演奏家胡晨韻前兩天去看了電影。他說,電影中的《百鳥朝鳳》,和舞台上的《百鳥朝鳳》,完全是兩回事。

胡晨韻曾先後受教於任同祥、劉英,《百鳥朝鳳》也是他最常演的曲目,「電影里的《百鳥朝鳳》採用了民間婚喪嫁娶非常傳統的一些素材,但它的旋律和舞台上的《百鳥朝鳳》,不是一回事。」


在電影里,《百鳥朝鳳》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享用,曲調更為沉鬱,而舞台上的《百鳥朝鳳》,藏不住的是歡悅的情緒。胡晨韻認為,電影是因為情節設置的需要,才進行了必要的藝術加工。

《百鳥朝鳳》里的嗩吶,為什麼沒落了?


《百鳥朝鳳》劇照,嗩吶吹歌班遭流氓挑釁


從極盛到沒落


嗩吶並不是中國首創的民族樂器。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再從新疆傳到內地。


在笛子、管子、笙、塤、簫、葫蘆絲等一眾民族吹管樂器中,嗩吶是最難學的一門,沒有五到十年的童子功,很難吹出像樣的曲子。而要從「匠人」晉陞為「大家」,演奏者還要廣收民間音樂與地方戲曲之長。


明朝時期,嗩吶極度興盛,清朝遇低谷,解放初期至1960年代,嗩吶又開始抬頭,誕生了一大批佳作。


在當時,無論是長城內外,還是邊疆沿海,民間的婚喪嫁娶、節日廟會、迎神祭祀,總少不了嗩吶的身影。在河北吹歌會、山東鼓吹樂、潮州鑼鼓樂、廣東音樂,以及各類戲曲音樂里,嗩吶也常擔主奏樂器之責。


一般,一個吹歌班的規模是十至十五人,除了嗩吶,還有笛子、管子、笙、打擊等民樂器。


劉英的祖輩就在安徽民間做過吹歌班。他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嗩吶最鼎盛的時期。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受流行音樂衝擊,民間婚喪嫁娶漸漸不太請吹歌班子了,「年輕人喜歡趕時髦,就弄一些流行音樂,放錄音啦,弄一些舞蹈隊,請一些模特助興。」


掙錢少,又辛苦,嗩吶樂手們紛紛改行。


作為農業文明和鄉土文化的產物,嗩吶歷來服務的是農業社會的傳統禮教。隨著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進駛,西方文化湧入,不再有用、不再被需要的嗩吶,免不了沒落。


對此,常年下鄉採風的劉英有最深切的體會。


「現在農村裡的吹歌班子都由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藝人撐著,年輕人根本沒有從事這個行業的意識。」劉英慨嘆後繼乏人,「年輕人學了也沒用啊。他們也要到城裡謀生活,掙錢養家糊口。」


除了時代發展的影響,嗩吶的傳承方式本身也有限制,埋下了失傳的隱患。


在民間,一代代藝人都是靠手把手的口傳心授,將嗩吶這一「口技絕活」傳承到了今天。嗩吶就是祖輩世代相傳下來的信物和見證。

《百鳥朝鳳》里的嗩吶,為什麼沒落了?



《百鳥朝鳳》劇照,焦三爺帶著徒弟吹《百鳥朝鳳》


關於這一點,電影《百鳥朝鳳》也有過印證。焦三爺就曾明確表示,一代徒弟里他只傳一個,最終,他送走了更有天賦但心性不定的藍玉,留下了淳樸忠厚的游天鳴做接班人。對那些世傳的嗩吶,他也極為寶貝。


和電影里的焦家班、游家班一樣,過去的吹歌班都是由某個姓氏的班主帶頭討生活,有些絕技只傳內不傳外,只能師傅傳給徒弟,父親傳給兒子。


「過去的門戶之見比較深,有些人很怕把技術教給別人,自己就沒飯吃了。」採風時,劉英也會碰到隻字不提的民間藝人,「他們的觀念非常保守,非常陳舊。你請他吃飯、喝酒,都不會給你透露半個字。」


現在不一樣了。「有些老藝人想教,想把絕活傳下去,但找不到合適的年輕人來學。」老藝人們老到掉牙,已經吹不動嗩吶,因為所受教育不多,他們只能把知識記在腦子裡,不會筆錄,更不會錄音保存。


他們一走,也就把那些看不見的口腔絕活帶走了,「我們只是聽當地人講他怎麼吹,只能學一點皮毛。」


這種沒落,也體現在民樂團的消失上。


劉英記得,1980年代的上海有過十個民樂團,諸如上海民族樂團、上海電影樂團、上海文廣民族樂團、上海歌劇院民樂隊,樂團改革合并後,人們現今最常聽到的,只有上海民族樂團。


從附中、本科到研究生,上海音樂學院均設有嗩吶專業。招生時,學校也會遇到大年或小年,但每屆本科總能招兩三個學生,每屆研究生也能有一到兩個。


民樂團越來越少,民樂系學生的就業也成了問題。


「學生到少年宮當音樂老師都是很奢侈的單位,很多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找到民樂團就說編製已經滿了。」這不單單是嗩吶這個專業面臨的問題,「整個民樂都是這樣。」


劉英觀察,自「新民樂」盛行以來,有些民樂團對演員的形象也提出了要求。譬如,男演員身高要達170厘米,長相也要上鏡。雖然不對外公開標準,但在內部招收時,外貌條件確實是一道無形的關卡。

《百鳥朝鳳》里的嗩吶,為什麼沒落了?



2015年,胡晨韻在上交音樂廳開嗩吶專場音樂會,開場曲就是《百鳥朝鳳》。


從民間走向舞台


不少人將電影《百鳥朝鳳》視為民族民間音樂、民俗文化的一首輓歌。


相較老師劉英的痛惜,胡晨韻面對嗩吶在當代的傳承問題,沒那麼傷感,反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希望。


上海民族樂團現有一支8人的嗩吶編製,胡晨韻1999年從上音畢業後便進了民樂團。


「事務的興衰有其客觀規律。這不是嗩吶演奏者能決定的,而是社會變革決定的。」


嗩吶在民間的沒落,在胡晨韻看來是聽眾的耳朵和需求產生了變化,「以前嗩吶吹奏的曲目,大都和民間戲曲有關。嗩吶吹的就是當地戲曲,人們對此也最有共鳴。那時農村也沒有電視廣播網路,戲曲對他們來說就是流行音樂。」


因為地方戲曲不一樣,嗩吶在不同省份才衍生了不同風格的曲目,產生了不同派別。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人們打開了視野,可以聽到更豐富的音樂,回過來再聽嗩吶,就會覺得它有局限性。」這也給演奏者提出了要求,「我們要變化,要去嘗試新東西。」


胡晨韻直言,或許對民間的吹打藝人來說,嗩吶藝術沒落了,但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嗩吶演奏者們改在舞台演出,觀眾也改在劇場里聽嗩吶。嗩吶從民間地方走向專業舞台,在他看來,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民樂沒有多少老本可以吃,這些年,嗩吶的曲目量也有了極大豐富。


在團里的前十二年,不管是胡晨韻本人在國內外演出,還是民樂團的節目單上,《百鳥朝鳳》都是演出量最高的曲目。


近些年,《百鳥朝鳳》演的漸漸少了,民樂團委約創作的嗩吶新曲越來越多。這些新曲大都採用西方十二音體系創作,專業性和可聽性更強,嗩吶以獨奏或協奏曲登台的機會更多了。


胡晨韻也和不少國際級的交響樂團合演過嗩吶。他們這一代年輕人也在追求不同,想著盡量把嗩吶變得好聽,而不只是模仿。


「任老師把嗩吶從民間帶到了舞台,劉老師是學院派,又把這個專業往更加專業化、國際化的軌道提升。我們則是在現當代舞台,甚至世界的舞台,繼續著這種提升和發展。」他說,「有些傳統看似在消亡,但或許它在變革,換了一種新面貌在與時俱進。」


(實習生清涵、高陽對本文也有貢獻)

您可能感興趣

看了《綉春刀Ⅱ》,讓我懷戀起了《劍雨》,武俠片真的沒落了嗎
《還珠格格》的令妃是何人?為什麼從她兒子開始,清朝就沒落了?
《妖精的尾巴》,從神作走向沒落的代表!已經無人問津了!!
曾經輝煌的黑豹樂隊!如今已經沒落!網友:少了竇唯都不想看了!
這六個民族品牌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都沒落了,可惜了!
清朝是怎麼沒落的
火影忍者:忍界聞名的千手一族就這麼沒落了嗎?
為什麼說四大名著中如今《水滸傳》最沒落?
干烤?濕蒸?看完這篇「熱詞」測評,傲嬌的夏日也要沒落了
中國人穿了幾千年的布鞋,為什麼現在沒落了?
曾經的「浩方」對戰平台,為什麼突然就沒落了?
王者榮耀:李白哥哥如今真的沒落了?來,劍
曾經宛如煙霞的揚州為何沒落?
別讓華陰皮影變成沒落的「百鳥朝鳳」
中國人穿了幾千年的布鞋,為啥沒落了?
巴薩沒落怪青訓,再也沒有梅西了
「榕樹下」如何開啟一個網文時代,又如何走向沒落?
你說香港功夫片沒落了?那是你沒在這部現代江湖裡大呼過癮
大明王朝的騎兵為何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