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端午假期,一則流言在互聯網傳開:「提醒大家,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表示,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可以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臨近端午節,該提醒得到不少網友轉發。」


這種說法在這兩天傳播甚廣,但其實存在著許多錯誤。事實上,端午節的起源與任何人的投江都沒有關係,端午節是可以慶祝、可以快樂的節日,而真正起源於祭祀的節日同樣也可以慶祝快樂。


端午節是祭祀的節日嗎?

流言中引用的所謂紀念屈原、伍子胥或曹娥的說法都是古已有之的。然而,這些說法都早已為學術界所拋棄。


紀念屈原說


關於屈原的生平經歷,目前可見最早的文獻莫過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和《楚辭》了。今天的學者對屈原生平的了解,幾乎全部來源於這兩份材料。然而,遺憾的是,這兩份文獻本身的可信度並不高。傳世的《史記》中這一篇存在著多處顯而易見的錯誤,而《楚辭》更是難以判斷其標各篇注的創作時間和具體作者是否可信。


正是因為這些文獻並不是很可靠,從清末開始,甚至有部分學者乾脆懷疑屈原此人是否存在。今天雖然絕大多數學者都承認屈原應該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對於這兩份文獻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的爭論卻從未停息。

《史記》和《楚辭》中對於屈原死因的記錄是他被楚頃襄王流放到「江濱」,「三年不得復見」,「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然而,無論是傳世的《史記》,還是傳世的《楚辭》各篇,都沒有明確說明他投江的事件具體發生在什麼時間。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屈原:「你們不知道吧,我知道也沒法告訴你們。」圖片來源:王圻/wikimedia.org


現存最早記錄屈原死於五月五日的文獻,是南朝梁的吳均所作《續齊諧記》。讀過《莊子》上第一篇《逍遙遊》的讀者應該都記得上面有一句「《齊諧》者,志怪者也」的記載,而這本《續齊諧記》同樣是一本志怪小說集,是講述各種奇聞異事的文學作品。這本書今天早已亡佚,幸虧有一些圖書轉引過它所記載的故事,使得該書中的部分內容得以保存至今。其中有一篇就講了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這裡抄錄《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對此段故事的引用如下: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日:「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後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楝樹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地的人就用竹筒裝上米去祭奠他。建武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建武年間,長沙有個人叫區回的,大白天看見個「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的,跟他講,區回經常祭祀他,他對此很開心,但是他們祭祀的米很多都被蛟龍搶走了。以後祭祀時可以改用楝樹葉把米包好,再拿五彩絲把它捆上,蛟龍怕這些東西,這樣屈原就能避免手慢無,一不小心錯過好幾億的悲劇了。於是區回就照他說的做了。後人的這些風俗,也都來自這裡。


從這段記錄里,我們可以知道,在南朝梁時期,確實已經有了端午節用楝樹葉包粽子、捆五彩繩一類的風俗,但是他給的這個白日見鬼的故事顯然只能視為民間傳說,不能當端午節起源的準確記錄來採信。此外,這個版本也與後代傳播最廣的所謂怕蛟龍吃屈原屍體,所以用粽子投喂它們的說法完全相反。在吳均的故事裡,蛟龍不吃粽子,粽子是給屈原吃的。


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產生也比較早。比如隋杜公瞻(有爭議)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曾引用民間的「俗」說云:「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檝以拯之。」然而,這位注者並不相信這個說法,這一點我們一會兒再細說。


也有地區將賽龍舟的事件放在五月十五。《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山南東道四》引《襄陽風俗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於水以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皆為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為粽,以五色絲纏之。今俗其日皆帶五色絲,食粽,言免蛟龍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於水次迅楫爭馳,棹歌亂響,有悽斷之聲,意存拯溺,喧震川陸,遺風遷流,遂有競渡之戲。」這段引文的前半段也講了屈原與粽子的傳說,但其中蛟龍怕的又變成了竹子,而且沒有明言後人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從此文的表述上看,吃粽子倒像是保護自己免受蛟龍傷害的意思。引文後半段講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而死,十天以後浮了出來,於是人們爭相去救他,於是有了競渡的風俗。五月五日之後十天,正好是五月十五日。當然,這種在炎熱的水裡泡了十天的屍體,一般人都能看出這不是活人了的。

此外又有《隨書·地理志下》記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到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望日就是滿月的日子,一般是指十五或十六日。這裡為了迎合節俗,乾脆又讓屈原多活了十天,把他投江自殺的日期改到了五月望日上。


然而,端午節最晚於漢代就已出現,而認為這個習俗與屈原有關的材料最早的也不過是南朝梁的,中間有足足三百多年的空當。而南朝梁距離屈原的時代,更是足足有八百年的間隔。屈原去世的時間,比屈原晚二百年的司馬遷已經不得其詳,但比屈原晚八百年的志怪小說反而知道得一清二楚;端午節的意義,之前三百多年間所有存世文獻全都理解錯了,時代很晚的小說反而理解對了,這種概率本來就微乎其微。而端午節除了粽子、龍舟以外的眾多民俗活動,如焚艾蒿、飲雄黃酒、浴蘭等等同樣明顯與此事無關。


基於這些考慮,學術界早已完全拋棄了端午起源於紀念屈原的說法。


紀念伍子胥說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名臣,本是楚人,因楚平王信讒枉殺其父兄,投奔吳國,帶領吳兵討伐楚國,幾乎將楚國吞併。後因在對待勾踐的問題上對吳王夫差心懷不滿,被吳王賜死。《左傳·哀公十一年傳》記載伍子胥之死時,僅有「反役,王聞之,使賜之屬鏤以死,將死,曰:『樹吾墓檟,檟可材也。吳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毀,天之道也!』」這寥寥數語。


而在《國語·吳語》中,伍子胥死前還有一段戲劇化的情節:「將死,曰:『以懸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鴺,而投之於江。」這裡伍子胥提出的要求是在他死後把他的眼珠摳出來,掛到吳(今蘇州)的東門上,以便親眼看到吳國的毀滅。這個重口味的要求惹得吳王勃然大怒。「鴟[chī]夷」指皮袋子,多用來裝酒。這裡是說把他的屍體裝在袋子里順流漂走。這段故事未必真實。而伍子胥(被)投江的傳說就來源於這裡。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伍子胥:「我投江了嗎?」圖像來源:wuculture.net


現存最早的認為伍子胥與端午有關的文獻,就是我們剛才引用的《荊楚歲時記》的注了。該書在講了屈原的故事後,又說:「《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這裡的「伍君」就是伍子胥,為「迎伍君」而「逆濤而上」卻不幸「為水所淹」的則是曹娥的父親曹盱。然而,這條文獻本身的問題很大。因為《曹娥碑》是一份著名的書法傑作,其摹本至今尚存,其中並沒有「五日」這兩個字。這種一筆一划都會講究保持原狀的書法摹本,其文獻學意義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此外,我們從理論上思考一下的話,碑文上說曹盱「逆濤而上」,這應該是在弄潮,而弄潮一般都選擇在有壯觀的大潮的農曆每月月初、月中或月底,很少有人選擇初五這樣沒有大潮的時間來進行弄潮表演的。《荊楚歲時記》的注之所以說這件事發生在五月五日,應該是承襲了《後漢書》上的說法,而《後漢書》這裡的「五日」二字很可能只是作者或某位傳抄者的筆誤。如果我們追溯其文獻來源以細細考究,這條材料基本上反而可以作為古人的伍子胥紀念日不在端午節的一條證據。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早期文獻中介紹的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主要是弄潮,與吃粽子、焚艾草、和雄黃酒等等我們熟悉的大部分端午風俗根本不搭界。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說法,相比紀念屈原說還要缺乏解釋力。


此外流言中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吳都在今天的蘇州,蘇州旁邊的江是長江,不是錢塘江。如果伍子胥的屍體真的被拋棄到了江中,那條江也應該是長江。錢塘江確實有過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但那只是因為錢塘江也屬於吳地而已。而流言中所謂的到伍子胥被投錢塘江,則反映了流言編造者歷史、地理常識的匱乏。


紀念曹娥說


剛才我們談到了書法名作《孝女曹娥碑》。這段碑文最早記錄了漢代「孝女」曹娥的故事。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


曹娥的這個投江行為,不管是解釋為殉父,還是解釋為貿然打撈屍體,都顯然是不值得提倡的。這裡我們姑且不看這種愚孝思想,單看故事本身。前面分析過,弄潮的時間一般都是月初或月底。既然曹盱是五月出的事,即使我們按照五月初一來計算,「旬有七日」是指十七天,那麼曹娥投江的時間最早也是五月十七日,屍體浮出水面的時間則更是不早於五月二十二日,很明顯沒辦法與端午節所在的五月五日產生關係。這樣簡單地做一推敲,這一說法便不攻自破了。


以上三種起源說均存在明顯的漏洞,古代學者就已經普遍認識到其不可信了,而現代學術界對於它們的認識則更為統一,除了這位我個人沒有查到其任職單位和主要學術經歷的「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以外,我個人好像從沒有聽說過有哪位現當代的文史哲領域的專家仍在支持這些觀點的。關於端午節的起源,除了這些顯而易見有錯誤的觀點以外,歷史上還出現過一些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非主流觀點,比如聞一多提出的端午起源於吳越圖騰文化的觀點。然而,到了今天,即使是這些觀點,也都已經被廢棄掉了。


到了今天,伴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人們已經逐漸不再相信什麼惡日、辟邪什麼的古老迷信了,更不會選擇像雄黃酒這樣有毒的東西來給自己辟邪。而在傳媒文化發達的今天,人們想看到激烈的競技體育賽事並不困難,龍舟比賽的新鮮感也有所下降。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端午節的節俗就只剩下吃粽子這一項了,紀念某一古人的說法也恰好因此獲得了更廣泛的市場。但是我們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些觀點存在的巨大漏洞,不要受某些「專家」的欺騙。


類似地,清明、寒食的起源與介子推毫無關係,而七夕燒烤節與織女、牛郎之間的關係也來自後人的牽強附會。這些古老的節日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附會上這些有關名人的傳說的。那一時期的人,腦洞真的很大。


端午節原本是一個以辟邪為主的節日


現存最早的關於端午節的記錄產生於東漢時期。這些時代較早的文獻無一不指出,端午節是一個以辟邪為主要內容的節日。如《玉燭寶典》引東漢應邵的《風俗通義》說:「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題『野鬼游光』。俗說五采以厭五兵。游光厲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又如《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


漢代以後,辟邪始終是端午節的主要內容。端午節在歷史上存在的主要節俗,如吃粽子(用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植物包裹,並用同樣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五彩繩纏繞的黍或米)、佩五彩繩、用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植物包裹食物、懸掛桃符、懸掛或焚燒艾蒿、張貼或穿戴帶有老虎形狀的飾物、飲雄黃酒、飲菖蒲酒、浴蘭(用煮過蘭草的水洗澡。請注意這裡的蘭草和蘭科的各種蘭花沒有關係,而是指的菊科澤蘭屬的佩蘭等一些植物;唐代以前文獻里出現的「蘭」絕大部分都是指的一些澤蘭屬植物)等等,在古人眼中,均與辟邪直接相關。


至於龍舟,中國自古以來也有以船送瘟神的習俗,類似的文獻和民俗學證據也都很多,比如宋人范致明所撰《岳陽風土記》就記載:「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擇日下水,擊畫鼓,集歌以棹之,至端午罷。其實競渡也,而認為禳災。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除了龍舟送瘟,民間還有旱龍舟送瘟和紙船送瘟的風俗。毛澤東詩《送瘟詩·其二》末句「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正是這一風俗的體現。


選擇端午節進行辟邪,主要是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個不吉利的時間。這方面的證據也非常充分。如《史記·孟嘗君列傳第十五》記載孟嘗君田文就是生在五月五日的,他剛出生時,他的父親田嬰曾要求田文的母親不要養活這個孩子,理由是「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就是說五月五日生的孩子長到與門楣一樣高的時候就會剋死親代。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也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王鳳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不舉,曰:『俗諺,舉五日子,長及戶,則自害,不則害其父母。』」「舉」是撫養的意思。漢代有兩個很有名的王鳳,我不知道這段文本指的是哪一個,但是這些文獻向我們表明,這種風俗是自古就存在的。


至於五月五日為何不祥的問題,古人也是眾說紛紜。因為端午節與夏至在時間上比較接近,在文獻中也經常並提,一般都猜測端午節的不祥也與夏至有關。文獻中記錄的最早的五月初五不祥的傳聞是戰國末期的,而這恰恰也是陰陽、五行學說逐漸發展、成型的時期。所以很多學者認為,五月初五不祥的觀念,很可能與這些學說的理論難脫干係。


《呂氏春秋·仲夏紀第五》稱五月:「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這種描述看起來就不太吉利。《淮南子》卷三《天文訓》稱:「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薺麥亭歷枯,冬生草木必死。」《後漢書·禮儀志中》也稱;「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楙。」都是認為夏至以後,白晝變短,這是「陰氣」的開始。而陰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常與病、邪相關。但也有一些早期文獻對於五月的不祥給出了恰好相反的依據。如《論衡·四諱篇第六十八》記載民間傳說:「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這裡又認為五月太過於「陽」,所以不祥。既然是主觀、迷信的說法,也難求一個孰是孰非的準確論斷。但文獻上持前一種說法的早期學者似乎更多。它更有可能是五月初五不祥的說法最初產生的原因。


端午節不該「慶祝」嗎?


端午雖然原本是個以辟邪為主的節日,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慶賀它。畢竟辟邪的另一面就是祈福,加以慶賀也屬理所應當。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的直接體現。


古人慶祝端午節的文獻記載非常多,我們這裡僅舉幾例以說明問題。例如蘇軾《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從子由在酒局》詩中稱「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詩中稱「端午」為佳節。又如《水滸傳》第十三回《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鬥武》:「梁中書與蔡夫人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但見:『盆栽綠艾,瓶插紅榴。水晶簾卷蝦須,錦繡屏開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銀,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異品,果獻時新。葵扇風中,奏一派聲清韻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態嬌姿。』」這不顯然是歡度佳節的景象嗎?


事實上,中外有許多傳統節日都源於類似於辟邪、祈福一類的迷信風俗,但都並不妨礙人們慶賀這些節日。例如重陽節就來自古人認為陽九為災數,期盼可以辟邪求福的心理,但這個節日在中國人眼中也同樣是「佳節又重陽」。而春節、中秋節才是真正地來自於祭祀(祖先或神靈)的節日,然而它們卻也是今天的中國人慶祝得最開心的傳統節日。甚至於後世以祭掃為主題之一的寒食、清明節,它們的另一大主題反而是歡樂的郊遊。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端午節當然能夠很快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今天我們翻看唐宋的詩詞,能看到大量的講述清明節、寒食節遊玩之樂的詩詞,甚至還能找到很多類似於「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樣的艷遇故事。所謂端午只能安康不許快樂的說法,這不過是某些對中國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中國文化「專家」炒作出的噱頭罷了。

您可能感興趣

端午不能祝快樂只能送安康?清明節都可以!
端午節不能祝「快樂」?
端午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千萬別弄錯!
端午節不許快樂,只能安康?鮟鱇:誰在叫我……
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蒙誰呢!
記住,端午節是不能互祝快樂的!
記住,端午節是不能互祝快樂的!!!
誰說端午只許安康不許快樂?不能說快樂的節日都不叫節日
●記住,端午節是不能祝別人「節日快樂」滴!!!
端午不能說快樂是吹毛求疵 無需拘於「縟節」互祝快樂又何妨!
端午節禁忌,不能互祝"快樂"你知道嗎 ?
為什麼民國春節不放假,還不能說春節快樂
理論自信!誰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還不能吃粽子?兩千年了!你該知道真相了!
端午節能說節日快樂嗎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說節日快樂
端午 快樂,安康!
今日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必要的習俗與禁忌要知道!
還能不能快樂的學佛了?
端午節到底說「快樂」還是「安康」他與道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