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內蒙古亮點紛呈

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內蒙古亮點紛呈

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內蒙古亮點紛呈



圖為《夢幻契丹》展覽中,參觀者與文物「零距離」接觸。 董樂 攝

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內蒙古亮點紛呈



圖為外國參觀者。 董樂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8日電 (董樂)18日上午,主題為「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的2016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內蒙古博物院啟幕。現場以非遺演示、精彩展覽、專題講座、科普教育等文化盛宴,彰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之間的巧妙融合。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今年已是第四十個博物館日。2016年度「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由國家文物局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


內蒙古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搖籃,歷史上匈奴、鮮卑、契丹等民族在內蒙古大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草原文化,留下了數量眾多、特色鮮明的文化遺產。內蒙古已發現文物古迹2.1萬多處。


「在『景觀』和『文化景觀』主題下,大家可以舉辦很多不同的活動。博物館是景觀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國,許多博物館是在開放建築內舉行一系列的活動,比如節日慶典和民俗活動等。」國際博物館協會總幹事安妮·凱瑟琳·羅伯特女士在發來的視頻祝詞中表示。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開幕式上表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館是城市的名片,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是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在當今時代,博物館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在展示人類文明、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日,作為中國主會場的內蒙古博物院舉辦諸多精彩紛呈的活動。不僅有展示第一次中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的展覽,使人「零距離」觸碰千年前古文明的《夢幻契丹》展覽,展示千餘件珍貴數字文物的流動數字博物館;還有頗具特色的馬頭琴、呼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蒙古族傳統歌舞等禮儀禮俗演示,傳統民俗技藝體驗等活動。

記者在《夢幻契丹》展覽現場看到,在進行實物展覽的同時,該展覽運用多媒體技術多維度展示和解讀了靜態文物。參觀者站在「活」的文物前,好奇地用手觸摸、翻轉、放大,不時發出驚嘆的聲音。(完)

您可能感興趣

「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8日晚場開放
巴巴拉.W.塔奇曼:《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
歷史上的今天: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
19世紀中國人在美國
它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5000顆珍珠
2016中國美術學院
1949年新中國驅逐美國外交官
中國海軍將於7月5日到11日在南海海域演習 外媒:宣示主權
2016塞中國際文化交流年在京啟動
《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彙編(1952年-1955年)》首發式在京舉行
外媒:2015年全球增10座核反應堆發電 中國佔8座
組圖: 德國人記錄的1985年舌尖上的中國
美國「B-3」轟炸機將於2018年產出 外媒稱主要針對中國
中國055大型驅逐艦即將登場:美國海軍開始自省
首爾將為一個8000人中國旅行團準備食物
德國基爾,中國海軍26個驚艷畫面
中國遊客最多的10個日本城市
聯合國維和行動攤款中國佔10.2% 僅次於美國
6.21狗肉節,美國人在洛杉磯中國領事館遊行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