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完美的薯條背後,原來隱藏著那麼多科學知識
最好的薯條,外表金黃香脆,內里新鮮雪白——是土豆浸入滾燙油鍋後,最美味的詮釋。
然而,你們知道這奇妙一刻是怎樣發生的嗎?食品科學家們會否找到讓薯條更美味的方法呢?
暴力烹飪
高溫油炸被譽為「暴力烹飪」,絕對是言之有理。在接觸到油的一剎那,薯條(或者任何其他食物)表面的水份會立即蒸發出來,水蒸氣讓油花四濺。此刻薯條外部的水份流失,結成了鬆脆的外殼。
外殼的溫度直線上升,而薯條內部還沒有來得及蒸發到表面的水分,則被鎖住了。薯條外脆內軟的口感,就是因為薯條內部的高溫和水份對土豆起到了蒸制的作用。
這種蒸制的作用就是為什麼很多油炸食物,比如洋蔥圈、炸魚、玉米熱狗、奧利奧和火星巧克力棒的表面都有一層麵糊。表面的脆殼必須一下油鍋就形成,否則食物內部的水份就會不斷地流失,使得外殼濕嗒嗒的,而內部則乾巴巴的。
此時,油就乘虛而入,讓本因鬆脆的食物變得軟塌塌的。很多食物在油炸時都不會很快地形成鬆脆的外殼。然而澱粉類的麵糊就可以,在一種叫做交聯的過程中,越多的澱粉分子緊挨在一起,食物內部的水分就越容易流失,那麼食物的表面就會越鬆脆。
更重要的是,澱粉還可以防止炸糊或炸焦的化學反應,這也是好吃的油炸食物的關鍵之處。
二次油炸
當然,薯條下油鍋前不需要糊上澱粉麵糊之類的東西。它們不需要這些,因為土豆本身就含有很多澱粉。褐色馬鈴薯被廣為吹捧最佳薯條原料,澱粉含量高,緊密的質感也免得太多的油浸入薯條內部。
在追尋完美薯條的過程中,從選擇對的馬鈴薯和以後的每一個環節,都對薯條鬆脆的質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廚師和食物學家都贊同最好的薯條是炸過兩次的:第一次要用相對較低的油溫,然後再高溫,從而形成表面的脆皮。(二次油炸也不常常是炸薯條的標準程序,在麥當勞里薯條事先都是過沸水然後再冷凍儲藏的,只有顧客買了炸薯條後,才會被拿出來炸制。)
有個理論認為,二次油炸確保食物中心也燒熟了,但是吉·肯紀洛佩茨-奧特(J Kenji Lopez-Alt)在「漢堡包實驗室」上的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卻持相反意見。
他做了些實驗,發現相對於二次油炸,如果薯條是先過沸水再炸制,表面不會鬆脆,而會形成紙一樣單薄易斷的脆殼。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炸薯條之前用微波爐加熱的薯條上,所以說問題不是在於過沸水增加了薯條的水份。
最後,洛佩茨-奧特發現,第一次油炸會改變薯條外部的結構。油炸時釋放出能夠輕而易舉把葉子燒乾的水蒸汽,澱粉,跟剩下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膠質。這種膠質會讓薯條的邊邊角角變得脆硬起來。
在第二次油炸的時候,薯條就形成了一個更厚一些的脆殼,剩下的水份也會變成蒸汽溜走。在沸水過薯條的過程中,由於溫度不夠高因而難以形成那種膠質。
蓬鬆的內部
這麼說二次油炸的薯條就是最好的了嗎?肥鴨子餐廳(Fat Duck)的海斯頓·布魯門索爾(Heston Blumenthal)不這麼認為。在他自己創作的一道食譜里,薯條要炸三次才行。
第一次是稍微燒開,緊跟著放到蒸汽箱一小會兒去除水份。第二次是低溫油炸,第三次則是高溫油炸,就像是慶祝脆殼形成的熱鬧盛會一樣。你最後得到的薯片有著乾爽且晶瑩剔透的質地,而內部又及其鬆軟,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薯條。
著有《現代主義烹飪法》(」Modernist Cuisine」)的微軟前技術總監內森·蒙弗德(Nathan Myhrvold)曾歷經無數困難險阻就是為了創作出叫做「超音速炸薯條」的食譜。
這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家裡嘗試的食譜,但是顯然結果非常棒,「當你第一口咬下去時,外殼真的是輕脆得讓人心滿意足」,隨後是令人鼎足膜拜的「中間是超乎想像絲般柔滑的土豆泥」,他說這個炸制工藝可以由食品製造商來完成。
超音速炸薯條的製作程序是這樣的:土豆條被真空儲存在2%鹽水裡,然後放進那種牙醫和珠寶商們用的儀器里,用超音波讓它們互相撞擊,使每一個薯條產生裂縫和氣泡。接下來,真空晾乾薯條,調節內部水份,然後用170攝氏度(340華氏)的油溫稍微油炸一下,使得澱粉的分子鏈聯結得更加緊密。冷卻後,再用190攝氏度(375華氏)的油溫炸兩三分鐘。這是為了讓薯條表面每個小氣泡里的水份變成水蒸氣,促使氣泡蓬鬆脹大。
然而,地球並不是宇宙中炸薯條的最佳地點。幾年前,希臘塞薩洛尼基阿里士多德大學的化學家約翰·里爾巴斯(John Lioumbas)和梭多李斯·卡拉潘特西斯(Thodoris Karapantsios)在荷蘭使用離心機時,證明了重力約是地球三倍的木星能夠炸出最好吃的薯條,當然前提是如果你能在木星生活的話。
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薯條內水份蒸發的程度跟在地球上的有所不同:由於三倍於地球的重力,水份凝聚成小塊流失,加快了油溫加熱薯條,從而產生厚度和脆度接近完美的薯條。出了名愛用科學裝置烹飪的布魯門索爾(Blumenthal)以後應該想要試試用離心機創造美食了吧。
不管是炸兩次還是三次,在地球上炸還是在宇宙空間里炸,製作完美薯條的核心是使用正確的速度去除多餘的水分。然後才能讓輕脆鬆軟的魔力舞動出完美的旋律。
想看更多精彩大學學業生活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聲(collegesay)
大學聲,是由(ApplySquare)申請方 出品的專為大學生定製的信息分享平台,這裡有學業的真知灼見;有生活的點滴智慧;有情感的盡情傾訴。
我們的口號是:大學聲,為大學生髮聲!
※一句古詩竟隱藏了這麼多科學道理
※口香糖能開椰子!這背後可是有科學知識的
※為何初一十五吃素?原來是有科學根據的!
※讓混亂世界還保有美好一面的科學冷知識, 原來獼猴喜歡打雪仗啊
※這就是為什麼人會臉紅背後的科學
※震驚!一句古詩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科學道理
※科學真實冷知識,原來地球最一開始是紫色的!
※科學家預測外星人數量竟如此多!一直沒找到的原因原來是這樣!
※最好的身材是什麼樣的?科學家找到了這串「完美數字
※科學家標明,原來看一個人的腎好不好,看舌頭就知道!
※孕期很多孕媽都被這幾條「科學知識」騙過,條條都傷胎
※扒一扒大閘蟹背後有關科學的那些事
※「蝴蝶效應」原來只是個科學寓言,其背後藏著個有趣的科學故事
※艾滋病背後的恐怖科學真相,你了解多少?
※產後科學的恢復身材這樣做就可以了
※能讓娃驚掉下巴的科學書,只有這一套
※搞懂這些終於可以科學的瘦下來了
※奇怪I這不科學啊,怎麼她化妝後是這樣的呢?
※科學家發現的真實的美人魚,這畫面不是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