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晚清至近代藝術家和社會受眾審美選擇趨向多元,亦給藝術市場帶來普適標準和不同的品味,促使延綿久長的風格派系自我更新以體現時代精神。


清初的印壇,當一些印人繼續為文(彭)何(震)遺風所籠罩,「兩浙久沿林鶴田派」(汪啟淑《續印人傳》),東南印壇競為妍美的氛圍之中,以丁敬為首的浙派印風異軍突起,給清代中期的篆刻帶來了清新的氣息。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黃易篆刻 平陽


丁敬(1695-1765年),字敬身,號硯林、丁居士、龍泓山人等,浙江杭州人。淹通金石書畫,精於詩文。乾隆《杭州府志》載其「分隸皆入古,而於篆尤篤,善摹印,然非性命之契不能得一字」。袁枚題詩則稱其為「世外隱君子,人間大布衣」(《小倉山房詩集》)。丁敬於篆刻有很強的獨立意識,曾有詩表達心志:「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如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論印絕句》)。丁敬刻印取法秦漢、宋元印式,但又不為其所囿。他吸收朱簡、魏植初創的切刀法,進一步強化其特徵,形成個性化的成熟的切刀技法,所刻線條古拙蒼茫。作品篆法刪繁就簡,參用隸意,體勢簡古,在章法上崇尚平正自然,表現性靈,從而體現了刀法、篆法、章法的和諧統一,具有超脫塵俗的山林氣象。當時汪啟淑評他「力挽頹風,印燈續焰,實有功也」(《續印人傳》)。丁敬的印法面目一新,以杭州地區為中心的浙籍印人相繼效法,支脈延綿近兩百年未衰,被稱為「浙派」或「西泠印派」。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丁敬篆刻 丁敬身印


「敬身」六面印是其代表作之一,石章經火焚,殘損嚴重,是歷經輾轉的劫後遺珍。據魏錫曾《書賴古堂殘譜後》記,丁敬在獲得已失子印的明代梁袠所作套印後,製作了這件六面印補入。嘉慶、道光年間嗜好丁敬派篆刻的何元錫,多方收集了丁敬及蔣仁、黃易、奚岡的印蛻,集為一譜,其中保留的是當時此印完好的印面。此印形式包含了取法漢印的多種類型和宋元朱文印式:沉著渾厚如「丁敬之印」,以爽健的單刀展示清勁風骨如「敬身之印」,朱文「敬身」則用短切將圓暢和凝練融為一體,可謂移步換影,各具韻味,表現了丁敬深厚的功力。


蔣仁、黃易、奚岡、董洵、張燕昌是前期浙派的代表作者。前三人與丁敬同為錢塘人,被合稱「西泠四家」。董、張兩人因非同籍,過去被列於西泠印派之外。這是歷史上以地籍名派形成的現象。


蔣仁(1743-1795年),初名泰,字階平,因在揚州平山堂得到一方「蔣仁之印」古銅印,遂改名並易字「山堂」。別署吉羅居士,女床山民等。以書、畫、詩文名世,才藝富擅。蔣仁家境貧寒,性格孤冷,留傳作品較少。篆刻以樸拙洗鍊的風格面世,簡潔恬淡,意境高逸,邊款刀法跌宕厚重,筆意分明,亦為其特色。趙之謙《書揚州吳讓之印稿》中評其為「九拙而孕一巧」,是非常深刻的評析。

黃易(1744-1802年),字大易,號小松、秋庵。曾官山東濟寧運河同知。精於書畫,一生致力於金石碑刻的搜求考證,著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黃易的作品,早年用刀起伏幅度較大,入石較深,故秀挺明快,後期轉為短切,凝練渾融,神意內蘊。其朱文印體勢自然瀟洒,在浙派印人中別具一格。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黃易篆刻 詩題窗外竹 茶煮石根泉


奚岡(1746-1803年),初名鋼,別號鐵生、蘿龕、蒙泉外史等。其繪畫與梁同書之書法為時人所並重。奚岡性格豪邁,有酒狂之名,「酣嬉淋漓,酒氣從襟袖間出」(蔣寶齡《墨林今話》),刻印風格以古拙疏逸見勝,印文體勢內斂,白文亦方圓互見,故力感含蓄。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奚岡篆刻 頻羅庵主


張燕昌(1738-1814年),字芑堂,浙江海鹽人。為丁敬入室弟子。著有《金石契》、《石鼓文考釋》、《芑堂印譜》。作品蕭疏真率,別有情趣。

董洵(1740-1812年後)字介泉,號小池,浙江紹興人,刻印能得丁敬神韻,著有《多野齋印說》。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張燕昌篆刻


丁敬創立的刻印技法,由蔣仁、黃易、奚岡等人從不同方面有所發揮,使這一流派的風格形象趨於豐滿。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浙派呈現從者如流的盛況。錢塘印人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被稱為「西泠後四家」,是後期浙派的代表人物。


陳豫鍾(1763-1806年),字浚儀,號秋堂。印風工整,含蓄,法度嚴密,刀法在浙派諸子中最為內斂。「陳豫鍾印」是作者的自用印,印作四面刻陳氏的姓名、字、齋號,風格工穩端嚴。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陳豫鍾篆刻 托興毫素


陳鴻壽(1768-1822年),字子恭,號曼生。曾入阮元幕府,後官江蘇溧陽縣令,升河工江防同知。陳鴻壽善書畫,能詩,曾在溧陽與制陶名家楊彭年合制紫砂茗壺,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物。篆刻用刀恣肆爽利,節奏明快,具有蒼勁冷峻的特點。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陳鴻壽篆刻 問梅消息


兩陳的印款風格皆雋秀精詣,陳豫鍾端莊內斂,清秀而不失樸厚,陳鴻壽則靈動簡潔而具古意,深得時人稱譽。


趙之琛(1781-1852年),字次閑,一字獻父。趙氏以峻峭的用刀風格將浙派的特徵推向極致。趙氏一生創作甚豐,印式變化多樣,巧中求趣,張揚了丁敬的傳統。後期作品刀法、章法漸趨程式傾向。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趙之琛篆刻 林氏少穆(為林則徐作)


錢松(1818-1860年),字叔蓋,又字耐青,號鐵廬、西郭外史等。是晚期浙派中個性獨特的人物。錢氏於刀法、篆法均有不蹈故常之處,刻印以切帶推、削,緩慢行進,線條極具澀勢。他曾在「蠡舟借觀」一印邊款上提出對刀法「但以筆事之」的主張。錢松的篆法質拙,方圓互參而善於蓄勢,具有虛和恬淡的意趣。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清 錢松篆刻 趙光之印


浙派篆刻先鳴於世,經清嘉慶年間何元錫、何澍父子和光緒年間傅栻、丁丙先後輯成《西泠四家印譜》、《西泠六家印存》、《西泠四家印譜(附存後四家)》為之揄揚,影響益為廣泛。晚清以後浙派傳人紛紛活動於周邊城市,成為一支與晚明徽州印人群體頗為相似的藝術家隊伍。


這一陣營中,謹守法度者以鍾以敬、吳隱、葉銘、高時顯、丁仁、高時敷為典型,稍變舊體者有王褆、唐源鄴、韓登安、吳朴等,皆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期傳承浙派印風的名家。


鍾以敬(1867-1917年)印風襲趙之琛法,所作精整峻拔,形神皆備。刻款亦清秀雅緻,為此期傳承浙派篆刻的典範。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鍾以敬篆刻 伏廬


吳隱、葉銘、丁仁與王褆為西泠印社創建人。


吳隱(1867-1922年),字石潛,號潛泉,別署遁庵。浙江紹興人。少時習碑版鐫刻,由技進乎道,弱冠以後即寓滬從藝並致力金石篆刻資料的傳播。吳隱與繼夫人孫錦(織雲)、子吳熊、吳振平同為印社社員。


葉銘(1867-1948年),又名為銘,字品三,號葉舟。原籍歙縣,世居杭州。葉氏以多年之力搜集史傳資料,撰成《廣印人傳》十六卷及補遺一卷,記載歷代印人一千八百八十六人,為篆刻史上最為齊備的印人名錄資料。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葉銘篆刻 壺公


丁仁(1879-1949年),字輔之。浙江杭州人。為杭州丁氏「八千卷樓」後人。丁仁承其家藏浙派八家作品,於1904年和1907年兩度輯拓《西泠八家印選》行世。刊行有《商卜文集存》等。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丁仁篆刻


吳隱的篆刻,線條蒼古,布局以古璽漢印為準則。葉銘對鄧派篆刻有所借鑒,刀法則稍見含和。丁仁又善繪畫,書法長於甲骨文體,治印用刀勁健,布局安適,格調高古。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吳隱篆刻


以王禔為代表的印人群體,在繼承浙派質樸簡古的刀法和篆法基礎上,吸收鄧石如派的圓活體勢和古璽及宋元朱文形式,以增其雅妍,拓寬了創作手法。運刀靈活變化,形成兼容古拙清勁與雋秀典雅風格的一翼,推陳出新,為浙派印風在新時代的傳承注入了活力。


王禔(1880-1960年),字維季,號福庵。少時以書法、篆刻名世。篆、隸書皆端莊寧靜,極具功力。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鑒定委員,上海中國金石篆刻研究社籌委會主任。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王禔篆刻


唐源鄴(1886-1969年)與王禔並為民國時期傳承浙派的中堅。唐氏青年時代隨外祖父宦遊杭州,受浙中文風浸淫,攻習金石文字與書法篆刻。後與王禔、馮康侯同供職於國民政府印鑄局。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唐源鄴篆刻 潤父珍賞


王禔門人韓登安(1905-1976年)、吳朴(1922-1966年)兩人於書法兼長四體,一生致力篆刻最勤,精微典雅,印風傳王氏而各有創變。

清代浙派的篆刻大家,你知道幾個?



韓登安篆刻 沈尹默印


圖片文字來自網路,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您可能感興趣

明明是篆刻大家,卻把楷書寫得驚艷!
畫松竹梅,還是這位篆刻家來得有味道!
學書法篆刻必知:中國篆刻有幾大門派?創始人是誰?
篆刻印模大全,歷代名家的篆刻,喜歡篆刻的人必備的資料!
看看十大篆刻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
篆刻19美,你知道幾美?
什麼樣的篆刻是最美的?篆刻究竟美在什麼地方?
清代最後一位篆刻大師:黃牧甫
平民藝術家鄧石如,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
篆刻欣賞:清朝重臣的常用印章,看看都是哪幾位的
篆刻入門:如果只說臨摹,該臨哪些印?
篆刻可不是拿刀在石頭上刻幾個字就行了,難著呢!
清代趙之謙篆刻印面60方,美醉了!
影響一代篆刻風尚的清代書法篆刻大師
或許少了個女篆刻家,卻多了好演員
篆刻的十六種美
齊白石的篆刻,認識三個字以上的都是真正的文化人
不刻邊款,怎得完美篆刻?
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精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