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慢性腸炎反覆腹瀉?小心是炎症性腸病

慢性腸炎反覆腹瀉?小心是炎症性腸病

慢性腸炎反覆腹瀉?小心是炎症性腸病



管家說:

正值青壯年,卻有苦難言,天天腹瀉不停。別不信,廣東省中山市的調查發現,這樣情況的10萬人里就有4-5個!很多人以為是慢性腸炎、胃腸功能弱所致,錯了!他們可能是患上了炎症性腸病。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消化內科專家提醒,非老年人如果連續6周腹瀉,每天超過3次,應及早到消化內科專科就醫,一旦明確是該病,務必遵囑長期少量藥物維持治療。


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布小玲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靳婷

病例:十七八歲長得象十二三歲


17?18歲的小賢,總是被人誤以為還是小小少年——他個子只有12?13歲的樣子,瘦小而文弱。父母說,小賢從小腸胃就不太好,小學時期最多抱怨肚子不舒服,叫痛,腹瀉經常有,偶爾有大便不暢。到初三,竟然開始解不出大便來,然後到醫院證實是腸梗塞。腸鏡、活檢等檢查做下來,確診小賢是較為罕見的炎症性腸病,病情已經進展至腸壁疤痕,且增生成鵝卵石樣的表面,只好切掉了1米左右的小腸。


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布小玲指出,炎症性腸病很多時候被老百姓誤以為是慢性胃腸炎,所以就醫不及時,誤診率也高,如果是青少年患者,正值生長發育期,伴隨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生長比同齡的慢兩三年。


數據:10萬青壯年就有四五人患病


炎症性腸病,可謂是疾病界的「西風東漸」,之前是在北美等地區多見,如今因為飲食等因素,我國的發病也呈增加趨勢。

據國外的醫學文獻,每10萬人中就有8~10個病例發生。國內尚無全國性統一的發病統計,不過,據國內文獻報道,近5年的病例數是上世紀90年代同期的8倍左右。而與廣東人最接近的數據呈現,則是中山醫曾經在廣東省中山市做過一個調查,證實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約為4~5/10萬,其中克羅恩病(CD)約為1~2/10萬,而潰瘍性結腸炎(UC)則相對多發,約為3/10萬。

慢性腸炎反覆腹瀉?小心是炎症性腸病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病例研究發現,炎症性腸病,好發於青壯年。


其中潰瘍性結腸病好發於20~49歲,發病於直腸或上結腸,會有有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粘液膿血便,伴腹痛。大便常規或活檢可以發現,但因初期癥狀表現與痢疾很象,容易誤診。「如果血便患者是老年人,一般不考慮是漬瘍性結腸病,而應向腫瘤方向考慮」,布小玲提醒。

而克羅恩病,則是好發於18~35歲,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也會發病,多數是全消化道,累及小腸,影響吸收。因此,該病最容易表現出患者營養不良,瘦弱,經常肚子痛,腹瀉,水樣或者血樣便,腸梗阻甚至梗塞,且在進食後癥狀加重。


問題:拖個三幾年才確診


布小玲直言,發病增多,更應提醒老百姓,不要再把炎症性腸病誤當成慢性胃腸炎,二者不是一回事!


且不說消化內科並無嚴格意義上的「腸炎」這一概念,一般腹瀉應是感染性,一般為急性,有病原學病因,有特異性的感染。而炎症性腸病,則至今病因完全不明確,但醫學研究證實,它與人群易感有關,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慢性卻非特異性。

消化內科專家一般認同,炎性腸病並不可怕,只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進食、休息、用藥規律,定期隨訪監測病情,炎性腸病是可以控制的。


不過,如果沒能確診,延誤用藥維持控制,那可不僅僅是患者長期反覆痛苦的事,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影響,象潰瘍性結腸病,可並發癌症,發病8~10年就有癌變風險,15~20年可並發腸癌;而克羅恩病危害也很大,長時間不處理,一半處於自然病程的人發生腸梗、腹腔膿腫、內瘺,需要做手術切腸、清腫;並且會並發關節病,合并全身性疾病。「克羅恩病患者,如果發病於右邊結腸,迴腸末端,會被誤以為是闌尾炎,切錯地方,患者痛苦卻並未解決。」布小玲說。


她指出,儘管如今炎症性腸病已經不再是陌生詞,但臨床上,依然多見腹瀉、消瘦、自覺胃腸功能紊亂的患者,到了不能耐受的後期才來看醫生,一年多意識到這個病已經算是好的,往往病情拖了三幾年才到消化內科確診。


診治:3-5年維持治療最重要


由於炎症性腸病的病因不明,在診斷上也相對困難,一般內科無法確診,建議非老年人如果連續6周腹瀉,每天超過3次,應及早到消化內科專科就醫。


布小玲指出,其實哪怕是消化內科專家,也需要通過胃鏡、腸鏡、CT、大便常規、活檢等手段,結合癥狀問診等進行判別,每個病案不同,甚至需要診斷性治療來確診。


治療方面,布小玲強調,最重要最關鍵之處,就在於堅持3-5年藥物維持治療。


炎症性腸病的治療,多以以控制炎症、改善生括質量及預防併發症等為主要原則。藥物上,除了選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楊酸(5-ASA)製劑外,還會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較為新型的是新型免疫療法的參與,即使用生物製劑,針對細胞因子或炎性因子在炎症性腸病的發病中起關鍵作用,通過對各種促炎細胞因子的阻斷與抗炎因子的促進和補充,有可能達到緩解該病炎症反應的目的。


有的患者可能發現,用於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的藥物,怎麼用在了炎症性腸病治療上,正是這樣的抗腫瘤生物製劑,可用於防瘺和修復腸壁膜等。此外,也有發現炎症性腸病的易感基因,但要提醒的是,目前還極少用於臨床治療。


布小玲指出,用藥須區分患者是處於炎症性腸病的活動期還是緩解期,最令醫者擔憂的是,不少患者很難堅持3-5年的維持治療,往往覺得自己不腹瀉腹痛了,就自行停葯,導致複發後再治就難。


「我們理解,天天吃藥,堅持不易,但越早停葯就越易複發」,布小玲說,之前治療指南只要求2年維持治療,但在臨床專家的強烈建議下,已經明確3-5年是必要的。她指出,每周幾百元的葯,負擔不小,不過象廣州醫保病人,可申請門慢,可醫保報銷200元/月。此外,很多人以為,把發病部位手術切除了就好,其實不然,炎症性腸病導致的病變不象腫瘤,它術後病因還在,還會複發。


布小玲特別提醒,即使是在緩解期、治療維持期,患者務必1-2年腸鏡複查,防控癌變風險。


飲食:遠離不潔凈路邊攤


炎症性腸病患者,營養支持是藥物之外最重要的。因為患者腸道不能正常吸收進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再加炎症或服用的藥物可能造成食慾不佳,造成營養不良。營養支持對癥狀緩解及促進癒合很重要。


布小玲建議,一般人腸道營養吸收如果是85%,那炎症性腸病患者可能只得60%,因此如果患者出現營養不良,需要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補充營養要素,這些營養劑需要衝粉喝,難吃但請堅持,因為它是分子的,可補充魚油、蛋白、維生素等,誘導修補腸壁膜。


而在個人飲食上,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多纖維食物;因為吸收慢,需要少吃多餐;多補充維生素、蛋白質、水溶性鈣和脂肪。

慢性腸炎反覆腹瀉?小心是炎症性腸病



特別不能吃不幹凈的路邊攤,煙與酒別沾,因為不潔凈的飲食,導致感染,不排除感染啟動免疫反應,啟動發病。

您可能感興趣

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需謹慎,小心心臟病發作!
小心些,別讓阻斷慢性腎炎發展為尿毒症
反覆咳嗽咳不幹凈?小心是肺癌纏身
慢性咳嗽治不好?小心肺癌、胃食道逆流6種疾病找上門!
慢性闌尾炎?小心結腸癌出沒!
向心性肥胖,小心腎上腺皮質癌!
肌無力肌肉疼痛壓痛運動痛,勿僅當神經性疾病治,小心皮肌炎作祟
乙型肝炎的治療原則 肝區疼痛小心肝癌
子宮腺肌症這些情況下小心是癌變徵兆!
小心!這種肥胖最危險,會導致心血管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無視脂肪肝?小心肝硬化變成肝癌!這並不是胖子病
你知道白塞病么?小心你的口腔潰瘍是性病
內衣太「性感」,小心乳腺癌!
這樣吃藥治病?小心吃出藥物性肝炎
小心男性也患乳腺癌
您頻繁使用滴鼻液?小心患藥物性鼻炎
注意!急性盲腸炎失控小心成腹膜炎、盲腸炎的七大警訊!
感冒後別再劇烈運動了,要小心病毒性心肌炎!
頭暈頭痛、耳鳴、噁心嘔吐,小心椎動脈型頸椎病,謹防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