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轉戰新疆,東北義勇軍為國建殊功

轉戰新疆,東北義勇軍為國建殊功

萬里跋涉、倒斃萬人,東北抗日義勇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1933年的早春3月抵達了祖國的新疆,他們迎來了當地各族人民的盛大歡迎,用當時新疆知識界人士的話說:「一夜之間人們似乎忘卻了一切苦難,天山南北到處都是血濃於水的民族親情。「從這一天起,義勇軍將士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改變:從抗日英雄變為鎮守祖國邊陲的戰士!


血濃於水的民族親情


3月的新疆雖然仍是冰的世界,但抗日義勇軍回歸的消息使這塊備受「內憂外患」困擾的祖國西部邊疆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義勇軍官兵到達邊陲塔城時,正值春節過後不久,為迎接義勇軍,原本春節過後已經放起來了的新衣服,從老人到孩子又全都穿在了身上,人們幾乎傾巢出動,手持紙旗,站立在街道兩旁,有節奏地高喊「歡迎東北抗日義勇軍」、「向東北抗日將士致敬」等口號。一位白髮蒼蒼的維吾爾族老人站在歡迎隊伍的最前面,非要同所有回國官兵握手,就連七八歲的小孩都加入了歡迎義勇軍回國的人群之中。當地的維吾爾、哈薩克、蒙古、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克爾柯孜等少數民族婦女,為迎接義勇軍歸國,全都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


在伊犁,170年前從東北老家遷往新疆戍邊的錫伯族群眾,長跪在霍爾果斯到伊寧的道路兩旁,以這種特有的最高禮儀歡迎萬里歸國的家鄉親人。不少錫伯族群眾淚流滿面,用那些只有他們自己才聽得懂的話語念誦著:「英雄」、「親人」、「好漢」、「抗日」……


從邊境口岸巴克圖到塔城幾公里路的沿途,每隔數步就有擺攤設點慰勞抗日官兵的各族群眾,乾果、糖茶和新疆特有的烤饢被不時拋撒到隊伍之中,香噴噴的羊肉抓飯管夠吃!


不少家裡沒有安排義勇軍官兵的少數民族群眾,端著盛滿抓飯的盆子、碟子來到部隊慰問,非要你吃光吃凈他們才高興。一些蒙古族群眾趕著數十隻慰勞的牛羊前來歡迎;世代生活在伊犁地區的哈薩克族群眾抬著100多隻早已做好的烤全羊和一桶桶上乘的酸奶,熱情款待這些飽受苦難的漢族同胞,非要盡到地主之誼。

當時的新疆首府迪化(今烏魯木齊市)的 10多個較大的商號都組織員工,拉著一車車大米、麵粉、清油和牛羊肉犒勞官兵;在沙灣、烏蘇、昌吉、呼圖壁等義勇軍路過的主要城鎮,到處可以看到捐獻糧食、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場面;在義勇軍尚未涉足和到達的喀什、和田、阿克蘇、庫爾勒等地區,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自發組織了數以百計的駱駝隊、馬車隊趕赴迪化慰問……


塔城地方政府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動員各族人民群眾製作了3000多副爬犁,一個爬犁可以乘坐5-8人,而每批回國的官兵最多不到2000人,進而出現了人少爬犁多的奇怪現象,一些排在後面的塔城人,常常為拉不到抗日官兵而爭得面紅耳赤。


塔城各族人民群眾還捐獻了4000多床嶄新的被褥,而當時塔城市區的人口還不到1萬人,按照最保守的一個家庭3口人推算,等於每家都捐獻了一床被褥還要多!


迪化市僅有的兩個劇社,均組織演員到官兵們駐地進行慰問演出;20多所中小學校的師生自發來到部隊營地,和官兵們進行各種聯歡活動;新疆各族、各界領袖紛紛前來看望和慰問官兵;幾乎一夜之間,迪化市區的所有商店、飯館、澡堂、車站全都打出了「七折優惠義勇軍」、「歡迎抗日官兵」的鮮紅標語;一些東北籍老闆經營的飯館、澡堂、理髮店,對來自家鄉的抗日官兵直接提供免費服務……儘管那時新疆各族人民還處在貧困線上,但人們還是傾其全力慰勞抗日官兵。


在迪化,當首批抗日義勇軍官兵到來的時候,一場推翻新疆最高統治者的政變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因為擔心馬仲英部攻城而關閉了兩個多月的迪化城門依然緊鎖如舊。但面對人民群眾持續升溫的「歡迎熱」和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時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督辦的金樹仁開放城門,允許抗日官兵進入市區購買生活必需品。

為確保義勇軍在新疆境內的生活,金樹仁以新疆省政府主席名義下發的要求搞好接待工作的電報達23份之多。這些電報全都要求義勇軍經過的各縣市「竭力供應,取據具報」、「一經請求,悉數照辦」、「從優招待,俾資飽暖」。並明確規定:「每人1天的食麵不少於兩斤,凡到縣城每人發羊肉半斤,每官長發羊肉2斤,旅團長再加數斤。」


當時的伊犁地區政府為了表達對抗日官兵的敬意,宣布全地區不分城鄉一律放假3天,這就使得歡迎的人群格外壯觀。許多地方和路段,官兵們常常是在人群中相擁而過的,有時不到幾百米的路段就要滯留一兩個小時。


在瑪納斯小鎮,一個史姓的富戶人家傾祖宗四代的全部家業,免費招待所有路過的義勇軍官兵,每一批義勇軍官兵到來,他們都要備上20-60桌豐盛的宴席,讓官兵們吃抱喝好。史家成員不分男女老幼,全都聚集在廚房,個個汗流浹背,有的還不時借端菜、上飯、倒茶的機會和官兵們打個招呼,一些要求幫忙幹活的官兵被悉數婉拒,全家人只要求官兵們吃飽喝足、休息好,不圖回報。 90多歲的史家太爺已不能行走,他讓孫兒們抬著給每一個官兵敬酒,老人講得最多的幾句話是:「中國要強大」,「中國不能讓人再欺負了」,「打敗小日本,強盛我中華」。史家的太婆每次都不辭辛勞地給每位官兵點上她自己早已包好的「莫和煙」。史老太爺的 3個小孫女,在家人的鼓動下,不時朗誦岳飛的詩詞《滿江紅》,而每每孩子們朗誦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等煽情之處時,整個屋子總是出奇的靜寂,而朗誦的孩子似乎也揣摩到了大人們的心思,每到這時,總是把聲音放得慢慢的,有時甚至短暫停住,直到被一些哽咽聲、哭泣聲打破……


在義勇軍老戰士楊明列老人的記憶中,新疆人民盛情接待的感人場面有如昨日,他說:「只有在那一時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中華各族人民親如兄弟的深厚情誼!只有在那一時刻,你才能感受到祖國母親的偉大!」


為回報新疆人民的一片盛情,廣大義勇軍將士紛紛走上街頭,積極宣傳抗日,揭露日本侵略軍強佔我東北大好河山的種種暴行。1933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迪化主要街道上,每天都有數十個由義勇軍官兵和青年學生組成的「抗日宣傳隊」,不少演講的官兵和學生被人群拋起,每一次演講結束時總有人送來點心、手抓羊肉和茶水。迪化最大的轅門廣場(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每天都人潮湧動,官兵們每天都在這裡給群眾講解「九一八事變」的經過,講述東北義勇軍抗日的事迹,為大家教唱《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東北好男兒》等抗日歌曲,那個時候,一向凄涼、冷落的邊城迪化每日都響徹「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東北河山」的震撼口號!

東北義勇軍甘灑熱血守邊疆


4萬名退入蘇聯境內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回歸新疆時剩下3萬人。這些人中,只有2300多人費盡周折返回東北抗日戰場,後因種種原因,又有2000多人返回了新疆,占返回東北的義勇軍總數的85%以上。返歸新疆各地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大部分官兵,征塵未洗便投身到保衛祖國西部邊疆的神聖事業中,他們為平定新疆內亂,維護國家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沒有義勇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就不會有紅軍西路軍後來的順利進入新疆。


1934年10月,回歸新疆的東北抗日義勇軍,被新疆地方政府改編為9個騎兵團和炮兵大隊、戰車大隊、工兵隊、通信隊、教導團,分別駐守南、北、東疆廣大地區。以義勇軍將士為骨幹,組建了喀什、和田、阿勒泰、塔城4個邊卡大隊。以東北抗日義勇軍進疆和整編為標誌,新疆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強大威懾力的現代化軍隊,新疆的邊防事業也進入了一個「守邊固防」的新時期。


1933年4月28日,義勇軍一部500多人回國到達新疆綏來縣城(今瑪納斯)的時候,恰逢烏斯滿匪幫在該地區瘋狂搶掠殺戮。綏來駐軍大隊長楊德昌、縣長雷煦聯名致電金樹仁,請求義勇軍官兵協助剿滅匪幫、穩定社會。金樹仁隨即協商該部義勇軍能否留守剿匪,很快得到了積極響應。受命於危難之時的義勇軍官兵均以邊疆穩定大局為重,不講二話,沒有怨言,簡單熟悉了剛剛配發的武器性能後,便連夜開赴剿匪戰場,並最終以犧牲60多名官兵的代價,徹底消除了這一地區長達10多年的匪患。義勇軍官兵返回時,綏來、沙灣兩縣各族群眾傾城出動,歡迎凱旋歸來的剿匪英雄,兩縣縣城連續5天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深受匪患之害的兩縣群眾更是家家張燈結綵,戶戶鞭炮齊鳴。在為陣亡官兵舉行安葬儀式的那天,兩縣群眾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全部按照東北安葬時的習俗,人人披麻戴孝,送葬的隊伍綿延數公里。後來,每年的清明節前後,當地的各族群眾都要自發來到安葬義勇軍官兵的墓地進行各種悼念活動。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抗日官兵安息的地方,人們還時常可以看到當年兩縣群眾自發為陣亡官兵所立的一些墓碑。

在回歸新疆的東北抗日義勇軍的不懈努力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直同新疆最高政權對抗的伊犁張培元部、南疆國民黨馬仲英部、哈密堯樂博斯部均遭慘敗,陰謀分裂新疆的喀什沙比提大毛拉及其所謂的「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和田夏滿素爾的「回教國」也被平滅。近代以後的新疆,第一次出現了一個10多年相對統一的、和平發展的新時期,而這對於飽受「內憂外患」苦難的新疆各族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成就。


1937年3月,紅軍西路軍左支隊在李先念、程世才率領下,突破河西走廊馬家軍的圍追堵截,進入甘新交界的星星峽。當時哈密警備司令堯樂博斯企圖用武力消滅和阻止紅軍進疆。時任由東北抗日義勇軍組建的省軍第四教導大隊大隊長的宮自寬部、吐鄯托警備司令孫慶麟部、星星峽邊卡大隊大隊長王效典部等與堯樂博斯展開激戰。半個月後,堯部幾乎全軍覆滅,堯本人及其兒子僥倖逃脫,小老婆被抓獲。 為了確保西進紅軍的安全,義勇軍官兵在方圓100多公里的範圍布置了警戒,使得50多位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得到及時搶救。另外,3支義勇軍部隊還籌措了大量食品、衣服和被褥,使剛剛進入新疆的紅軍戰士感受到很大的溫暖。


新中國建立後,李先念對從新疆來拜訪他的王效典說:「你是我的恩人,有什麼困難就講,不要客氣!」


義勇軍為新疆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初期,在美英等西方國家採取觀望態度的情況下,南京國民政府尋求蘇聯政府的支持,經過中蘇雙方政府反覆協商,決定開通經阿拉木圖—伊犁—迪化—哈密—酒泉—蘭州的這樣一條援華抗日的陸地和空中西北國際大通道。由東北抗日義勇軍擔當主力的築路大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打通了由霍爾果斯經迪化到星星峽,全長1860公里的陸地大通道,這是抗戰初期我國唯一獲取外援的國際大通道,是最困難歲月里中華民族的「生命線」。為了修建西北國際大通道,數以百計的義勇軍官兵長眠在了日夜奮戰的築路工地上。當時伊犁的果子溝、迪化以東的乾溝等險惡路段,均由東北義勇軍官兵組建的工兵隊擔負攻堅任務完成的,據相關史料記載,僅工兵隊就有150多人為修建西北國際大通道而獻身。


1933年的數萬名東北抗日義勇軍回歸新疆,是現代新疆文明進步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由於這些官兵及其家屬子女文化程度一般都比較高,思想比較活躍,因而給當時的新疆社會注入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奠定了現代新疆大通信的格局。義勇軍官兵中,不少人在東北時就從事郵政和電信工作,來到新疆稍加培訓後,便分赴南、北、東疆各地參與當地郵政電信的籌組工作。1934年後,新疆50多個縣以上單位的郵政和電信部門全都是由東北抗日義勇軍官兵參與組建起來的,他們是現代新疆大通信格局名副其實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二是開啟了現代新疆文化教育的新篇章。1934年後,在廣大義勇軍官兵和其家屬子女的積極推動下,邊遠落後的新疆掀起了興資辦學的熱潮,不到3年時間裡,新疆新增各類中小學校320多所。1934年7月,東北抗日義勇軍著名將領劉斌的愛人關岳銘創辦了新疆第一個女子學校:「喀什區立女子學校」,關岳銘為第一任校長。學校學生為維、漢兩大民族實行「雙語」教學,為增強學校畢業後的就業率,對維吾爾族女生還增加了職業培訓的內容。「喀什區立女子學校」是新疆歷史上第一個實行「雙語」教學的機構,對現在新疆的教育事業具有深遠的影響。1938年,曾在蘇炳文東北民眾救國軍擔任上校參謀長、時任新疆塔城地區行政長兼警備司令和邊卡大隊長的趙劍鋒,在塔城地區發起了一場在今天看來都堪稱奇蹟的「教育革命」。兩年時間裡,他發動各族王公、巴依(財主)捐資興建了烏孜別克學校、塔塔爾學校、哈族學校、回漢學校和兩所綜合性中學。1942年,趙劍鋒離開塔城時,塔城地區共辦學校79所,在校學生4960多人,其中女生1200多人,現在塔城地區學校的分布基本上就是那個時候形成的。


三是傳播了先進的思想理念和耕作技術,極大的促進了新疆的繁榮和發展。義勇軍將東北地區先進的皮毛加工、果品加工技術帶到了新疆,將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的大豆、高粱、玉米大面積地引種到了新疆,這些都從根本上改變了新疆傳統的工、農、牧業結構,促進了新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改善和提高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是增強了新疆作為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統一力量」,從根本上改變了新疆的歷史和政治格局。由於東北抗日義勇軍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加之其過硬的軍事素質和很強的戰鬥力,客觀上對新疆近代以來一直存在的民族分裂勢力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一些長期橫行新疆的分裂勢力和「佔山為王」的匪幫,在義勇軍的有力打擊下土崩瓦解。1934年後的新疆之所以沒有出現大的民族分裂活動,與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存在有很大的關係,而一些小規模的分裂叛亂活動也都在義勇軍官兵的有力打擊下迅速得以平息。從這個意義上講,東北抗日義勇軍對新疆的貢獻,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貢獻,都是不可估量的!

您可能感興趣

京東在印尼搶灘電商市場遇勁敵阿里,轉戰泰國建中心輻射東南亞
轉戰豫南,整編確山工農軍,鎮壓地主惡霸,欲建革命根據地
蘇聯偽軍:裝備精良 與德軍一起轉戰世界各地
僑報小記者轉戰琉璃廠 與山東省僑辦聯歡
此戰重創美軍王牌師動搖其精銳軍心,嚴寒之下逆轉戰局,軍威雄壯
中國人應永遠記住的軍隊,為抗日轉戰大江南北,誓死不做亡國奴
又一戰果!韓星因薩德被迫轉戰東南亞市場!
IS轉戰東南亞,菲律賓淪為反恐主戰場!
此軍團孤軍高調轉戰掩護主力紅軍南下,毛主席此計令蔣介石輸了
嶺南雄師轉戰朝鮮半島,陸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怎樣的血火歷煉
轉戰港超!周煜辰加盟香港富力隊
樂天在中國終於撐不住了 轉戰東南亞市場繼續賺中國人的錢!
朝鮮戰爭美韓堅挺護衛釜山防禦圈,仁川登陸成突破口一舉扭轉戰局
中國「零團費」旅遊團逐漸離開泰國,轉戰越南和菲律賓
轉戰東南亞,韓國企業居然更加不受歡迎,文在寅碰頭出血原因揭秘
聯想轉戰動漫業?為《海賊王》新增超強武器!
海沃德即將離開爵士!轉戰東部成詹皇最大敵手?
韓國前《星際爭霸2》著名選手轉戰《王者榮耀》 加入中國戰隊
上單幻神轉戰野區:新版大樹打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