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興化寺被毀,但精美壁畫卻都去了哪裡?
千年古寺,壁畫流失海外
百年追蹤,迷霧仍待撥開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彌勒佛說法圖》巨幅壁畫。
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內有一幅氣勢恢宏的佛教壁畫讓前來參觀的各地觀眾印象特別深刻。這鋪古老的壁畫比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早近200年,長11.11米,高5.22米,中央繪有一尊倚坐著的大佛,兩位弟子和四位菩薩左右脅侍,畫面兩側則分別描繪了男、女出家剃度的情景,場面宏大,氣氛熱烈,具有宗教的感染力。
這幅名為《彌勒佛說法圖》的壁畫來自山西省稷山縣的興化寺,大約在1925年被古董商從古寺中剝走。1928年,中華聖公會河南教區主教、加拿大人懷履光得知壁畫正被藏匿在太原待價而沽。他只看過照片,不待查驗真跡就急電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古萊里,建議迅速籌款買下壁畫。在懷履光的斡旋下,壁畫以5000元銀洋出售給博物館,並於翌年1月從天津出口,就此離開了故國的土地,被分裝成63箱,經波士頓轉運至多倫多。為了將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壁畫重新拼接安裝,古萊里煞費苦心,特別聘請了當時美國文物修復的頂級專家——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的史道特。1933年夏天,壁畫修復完成,在博物館新館開幕時和觀眾如期見面。
同藏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元代道教壁畫《朝元圖》。
雖然早在民國三年,北洋政府就頒布了保護古物的法令,對唯利是圖的奸商來說法律基本上是一紙空文。1926年後的數年間,總計有七鋪風格十分近似的巨幅壁畫被古董商出口至北美,或者被賣給博物館,或者被私人收藏。七鋪壁畫中,五鋪為佛畫,兩鋪為道畫,題材和內容不盡相同,筆法和風格都驚人的相似,甫一面世就在西方的美術界和博物館界引起關注,有人甚至認為這些壁畫是「前所未見的最為精美的中國藝術之一」。
清末民初的短短二十餘年是中國近代文物外流的第一個高峰,古董商想方設法地掩人耳目,為了壟斷貨源以獲得最大利益,還不惜胡編亂造偽造虛假的信息,使人誤入歧途,歷史的真相很可能會被湮沒在流逝的時光之中,也為研究者製造了許多困難。當西方學者著手研究這批壁畫時,只能從繪畫的構圖、筆法以及風格上進行分析和判斷。
興化寺壁畫《過去七佛說法圖》在上世紀20年代也險些流失海外。(供圖:孟嗣徽)
《彌勒佛說法圖》卻是一個特例,懷履光從一開始就知道壁畫來自山西稷山縣小寧村的興化寺。興化寺和興化寺壁畫之所以出名,緣於當時中國文博界和考古界發起的一次古物保護活動,許多知名人士都參與其中。1926年初,古董商將得自興化寺的另一鋪壁畫——《過去七佛說法圖》運至北京準備出口,被北京大學國學門的教授查悉。由故宮博物院馬衡先生出面,教授們集資以4000大洋買下壁畫,交北京大學收藏。壁畫古樸的畫風引起了北京學界的研究興趣。1926年10月出版的《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考古學專號》發表了馬衡、黃文弼、易培基、沈兼士等知名學者的一系列研究文章。
1926年2月,時任清華大學國學門講師的李濟實地考察了興化寺,在前殿和中殿之間發掘出土了一塊開皇年間的造像碑,這證明《稷山縣誌》中關於古寺始建於隋代的記載準確無誤。此時後殿兩側牆壁上的壁畫(《彌勒佛說法圖》是其中之一)和中殿南牆的壁畫(《過去七佛說法圖》)已被古董商人剝走,但李濟發現了保存於後殿北壁之上的畫工題記,題記中有明確的「大元國」戊戌紀年,這為興化寺壁畫的斷代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信息。
安大略博物館藏《彌勒坲說法圖》局部。
懷履光在1935年回到加拿大,出任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的主任,古老的壁畫成為他研究的主要課題。為了獲取更多資料,1938年夏天,懷履光派遣自己的兩名洪洞籍中國學生專程前往興化寺調查,和李濟相比,此次調查更為細緻。懷履光根據學生的調查報告出版了一部具有開拓意義的研究專著——《中國寺觀壁畫》。遲至1938年,興化寺的建築依然完整,學生在現場拍攝了照片,為古老的寺院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完整地抄錄了李濟所見到的、後殿北牆上的畫工題記。題記中明確記錄了壁畫的作者:「……襄陵縣繪畫待詔朱好古,門徒張伯淵……」
安大略博物館藏《朝元圖》局部。
朱好古的名字由此進入了研究者的視線。1950年代初,永樂宮壁畫被文物工作者發現,純陽殿南壁的兩條畫工題記中也出現了朱好古的名字。題記中,朱好古被尊為導師,壁畫的作者已是他的「門人」張遵禮、李弘宜等一干畫師。朱好古就是一把鑰匙,將圍繞著永樂宮壁畫以及北美博物館藏七鋪壁畫的許多謎團一一解開。今天研究者們已經可以確認,這些壁畫同屬於山西「晉南寺觀壁畫群」(或稱「朱好古畫派」),繪製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中葉的半個多世紀,地域範圍是山西南部、元代的平陽府(今天的臨汾、運城及其下轄縣市)。
山西稷山縣青龍寺院內仆地的隋代開皇石碑,原屬興化寺。
而興化寺的結局究竟如何?文物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山西寺觀壁畫》中介紹,在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中,興化寺被毀。但具體過程語焉不詳。70多年後,我們前往興化寺所在的小寧村,希望找到新的線索。但之前,我們先訪問了稷山縣馬村的青龍寺,距離小寧不過10公里,其建築和壁畫幾乎就是興化寺的「影版」。其北殿西壁至今還保存著一鋪《彌勒佛說法圖》,和安大略藏的興化寺版相比,從構圖到繪工都十分相似,應該出自同一個底本。青龍寺北殿的東壁也保存有壁畫,通過圖像學的研究,其內容被釋讀為《釋迦佛說法圖》。基於青龍寺和興化寺之間的密切關係,興化寺後殿的西壁很可能也有內容相同的壁畫,只是這鋪壁畫在李濟先生1926年調查時就已不知所蹤。
在山門東側的一個堆滿古代石刻的跨院里,我們發現了這座造型質樸的古碑,正是李濟先生調查報告中記錄的開皇石碑!這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發現後遷移此處的。卻是仆卧在地的景象,高約1米,碑陰朝上,中央雕鑿有一鋪七尊的造像龕,碑首嚴重風化,隱約可見浮雕的飛天和多寶塔。
年逾90歲高齡的侯金榮老人講述興化寺的往事。
來到北小寧村,村民已大都不知興化寺的前世今生。最後,我們被人帶入侯金榮老人的小屋,他是村裡最年長的老人,出生於民國10年,已是90多歲,但聲音洪亮,耳聰目明。
「興化寺是怎麼毀掉的呢?」
老人低頭沉思片刻,又緩緩抬起頭來,把小屋裡的每個人都掃過一眼,轉而注視著我們,再輕輕地擺了擺右手。
「大的環境不好。」
我們一時語塞,小屋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了許多,每個人都凝神靜氣,聽老人回憶興化寺最後的往事。
當年的小寧村還沒有今天的南、北小寧之分。興化寺是遠近聞名的大廟,寺內的主持是在晉南地區很有名望的大和尚。抗日戰爭時期,因為日軍的佔領,稷山當地很快陷入了混亂的無秩序之中。興化寺中的和尚全部逃亡,寺院在村長的掌握之下。村裡沒有錢,又不斷遭到土匪的勒索,大約1940年初村長開始拆廟,把舊的木料出售用以牟利。村長還抽大煙,為了購買煙土更加急迫地需要錢。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諾大一個興化寺就只剩斷壁殘垣了……慶幸的是,還有侯大爺為我們留下如此寶貴的口述歷史。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彌勒佛說法圖》。
就目前所知,興化寺還存世有兩鋪大的壁畫和一塊小的壁畫局部
1、中殿南壁的《過去七佛說法圖》: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壁畫暫未公開陳列,目前保存在太和殿中右門西側的角房(原歷代藝術陳列館)內。
2、後殿西壁的《彌勒佛說法圖》:存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是懷履光主教紀念廳中永久陳列。
3、《佛誕圖》(位置不詳):存稷山縣博物館。
古董巨商盧芹齋。
圍繞著興化寺壁畫,學術界還有一些未能解開的謎團:原來繪於後殿東壁,和《彌勒佛說法圖》相對的《釋迦佛說法圖》是否仍然存世?上世紀三十年代,盧芹齋曾用一鋪壁畫裝飾自己在巴黎的公司。壁畫顯然是一鋪大型壁畫的某一個局部:頭戴花冠,身披寬邊天衣的菩薩半跏而坐,面容莊嚴而又嫻靜。繪畫的風格完全是朱好古一派的。壁畫後來被盧芹齋出售,至今下落不明。或許它就出自興化寺,是《釋迦佛說法圖》的一個局部。
追蹤仍將繼續……
撰文:珠聯璧合
攝影:陳新宇
※興化樂天正式倒閉!你手裡還有他家的超市卡嗎?怎麼維權呢?
※興化油菜花到底有多美?連汪涵都讚歎:有情調!
※你們可知道,今天可是興化的千島菜花節哦,一起來看看啦!
※醉蟹:是江蘇興化小吃菜譜之一
※張藝興化身小狐狸卻因滿滿的中二病而顯得呆萌,連特效也救不了他!
※興化張郭鎮一久病老者爬河自殺且已下水!幸遇兩見義勇為者
※事發興化!又是混凝土車!撞上了大貨車,車頭都撞扁了!
※圍觀了張藝興化戲妝的全過程,原來從小綿羊到二月紅的過程這麼複雜
※鹿晗中分太好看,張藝興化身儒雅總裁!盤點中分也好看的帥氣歐巴
※又到油菜花開時,著名的垛田油菜花景觀屬於興化
※航拍江蘇興化千垛菜花風景區 色彩斑斕美景如畫
※引進來 走出去——鄭州書畫印今日走進興化
※張藝興化身唱作王子,帥氣白衣自彈自唱引迷妹狂呼!
※就在剛剛,房地產爆發,別錯過機會了:興化股份 中糧生化 安凱客車
※弟弟的宵夜-興化炒米粉
※放大垛田效應 叫響綠色品牌 興化踏上生態富民小康路
※興化的准爸媽們看過來——婦保所生娃經驗
※極限挑戰明天開錄,張藝興化身行走的「小黃人」!網友:注意保暖
※興化水上油菜花 千垛披金醉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