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道玉:讀書到苦方覺甜

劉道玉:讀書到苦方覺甜

作者 劉道玉

劉道玉:讀書到苦方覺甜


讀書是畢生的課題。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已 78 歲了,中風 14 年,基本上是個殘疾人,但仍然堅持「每日必讀,每月一新書;每日必思,思有所得;每日必寫,寫有新意。」在我看來,只要生命不息,就一定讀書不止!


我在自傳《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中,以「讀書到苦方覺甜」的專章,敘述了我從私塾到大學再到留蘇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我並不是苦行僧,但經歷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苦」字:小時候農村生活苦,十年寒窗苦讀,工作中埋頭苦幹,怎一個苦字了得?但是,我並不覺得其苦,從苦中反而品嘗到了付出代價的分量,也獲得了某些成功的歡樂。


讀書是苦事還是樂事


苦與甜是相對的。元朝詩人白樸的詩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甜」,就道出了苦與甜的辯證關係。人們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體驗,苦瓜明明是苦的,可南方人就愛吃,因為入口雖苦,卻是越品越香甜。讀書也一樣,有人覺得苦,有人卻品到了甜。宋元間學者翁森寫了一首《四時讀書樂》,其中有四句是這樣的:「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與此同時,當時民間也流行一首《四時讀書歌》:「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又冬至,收拾書箱過新年。」這是一首「不學調」,視讀書為畏途,以各種借口逃避讀書。

為什麼有人覺得讀書是樂事,而另一些人認為是苦事呢?讀書苦與樂的區別,既反映人們的生活態度,也體現了人們的世界觀。林語堂說:「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麼叫做『磨練』,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讀書,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書。如果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我幼時受到的私塾教育,雖然是呆板的,卻奠定了我的苦學理念,也初步接受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的啟蒙老師,開宗明義就是要求苦學,他說:「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再後來,接觸到四書五經,特別是孟子的名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獲益更多。孟子這段話的核心就是一個「苦」字,我從內心裡接受了他的教言,認為這是實現「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抱負的必經的磨練過程。


什麼人才是真的讀書人


讀書人自然是必須立志於讀書,但並非讀書的都能稱為讀書人。什麼人才能稱為讀書人呢?1940 年著名學者楊玉清曾著文寫道:「以讀書混文憑的人,不是讀書人;以讀書混官的人,不是讀書人;以讀書為時髦、為裝飾的人,更不是讀書人。能輔世長民,能經天緯地,那才是中國之所謂的讀書人。」這說明,讀書必須有正確的目的。帶著任何不純的動機讀書,就褻瀆了讀書的真正義。張載是北宋大儒,他屏居南山之下,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中夜起坐,取燭以書。這是讀書人的境界,由於有了這種心境,他才能發出鏗鏘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種理想,一個知識分子的擔當,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但卻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沿著這個目標前進!


讀書、愛書、藏書,這是一種情懷。毛澤東同志一生愛書、藏書、嗜書如命,總共讀過 10多萬冊書,對中國的文化典籍,真正做到了爛熟於心。直到生命垂危,逝世前 7 分鐘還在聽人念書。這使他成為飽學之士。善讀書者有大才,他的一生,真正實現了輔世長民的理想,建立了經天緯地的業績。


我一直都以「苦讀知書味,創造樂無窮」兩句話自勉。在這兩句話中,讀書與創造和苦與樂都是對仗的。讀書不是目的,而創造才是應當追求的目的。一般言,讀書是學習前人的知識,也就是間接知識,而創造則是發明體現新知識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理論。讀書當然是辛苦的,這苦不在於機體之勞困,而是冥思苦索之苦。人們通俗說書讀進去了,就是指通過苦讀而真正理解了書的要義,這也正是學習好與學習不好的人最主要的區別。讀書雖然很辛苦,但如果能夠用學到的知識從事創造,當新的發明勝利完成,或是得意之作最終生,那將會感到無限的快樂!

我們應該怎樣讀書


中國人與西方人在讀書上是有差別的,中國人強調「學以致用」,而西方人則更強調「學以致知」。當然,「學以致用」是必要的,但僅僅停留在學以致用上就不夠了,應進一步深化境界。「用」和「知」有什麼區別呢?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彼得·格魯斯曾說:基礎學科是回答「這是為什麼」,而應用學科回答的是「這有什麼用」。以此而論,學以致用只是回答應用問題,而學以致知則回答真知題。因此,在做學問上,我們不僅需要學以致用,還要學以致知,也即探究事物本源,發現以新理論、新技術為載體的新知識。


讀書當然應有選擇,不同專業和職業的人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不過,除了職業之外,還要閱讀一些陶冶人文素質的書籍,例如哲學、美學、心理學、文學、歷史等方面的著作。我個人的經驗是,儘可能地閱讀經典著作,因為經典之為經典,不僅是經過長久實踐的檢驗,而且獲得了學術界的認同,一般少有謬誤流傳。大凡經典之作,多出於大師和名家之手,他們嚴謹治學的態度也反映在書中,如康德、黑格爾、笛卡爾、培根、羅素、弗洛伊德、穆勒、杜威等。在我國文化典籍中,像《史記》、《紅樓夢》、《三國志》、《資治通鑒》等,都是傳承千百年的名著,受益者不計其數。


讀好書或是讀壞書,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不過,我認為對於成年人說,讀一些不同學術見解的書,甚至「反面教材」,也未嘗不可。在讀書中,需要有比較和鑒別,這對於提高讀者的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是有好處的。


當今,網路技術十分發達,不少年輕人喜歡上網,而忽視讀書。雖然網路上存儲著巨大的信息,但網路不能代替讀書。這是因為網路上的資料,是網站技術人員收集和綜合的,往往不系統、不全面,也不見得都正確。因此,應當把網上閱讀與讀經典著作結合起來,使之相互補充。目前讀書人不買書和不訂閱報刊是很普遍的現象,這與做學問的要求是相悖的。有人曾作過調查,一個擁有數萬人的大學,有 5000 多名教職員工,可是訂閱期刊的僅有 250 人,訂閱報紙的只有 430人。這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風氣完全不同,那時絕大多數教師都至少訂 2 種專業雜誌和一份報紙,人人專心向學。現在,校園裡停滿了各式名牌的轎車,居室無不裝修得富麗堂皇,但就是捨不得花錢買書和訂閱刊。這顯然不是金錢問題,可能是精神導向發生了偏移。不少現代人的精神變得虛脫,信仰逐漸迷失,讀書風氣日衰,這預示著文化的危機,應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讀書是畢生的課題。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已 78 歲了,中風 14 年,基本上是個殘疾人,但仍然堅持「每日必讀,每月一新書;每日必思,思有所得;每日必寫,寫有新意。」在我看來,只要生命不息,就一定讀書不止!


最後,我把高爾基的名言贈送給讀者朋友們:「愛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來源:《人民日報》,2011 年2 月15 日


編輯: 櫻 菲

這一刻,遇見大學


現代大學周刊


微信號:Uweekly


微博:@現代大學周刊

您可能感興趣

楊絳:讀書苦樂
看懂了陳道明、胡歌,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讀書?
陳寅恪的讀書方法:不惟書 敢懷疑
陳寅恪的讀書方法:不惟書,敢懷疑
桑兵:讀書,要讀懂那些「讀不懂」的書
如何通過讀書找到常說的「明白」呢?
徐復觀:我的讀書方法——讓你受益匪淺的讀書經驗
尋一方院子,讀書喝茶!
從讀書無益到讀書有用:漢高祖劉邦的「浪子回頭」
馬親王帶你讀書開腦洞,邱晨教你好好說話
楊早:讀書之路,豐富痛苦
蕪湖:你聽說過北宋著名詩人「黃山谷」曾在蕪湖讀書的幾個地方嗎?
賀麟:讀書方法與思想方法
新東方名師董仲蠡告訴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們到底為什麼讀書?
老舍:談讀書
讀《史記》:幸虧劉邦不讀書
讀書的歷史:從朗讀到默讀
好讀書,讀好書
《越讀者》:讀書就像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