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的滋味「有故事的人」
>>>>人人都有故事,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245個故事
(作者拍攝)
侗寨的滋味
春仔
去年10月,我第一次去侗寨,到了黔東南黎平縣的黃崗、肇興;錦屏縣的隆里;從江縣的小黃,芭莎。那幾日,我在侗寨里聽了高亢、悠遠的侗族大歌、又喝了侗族姑娘送到嘴邊的攔門酒,還在芭莎苗寨見證了最後一個「帶槍的部落」。歷歷所見,雖不象想像中那樣原始,卻也看到了很多充滿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和侗民族悠久的獨特文化,有如歷經遠古的化石,讓人產生回味無窮的滋味。於是想,這些滋味,有機會還要再來細細體會的。
1
機會很快就來臨了。應小老頭,秋天之約,正月里再去黔東南侗寨看民俗節慶。
初三上午,坐在高鐵動車上,習慣了心中沒有遠行的激情。曾經把每一天都當平常的日子,出遠門也並不期處處許賞心悅目。都說旅遊沒啥意思,所見無非是似曾相識的風景,城裡也無非是千篇一律的水泥盒子,故往往去時興緻勃勃,回時卻索然無味。無數的經驗讓我們失去了對旅遊中耳目一新的期待!如今重往侗寨,我知道肯定會比上次去看到更多,但會不會比上次更有味道,卻是心裡沒底。我想,偏遠民族的節慶,味道肯定是會有些特別,但會不會特別到引起我內心的激動,靈魂的震蕩,那就不得而知了。
下午就到了貴州的山穗。小老頭是位攝影家,為做一個侗、苗民族人文風俗的攝影課題,連年往來黔東南二十餘載,結識了不少當地朋友。當天下午,他的好友、泉山瑜伽館的泉山夫婦開車來接我們,來回跑了360公里。這讓我們感動。晚上,人稱「山大王」的文物局楊局長請我們吃了當地特色的侗家酸味飯,又請我們到他家喝黎平紅茶,還看了他寫的《黎平行知》等著作。九點多鐘,我們喝著茶,小老頭的朋友楊總又給我們送來了一輛小轎車,說是方便我們自由行走的。到達黎平才幾個小時,我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熱情、友情,心裡有些熱乎乎起來。
「山大王」告訴我們,黎平是個多民族縣,養育著侗、苗、瑤、漢、水諸民族50多萬人。一首民謠唱道:「客家(漢人)坐壩,侗家坐孖(讀ma,指河、溪),苗瑤坐在山旮旯」,複雜的地理環境,多民族雜居,孕育了深厚、燦爛、獨特的民族文化,春節期間,民俗活動好戲連台。他一邊介紹,一邊到處打電話:「你們寨的節慶確定了嗎?······那好,我的幾個朋友會去看看。到了找你哈······。」
按「山大王」的指引,六甲22侗寨的蟬寨將舉行蘆笙比賽和「祭薩」活動。所謂六甲22侗寨,是按民國時期的保甲制度區劃,黎平縣龍額鎮六甲侗寨,就是民國時的第六甲,以此為核心的22個侗族村寨的統稱。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薩」神信仰。蘆笙比賽一聽就明白,「祭薩」卻不知其意。後來知道是祭祀侗家祖先「薩瑪」,侗語意為「大祖母」的。傳說「薩瑪」是侗族母系氏族社會時的一位女英雄,「薩」在弄堂概與官兵作戰,跳崖而死,後葬於六甲侗寨的薩壇,此後成為至高無上的女祖宗,能保寨安民,受到侗族世世代代的敬仰和崇拜,故每年正月初五至初十期間,侗寨自發組織到各自侗寨上方設立的薩歲元堂舉行盛大的祭薩活動。
初四,年近花甲的秋天親自開車帶我們去蟬寨看蘆笙比賽。近12點,寨里的婦女幹部小王早在寨門口等候我們。我們下了車,直奔她家吃「早飯」。我迷糊了幾秒鐘,明白他們所說的「早飯」其實是中飯。
進到小王家的寨樓,我們看到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景象。屋子裡暖融融的,正廳里擠滿了人,上下二三十口,有的是家中的男女老少,有的是陪客的青年幹部。,沒有八仙大桌,沒有長條板凳。屋裡擺了兩盆炭火,炭火燒得通紅通紅的。炭火上支著一口火鍋,裡面正煮著菜。炭火周圍擺放的全是高度只及腳踝的小矮凳,矮凳邊的酒和一碗一碗白生生的糯米飯,全都放在地上。我們落座,主人立馬在炭火上端下火鍋,再在炭火上支一張小矮桌,全屋子的人也才跟著圍住紅紅的炭火和低矮的餐桌坐下。幾個人從廚房端出了預備的佳肴,有惹人流口水的稻田魚,烤得金黃金黃的,還有侗族腌魚、腌肉,侗果之類。我們和村幹部坐一桌,家裡的青少年、小孩坐一桌,廚房裡坐的是老人和長輩。大家坐在小矮凳上,圍著紅紅的火,熱氣騰騰的。正吃著,寨老過來了,是位七十多歲,有威望的老者,專門來跟我們敬酒。
吃過飯才知道,我們來晚了,蘆笙比賽上午就結束了。遺憾之餘,小老頭決定去為明天拍攝盛大的祭薩儀式踩點。
中午的陽光暖人。沿著縱貫村中的溪流上溯,只見流水潺潺,清澈透明。小溪兩邊大都是傳統的侗樓,刻花雕窗,古色古香。家家戶戶都在圍著紅紅的炭火用餐,暖暖的氛圍,和睦歡暢,瑞氣吉祥。見我們路過,男女們眉開眼笑,紛紛到門口請我們進去吃飯:「來來來,吃飯!吃飯!」象邀請鄰家的熟人一般,象邀請常來常往的親友一般。還有一位老太太特別虔誠,硬是端著飯碗追出來,熱情洋溢地用筷子頻指碗中的飯菜,請我們進屋。我們告訴她,已經吃過了,她才遺憾地站住了。這景象著實讓我意外。他們不認生,不避生,更不拒生,讓人覺得回到了老家,回到了熟人中間。
在寨中一個比較寬闊的場地上,我們看到了旁邊正在興建的公共飯堂,門前的牆上貼滿了公告,大多是有關捐款的紅貼,名單一串一串的。有興建公共設施的,有興建村飯堂的,也有春節吃長桌宴的,還有扶病助困的,雜七雜八,每項捐款少則100元,多的600元。我們感嘆,這個古老的侗寨,人心還這麼古,向心力還這麼齊,他們的心是緊緊的,既向著一個小家,又向著一個「大家」。不禁想問,在當下物質的社會裡,還能找到多少這樣的村寨?
我們想找「祭薩」的薩壇,以確定明天拍攝的最佳位置。一位在寨樓上倚窗而立的侗女毫不猶豫地從樓上跑下來帶路。她熱情爽朗,笑容可掬,給我們指示通往薩壇的路。
沿著蜿蜒曲折的幽徑,小老頭髮現了一棵百年紅豆杉,還有一棵千年金絲楠。樹下,一條長滿荒草和青苔的斜徑向上延伸,似乎很少有人走動。抬頭看,山坡上有幾棟吊腳樓矗立著。小老頭折身往上走,已經看得見寨里老鼓樓的尖頂了。
這裡是老寨,山坡上的人家多已人去樓空,卻不料還有一家人丁興旺。我們經過他家門口時,三個女兒正在屋外曬太陽,還有三個小孩在亂磚里搬磚戲耍。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看見我們,燦爛的笑容立刻綻放,自然大方地迎過來,像對常來常往的夥伴一般朗聲喊道:「哎呀,你們來了?還沒吃飯吧?」「來來來,來我們家吃飯!」,「沒關係的,不要緊的,來吃嘛!」給人一種久違的親切,久違的真誠。
姑娘的母親也來了,「哈哈哈哈」,一串長長的笑,「你們來了!」然後極力邀我們喝酒:「吃過了?那就喝口酒!喝口酒再走。」。母女是那麼地古道熱腸,不由得讓我暗自讚歎:人心如古!或許是被母女的真情所打動,小老頭決定給姑娘拍一組照片。他叫姑娘先去換全套侗裝,就帶秋天進了門,進了廚房。廚房裡只剩下姑娘的父親,一個人拿個大碗在喝酒。火塘里的火漸漸黑了,旁邊矮桌上放滿了新年菜,姑娘的父親已經喝得滿頭大汗了,還在一個人慢慢享用澄澈的的美酒。見我們進去,他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咧嘴笑起來,端起酒,一陣「呵呵呵,來喝酒!喝酒!」。三隻狗圍著他,他摸摸狗的頭,還是:「呵呵呵,喝酒!」「呵呵呵,喝酒!」。閃光燈閃起來,他只知道一個勁地笑:「呵呵呵,喝酒!」他不肯多說別的話,只知道一味喊喝酒。
小老頭和秋天在姑娘家忙碌了半個下午,卡擦卡擦的,給姑娘拍了好幾組照片,最後在鼓樓邊給母女合影,完畢,就一張一張翻給他們看,答應她們晚上傳微信。她們笑得合不攏嘴。要返回縣城了,她們執意要留我們吃晚飯。聽說我們明天還來,就說,明天來我家吃早飯(中飯)哎。反覆叮嚀,「一定要來哎!」
天色漸晚,暮雲漸合。才來兩天,不一樣的感覺漸漸浸淫。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我們沒有看到城裡一般陌生的眼神,沒有看到城裡一般冷漠、懷疑、警惕、疏離的目光,反而處處感受到春意的溫暖。這種滋味,淳樸而又有古韻,很好,很好!
2
初五日,買好了水果之類,我們再往蟬寨進發。姑娘給小老頭打了好幾個電話,生怕我們不去。我們到達時,姑娘一家早已擺好了豐盛的酒菜。我們不敢貪戀美食,匆匆吃過了。
遠處傳來喇叭響,那是聚集的號令。俄頃,蘆笙聲聲,深沉而洪亮,輕盈而高亢,「祭薩」的序幕已經拉開。我沒想到,「祭薩」是侗寨人的自覺行動,聽到吆喝和蘆笙,老老少少就傾寨而動,一個個踩著蘆笙的節奏匯聚起來。「吹笙鼓璜,吹笙吹笙,鼓璜鼓璜」,那是《詩經》里描述的場面。蘆笙手們已經聚集,幾十把蘆笙圍攏起來,嗚嗚嗚,嗚嗚嗚,聲音穿透侗寨。所有蘆笙都圍著核心,旋轉著,旋轉著。領頭者用侗語吼一聲:哎嗨起來!大家跟著吼:哎嗨起來!接著繼續吹。
笙歌三巡,蘆笙戛然而止。沒有組織,沒有指揮,那些侗家的兒女們,卻井然有序、摩肩接踵地走向寨門。那是有貴賓要來參加祭薩,他們是去攔門迎客的。在寨門口橫一條長凳,擺好美酒碗碟,準備好下酒的腌肉酸魚,姑娘們站在前面,擠擠挨挨,滿面春色。貴賓到了,爆竹噼里啪啦地響起,土鐵炮「轟轟轟」三聲響,幾十把蘆笙又吹起來,姑娘們也把攔門歌唱起來:「千重山來萬重山,山山唱歌把路攔,水繞山盤雲霧鎖,留客多住三五天。」高亢的歌聲穿透明凈的藍天。少女把美酒端起,高高地舉到客人的面前。風塵僕僕的貴賓把酒喝下去,吃上一片腌肉或者腌魚,姑娘們便在一片「啊嗬·····啊嗬」的歡呼聲中,將貴賓迎進寨內。
祭薩開始。寨老在前,鑼鼓緊隨,苼笛列列,氣氛莊嚴肅穆。寨旗在湛藍的天空中迎風招展,寨中的老人在寨旗下排列兩行,他們身上的衣衫似古老的唐裝,長袍夾襖,絲綉侗帽。寨民們緊隨其後,自覺排成兩行長長的,游龍似的隊伍。鑼鼓敲起,蘆笙吹起,現代元素的腰鼓響起,祭薩的隊伍走起。在寨旗和寨老的引領下,盛大的隊伍穿巷走陌,跨過小橋流水,繞寨而行,走到高坡之上,漸至鼓樓之下,紛紛蜂擁著繞進鼓樓,繞著火塘,繼續吹起嗚嗚作響的蘆笙,反覆轉圈。侗哥侗妹,攜手同心,笑容如花。轉瞬,蘆笙吹出鼓樓,人們跟著寨老和蘆笙繼續向薩壇前進。一路上,爆竹脆響,鼓聲苼笛不絕。
小老頭和秋天穿梭於祭薩的隊伍中,興緻勃勃地頻舉相機,咔嚓咔嚓地忙於拍攝。
祭薩的隊伍逶迤如蛇行的長陣,走過古老的紅豆杉,走過千年的金絲楠,向著寨外的薩歲元堂挺進。薩瑪祠邊一串串爆竹炸開了,古老的土鐵炮轟聲如雷,輕盈而高亢的蘆笙在侗寨和山谷間縈繞。此時,流雲不走,山川靜默,樹木肅立,遠遠看到,寨老們領著隊伍徐徐走向祭壇,人們都默默而往。圍觀的人們在山上,在樹下,在溝旁,在路邊,皆肅然,皆默然,皆敬然。
此情此景,讓我浮想聯翩。很小的時候,我見過母親在家中的神龕上點燃「洋油燈」,插上香燭,我知道那與祖先有關。我也見過母親在年三十殺雞時,用煮熟的整雞放在盤子里,神情肅穆地插上一雙筷子,讓熟雞昂起高高的頭,舉起,祝禱,然後放在正門內側的案几上,點燃香支,燃放爆竹,我知道那與神有關。現如今,這些情狀早不見了,神與聖,早被現代人丟棄了。
然而,在侗寨,祖宗還在,神聖的精神還在,對神聖精神的敬畏還在!
寨老們半開著油紙紅傘,神情肅穆地圍住祭壇。山谷寂靜,古木無聲,鳥兒不鳴,後面的隊伍靜靜而待。一切都靜止了,風也不吹,葉也不飄,雲霓凝滯,天高宇闊。寨老請薩、焚香、獻茶,鞠躬,在裊裊的香煙前,寨老喃喃祝告,祈禱「薩」神保佑,祈禱新春福至、祈禱六畜興旺、祈禱五穀豐登、祈禱人康財發;祝村寨平安興盛,祝百姓團結幸福。
祝禱畢,山谷里再次鐵炮齊鳴,爆竹亂響,隊伍默默繞壇一周,徐徐而行。
這樣的場面,如此莊嚴肅穆,讓人分明地感受到侗族父老鄉親對天地神明的無限敬畏!
我們漢族曾經也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過去的春節里也曾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春接福,祈求豐年等等,還舞獅子、猜燈謎、鬧花燈,諸如此類,可是如今都見不到了,即便是舞獅鬧燈,也必須沾上濃濃的銅臭味:打紅包。沒有紅包,誰還給你舞獅呢?
此刻,我的心潮有些起伏,有些澎湃。侗族人祭薩,用了一個莊嚴而古老的儀式,老老少少為之放下一切事務,心無旁騖,而且無不虔誠膜拜,這是為什麼?難道他們僅僅是在祭奠祖先么?《論語》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我覺得,侗族人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真的在那裡。他們滿懷虔誠的情感面對祖先,面對神明,既是敬仰、又是感恩,更是敬畏!我知道侗族很少有不肖子孫的緣由了,更知道侗寨之所以年年平安的緣由了。假如我們的當代人,都能如此敬畏神明,敬畏崇高的信仰,還會對金錢如此頂禮膜拜么?
「祭薩」最後一個節目是長桌宴。據說長桌宴也曾是古代漢人的民俗文化,又叫百家宴,屬元宵節習俗,目的是「聚宗族,商族事,祈豐收,保平安」,但這種風俗在漢族也已經消失了。我不知道,侗、苗、水等少數民族是怎樣延續了長桌宴的傳統,而且千年不衰的。
眼前的長桌宴,是從寨中的鼓樓邊開始,沿著寨中寬闊的主道延伸,看不到頭。長桌的兩邊,一邊是古老整齊的侗族木質樓宇,一邊是流水潺潺的清澈小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舉杯歡慶,開懷暢飲,笑逐顏開。而我們這些遠方的客人,在宴會上更受到隆重的款待。一群美麗的侗妹端著一碗碗侗家美酒,簇擁著我們,一個一個輪番上場,逐個向客人唱起動聽的敬酒歌,唱畢,美酒已至口端。我們不能拒絕,也無法拒絕,只得一口把酒喝下。美酒入肚,她們才肯在歡樂的笑聲中離去。
帶著濃濃的酒意,帶著濃濃的侗寨滋味,我們回到了酒店。
晚上,小老頭問我:怎麼樣,這裡有味道吧?想到家鄉新年裡空空的街巷,寂寂的氣氛,冷冷清清的景象,酒桌上你來我往的虛妄應酬,賓館酒樓里噼里啪啦的麻將聲聲,我說,很好,侗寨里不僅有滿滿的年味,更有神聖的、民族的,無窮無盡的滋味。
3
初七是黃崗侗寨的「抬官人」節。黃崗寨地處黎平縣西南隅,住著1600多純侗族人。這裡無外人涉足,寨內鼓樓,花橋保存完好,民族風情古樸濃郁,服飾、銀飾獨具特色。
那天是陰天,夾雜著零星小雨。風微微地吹,有點寒氣逼人的味道。我們趕到黃崗侗寨時,觀看的遊人已紛至沓來,偶爾還能看到外國人。
離「抬官人」還有一段時間,但鼓樓火塘里早已燃起了大火,木柴堆得老高,火苗燃得老旺。幾位老侗民圍著火塘烤火,熱浪滾滾的。遊客漸漸多起來。一頭威猛的水牛關在鼓樓的一隅,據說是一頭鬥牛。一位老人正在將一紮一紮的鮮草喂進牛嘴裡。遊人們紛紛走進鼓樓,一邊暖身,一邊和水牛拍照留影。
遊人如織。小老頭和秋天不知到哪兒拍片去了。我獨自在侗寨遊走,只見炊煙在寨子的上空裊裊娜娜。有人在家門口生灶煮飯,也有煮豬潲的。幾個老太太背著娃娃在房檐下烤火,悠然閑適。溪水邊幾個男人在殺豬。他們把殺死的豬有木柴架空在溪岸邊,點燃柴火把豬毛燒盡,再直接到溪里打水把豬身洗凈,剮皮。寨子里有幾架新架的木寨樓,還沒完工。這些景象,讓人彷彿看見遠古的影子。
我進了村史展覽室。在展覽里,我知道「抬官人」節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姓吳的傑出青年,武藝超群。當時慶雲侗寨旁的大山中有一條白蛇精危害四方,以致生靈塗炭。不少侗族勇士與之交戰,非死即傷,方圓百里,民眾談蛇色變。吳決心為民除害,在他剛滿二十歲的正月初一,毅然前往與白蛇精決戰,拼搏了七天七夜,直殺得天昏地暗,最終斬下蛇首。後又因六洞的郎寨和洛香侗寨為山林糾紛而大動干戈,吳應邀前往調解。豈料洛寨人依仗人多勢眾,說他乳臭未乾,竟敢來管閑事,要與他決一雌雄。吳被逼無奈,單槍匹馬與洛寨數名身懷絕技的武士激戰,他越戰越勇,終於將洛寨的氣焰打了下去,洛寨人不得不聽從吳的調解。郎寨人為酬謝吳,為他伐竹為轎,將吳抬到黃崗寨,還送給他大片田地,山林。朝廷也對吳予以嘉獎,封他為「鎮南大將軍」,保一方平安。吳為官正直,鋤強扶弱,人民安居樂業。為了感謝他的恩德,黃崗寨群眾每年在斬下蛇頭的正月初七這天,抬著他走街竄寨,讓人請命、敬拜。這項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看完展覽,我感慨萬千。時至今日,我不知道我故鄉的村裡有過什麼傳說,也不知道祖上有過什麼英雄,更不知道先輩有過什麼光耀的業績。我想,我們是不是羞於去見祖宗?更令人厭惡的是,我們當代人還編出許多橋段子,為我們的先輩潑髒水、為我們的英雄抹黑,好人污衊成惡人,惡人包裝成善人。嗚呼哀哉!我們的很多村莊,模糊了她的過去,也看不清她的未來。
前面圍了很多人。哦,他們是在拍攝侗家人趕扎「抬官人」的轎子。寨民們在家門口全力以赴、一絲不苟地用竹竿和稻草將兩根粗壯的竹子捆紮成馬狀的滑竿,然後鋪上色彩艷麗的被褥,讓自家的金童玉女扮演「官人」,雙雙坐於轎中,大人隨扈左右。轎中的孩子安靜而乖巧,任人拍照留念,並靜心等待隆重盛大時刻的到來。這種情景,隨處可見。
據說,黃崗侗寨過去「抬官人」要抬三天,第一天抬須要天地神明給他帶去福氣的人,比如小孩;第二天抬能給侗寨帶來福氣的人,比如出門在外有成就的學者、名人、官員;第三天要抬對侗寨有貢獻的人,比如寨老,村官,支持村寨建設者。大多數年節,「抬官人」只抬第一天。這也是一種改革吧,侗寨人把祝福送給後人,把希望贈給後人,他們不再迷信,不再對官員膜拜,不再對權力低眉,不再把幸福寄托在「清官」、「好官」身上;他們把古人的優良品德予以彰顯,予以頌讚,期望「抬官人」能給後代子孫帶去福氣,讓他們學富五車,道德高尚,德才兼備,前程似錦。於是我想,「抬官人」更多的也是一種儀式吧,但這種古老的儀式不是務虛,它把頌讚和紀念結合起來,把隆重的年節和娛樂結合起來,把人們崇尚的道德情操凸顯出來,使美好、正義的東西深深刻進人們的靈魂。
時候到了,四面八方的轎子閃閃地過來。他們每四人抬一頂轎子,前面兩個,後面兩個。轎子上是一雙雙明亮水靈的眼睛,是一張張天真,明凈的臉龐,如花的臉蛋好像明天的太陽。多麼好!長輩抬著晚輩,大人抬著小孩。他們抬著希望,抬著期冀,抬著未來,抬著滿滿的祝福,款款而來。
等待已久的鑼鼓敲起來,等待已久的蘆笙吹起來,爆竹連連響起。「抬官人」的轎子排成長陣,他們從寨中始,走過鼓樓,走過一棟棟吊腳樓,逶迤來到寨外,沿著小溪,跨過小橋,又沿著山腳的小道,緩緩地繞寨一周。閃閃的轎子上,精心打扮的孩子們就像王子、公主一般,可愛極了。每座轎子的後邊隨從多人,他們都化了妝,奇形怪狀的。有的衣衫襤褸,有的臉抹鍋煙、石灰、有的身繪青龍白虎,有的飾兵匪乞丐,有的飾妖魔鬼怪,不男不女,非僧非道的。還有一人挑著擔子,裡面放著爆竹、糍粑、糖果、點心
「官人」行進途中,幾十位盛裝打扮的姑娘相隨,常有「黎民百姓」放鞭炮,吹蘆笙,斟茶送水迎接,「官人」飲茶完畢,即贈紅包禮錢一封。也有「嘍啰」強索「買路錢」,「呆兒傻女」乞討「壓歲錢」,「官人」都得贈送禮品打發他們。「官人」所到之地,遇到最多的還是「攔路唱歌的姑娘」,她們以歌攔路,一面攔住「官人」盤問,一面唱道:「哪裡來的貴官人,臉龐生得真白凈;耳朵好像大扇子,臉寬有如大銅盆。見著百姓散錢財,哪有官人不救民······」,以智取「官人」囊腫之物。姑娘們每唱完一首歌,「官人」就要將錢遞出,「慷慨」施捨。
「抬官人」迎來了高潮。「官人」的轎子次第進入侗寨的「歌堂」,鑼鼓,蘆笙,紛紛進入,所有「官人」的轎子匯聚一處,人頭攢動,繞堂旋轉,載歌載舞,形成人的潮流,笙歌的海洋,狂歡的天堂。圍觀的人們一致湧來,摩肩接踵,將歌堂圍得水泄不通。那些「官人」的隨從們來到歌堂後,盡情耍鬧,逗人取樂,那離奇古怪的扮相,滑稽可笑的動作,博來陣陣掌聲,令人捧腹大笑,盡興方休。
看完「抬官人」節,再聯想到前天的「祭薩節」,我的心裡再次湧起無窮的滋味。那是歷史的滋味,也是人文的滋味,更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滋味。
4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不來不知道,原來黎平縣還是個「百節之鄉」。春節期間,除了我們已看到的民俗節慶,各地侗寨還有三龍寨的四耶歌會,地捫寨的千三歡聚節,水口寨的祭祖節,宰高、四寨的摔跤節等等,一節連著一節。平時節慶也不少,春有春社,秋有秋社,還有喊天節、十八臘漢歌會、泥人節、蘆笙節、天賜節,鬥牛節、舉不勝舉。我們感嘆,黎平的民俗節慶真是豐富多彩。
「山大王」告訴我們,平架侗寨的洪州琵琶歌是侗族最有影響的民間音樂,初八將舉辦「首屆洪州侗族琵琶歌調演」大賽,想聽原汁原味的洪州琵琶歌,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山大王」這麼說,令我們心馳神往,興緻勃勃就趕去了。
平架侗寨的琵琶歌歷史悠久,產生於明代永樂年間,是洪州侗族琵琶歌的原生地。相傳有兩個年輕男女相愛在月堂,男彈琵琶女對歌,情深深意綿綿。為了不打擾老人,也不讓家人發現,雙方都用假嗓音淺吟低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唱法變成了一種風格,即假嗓子,由此形成了男、女都用假嗓、高音的唱法,被音樂界稱為東方的美聲唱法,是中國侗族地區特有的藝術奇葩。她流傳千年,無可替代,永遠是不可改變的侗族面孔。
洪州琵琶歌還是愛情的歌,是青年男女行歌坐月時表達愛意,傳遞情愫、傾訴衷腸的歌。夜幕降臨,小夥子們懷抱琵琶,三五成群地走村竄寨,向姑娘們的月堂上走去,姑娘們也三五成群地聚在月堂里,一邊做針線,一邊等待懷抱琵琶的青年們到來。琵琶歌陪伴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度過一個一個甜蜜的夜晚,將一對一對的男女唱到了一起。侗家老人說,侗族人用愛情創造了一種美妙的音樂,愛情的力量非常偉大。
我們漢族也曾經有過無數的民間藝術奇葩的,可是它們逐漸衰微了,失傳了,消失了。在漢族,那些民間、田園的吹笛手、胡琴手,民歌手,幾乎是再也見不到了。
沿著起起伏伏的山間公路驅車前行,沿途綠樹陰翳,翠竹婆娑,山川秀麗;山間山水映襯,寧靜悠遠,如詩如畫。
臨近平架侗寨,居然遇到了意外的驚喜。只見前面山口拐角處,一條長龍似有百人,足足延展百十米,老者在前,青年男女隨後,荷肩挑擔,緩緩前行。有挑牛腿的,有挑豬腿的,有挑米的,有挑酒的,還有挑糍粑、花生、百果、點心的,樣樣七八擔。尾隨其後的,是一色青春靚麗的侗男侗女,男女身穿美麗的侗裝,女子手拿帕巾,款款而隨。一打聽,原來是侗家新郎送新媳婦回娘家,俗稱「送擔子」。有人算了算,總共56擔。這樣的場面,我們頭一回看見。小老頭,秋天迅即跳下車,舉起相機,興奮地拍下許多唯美而珍貴的鏡頭。
依稀看見了高聳的寨樓。臨近寨門,只見「平架侗寨」四字鑲嵌在寨門中間,赫然醒目。蘆笙手身穿獨具特色的華麗侗服,手拿蘆笙,等在寨門之外;迎賓們在寨門左右肅然而立;寨門內姑娘們亭亭玉立,銀飾叮噹有聲,簇擁在一起。循著寨門放眼望去,寨門內也有兩排盛裝侗女站於寬闊的道路兩邊,延伸至寨中的吊腳樓邊,靜靜等待貴賓的到來。
新娘回門的隊伍緩緩而來。新娘在前,送行人在後,迤邐而入。寨門讓開一條通道。在熱烈的爆竹聲中,回門的長龍漸漸遠去。
前來參加慶祝、觀看琵琶歌大賽的貴賓相聚在寨門口。重要貴賓到了。寨門口人群涌動。爆竹再次響起,蘆笙奏響,鑼鼓齊鳴。寨門內的姑娘蜂擁而上,端起攔門酒,唱起攔門歌。霎時,貴賓把酒喝下,春風滿面地向寨內走去。人們簇擁尾隨。寨門內道路兩邊的迎賓隊伍揮動手帕,高喊「歡迎歡迎!」,迎接貴賓的光臨。
進到寨內,只見鼓樓高聳入雲,鼓樓火塘里大火熊熊;吊腳樓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古樸莊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人流涌動,漢、侗各民族民眾比肩接踵。尤其是走在熙熙攘攘人流中的侗家女子,她們身穿自織自製的,或黑或藍的無領大襟衣,襟和袖口都鑲有精細的馬尾綉片,龍鳳圖案,間以水雲紋,花草紋;下著短式百褶裙,腳蹬翹頭花鞋,髮髻上飾著環簪,銀釵或盤龍舞風的銀冠,佩掛著多層銀項圈和耳墜手鐲、腰墜等銀飾,間或青、紫、白、藍、綠等顏色,真是別具風味。
乘著空隙,小老頭跟隨新娘回門的隊伍,拍攝新娘回門的習俗。秋天不知去了那個熱鬧去處。我則拿著手機,到處攝像。不遠處傳來美妙的侗歌,聞聲而去,是一群侗家女子正在排練。她們隨著琵琶和歌曲的節奏,揮動手帕,扭擺腰肢,又唱又跳。圍觀的人們人頭攢動,攝像機擦擦有聲。
再次看到長桌宴。沿著寨中曲折的水泥路,長桌宴蜿蜒500餘米。我無法描述那個盛大的場面。足足千餘人的長桌,彷彿沒有盡頭。當地的侗民,靚麗的侗女,四面八方侗寨的的演員,都穿著自己村寨獨具特色的侗族服裝,與來自遠方的各地客人,圍桌而坐,歡歌笑語。
下午一時三十分,比賽拉開了序幕。800名演員齊聚舞台,排成陣勢,聲勢浩大、聲情並茂地演唱起當地家喻戶曉的傳統琵琶歌。優美悅耳的曲調、寬廣敞亮的音域、悠揚婉轉的旋律、激越憂傷的情感,別具一格的演唱,餘音裊裊,不絕於耳。
隨後,來自洪州、德順、水口、肇興19個村30支隊伍聯袂演出,琵琶歌的盛宴紛紛登場,流傳近千年的傳統老歌《晚輩要把老人敬》、父母恩情重如山》、《十八情歌》魅力再現,新時代的《人勤春早》、《中國夢》激越人心。一支支琵琶歌清麗、婉轉、悠揚,一會兒如長風、一會兒如山泉、一會兒如潺潺流水,一會兒如杜鵑和布谷鳥的和鳴,綿綿裊裊,令人不能忘懷。
歌賽結束,人們漸漸散去。只聽一位小夥子說,別走哈,晚上還有更有趣的呢,我們還要去「月堂」對歌啊。
侗、苗、水諸民族節慶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為青年男女提供結識、交往、娛樂的機會的。小夥子這麼說,令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幅美妙的圖畫:夜幕降臨,星星滿天,青年男女在鼓樓里,在月堂里,圍著熊熊的大火,手拿琵琶,亮起歌喉,載歌載舞,踏歌對唱······
此情此景,教我的確是戀戀不捨!我留戀侗寨里的過年滋味,留戀侗寨里的歷史滋味、留戀侗寨里的傳統氣息,留戀侗寨里延綿不絕的文化傳承,更留戀侗寨里永不變臉的民俗風情。當我們走進去,我們就知道這裡是侗族,而不是其它。置身其中,我不想回到春節里冷冷清清的地方去了,不想看到那些「快節奏」的人們虛榮、冷漠的臉孔,不想看到那些只有黑眼睛、黃皮膚、卻分不清世界東西、沒有精神家園的行屍走肉。我真切地希望,我們的靈魂能夠回歸,我們民族鮮明、鮮活的面容,也能夠像她一樣,清晰起來。
坐在回家的飛機上,俯瞰莽莽蒼蒼,起起伏伏的黎平大地,我想,我還會來的。
作者:春仔,男,大學學歷,無黨派人士,江西省新余市人,曾任縣政協常委,現任基層法院高級法官。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有故事的人
人人都有故事關鍵詞,可閱讀主題故事:
一個獻給所有人的故事發表與分享平台
初戀過年愛情親情母親城中記
慾望回憶父親美食手藝人青春期
鳳凰網出品 公號ID:ifengstory
※婚姻里的萬般滋味:短的是故事,長的是人生
※生活,有情趣才有滋味
※最好的滋味是耐人回味
※牽掛的滋味
※人生真正的滋味,是「苦」
※西寧——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叫作我有故事,你有酒么?
※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
※有茶有書,生活閑滋味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戀愛暴君:能征服男人的女人味究竟是啥滋味?
※酸甜苦辣,這就是人生的滋味!
※勵志!為了愛情要掰直gay的剩女的故事《苦中帶甜的滋味》
※這樣的女人在男人眼裡才有滋味,才會無法自拔!
※熬,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淡」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讓你辣到回味無窮的辣條,品味童年的滋味
※傷心,是一種最堪咀嚼的滋味
※3位喪偶的苦命人,嘗到了心碎的滋味
※這暗戀的滋味